鳳彌彌東

日期︰2010-09-23
難度︰鳳彌石澗 ★★★
   彌東坑  ★★★★
路線︰石門甲→鳳彌石澗→彌東坑→彌勒山郊遊徑→昂坪
編號︰鳳彌石澗 29/100923+1:34
   彌東坑  30/100923+2:35


鳳彌石澗,源於鳳彌坳,匯鳳凰山與彌勒山兩大水系的水源,是兩系之分界線。其支源甚廣,歸鳳凰水系者有源於羅漢塔之羅漢坑、源於羅漢塔右方的鳳髻石澗和源於鳳冠北巖滴水岩之鳳峰北坑等;歸彌勒水系者,有彌閘石澗、彌閘右澗和彌東坑等。其澗開揚清澈,落差不大,除主瀑外,只有攀越大石是惟一的難處。

日本東京都閒遊D9︰東京池袋サンシャイン水族館

路線︰東京浅草橋→池袋→浅草橋
日期︰2010-02-07


從東北回到東京都,鄉郊變成商業化城市,這種強烈的反差,實在很難瞬間適應。本來這天要去的,是橫濱(横浜=よこはま)的Sea Paradise(シーパラダイス)。幾經轉折來到橫濱,方發現這個遊樂園極細,也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可不是日本人,不能從這種小玩兒得到滿足與快樂。於是乎決定返回新宿,另作打算。

龍顎石澗

路線︰三山台→龍顎→懸崖棧道→臥龍觀鳳台→黃龍臥龍長嘯石→黃龍坑道
日期︰2010-08-29
難度︰★★★★★
編號︰28/100829+3:33


龍顎石澗,源起三山台,流入臥龍石澗再轉入黃龍石澗,自觀鳳台起是臥龍石澗最右的一支支流。龍隙之上,峽中有峽,瀑外有瀑,其水並不豐沛,但水流自瀑頂飛散崖峽谿壑中,有「鶴飄龍顎」的仙景美喻。

左龍石澗

路線︰黃龍入澗→三龍峽→左龍→左龍左源→三山台
日期︰2010-08-29
難度︰★★★★
編號︰27/100829+2:32


左龍石澗,亦叫左龍爭珠,土名磨刀坑。源起三山台,流入黃龍石澗三龍峽。每當順溯黃龍,未抵三龍峽前,見左壁有銀絮飛瀉於巨壁之間,那便是左龍石澗的主瀑。左龍主瀑,天塹的浮雕石柱與瀑頂石丞界的輋田遺址,均叫人不得不讚嘆天地人共存的意境。

黃龍龍嚎

路線︰東涌→黃龍坑道→黃龍石澗→黃龍瀑→三險→龍嚎石澗→龍嘯崖→三山台→東涌
日期︰2010-08-21
難度︰黃龍石澗 ★★★★
   龍嚎石澗 ★★★
編號︰黃龍石澗 5.2/100821+1:29
   龍嚎石澗 26/100821+2:30

悼念馬尼拉挾持港人事件死難者,及祝福所有生還者及死難者家屬一切安好


今年盛夏,連遊「龍字輩」澗道多條,仍念念不上年年初冬遊黃龍的景色,趁水豐之時,重遊黃龍,補回當年的無知,希望可更深入了解東涌五龍的特色,還有黃龍坑谷一帶的環境,順便幫阿娜完成東涌五龍的行程。

黃龍石澗,源於遼闊的黃龍坑谷,其上源滿佈由三山台西坡至大東山北坡,單其支流而成一澗者,不獨小澗弱涇;獨成大澗者,亦計有臥龍、藏龍、東龍與北龍,以黃龍為主源流出東涌灣。黃龍石澗以三龍峽最為經典,其峽削直深邃,雙龍爭珠之貌港境只見於此,三險之上回望此谷,巍峨峛崺,令人肅然起敬。

龍嚎石澗,為黃龍上源其中一支流,本為林澗,但多年前的黑雨造成山泥傾瀉,現已變成一開揚石澗,惟山崩露岩基,探遊龍嚎已變成崖壁攀爬。中段有一巨壁阻隔,是為龍嘯崖,與藏龍藏天瀑一陰一陽,合稱大東陰陽岩。

臥龍石澗絕龍谷

路線︰黃龍坑道→黃龍石澗→臥龍石澗→龍爪潭→絕龍谷→三山台→東涌
日期︰2010-08-01
難度︰★★★★★
編號︰25/100801+1:28


注意︰絕龍谷乃危崖絕壁,無識途者及安全裝備,切勿圖闖。

臥龍石澗,源起三山台,流入黃龍坑;與黃龍藏龍東龍、北龍合稱東涌五龍。談及臥龍,予人印象就是險!雖然臥龍石澗只是香港三大險澗之末(還有馬鞍山的東馬肚坑及鳳凰山的鳳壁石澗),但已經不是容易應付。臥龍石澗最險處,正是後段急起之絕龍谷一線崖,若非有安全設施確保,即使有前人留下的繩索,絕不建議徒手攀爬。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4︰出羽三山的羽黑山

路線︰鶴岡→羽黒山→鶴岡→秋田→田沢湖
日期︰2010-02-02


很早就要起床。鶴岡這家廉價酒店也有包早餐,而且還是自助形式,只是算在廉價份上,就不要要求味道了。因為進出鶴岡的時間很長(單程近三小時),去羽黑山(羽黒山=はねくろさん?)亦得花一點時間,未到八時,我們已經在巴士站等待了。

穿過城鎮,進入郊區,然後來到一個幽靜的鄉村。風雪相當大,簡直一天比一天的厲害。除了凍僵的身體,連視野也有點受到影響。石鳥居下是進入羽黑三山的入口,今天是平日加上這個地方幾乎無遊客觀光(但竟有正體中文的傳意牌!),只有我們兩個進入這座神明的小山。登上羽黑山,旅遊書上說要爬二千六百多級階梯,但厚厚的積雪,變成將腳插在雪中行走,偶爾會碰到雪下的石級;在雪地行走,就像在浮沙碎石一樣,但似乎較容易。山中會都是巨木參天,約三至四百年歷史的杉木亦成了羽黑山的天然紀念物。一開始就下降至溪邊,已看到數座一模一樣的小寺廟。越過積雪比欄杆還要高的橋,右邊有溫柔的羽黑瀑布。瀑布就在一寺廟後一瀉而下,如果她是冰瀑,相信會更有驚喜。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3︰蔵王樹冰奇觀

路線︰蔵王→山形→鶴岡
日期︰2010-02-01



早上醒來,窗外的世界蓋了一層新雪,可是遠看山腰仍然烏雲密佈。上山看樹冰,該不會像昨晚一樣吧?吃過簡單又多樣化的早餐,回房執拾東西離開酒店。慢步走至吊車站時,阿娜第二次滑倒!雪地上留下像交通意外現場的車禍痕跡!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2.3︰蔵王溫泉夜探樹冰

路線︰銀山溫泉→ 大石田→羽前千歳→山寺→山形→蔵王溫泉
日期︰2010-01-31


離開山寺,回到山形,乘最後一班往藏王溫泉(蔵王溫泉=ざおうおんせん)的巴士。抵步後天將入黑,由於酒店離巴士站有一段距離,還要拖著行李在積滿雪的馬路上行走,走至酒店已經入黑。後來回走一次才發現路程很短,只是出於未知的終點、天黑加下雪和沉重的行李向上拖,才覺遙遠。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2.2︰860年開山的山寺建築群

路線︰銀山溫泉→大石田→羽前千歳→山寺→山形→蔵王温泉
日期︰2010-01-31



山寺,貞觀二年(公元860年)為表現王權而建日技神社,將之安置於寶珠山作為守護神。自此,山寺的歷史便開展,一座又一座的寺院建立於這座山之中。

離開銀山,於大石田乘JR奧羽本線往羽前千歲(羽前千歳=おくまえちとせ),再轉JR仙山線抵山寺(山寺=やまでら)。車站保留著驛站一樣的樣子,向寶珠山方向前行。由於行李在身邊,正打算放進收費儲物櫃內(コインラッカー),聽到遠處有人叫我們不要這樣做,放在他們那處不用錢。想也知道當然要在他們店內吃點東西才行,想一想這樣可省下1000日圓(最大型的儲物櫃收費500日圓一天),於是直奔おのや。點了一客山芋蒿麥麵,山芋跟平常吃的芋頭不同,蒿麥麵還是那種清香淡味。

山寺駅

遠望雪山

山芋蒿麥麵

吃過午飯,出發登山了。步過大橋,左方有一巨石竟然比旁邊的平房還要巨大,有趣的對比。然後轉右,沿馬路前行一小段,來到立石寺。稀少的觀光客,令這裡添上一份寧靜感。

有如房子一樣大的石頭

立石寺

山寺入口

登上寶珠山是要收費的,成年人300日圓。進入登山步道,沿梯級而上。墨綠色的竹葉與參天巨木,在殘雪與泥坡之間的石碑與地藏菩薩像,走在其中,那一點點梯級根本不算什麼。天狗岩、彌陀洞,沒有刻意尋找;倒是高處的千丈岩吸引了我的目光︰泥黃壁面突立於登山道側。緩登不久見 開揚,山頂的五大堂便是我們的終點。

空也塔

原生杉樹

座崖佛

千丈岩

石燈

山中巨石

仁王門

仁王門內

木刻

胎內堂

岩壁上的洞

納經堂(左)與開山堂(右)

納經堂是重要文化財產

石刻

回望山頂建築群

慢慢走過滿布雪的道路,來到五大堂。五大堂可以從高處觀看整個山寺市,被群山包圍的山寺,除了道路外都蓋著白色的雪,與其說「山寺很美」,倒不如說「被雪覆蓋的大地很美」。雖然日文保護文物相當優秀,但亦有不少「到此一遊」的塗鴉刻或是畫在木 牆上。難道真的要將文物與遊人完全隔離,人才懂得公德的意義?

五大堂

山寺小鎭全景

釋迦堂

山寺一角

遠處雪山

右方岩壁上有多個小洞窟,窟內有不少佛像與石碑,更令我注見的,是洞內有洞的特殊景觀!絕壁之上,亦 有不少獨立建築,遊客不能一登,只限修道之士。

洞內藏像

極有趣的相通洞

洞內有洞

近看其中一洞

石像

地藏

沿原路下山,敲個幸福之鐘。回到おのや拿回行李,出發往今晚住宿的地點︰藏王(蔵王=ざお う)。

幸福之鐘

回望山上的五大堂

山寺駅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2.1︰銀白銀山

路線︰銀山溫泉→大石田→羽前千歳→山寺→山形→蔵王温泉
日期︰2010-01-31


早上醒來,窗外依然傳來屋簷上掉落積雪的聲音。一份極豐富的早餐,特別吸引我的是那一夜乾(一夜干し=いちやほし),小小的一尾魚,用瓦爐烤著來吃。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1.2︰大正浪漫的夜銀山

行程︰香港→東京羽田空港→浜松町→東京→山形→大石田→銀山温泉
日期︰2010-01-30



西元1600年,山形縣銀山附近的礦工在採挖金礦其間,無意發現溫泉泉源,銀山溫泉(銀山温泉=ぎんざんおんせん)的歷史就此展開。三、四層木建築旅館,保留了大正時代的風格,沿溪建造的多條橋樑,亦成了這裡的特色。日劇《阿信的故事》亦在這裡取景拍攝,令這處的風光成了眾所周知的美景。

日本東北鄉雪溫泉D1.1︰進入東北地方

行程︰香港→東京羽田空港→浜松町→東京→山形→大石田→銀山温泉
日期︰2010-01-30


日本東北地方,計有六縣,分別為宮城縣(宮城県=みやぎけん)、山形縣(山形県=やまがたけん)、岩手縣(岩手県=いわてけん)、秋田縣(秋田県=あきたけん)、福島縣(福島県=ふくしまけん)和青森縣(青森県=あおもりけん)。這次只遊玩當中四縣︰宮城縣、山形縣、秋田縣和青森縣。當中宮城縣有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和進入東北廣為人知的繁華城市仙台;山形縣則是溫泉之鄉,自從山形新幹線十年前由山形延伸至庄上,這段鐵道就被稱為「溫泉線」,還有千多年歷史的山寺和停留在大正年代的銀山溫泉;秋田縣則有陸奥小京都之稱的角館,和日本秘湯之一的乳頭溫泉;青森縣是連接著北海道的入口,弘前的弘前城、十和田湖的冬物語和奧入瀨溪流的冰瀑。

東北是一處相對少人所熟知的地方,曾有來往香港至仙台的客機亦因載客量少而終於服務。對我而言,東北是一個人與自然融合的地方,景色不遜北海道偏遠地區(當然不是指富良野那些花田)!遊日本離不開的模式鐵路轉巴士,東北亦然,但在轉乘方面更為複雜,地方之廣大亦需花上相當多的時間在候車和乘車之上,行李的存取和班次的配合亦需慎密思考和周詳計劃。

乘塔凌晨一時三十分的日航班機,由香港往東京羽田機場。出發前兩星期得知日航面臨破產,甚至在出發前數天宣布破產,差點以為行程會受到影響,幸好什麼變數都沒有。早在二十九號的晚上已經到達機場,隨便吃個晚飯,上著網讓時間一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