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古剎D2︰大吳哥城、吳哥窟(下)

日期︰2014-01-27
路線︰暹粒市中心→巴戎寺→南喀霖寺→空中皇宮→巴普昂寺→大象臺→塔高寺→吳哥窟→暹粒市中心

勝利門 Victory Gate

離開大吳哥城,我們來到東門以北的另一道城門︰勝利門(Victory Gate)。此門與東門不同之處,是吳哥軍隊凱旋歸來時都會穿過的門,慶祝勝利;今主要道路都經過勝利門而不是東門。Kim-lean 着我們下車欣賞,查實我並不能分辨出南門與勝利門的分別,惟一所知勝利門的象鼻沒有斷掉吧。所幸的是這裏遊人較少,我們可以慢慢的拍照,甚至走到高處,近距離欣賞「吳哥微笑」。門左的巨木見證了時間的流逝,穿過此門,也像穿越時空,走過昔日吳哥人走過的路。

勝利門

吳哥微笑

塔瑪儂寺 Thommanon 及周薩神廟 Chau Say Tevoda

過門不久,是大吳哥城外第一個景點。道路兩邊,分別是倚北的塔瑪儂寺(Thommanon)及倚南的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兩者都是建於十二世紀初,屬印度教的小廟宇。先訪周薩神廟,感覺是相當別緻的迷你建築(相較之前所見),經修復後可謂完成度甚高,細看門頂複雜的雕刻,極富層次感,在猛烈陽光斜照下更覺突出。塔瑪儂寺缺少周薩神廟的表參道,造工卻是趨向複雜,中央尖塔更可觀。

周薩神廟

賣畫

周薩神廟內部

塔瑪儂寺

塔瑪儂寺內部

十字路口的拱門

塔瑪儂寺內部

尖塔

尖塔

窗口外望

塔高寺 Ta Keo

緊接是在兩廟不遠的塔高寺(Ta Keo),建於十一世紀初,屬印度教,由 Jayavarman V 下令興建,意即古老水晶。因他在尚末完成已去世,塔高寺是眾多吳哥遺址中,惟一沒有壁畫的寺廟,亦即表示,壁畫是在建成後方雕刻而成。由於塔高寺正在修復,只能沿階梯登頂,看見各尖塔用方形石塊砌成,跟之前所見滿布雕刻成極大對比。塔高寺本身規模頗大,若然不是修復中,想必會花上不少時間吧。

塔高寺

登頂階樓

沒有雕刻的尖塔

塔高寺中央

沒有頂蓋的走廊

今日於大吳哥城的參觀告一段落,Kim-lean 帶我們到吃午飯的地方,那是一處倚在人工湖邊的一家餐廳。每次來到別的地方,總會試飲當地的啤酒,雖然我並不好此道,但總成了習慣。柬埔寨菜款式簡單,主要有兩種︰以雞、牛、豬或雞做成的酸湯配飯,或者稱為 Amor 的柬式咖哩(有的用椰子殼盛戴),這都是值得一試的菜色。

吳哥啤

Amor

吳哥窟 Angkor Wat

飯後,我們再次來到吳哥窟的入口。吳哥窟,談到柬埔寨就是想起她,連國旗上也有她的剪影,可謂完完全全代表着這個國家。建於十二世界前半,乃供奉毗濕奴神,亦是 Suryavarman II 的墓地,藉此將王權神格化。吳哥窟是眾多建議中惟一座向西的建築,至今仍未能解釋這個特殊的設計,故欣賞吳哥窟,下午是比較合適。由於吳哥窟極具代表性,遊客自然多,無可避免人頭湧湧。正門有一條寬廣的石橋通往城門,由巨大的那伽守護着,跨過護城河,正門有三座似乎缺了尖頂的塔,但參觀路線卻須於正門側的右門進入,正門定為離開路線。

那伽

擺賣

步向吳哥窟大門

大家都在影甚麼?

八手佛像

進入城牆範圍內,離主城仍有相當距離,兩邊各有一座圖書館,館前有水池,經典的吳哥窟倒影便是在水池前拍攝。走進主建築,我們決定圍繞所有的走廊走一遍。走廊上的壁畫是後期刻上,由戰爭到生活、由帝王到神衹,可謂藝術畫廊,細心察看,會發現每一段走廊皆有其表達的主旨。部份路段的天花,亦有值得欣賞的雕刻。陽光斜射在吳哥窟身上,走廊間的圓柱透入柔和的光線。千年以來,陽光都是以這種形式偷偷的走進漆黑的空間。看過壁畫,回到熱鬧的人群中,黃昏時間,打算登上塔頂看日落,上方可以看見遠方的城門於大片叢林中拔地而起。然而遊客並不能在塔上逗留至下午五點半,我們只好走到水池邊欣賞。火紅的夕陽,燒淨片片魚鱗雲,沒入城門方向的叢林中。

寧靜一角

無頭

迴廊

吳哥窟中央建築

圖書館

經典照

戰馬

馬車

隨影

出征

國王

迴廊外巷

征戰

女神

天花

往塔頂去

尖塔

遠望正門

小僧侶

日落

魚鱗雲

夕陽

餘暉

晚飯來到市郊的一家餐廳,欣賞着民俗歌舞表演,邊吃自助餐。也許入場費便宜,總覺得表演有些兒戲,入場的大部份都是歐美日韓旅行團,表演才一半,已經走了大部份。總括來說,仍算不過不失。

自助餐場地

民俗歌舞

雪糕

民俗歌舞

回酒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