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婆羅洲(砂勞越、沙巴)D6︰姆祿國家公園第三日

日期︰2015-07-02
路線︰Camp 5 → Gunung Api → Camp 5


Gunung Api,意即「火山」,或音譯「亞比山」,高1750米,是一座石灰岩山。位處姆祿國家公園,此山以石灰岩的喀斯特地形(karst formations)而聞名,統稱刀峰石林(the pinnacles)。Gunung Api 有一洞廳曰 Api Chamber,僅細過砂勞越廳,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除了石灰岩,此山亦以豬籠草聞名,山上可見最少八種。

攀登 Gunung Api 採用單攻方式(原路上原路落),雖山高1750米,山徑止於1250多米,乃欣賞刀峰石林最佳場所。短短2.4公里路須攀升1200米,平址仰角達26.6度,沒有任何平坦路段,只有樹根、碎石和攀爬刀峰石的混合路徑。一般體能較好的登山人士,上山及落山分別得花上三至五個鐘頭(視乎上落山的能力),平均需時八句鐘,對攀爬能力較低者甚至多花一、兩個鐘,若以七點出發計,未包括休息,下午三點方能回到營地;是故國家公園才有嚴格規定,免得摸黑落山或於攀爬路段發生意外。

昨晚 Nick 描述得如斯可怕,實情又是如何呢?

天仍未光便起床,這個模式或多或少勾起我在海外登山的印象。過早起床,加上簡單的早餐,令人難以下咽,但深知即日大上大落,必花大量體能,強迫自己吞下多片多士。Nick 並沒有依時出發,比原定的六點半晚了十五分鐘,他用不屑的眼神掃視了我們的登山裝備與衣着後,便一言不發轉身出發。回走昨晚的路,才一會便左轉進入登上 Gunung Api 的登山徑。

camp 5

首個難關,正是眼前一幅高約五米的,附有繩索,難度不大,好比吊手岩大路。山徑全部走在樹根形成的梯級狀碎石路,傾斜度均勻的向上升,景色近乎沒有變化,茂密的林中沒有點半風,身體的汗水流個不停。我並沒有理會 Nick 的說話,沒有穿上短褲、沒有帶上三公升水,想必他肯定我必然失敗。他在登山時似乎想展現能力,僅用手拿着一枝1.5公升淡咖啡(稱聲當中咖啡因有如能量飲品),急步登山;我無意跟上他的速度,但我的登山速度亦與他同步。如是者,數次急登、休息,他開始感到不安,回望後方,父親興我正在他身邊休息,後方是早已放棄登頂的母親和弟弟,最後是不見影來自捷克的女孩 Sonia。據母親所言,才起步不久,她便放下背囊喝水,走得上氣不接下氣。Nick 着我們先登上 0.9km 的位置休息,即 Mini Pinnacles 所在。

樹與壁

首遇攀爬位

直到爬梯段前都是這樣的路

繼續上

九百米處

Mini Pinnacles

Mini Pinnacles

所謂的 Mini Pinnacles,就是一塊如小巴大小一樣的石灰岩,經歷風化形成刀鋒狀,未算地標,倒是路標。我們在此休息,良久,尾隨的來自西班牙一行四人的德荷家庭亦抵達,但 Sonia 仍未見影。Nick 着我們先行,於 1.4km 處休息。離開 Mini Pinnacles,樹根漸少,碎石漸多,但倒不是那種浮砂碎石。植披漸起變化,樹幹上始見附生的蘭科植物,奇異的獨葉苣苔亦偶有發現。休息之地有棵倒下的巨木,被鋸成多截,部份可當櫈坐。德荷家庭與其導遊率先抵達,不久便是 Nick 和 Sonia,Nick 相當驚訝我們的登山速度,恐怕他想也沒想到,心目中最有登山資格的 Sonia 竟有如斯表現。查實此刻的時間早已超過規定抵達檢查站的時間,但似乎並沒有打算勸退能力不足者。


不明顯的岩路都有繩索引路

獨葉苣苔

休息時,眾人暢談起來。當中,他們對我這個亞洲人深感興趣,一來姆祿國家公園極少亞洲訪客,二來他們對香港與中國的關係亦一無所知。從政局、樓價到中國遊客在香港的行為表現,無所不談;而談及到中國人在外國予人印象時,倒有共嗚。一輪文化交流後,我們先行,下一個休息地便是位處 2.0km「十七道梯」的起點。部份路段路況並不清晰,若非有覓路經驗者最好跟隨導遊行進(恐怕只有我們沒有導遊跟蹤)。走過石河路段,開始出現於崖壁中橫攀的路。此壁的盡處,原來就是「十七道梯」的起點,標高約一千米。

路標,理論上每半公里出現一次

橫移

接下來便是爬梯段

眼前一塊直壁,鑲有一道鐵梯,我並不感到迫生,皆因在日本早已經歷過。攀至壁頂,眼前的路,已是走在不完整的刀峰石林之內。可想而知,石與石之間的罅隙可能極深,路旁亦有不少尖銳的石片伸出,行進與攀爬需要膽大心細,稍有不慎,恐怕重傷難免。話雖如此,在難處總有繩索、或鐵梯、或鐵柱作腳踏,相當細心。由於亂石佔據不少空間,植披不再茂密,倒有大量附生植物長於石上或倒下的樹幹之上。其中最令我好奇的正是豬籠草科及蘭科植物。由於 Gunung Api 是一座石灰岩山,一般並不是豬籠草能生長的地方,但卻有兩種豬籠草進化成可以長在石灰岩地質之上,成為攀登 Pinnacles 其中一個必看的東西。相較頭兩公里的路,這短短四百米攀登之路充滿趣味,對於行山新手無疑是一個高難度挑戰,對於習慣歷險的行山老手來說倒是輕鬆。未幾,前方一片開揚。

第一條梯

地勢見險

周遭被石灰岩包圍

法薩豬籠草 Nepenthes faizaliana

沒完沒了的爬

已近終點

早上未到十一點,連同大量休息時間,我們花上約四個鐘登上 Pinnacles。這裏只是 Gunung Api 的一個小山峰,卻是欣賞刀峰石林最佳位置。眼前刀峰石林的面積並不寬廣,每片刀鋒石高約三、四十米,屹立於眼前的山坡,潔結卻奇異。細心一看,林中亦有大量刀鋒石,只是僅有眼前的刀峰石高於森林的高度,要是移去山坡所有植物,恐怕遍山刀鋒。歷風雨的侵蝕,石頂削成如刀片般薄,垂直平滑的坑,好似匕首放血的坑槽。這種奇特地理景觀,成因出於可溶解岩層受雨水(或河水)侵蝕並溶解形成的地表或地下景觀,統稱喀斯特地形(karst topography)。

刀峰石林 The Pinnacles

典型喀斯特地型

實在精彩

石塔高約三至四十米

在山上休息,拿出今早廚房給我們的午餐,是一袋炒米粉和蘋果。蘋果香甜多汁,不容置疑的好吃,倒即那袋米粉,除了極重味精外,還帶有一陣膉味。至中午,我們全數落山。先頭部隊是德荷家庭,我們緊隨其後,Sonia 和 Nick 在最後。深知上山容易落山難,下降這些石堆更見困難。德荷家庭雖然行動緩慢,倒沒有停頓下來;然後回頭望 Sonia,似乎未懂下攀方式,沒多久就再看不見她的蹤影。由於落山需時,趁機好好欣賞山徑兩邊的植物︰石斛、豆蘭、豬籠草、曾在神山遇上的芹柏 Phyllocladus hypophyllus,更令我歡喜的,是遇上野生的蝴蝶蘭,還有一株花正盛開的霹靂沼蘭 Malaxis perakensis 和極迷你的帶唇蘭屬  Tainia sp.。完成下攀「十七道梯」路段,德荷家庭讓我們先行,接着的兩公里路下降八百米,有如暴走黃龍坑郊遊徑一樣,我們沒有倒下腳步,一直走回 camp 5。時間未到三點,比上山所花的時間還要短。

上山容易落山難

超迷你豬籠草

芹柏 Phyllocladus hypophyllus

蝴蝶蘭

霹靂沼蘭 Malaxis perakensis

帶唇蘭屬  Tainia sp.

蜥蝪

再次返回 camp 5

滿身大汗,首要的事當然是洗澡,爽快過後便坐在餐廳乘涼。下午四點幾,德荷家庭終於回到 camp 5;但令我們擔心的是 Sonia,她勉強登山,犯下沒有留下一半體力落山,加上未能習慣下山的路況,不知何時才會抵達。昨晚 Nick 揶揄我們需帶上頭燈,留待摸黑落山之用;可是此刻似乎一語成籤,對象卻是 Sonia。五點半,天色始見昏暗,仍未見蹤影。至六點幾,看見 Nick 帶着極臭屁的臉回來,可想而知,走在後面的 Sonia 發生甚麼事了。

四腳蛇

本那拉山(Gunung Benarat)西壁

吃過晚飯,是時間商討明日行程。由於我們回程的飛機遭改早成早上十一點二十五分,是故早在香港已改成六點於 camp 5 出發。提醒 Nick 明日行程改動,他首先是震驚,隨後時難以置信的表情,他說沒有飛到亞庇的飛機在上午起飛,但他身邊的導遊跟廚房大姐都說航空公司更改了時間,他才面有難色的將出發時間推早一個半鐘,由七點半改成六點鐘。作為一個極不負責任的導遊,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但至少,今晚我們相信六點出發,是個絕對安全的調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