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彌沙石澗右源

日期︰2024-08-25
難度︰★★★
路線︰沙螺灣→彌沙石澗→右源→老鴉嘴→救援徑→東涌
編號︰374/240825+1:688

「彌勒水系」眾澗皆源流甚長或富其特色,以「摩天崖」(不是後來用道德綁架強加之「捨身崖」)聞名的彌䃟石澗為首,昂深石澗震撼的「千層瀑」、難度更高的彌深石澗,雨後汨汨的彌東坑,再來就是彌閘彌沙兩個漫長的流域。彌沙石澗,源起彌勒山以北標高 585 米之蓮花山,流入沙螺灣。澗分三源,左右源分於 66 米處,左源再於 176 米處再分成兩支,《百澗》提及乃源遠流長之右源。自 23 米處入澗,至接上山脊之 548 米,爬升達 525 米,相當耗費體力;自分源起,瀑布漸次出現,各式其式,相當精彩;離澗須鏟林攀升 80 米左右,令不少旅者視為畏途。


起點之沙螺灣地理位置頗微妙,若由東涌步往,略感遙遠,若由屯門乘船前往,船期則缺少較為合適的班次。無論如何,十一點半方由此起步。港珠澳大橋力壓灣前,加上赤鱲角機場之建成,從舊相片中看見的沙螺灣已不復見。沿村徑走,經過沙螺灣坑,穿過沙螺灣村,來到與深石村之間的位置。

沙螺灣碼頭

沙螺灣村

橋下便是彌沙石澗所在。被廢田所圍繞,下游暢通但並不開揚;石礫遍佈,意外地各處皆滑。途中築有一個小堤堰,隨後一個大潭,左岸是斜石坡與「半壁廊」之地貌。前方一個深潭與兩層短瀑結束沉悶的平流段,於左邊藤林間繞上。流躍大石;水喉繼續穿插於澗側。來到左右分源,為水堤深入之最盡處,右源入口竟比左源低調。

入澗

小堤堰

大潭與半壁廊

短瀑

隨影

左右分源

甫入右源,以石排岩床為主的澗道,走過幾道小瀑流,未幾出現開揚大瀑流。瀑頂有方形大石,流水於此轉向,於層層光滑石排間流出。接着一道三級瀑布出現,流水靠右而散落其左方,形態優美;嘗試正攀此瀑,有感過於滑溜,決定於右則繞過。越過重重石排與置臥澗中大石,一幅開揚瀑崖堂堂登場:兩道形態各異之瀑布從兩側飛落,左者有兩層,簡樸地流入淺潭;右者散落如紗。右有一線可於乾爽崖中上攀,惟臨頂一步缺少腳踏位,需少許技巧方能克服。攀過石排急流,澗勢收歛,流水於石排間輕躍,後伏於亂石間。一道清脆利落的瀑布突然出現,高餘十米,只能右繞,略帶險意地於碎石坡中橫移,最終來到瀑頂後的小雙瀑,隨後再出現一道一瀉直下的瀑布。

小瀑流

漸開揚

開揚大瀑流

三級瀑布

開揚瀑崖之左

開揚瀑崖,於右瀑右側上攀


一氣呵成

避險


又一個直瀑

澗道變得寬敞怡人,流水於岩床上。前方一道「人字瀑」,沿右壁斜上,繞回澗中。復平淡,繼續出現幾塊巨石置於澗道,形成短短的急流小瀑。越過一道曲流短瀑,突然出現一塊佛肚瀑壁,流水隨意流下,而左右兩側形成較為明顯的瀑布。左瀑右方有一線可攀,惟石面極滑,看似輕易攀爬的崖壁,不可竊玩。於瀑右林中開出一條避險之路,登上瀑頂,走過一小段平凡澗段,出現曲流與深潭予人耳目一新之感。此曲流沿石坡屈折流下,在其旁邊上攀,愜意非常。上承一道短階雙瀑,澗道始蔽林蔭之下。

水流岩床

人字瀑

坡流

各施各法

頗別緻

隨影

曲流

開林避險

愜意

上段


短階雙瀑

越過兩條短而精巧的瀑布,澗道漸漸收窄。亂石林澗,推藤撥草,眼見澗勢盡收,似近源末。一幅短崖薄瀑彰顯大澗風範,從右山坡繞過,腳下淺槽狀澗道餘韻猶存。一道清爽曲流打破亂石景觀,更沒料到出現一道長峽深潭。沿瀑上攀,再遇上一道弱水雙瀑和石坡弱流。至約 460 米處,澗道收窄至可棄澗之勢,留意澗右有一塊巨型平面岩石,攀上後便開始無路之路。南行爆林至山脊小徑「深石脊」處 561 米山崗老鴉嘴與 555 米山崗之間山坳,已是黃昏。登上直昇機坪之山崗,有樓梯下降至纜車轉向站;由此,夜降「360 救援徑」,延續漫長的一役。

澗勢似收

仍覺優美

亂石

源末之感

又見流水

短瀑

坡流

竟藏峽瀑

直攀上攀

猶見瀑流

雙瀑

最後坡流

此巨石為棄澗標誌

纜車轉向站

遙望昂平

落山

東涌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