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Antananarivo → Île Sainte Marie
Île Sainte Marie,又叫 Nosy Boraha,粵名譯作聖瑪莉島。位處馬達加斯加東岸一個長條形島嶼,為本國最大島;外圍有珊瑚礁,形成內圍風浪平靜水淺,外圍風高浪急水深。聖瑪莉島曾被海盜佔據,尤以十七至十八世紀最為嚴重,今日已成為旅遊熱點。除潛水外,聖瑪莉島最為人所熟知,是其乃觀鯨熱點。每年冬天,座頭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會從南極洋遷移至較溫暖的水域產子,聖瑪莉島正是其中一個擁有穩定數量座頭鯨到訪之地。除了由安塔那那利佛乘坐四個鐘頭車再轉一個鐘頭船外,只有由首都乘塔飛機,方能抵達這個與世無爭的美麗島嶼。
為了趕上早上七點五十分開出的飛機,我們得於五點半前於酒店出發。連日飛航,昨晚稍為休息後,今早繼續未完的航空旅程。抵達機場,辨理好登機手續,在機場內唯一的餐廳 Soava 食早餐。對馬達加斯加的餐飲份量仍未了解,每人各點了一份 continental breakfast,結果是除了餐飲外,奄列、香蕉、酥皮包和一條比兩隻手掌還要長的法包。想當然耳,沒有一個人挑戰成功。
Sakamanga Hotel
安塔那那利佛機場
Soava
Continental breakfast
乘塔馬達加斯加航空,接近兩個鐘頭的航程,終於抵達聖瑪莉島。這個機場,一日最多似乎只有一班飛機,設施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象徵式踏入一所建築物,等候提取行李。大堂有一個座頭鯨木雕像,伴有數棵樹蘭。全員步出機場,沿馬路進發,路邊一幅牆壁有趣地畫了一個三角標誌,是尋找鯨魚的意思。過橋時,遇上村婦用樹枝趕鴨,鴨媽媽更向騷擾鴨寶寶的途人怒吼。本以為沿馬路走至下塌酒店,怎料 Anja 卻帶我們穿過村莊,走到海岸邊。眼見工作人員將我們的行李搬上船,方知我們的酒店是在本島以外的一個獨立島嶼。
停機坪
座頭鯨木雕像
機場外
鯨魚在哪?
親子鴨
趕鴨
大街
水清沙細是最簡單用來形容這個地方的四字詞。小船在玻璃水上行走,猛烈的陽光讓我首次感受到馬達加斯加的熱,同時回憶起在坦桑尼亞的日子(至於南非,因年紀太細,早已沒多大印象)。抵達另一個島,沒有碼頭設施下落船,雙腳踏在僅有當地居民及酒店住客會踏足的海灘。白滑細沙上,插了數把用草織成的遮陽傘,略見優雅。等候酒店準備房間時,坐在木櫈,喝着 welcome drink,把玩着臺面當作煙灰缸的巨型象拔蚌殼。酒店格局,就是一間間建在海灘後椰林間的木屋,沒有太多設施,倒是景觀絕對一流;若不習慣沒有電燈的日子,可會在這個旅程的大部份酒店感到苦惱。
上船
前往酒店途中
落船
酒店外
時間尚早,未享用午餐前先享用這個美麗的沙灘。近岸有不少因長滿海草而堆積形成的小高地,是故亦有形成一個又一個凹陷的空間,猶如海中的小池塘。冬日的海水相對溫暖,柔和的海浪沖刷着泡在水中的肌膚。只要小心海草中偶見的海膽,在海岸邊足以讓人放鬆。漸漸地,我們演化成丟泥球大戰,連 Anja 最後亦加入戰事。海水浴後,是午飯時間。Anja 充當翻譯,將法文的菜單逐一解釋,至我們幾乎吃完午飯時,才驚覺其他遊客都在吃龍蝦!瞬間,我們已決定好今日晚餐餐單。
餐廳
房間
毛巾被
菜單
飯後上船出海,為的就是尋找座頭鯨出沒之地。船隻離開淺水區,進入深水區後風浪奇大,眼前的浪足以遮蔽視線。船長會事前交換情報,知道最近曾在哪個海域出現座頭鯨,是故,最初期的航線,是有目的地一條直線行駛。猛烈陽光在海風吹送下尚未令人感到炎熱,不時撲面而來的海水在海風下倒感冰涼,唯獨手中相機必須避免沾上海水,卻無可避免未能力保不濕。船長遙指遠洋,海浪一高一低下看見如海豚脊鰭類似的東西,細看之下身型卻是相當大,偶見翻側,露出前鰭,是海豚沒有的形狀,加上背部呈白色,誰也可以辨認出那是一頭座頭鯨。氣孔噴水,亦是觀鯨不可或缺的環節,但要在遙擺的船上用長鏡拍攝卻是極為困難。
噴水
翻身
鯨背
曾在平原看過遠處的暴雨,今次就在海平線看見來襲中的暴雨。瞬間,比海水更凍的雨水瘋狂打在身體上,船速未減,促成雨水威力加強。立即將相機收進船艙,身體卻要承受寒冷。坦白話,真係頗難受。然而最精彩的卻在此刻出現,座頭鯨翻身下潛,尾鰭露出水面呈現心形,這是我最想拍攝的一刻,卻無奈因風雨而只限用眼睛攝影。歸程時,暴雨消失不見,海面再度回復平靜時,已是回到海岸邊。
晚餐時間,得知龍蝦已在午市時間賣光,叫我們極度婉惜。酒店老闆說每日清晨都會有漁民出海捉龍蝦,因此並不知道明日收穫如何,我們即管期待這裏著名的海鮮。是日品嚐了馬達加斯加享負盛名的啤酒 Three Horses Beer(THB)。
Three Horses Beer
好吸引~ 繼續追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