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鹿兒島名山行 D1︰抵步

日期︰2022-12-14
路線︰香港→福岡→鹿兒島

霧島山,座落日本九州南部宮崎縣鹿兒島縣之間,乃火山群之總稱,或曰霧島連山霧島連峰霧島山地。主峰韓國岳韓国岳),標高 1,700 米,為「日本百名山」之一;而附近標高 1,574 米者,為靈峰高千穗峰,是重要的信仰山岳。周邊有仍然活躍之火山,尤以新燃岳硫磺山為主,2011 年、2017 年與 2018 年皆有火山活動,其火山口周邊禁止進入,執筆之時,維持一級噴火警戒。九州雖然比日本大部份地方南,與落雪比較疏遠,然而於寒冬之日,海拔較高處仍有機會染上白色,形成樹冰奇景。是次巧遇寒流吹襲日本,群山初冠雪,難得一片雪白,實屬驚喜。

南堂東坑、南堂北坑

日期︰2022-09-17
難度︰南堂東坑 ★★
   南堂北坑 ★★★
路線︰碼頭→南堂頭→南堂東坑→南堂→南堂北坑→南堂頂→碼頭
編號︰南堂東坑 317/220917+1:581
   南堂北坑 318/220917+2:582

東龍洲,或作東龍島,北面有史前龍形石刻,面向佛堂門;東北面則有炮台,大概於帝國康熙年間(1662—1722)興建,鎮守佛堂門,作防禦海盜之用。兩者皆見於《新安縣志》。今南面建有「民航處導航站」作導航之用。島上有兩條村落,分別名為南堂南堂頭。據 1994 年西貢「政務處」之行人路工程紀念碑所示,「南堂」曾作「南塘」;亦有見「藍塘」於其他路牌。「東龍洲水系」最為著名者恐怕屬險要之鬼氹石澗,除此之外,便是人跡極少之南堂東坑南堂大坑南堂北坑南堂西坑

南堂東坑,源起南堂頂企山頂望東窩頂之間,流入佛堂門。68 米處建有儲水缸,以下一段澗道頗為開揚及平坦,近入海處之廢田區露兜樹(Pandanus tectorius)叢生,有如南丫島陰深石澗之始。

南堂北坑,源起南堂頂,流入南堂灣。其澗有兩源,右源為主源,中段有一深峽,攀越不易,為本澗最壯觀之處。離澗可剷林至南塘頂石屎路彎位處。

石獅西坑、石獅西右坑

日期︰2022-08-28
難度︰石獅西右坑 ★★★
   石獅西坑  ★★★
路線︰十八區墳場→石獅西右坑→石獅山→石獅西脊→十八區墳場→石獅西坑→石獅山→黃龍坑道→東涌
編號︰石獅西右坑 313/220828+1:575
   石獅西坑  314/220828+2:576

大東山西面之石澗向來名氣稍低,「龍」字輩中計有西龍石澗降龍石澗龍躍石澗三條。稍北一點為大東北脊(今有人呼之「大石脊」)伸延之石獅山,亦藏最少兩條可供探遊之石澗:源起石獅山西面之石獅西坑,及位處石獅西坑龍躍石澗之間之石獅西右坑。皆為鳳大北坑之左源。

石獅西坑,源起石獅山西坡,流入鳳大北坑,短瀑相接,主瀑名曰「石獅瀑」,上分三源,承長石坡瀑流後澗道隱密成坑,消失於約 260 米處,須鏟林至石獅山山頂離澗。石獅西右坑,源起石獅山以南,源頭比石獅西坑為高卻無分源,故水量比較少,中段有中型垂直瀑壁,氣勢非凡,其後一段斜石排澗床亦具特色,至大東山西坡橫山徑即可離澗。

牛塘石澗(牛塘飛瀑)

日期︰2022-08-21
難度︰★★★
路線︰蔴埔坪→引水道→南天門石澗→牛塘石澗左源→鳳凰徑
編號︰312/220821+1:573

牛塘石澗,源起 648 米高之牛塘山,匯流包括南天門石澗鳳塘石澗在內之眾多溪澗,流入塘福。查此澗所在之「鳳塘集水區」,藏伏多條獨立成澗之溪流,諸如鳳塘石澗南天門石澗牛塘石澗長屻坑等等,依其地勢,皆從下半平緩、上半陡峭之狀況。進入南天門石澗後 148 米與長屻坑分源後,於 157 米再次分源,右源闊大乃較多旅人溯遊之牛塘右澗牛塘石澗右源),左源澗口隱密者則為牛塘石澗(左源)。本澗予人激賞之處,為處於海拔 300 米落差約 30 米之「牛塘飛瀑」,遠在「嶼南引水道」或蔴埔坪道亦可觀之,惟澗不聚水,飛瀑之貌僅於豐水之時。牛塘石澗旅者甚少,除了因澗口隱密令不少人將牛塘右澗錯置成本澗外,更因離澗須上鏟 200 米方能脫出,視為畏途。

甲龍左源第一澗(N345)

日期︰2022-07-31
難度︰★★★
路線︰雷公田→甲龍古道→甲龍石澗→第一左源→荃錦公路→大帽山道→荃錦坳
編號︰306/220731+1:566

甲龍左源,源起禾塘崗,流入甲龍石澗,出石崗。主源即甲龍石澗,為流域最右一支,故其他支流皆屬左源(即泛稱之「左澗」),當中可粗分為五條左源,皆由甲龍古道貫通,依分源海拔由低至高者,依次可編為第一至第五,而最長且源頭最高者,乃甲龍左源第一澗。此澗可分兩段,以荃錦公路為界,下段乃其精華,翠瀑連環,尤以公路對落高約數十米之崖瀑尤為震撼,突破亦不簡單;公路以上,有一道峻美瀑布,隨後雙分,進入林蔭闊大淺谷,右源可通大帽山道

北龍石澗右源

日期︰2022-06-26
難度︰★★★
路線︰東涌→黃龍坑→北龍石澗→右源→牛牯膊→薄刀屻→長腰伯公脊→富東邨
編號︰298/220626+1:554

北龍石澗,源起三山臺牛牯膊薄刀屻圓石峒之間山坳,名例「東涌五龍」之末;筆直澗道,潛藏林中,全澗僅約 140 至 160 米處開揚且有瀑布,平淡樸素,素來以「玻璃水」及源末異景「天書壁」聞名;然而後者已成「公廁」,魅力不再。查冠以「五龍」之地位,應當具備險危之勢,北龍石澗約 150 米之右源可謂具備所需條件。自一列開揚長崖瀑起,瀑壁連續不斷,至離澗攀上牛牯膊,亦有一崖必須翻越,比起主源,更具趣味。

南天門石澗•2022 夏

日期︰2022-06-19
難度︰★★★★
路線︰麻埔坪→南天門石澗→南茶棧道→南天門→伯公坳
編號︰68.5/220619+1:550

鳳凰山南面幅員甚廣,泛稱之鳳塘石澗藏於整片茂林澗谷中,可泛指鳳凰山南部集水區所有匯合並流出塘福之溪澗。實鳳塘石澗支源甚多,最左源有倚「狗麻脊」東面之東狗牙東南坑,次者有曰「東狗牙坑」之鳳塘石澗(土名黃泥瀝坑),指狗牙嶺以東、鳳啄峽擎天峽與天窗峽以下一源;右源坐落屻石頂長屻山)西坡及牛塘山南坡,有長屻坑牛塘南坑牛塘石澗)及牛塘右澗;而中源則直指「南天門」,曰南天門石澗,其左源稱茶壺嘴坑鳳壺石澗

南天門石澗,源起鳳凰山以東之「南天門」,中下源皆為亂石林澗,無甚景色,約三百米茶壺嘴坑分源起,澗勢突起急升,岩坡不斷,冬日旱季可享攀爬之樂,夏日雨季則碎石甚多、濕滑難攀,至峽門收窄之「南天尾瀑」,不能翻越,須回走險線繞過,接回「南茶棧道」,方能重回「南天門」峽口,此峽氣勢磅礡,不失名山險峰之壯麗。

——修改自《南天門石澗•2018

草城石澗下右源右支

日期︰2022-05-29
難度︰★★★
路線︰菠蘿壩→草城石澗→草城石澗下右源右支→畔塘徑→菠蘿壩
編號︰294/220529+1:544

草城石澗,源起草山南坡,其中一左支流名燕城石澗(誤名「四城石澗」),薄有名氣,匯流至城門谷,即今日之銀禧水塘城門水塘)。城門谷若以大城石澗為首,草城石澗則排名第二;前者開揚,後者林蔽,皆水源豐沛。此澗右支甚多,流域廣且荒澗味濃。若以城門標本林旁之林道為界,其南方稱為下右源,上方作上右源;下右源者,再分三支,海拔 267 米處為左及中右之分源,海拔 277 米隱蔽橫山徑處為中及右之分源,三者皆以林徑以下之橫山徑為出澗處。回說此下右源,忌與草城右澗混淆,後者乃流經陂頭肚、相夾於草城石澗右源與蝦公坑之間;而此右源右支,水源尚豐,瀑流深潭俱備,短峽瀑崖,勢危若險,若能智破,化險為夷,定能暢遊此澗,澗中經年倒木增更添幾分蠻荒味道。由於探遊者甚稀,無跡可跟,溯遊者須具備相關能力膽色,方可一嘗網路上近乎無資訊之探索。

新桂田右坑全溯

日期︰2022-04-15
難度︰★★★
路線︰擔水坑村→礦山→新桂田右坑→紅花嶺→禾徑山路
編號︰158.2/220415+1:530

新桂田右坑,源起紅花嶺北脊及紅花寨北脊相夾形成之山谷,流入深圳河畔之新桂田村,此村大部份土地曾屬香港,今中國深圳吞併,成為軍營;另有一澗於紅花寨北脊以東,集三峒嶺(即伯公頂二峒三峒,又作「小八仙」)之支流流入深圳河;兩澗可謂境內最北之石澗。就集水區而言,左坑更廣更闊,澗勢卻不及右坑。其筆直明朗、一氣呵成之澗道形成的高瀑深潭與巨型壺穴,尤以下段形勢奇險。早段有三處出入澗位,惟精華之後只有窮源一途。由於其地理位置偏遠,溯遊者稀,入澗亦不外乎三條路線︰翻越紅花嶺、取道「禾蓮古道」或由擔水坑担水坑)遠渡而至;前者須合共攀登兩次紅花嶺,中者則要穿越殘存於新界東北堆填區工程附近之「石水古道」,殊不簡單,後者則路途遙遠。由於溯遊此澗費時較多,臨出澗前頗易迷途,到訪者宜慎選路線,並視乎時間,及早離澗。

  ——改自《禾蓮古道、新桂田右坑

黃竹洋坑右源

日期︰2022-04-23
難度︰★★
路線︰駿洋邨→黃竹洋村→黃竹洋坑→城門林道
編號︰289/220423+1:535

黃竹洋坑,源起草山以南及針草坳以東,匯坳背灣坑流入城門河,乃火炭三澗之一員(東起蚊坑坳背灣坑黃竹洋坑)。村旁以下之澗道,寬廣開揚,可惜一半為水壩所截,另一半則與村為鄰惹人不快。民政署郊野徑入口以上,幽靜而幅員廣,於 237 米處與 245 米處分別為左源與中右兩源之交匯處,皆有人蹤。右源為主源,源頭最高,指向草山南脊,澗道多大石,瀑與峽有數,通暢易行;中源平平無奇;左源有一長崖瀑,翻越需面對鬆散碎石,源出針草坳

牛塘北坑主源

日期︰2022-02-05
難度︰★★
路線︰伯公坳→地塘仔郊遊徑→牛塘北坑主源→鳳凰徑
編號︰282/220205+1:516

牛塘北坑,源起牛塘山東北面,流入鳳大北坑。藏於牛塘山北峰嶂辣子坪)之間,此澗乃鳳大北坑其中一條較大分源,依海拔由高至低者,為西龍石澗、牛塘北坑、鳳東飛流龍躍石澗;然而論景觀者,本澗則列末席,全澗只有中段一處斜坡急流可賞,只宜喜愛尋幽者。主源以外,尚有分源於 308 米之右源,及 225 米之左源靜待旅者到訪。回說此澗之名,坊間多以「鳳東下坑」呼之,名字甚怪誕,「下」之源由,更似指地圖上鳳東飛流下方,非以地理位置命名,極不可取。

柴大石澗

日期︰2021-11-06
   2021-11-13
難度︰柴大石澗 ★★
路線︰大潭港→主源→左源→水管路→右源→歌連臣角道
編號︰柴大石澗左源 271/211106+1:501
   柴大石澗右源 276/211113+3:506


柴大石澗,源起大潭坳,流入大潭灣;夠字卻來自分水嶺另一邊之柴灣。 匯野豬徑風門山之水,水量豐沛,四季不斷。細分三段,下段者引水道以下,呈河廊狀,寬闊平坦而甚少起伏;中段者引水道至左右分源,澗貌與下段大致雷同,惟漸收窄且有寬潭短瀑出現;上段者乃精華所在,左右源皆富特色,左源乃長峽狀,止於大潭坳下之渠口,形成一道懸瀑,右源呈中型澗道風貌,瀑布有數,源末接去水渠。

老虎石頂、攀背頂

日期︰2022-01-02
難度︰★★
路線︰烏蛟騰→亞媽笏→老虎石頂→攀背頂→荔枝窩→山塢→鎖羅盤→上角嘴→滘仔→榕樹凹→谷埔→鳳坑→鹿頸


新界東北之山嶺,撇除船灣周邊,至為挺拔者乃吊燈籠大青山)及其副峰糞箕托(雅名芬箕托),東有三椏村、西有烏蛟騰、北有蛤塘梅子林;次者石芽頭及其副峰尖光峒,東有鎖羅盆、西有谷埔、北有榕樹凹;伯仲之後便是夾在上述兩山嶺之間的攀背頂及其副峰老虎石頂,東有荔枝窩、北有鎖羅盆攀背頂吊燈籠石芽背環抱,面向印塘海,甚有氣勢。與吊燈籠相夾之谷地,乃寬廣之珠門田耕地,孕育出甚有規模之大型客家村落荔枝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