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蛇諸脊

日期︰2013-12-26
難度︰★★★
路線︰北潭凹→赤徑→東龍二輋→蚺蛇坑→蚺蛇西脊→蚺蛇尖→蚺蛇北脊林段→蚺蛇北脊崖段→蚺蛇尖→蚺蛇南脊→大浪坳→赤徑→土瓜坪→黃石碼頭

蚺蛇尖乃西貢東最高峰,座落於西貢半島東隅,可覽群山眾灘。不單在境內極負名氣,在外國亦受登山人士所認知,日本人更將她視為香港的富士山。登上此山一般分作四途︰東脊延伸至米粉頂至長嘴,南脊是最多人取道來回的路,西脊乃最少人取道之途,北脊則屬探險人士,是近年的新寵兒。於難度而言,東脊最易,西脊略比南脊容易,惟主徑不清,登山口較難抵達,綜合而言可視作同等難度,而北脊為最難,當中再細分為林段與崖段,後者更難。

是日乃「協調日」,順便賺得獨行之自由身,故嘗試一下這條實驗性路線。由北潭凹起步,沿途遇上多隊露營後回程的少年,向他們打招呼都有回應,比那些目中無人的行山稀客叫人心情愉快。快步行走,很快便來到赤徑。重陽焚毀半個東龍二輋,至今仍見傷痕。轉走至白普理營,依地圖舊路走,怎料經過電線桿,走過白普理營的儲水庫後不見,路徑全消,亦難勉強開路,只好回走另覓新道。回走至營地,澗邊有小路經過廢棄小屋,屋後是金塔存放地,那就是前往東龍二輋的小徑了。於林中走,高度漸升,至開揚處已是火場邊界,比起十月中旬火燒東龍二輋一役,已無焦土味,也沒有滿身灰燼。山徑指向東龍頭輋及東龍二輋之間的山坳,姑且喚作雙龍坳(參考了大東二東之雙東坳命名法則),此地乃東龍二輋重要之十字路口。向東者登東龍二輋及蚺蛇坳;向南者下接赤徑;向西者往東龍頭輋及高流灣;向北者接蚺蛇坑及蚺蛇灣。

北潭凹望蚺蛇尖

鵝肚坑、鵝肚棧道、佇鷹脊

日期︰2013-12-22
難度︰★★★★
路線︰札山道→鵝肚坑→鵝肚棧道→佇鷹脊→飛鵝山→倚天脊→斧山→牛池灣
編號︰鵝肚坑 118/131222+1:184

行山界中稱作「肚」之地約莫有三,馬鞍山之東馬肚及西馬肚、獅子山之獅肚及飛鵝山之鵝肚,都是莫敢侵犯之險地,然而絕處總能逢生,依自然脈絡而走,雖險卻能翻越其中。舊稱九龍嶺之飛鵝山,為九龍半島最高峰,西南坡乃一系列危崖絕壁,被旅人賦予各種名字,總稱鵝肚;其中有一條橫移路線貫穿各坑脊,是為鵝肚棧道。鵝肚坑,源起飛鵝山西南坡,流出九龍灣,於札山道截流,乃飛鵝山最大的一支澗,澗道下游平庸,至近鵝肚棧道起始見氣勢。鵝肚石河左側之佇鷹脊,乃命名於鵝肚棧道下既形似又神似的佇鷹石,直指飛鵝山副峰。

鵝肚坑

上一次探鵝肚已是兩年多前,日落脊接鵝肚棧道,穿鵝肚石河峽谷,是次則探遊棧道的另一段。由札山道出發,仰望鵝肚,公園後已是鵝肚坑的入澗位,澗內相當暢通,澗床以巨石為主,輔以少許攀爬技巧,絕不困難。很快會遇上幾乎平行的右支,不遠處有人工砌成的石牆,附近有大量不尋常的舊衣物及背囊等,疑似曾是中國偷渡客或斬樹黨之巢穴,右方有山徑離澗,查實是接上佇鷹脊的路口。沿主澗上,可依澗中的白色膠水喉,不久澗右有巨石形成石峽,此峽可攀,亦可於左方山徑走至峽頂。

札山道望飛鵝山

大灘、棺材角

日期︰2013-12-15
難度︰★★
路線︰海下→灣仔→棺材角→灣仔→大灘→高塘下洋

冬日寒雨如斯大,實屬罕見,是日亦為此改線。

大灘海內灣有兩處為人所熟知的地方︰海下及黃石。連接兩地之沿海山徑,名為大灘郊遊徑。此徑是相對鮮為人知的路線,有經驗之行者亦少選擇此線,但其難度低、路程短、上落差細,加上交通尚算便利,應當推廣。灣仔半島,本是採泥區,其後修復成今日的露營勝地;北隅的棺材角,是海下海岸公園的頂點之一,岸邊不完全成形的六角柱岩東歪西倒,形如棺材,故名,與塔門考子角遙遙相對。

於海下出發,踏上大灘郊遊徑,沒多久雨勢已經轉大,泥路變成泥氹,很快便來到欄路坳。這裏是連接灣仔半島的接合處,小心選舉正確的路口。沿左岸小徑走,其後右轉接上大嶺墩與望樓仔的山坳,不久便棄主徑接小徑前往望樓仔的小徑。

大灘郊遊徑

老人南崖、芝麻石林

日期︰2013-12-08
難度︰★★★
路線︰貝澳→芝麻灣郊遊徑→老人南崖石河→老人南崖右崖→塔仔山→老人山→龍尾→芝麻石林→龍尾山→正生書院→下徑碼頭

芝麻灣半島主峰老人山,實際是一個雙峰結構,以東者為老人山,建有山火瞭望台,以西者為塔仔山(又叫廟仔墩),與老人山幾乎等高。此地向西南有一系列崖壁路線,全冠以老人之名,如老人連崖、老人南崖及老人西崖,實際都屬塔仔山範圍。「老人南崖」應更正為「塔仔山南崖」,但為免產生更多誤導,仍舊喚作「老人南崖」。老人南崖可細分為左崖及右崖,當中以右崖最簡單,崖下有老人南崖石河,在芝麻灣郊遊徑亦可觀之。

於貝澳出發,走過貝澳灘,悉逢潮退,露出極廣闊的沙灘及泥灘。沿望東灣岸邊小徑走,此路與芝麻灣郊遊徑平行,但入口要比後者方便得多,臨近山嘴,已能看見老人連崖。於山嘴處轉走捷徑駁回芝麻灣郊遊徑,不遠處已見一條荒坑,坑末正是老人南崖左右兩崖之夾縫。這裏足以審視南崖各處,右崖下方明顯看見石河,那是攀登南崖的重要路標。

塔仔山 

靈象石澗、赭淵右峽、馬西石澗

日期︰2013-12-07
難度︰★★★★
路線︰大洞→大洞坑→靈象石澗→赭淵右峽→靈象脊→彌天棧道→樹帶棧道→麥四→馬西石澗→隔坑墩→西貢市中心
編號︰靈象石澗 33.2/131207+1:182
   馬西石澗 116/131207+2:183

靈象石澗,源起馬鞍山東坡,流入大洞坑。此澗倚靈象脊左側,與大洞坑分別後,接上靈象石河,左繞巨壁,過塌泥後,企壁處乃靈象左右源,左源窮至象額,右源則穿越赭淵。澗道並不清晰,亦缺路標,只適宜與熟悉地形者同行。

有謂東馬肚奇險,然東馬肚兩側亦屬險地,右有牛樟石澗,左有靈象石澗,然三地之間,彌天棧道以下仍有親和者︰官坑脊與大洞脊。靈象脊立於大洞坑主源及右支之間,入口在大洞坑首個分源右支前行之左方,右方可接回大洞脊。

馬西石澗,源起馬鞍山南部及彎曲山,流入西貢海。此澗屬舊九大石澗之一,多以舊軍路為界,只遊上半段,其中中字瀑最為精彩,其後雙分,右源接山徑出麥徑,左源則屬險途至彎曲山。

靈象石澗

於大洞起步,穿過曾屬大洞坑下游之私人花園,水池後方已是大洞坑所在地。雖然澗道暢通,然澗容甚差,右方遇一支澗,乃通往靈象脊與大洞脊的路口,勿錯走。隨後仍是亂石密佈,只有數個淺潭,不甚討好。見有濕坡數塊,漸見澗形,再遇分源,左乃大洞坑,及後再分左右,左坑至麥四,右乃主源至荊棘石河;右乃靈象石澗,往前走一會便豁然開朗。

大洞坑入澗

喜靈洲

日期︰2013-12-01
難度︰★
路線︰碼頭→威爾殊灘→喜靈洲路→喜靈洲懲教所→十五村→義禮坊→碼頭

喜靈洲,位處梅窩及坪洲之間,附近另有小島名周公島。1951年,喜靈洲為收容及隔離痲瘋病人而建有痲瘋病院,及至1975年痲瘋病不再成為流行病而關閉,其後改建成戒毒所,提及戒毒及康復治療服務。1984年及1994年,再建低度及中度設防之懲教所,收容男性囚犯。2004年,港府擬在島上建超級監獄而企圖填海,因島上有香港特有之香港雙足蜥而遭否決,但填海之心不死,於2012年再度提出連接坪洲之填海方案。

官腔式介紹過喜靈洲,於剎那之言,本島有太多敏感設施,基本上不能自由行動,甚至部份建築更不准拍照,於觀光而言,除了深入了解戒毒所及懲教所之環境及運作外,沒有值有到訪的理由。

早上於中環碼頭集合,本以為氣溫驟降,多穿衣服方溫和,結果卻是脫了一件又一件。晨光下,群眾異常吵鬧,各種笑聲隱含着種種不敢表露的思緒,猶如面對陌生人一樣強顏歡笑。這不是我所擅長的。船開出,往西航行。路過交椅洲及坪洲,轉入喜靈洲以西的避風塘,不消半小時便來到碼頭。

中環碼頭集合

虎吼石河‧2013

日期︰2013-11-24
難度︰★★★
路線︰石壁→中狗牙坑→虎吼石河→中狗牙→石壁
編號︰34.3/131124+1:181

有曰今年狗牙嶺群脊諸澗特別熱鬧,大都屬羊群心態,或欠創造性。撇除已約之約,今冬多半不再踏足。一字記之曰︰濫。

行程請參考本網誌之《虎吼中西狗牙》。


橫涌雙源︰竹坑、犁橫石澗(關爺坑)左源左支

日期︰2013-11-17
難度︰★★★
路線︰新娘潭→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竹坑→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犁橫石澗→左源→左支→犁壁山→八仙嶺→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牛坳(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編號︰竹坑   114/131117+1:179
   犁橫石澗 115/131117+2:180

竹坑,源起八仙嶺東北坡,經橫山腳流入橫涌石澗,地理上屬橫涌石澗其中一支左源。此澗中下段有八仙嶺自然教育徑橫跨,可作為快捷之出入點。自然教育徑以下的竹坑,以石板坡為主,漸進式上升,部份澗道開揚。

犁橫石澗(多誤作「關爺坑」),源起黃嶺東北坡及犁壁山北坡,流域有關爺廟(已不可考),也許因而稱為關爺坑。此坑主源直指黃嶺,左源屈指犁壁山,冬日探訪,只見左源流水充沛而主源已成乾坑。深藏於犁壁山下的左源,撇除廢田流域,全澗瀑壁連綿,可觀又極具危姿。

竹坑

於新娘潭出發,沿難度最高之自然教育徑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登山,初段是用當地微紅的泥岩砌成的石級,及後轉成泥徑。是日雖然清涼,走起上來還是帶點汗水。沒多久就來到一條石橋,此處乃橫涌石澗,記得曾於暴雨中上溯,此地水位幾乎將橋沒頂。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虎吼中西狗牙坑

日期︰2013-11-03
難度︰★★★
路線︰石壁→貝勒奇徑→西狗牙坑(右支)→虎吼石河→中狗牙坑→石壁
編號︰西狗牙坑 113/131103+1:177
   中狗牙坑 34.2/131103+2:178

有「神仙洞府」之稱的狗牙嶺,倚大嶼之巔鳳凰山南面,為石壁水塘其中一個集水區。西狗牙坑藏於西狗牙及中狗牙之深壑,零八雨災徹底摧毀此澗,面目全非,尤以右源之崩塌最為嚴重,表土流失,岩基盡現。遠看西狗牙坑彷似一條石河衝入水塘。中狗牙坑,夾於中狗牙與東狗牙之間,下游被引水道所截,中段亦有瀑布數條,上源則有虎吼石河。數年來三次到訪,今年似乎增添了頗多碎石,也許是本年雨水多之關係,相比以前更鬆散更難行。

日本北阿爾卑斯之旅回港後,帶大隊意興闌珊,將心思轉向小組行程。登山臨水,不為名利,不做聖人,只求同樂,共享山林。若然有立場便是一種罪,那寧可與之訣別,與小人為伍,有如伴虎。石壁起步,南海之颱風來勢凶凶,水塘激起白頭湧浪。逆風往引水道走,見儲水池全滿,足證今年雨水之多。入口為曾一度廢棄的石壁郊遊徑,即舊日之貝勒奇徑,連接石壁與昂坪之橫腰山路也。經過中狗牙的入口,即使身在林下,仍感受到強風橫掃的威力。很快,便來到受雨災破壞之西狗牙坑入澗位。

神仙洞府

火劫東龍二輋

日期︰2013-10-20
難度︰★★
路線︰高流灣→東龍二輋→大浪坳→赤徑

東龍二輋,查實是東龍頭輋跟東龍尾輋之合稱,指由蚺蛇坳起伸延至高流灣之丘陵地帶,蜑家灣、狐狸叫等地皆座落於此,亦是欣賞蚺蛇尖的好地方。數日前重陽,素聞火燒蚺蛇,原來是指東龍二輋。火場之大,莫不震驚,以往甚少有大型山火,令人懷疑背後是否人為促成,足足燒了半個東龍二輋,更離奇的,是山火控制中心隨後在現場遺下大量糧水之垃圾,叫人髮指。

由黃石碼頭乘船至高流灣,新行友竟然大遲到,看來「逾時不候」此政策該認真執行。來到高流灣,察覺到環境些微變化,往右向蜑家灣走。走過蚺蛇北脊的人,應該不會對此路陌生。來到廢田區,穿過田後疏林,接上水管路初段,來到十字路口,右方看似無路的入口便是登上東龍二輋的路。

高流灣

日本北阿爾卑斯D12︰名古屋

日期︰2013-10-09
路線︰名古屋→香港

日本北阿爾卑斯之旅最後一日。全無行程,半日時間留作購物或閒逛之用。JR名古屋驛有大型商場,但我們並沒有在這裏逛。吃過早餐,坐地下鐵前往榮,那裏亦有數間有名的大型百貨公司。除了阿娜的目標之後,我們最後還是逛市場。食材始終是最感興趣的事物。市場不離食店,雖然知道日本的鰻魚大都來自中國,但還是想試一下他們料理鰻魚的技巧。記得在神戶吃過軟綿綿的鰻魚,這次則是外跪內軟的鰻魚,在日本最後一餐飯也不失禮。盪了半天,回酒店取回行李前,巧遇不二家,這是每次旅日皆尋找的甜品店。

早餐

日本北阿爾卑斯D11︰地獄谷野猿公苑

日期︰2013-10-08
路線︰長野→地獄谷野猿公苑→長野→名古屋

長野地獄谷有一個對喜歡生物的人來說非常有名的地方,也許你曾在各種歐美拍攝的動物紀錄片,看過日本彌猴在溫泉泡浸,那都是在這個名為「野猿公苑」的地方取材。雖然是次沒有下雪,彌猴都不在溫泉中,仍吸引不少歐美人士前往。若想一睹雪中泡浸溫泉的日本彌猴,請參看本網誌「日本本洲遊D09︰地獄谷野猿公苑」(尚未搬遷)。

前往野猿公苑的路線頗為繁雜,先由長野乘坐長野電鐵前往信洲中野或湯田中,再轉乘前往上林溫泉的巴士,於總站下車再步行半小時至地獄谷。上次選擇去程於信洲中野轉車,回程於湯田中轉車,而這次則統一於信洲中野來回。來到信洲中野,須等待約一個鐘頭,四處沒有甚麼可以逛街的地方,就在MisterDount坐下來吃點東西。多日密集行程身體頗疲累,前往上林溫泉的車程不足一小時,但已足夠讓我補充體力。

信洲中野

日本北阿爾卑斯D10︰黑部峽谷

日期︰2013-10-07
路線︰富山→宇奈月溫泉→櫸平→宇奈月溫泉→富山→長野

黑部峽谷鐵道,較少香港人所知的地方,其位置是黑部湖另一邊的溪流,有着日本最深的V形峽谷,有點像臺灣的太魯閣。與立山黑部一樣,同為水利工程延伸至旅遊景點,黑部峽谷只有紅葉全盛時期才有值得一去的價值,除非你對小火車有強烈的喜好。

由富山出發,再次乘坐富山電鐵前往宇奈月溫泉,車程接近兩小時。由於富山電鐵並非甚麼快線或特急,感覺猶如鄉間鐵路,要學會忍耐。這是在香港絕對做不到的事。宇奈月溫泉是本線之終點站。拿出預約好的確認信,到售票處換車票。黑部峽谷小火車分三種等級,分別在於有沒有車窗。反正天氣不冷,吹風較舒適,車費亦實惠,故選擇了最低級的列車。等待開車的時間,有專人為每組乘客拍照,相片會曬好在回程後看見,盛惠一千日圓,銷售成績似乎強差人意。除了坐在後排的兩名臺灣女生,全車(不包括我倆)都是日本人,而且以年紀較大為主。

富山電鐵

日本北阿爾卑斯D9︰立山黑部

日期︰2013-10-06
路線︰松本→信濃大町→立山黑部→富山

立山黑部,指立山黑部川;而廣為香港人所熟知的旅遊熱點,則是指黑部川周邊的水利工程,常被誤以為等同「日本阿爾卑斯」。立山黑部除了以雪牆聞名,紅葉成是賣點;沿連結立山驛及扇澤驛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立山黒部アルペンルート),可輕鬆由水平登上標高2450米的立山山麓室堂,欣賞其壯麗風光。

由松本出發,乘坐JR大糸線前往信濃大町。據說多數的遊玩路線,都由立山驛出發,以信濃大町驛為終點,而我們則走相反方向。由於立山黑部阿爾卑斯山脈路線所需時間最少需要一整天,除非採取以室堂為終點來回信濃大町驛或立山驛,不然行李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若在信濃大町作起點,可在車站外的阿爾卑斯浪漫館(アルプスロマン館)寄送行李,晚上會寄到指定酒店,或可選擇在立山驛取回,一件收費一千二百日圓,跟宅配便差不多。解決了行李的問題,在巴士站購買前往扇澤的票便可登車出發。

松本驛

日本北阿爾卑斯D8︰上高地

日期︰2013-10-05
路線︰上高地(河童橋→明神池→河童橋→大正池→河童橋)→松本

看了五日粗獷硬朗的風光,今日換一下口味,看看梓川柔情寧情的景色。

上高地,古稱神河內,乃梓川之發源地,匯槍澤及橫尾谷兩大源頭,也就是槍穗縱走所經過的兩大圈谷。上高地最具代表性的畫面,是以河童橋為前景,穗高岳為背景的構圖,以冬雪覆蓋山頂,紅葉遍佈兩邊,予以神的國度一樣的印象。

上高地,是一連五日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的終點,同時也是眾多登山者的起點,除了日出後數個小時,往後熙來攘往的河童橋,一半都是登山行者,是其中一個攀登北阿爾卑斯山脈的集散地。由於想多睡一會,昨天跟酒店表明早餐用膳時間在八點半,但七點左右已經醒來,泡過溫泉,便走河童橋一帶逛街。在山上的五日,太陽彷彿跟着我們一樣,但今日似乎不再這麼奢侈,從梓川望穗高岳與燒岳,都是灰濛濛的。

穗高岳及梓川

日本北阿爾卑斯D7︰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第五日

日期︰2013-10-04
路線︰涸澤小山屋→穗高岳山莊→奧穗高岳→紀美子平→前穗高岳→紀美子平→澤岳小屋→上高地

欣賞紅葉,就如看花一樣受多種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可以說是靠幾分運氣。邊走邊看,要顧及行程,也要趕路,如何拿捏也是一種技巧。當中的美麗,相片道不盡;當中的艱險,相片說不清。

踏入行程最後一日,冠以穗高岳這個名字的山峰只登上一座,西穗高岳因難以前往而不在行程之內,剩下的兩座,會在今日逐一踏足。登山行程最後一日,多半是走相當長的路,原因不離兩點︰一、落山速度較快;二、較夜抵達終點亦無不可。是日亦沿用此模式,由涸澤攀上行程最高點奧穗高岳,再登前穗高岳,經岳澤下降至上高地,預計時間十個半鐘。穗高岳一帶,不以紅葉見稱,而是岩場聞名。二千五百米以上,幾乎都是碎稜絕壁,極具危姿。

全景路線及大天狗脊︰涸澤小山屋~穗高岳山莊

過於擠迫的空間,晚上不時醒來,忘了空間有限,轉身就撞上木牆,發出響亮的聲音。幸好睡眠仍算充足,體力亦回復得七七八八。身在涸澤圈谷,看不見正式的日出。飯堂內仍是井然有序的用餐,但感覺人流比晚飯時間少。

日出前的涸澤

日本北阿爾卑斯D6︰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第四日

日期︰2013-10-03
路線︰南岳小屋→大切戶→北穗高小屋→北穗高岳→涸澤小山屋

翻越大切戶,日本登山人士有句話︰『濃霧起,是好事還是壞事?』此刻我有深深的體會。

穗高岳(穂高岳),標高3190米,排行日本第三高。奧穗高岳、涸澤岳(涸沢岳)、北穗高岳、前穗高岳、西穗高岳及明神岳,合稱穗高連峰,當中奧穗高岳乃北阿爾卑斯最高山峰,被喻為「北阿爾卑斯的盟主」。穗高岳,與劒岳(剱岳)及谷川岳合稱「日本三大岩場」,特別是南岳至涸澤岳之間飛驒側之稜線,更被稱為「岩之墓場」,當中以大切戶(大キレット)最為驚險,是為日本一般登山道中最困難的路線,著名難位計有大切戶核心部份之長谷川峰(長谷川ピーク)及飛驒泣(飛騨泣き)。

受颱風影響,昨日日本氣象局已預測槍岳山區一帶,零點至六點由霧轉雪,六點至十二點將有強烈側風及持續下雪,十二點後才轉為天晴,也就是說,在最難的路遇上最懷的天氣。反過來說,也不是沒有暗喜能目睹初雪的來臨,但危險帶來的憂慮完全將之蓋過。要改線嗎?要撤退嗎?不單在香港遇上這種問題,在外國亦然,而且更難決定。日本秋山最難亦是最危險之處,就是在颱風過後,夏山突然變成冬山,故背囊中亦需要有兩個季節的登山裝備。

大切戶︰南岳小屋~最低山坳

早上醒來,窗外白濛濛一片,看得見霧氣快速流動,足見風力之強,幸運地未見任何新雪,也許是暖冬關係,全都是霧水。六人坐在飯堂吃早餐,目光長駐窗外,似乎未見起色。因今日預算行程也不到六個鐘,大可留在山屋守候一會,再看情況而定。餐後,情況似乎有點轉變,霧氣依然,但能見度卻變得稍遠。我們決定此刻出發,走到室外,寒風凜冽,加上雨水令體感溫度大降。昨日我只穿了一件排汗衫,還滿頭大汗,此刻我穿了一件排汗衫,外穿兩件防水防風褸,頭戴冷帽,手穿防風手套。需補充一點,這打扮是行進用的,跟在尼泊爾五千多米的雪地行走一模一樣。

寒雨中出發

日本北阿爾卑斯D5︰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第三日

日期︰2013-10-02
路線︰槍岳山莊→天狗池→南岳→南岳小屋

風景如畫,實在想不到比寧靜更好的欣賞方法,相比起那些嘈吵喪笑的群體,一味以為自己開心便可無視四周的人,能夠得到同好和應,實在太好了。

深田久彌著作「日本百名山」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富士山與槍岳,是兩座代表日本的山。(中略)一生人登上一次富士山,是普通人的想法;而站在槍岳頂峰,則是登山者一生人也要試一次。」槍岳除了那高聳入雲的傲姿外,其圈谷亦相當吸引。東鐮尾根與橫尾尾根夾着的槍澤圈谷可算是最具代表性,與臺灣雪山一樣被認為是冰河時間的痕跡,標高約二千五百米處之天狗原一帶,更被稱作冰河公園。天狗原有一池名曰天狗池,賣點是可欣賞「逆槍」,也就是槍岳的倒景。不走槍岳至南岳稜線,特地大落大上,正是為此景而行。

槍澤︰槍岳山莊~天狗原分歧

早上用餐的時間,總是慨嘆與日出時間重疊。坐在火爐旁邊吃着填不飽肚子的日本珍珠米,窗外突然變得光亮。眼見太陽快要露面,飯堂人數不知不覺已經減半,真難理解何解他們吃飯的速度那麼快。我也趕緊進食,然後離開山莊拍攝日出。比計算還準,推開木門,霧氣突然從槍澤谷間湧現,眼前變得模糊,幾乎連女王(指槍岳,上一篇文章對她的比喻)的身影都看不見。旭日初升,驅散霧氣,如夢似幻的槍岳日出就此乍現。女王的早晨,總是披着面紗,毫不讓步。

早餐

日本北阿爾卑斯D4︰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第二日

日期︰2013-10-01
路線︰大天莊→大天井岳→大天莊→西岳小山屋→槍岳山莊→槍岳→槍岳山莊

目標仍是面前的槍尖,彷似傲視四方、鶴立雞群,視線內無法不將她放入眼內,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走在東鐮尾根,平坦的碎石路是小恩小惠,重點還是在那連綿不斷的岩壁與碎石崖。烈日之下,背着大背囊,在三千米的高度攀爬,也不是一件隨便開玩笑的事。

大天井岳(音︰「だいてんじょうだけ」或「おおてんじょうだけ」),標高2922米,歸入日本二百名山;山頂由花崗岩及輝綠岩混雜而成,走在其中,如典型年輕高山一樣,似一堆亂石,然而山頂展望卻是一流。

槍岳(槍ヶ岳),標高3180米,屬日本百名山之一,日本第五高峰。其形狀如槍突向天空,故名;亦因與瑞士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Matterhorn)相似而喚作「日本的馬特洪峰」(日本のマッターホルン),是北阿爾卑斯最受注目的山峰,比起最高的奧穗高岳更過之而無不及。

大天井岳頂上

早餐時間為六點,早在五點幾已醒來。昨晚八點左右便入睡,可以休息的時間實在太充足了。等待早餐的時間,便走到大天莊外面欣賞我們在日本山岳第一個日出。暮氣彌漫於山巒間,如拓印層層印在火紅與蒼白的雲層下。太陽漸升,雲間閃爍一下,日出了。當眾人凝望日出一刻,我留意到大天井岳旁邊出現一條虹,才不過六十秒鐘,它就消失不見影了。曾有人跟我說,山岳攝影最美麗的,是日出日落一刻,光線斜射將脊線與壑豀變得更立體。在香港,這種機會甚少,也極少特地在山上等待日出或日落,但在外國登山,這種機會多的是。當陽光照到山腰以上,深谷仍是黑漆,山蓋已經相當突出,這樣的美景,只維持不到十數秒鐘。

日出前的安曇野市

日本北阿爾卑斯D3︰燕槍穗高連峰縱走第一日

日期︰2013-09-30
路線︰中房溫泉→燕山莊→燕岳→燕山莊→大天莊

這個時候,已窺見遠方的雲海,雲上孤洲是美麗的水墨藍,首次看見這種顏色,就在臺灣雪山聖稜線上,是一種叫人陶醉的色,一點也不憂鬱。

燕槍穗高連峰縱走,指的是北阿爾卑斯山脈南部一條高難度長程縱走路線,是日本登山人士夢寐以求、無論如何都要試一次的群峰連走。由中房溫泉起步,沿北阿爾卑斯三大急登之一的合戰尾根(合戦尾根)登燕岳,經表銀座縱走線(表銀座縦走コース)登大天井岳,接喜作新道沿東鐮尾根攀槍岳(槍ヶ岳),沿稜線走過喻為日本登山徑最高難度之大切戶(大キレット)岩稜,攀北穗高岳(北穂高岳),再走過危險的涸澤岳(涸沢岳)登奧穗高岳(奥穂高岳),順重太郎新道回上高地,所需時間最少四日,而且極費體力。一般人會分兩次到訪各山頭,燕岳及槍岳與穗高連峰,因連接兩地之瘦岩稜難道高,而且亦屬危險路線,每年發生重大意外者不計其數。

習慣在香港行山的人往往會忽略長程縱走的數件事︰一、重裝連走多日的負荷能力;二、高山日夜天氣極端之轉變;三、如何妥善保留體力與體能回復所需的時間;四、後備或撤退路線。這是沒有高山,亦沒有廣大山脈的地理環境做成港人有獨特的一套登山文化及習慣,但亦只局限於香港境內。以往境外登山,因有登山嚮導,很多事情無須詳細考慮,但是次並無嚮導,只好自己多加留意,為此,費煞思量,並企圖說服自己高估的能力,故此,取消連走兩段高危路線,亦放棄西穗至奧穗之間的岩稜,最後得出是次設計路線。

合戰尾根︰中房溫泉~燕山莊

早上六時多於中房溫泉出發,負責人昨晚跟我說早上離開時,將房間鑰匙放在櫃面窗口旁就可以。踏出室外,天已漸光,帶有少許寒意,我們便向燕岳登山口出發。燕岳登山口標高1462米,至2763米之燕岳頂上,需急升一千三百多米,這條稱為合戰尾根的山脊,是北阿爾卑斯三大急登之一。初時植被盡是矮竹林伴有少許大樹,有急斜的路上建有用木頭砌成的簡單梯級,由於日本緯度較高,林帶界限在二千多米左右,所以不足半日,我們將會看見壯麗的稜線,而不像臺灣,可能須在第二日才有山體可觀。第一長櫈(第一ベンチ),乃合戰尾根第一個休息點,往下走有泥牆滲出的清水補給。說起來,經阿娜提點,方記起尚未進食早餐,於是在此地停下來,拿出昨晚中房溫泉旅館給我們的便當。休息過後,繼續上路,仍是不斷的上升,花了不到一小時,便來到第二長櫈(第二ベンチ)。這裏會看見簡單的吊架,是合戰小屋(合戦小屋)用來搬送物資的工具。這個時候,已窺見遠方的雲海,雲上孤洲是美麗的水墨藍,首次看見這種顏色,就在臺灣雪山聖稜線上,是一種叫人陶醉的藍色,一點也不憂鬱。左方是表銀座縱走線以東的一個山頭,高2392米,隱約可見近山頂處已有是次行程的目標︰紅葉。

中房溫泉

日本北阿爾卑斯D2︰松本城、穗高神社、中房溫泉

日期︰2013-09-29
路線︰名古屋→松本→穗高→中房溫泉

早上五點多已站在在JR名古屋驛售票處(きっぷうりば)排隊,然後展示要買的車程及指定席班次,本以為會更有效率,怎料那名售票員太過好心,將我所有單程車票換成來回車票,還有中途不連接的路線都一併處理,當我跟他說按紙上所示就可以,他疑惑地問我回程怎麼辦。交通不是只有JR吧!一如既住,買了兩個飯團加一杯咖啡,上車。七點正,JR特急列車「Wide View 信濃」(JR特急ワイドビューしなの)準時由名古屋開出。

名古屋驛外

日本北阿爾卑斯D1︰抵名古屋

日期︰2013-09-28
路線︰香港→名古屋

日本本洲中部有三條山脈,分別為飛驒山脈(飛騨山脈)、木曾山脈(木曽山脈)及赤石山脈(赤石山脈)。英國人 William Gowland 來日探礦,因遠看似瑞士阿爾卑斯(Alps)而喚作「日本阿爾卑斯」(日本アルプス)。北阿爾卑斯(北アルプス),即飛驒山脈,廣為香港人知者,有景點立山黑部(立山黒部)及上高地(上高地)。北阿爾卑斯山脈,橫跨富山、岐阜、長野及新潟四縣,主要部份納入中部山岳國立公園,最高點者為奧穗高岳(奥穂高岳),標高3190米,僅次富士山及赤岳,為日本第三高。是次行程,環繞北阿爾卑斯山脈,襯着秋意降臨,欣賞紅黃綠三色混雜的世界。

由香港出發至名古屋,原定下午四點十分起飛的班機,一再延遲至五點半方能登機。本以為一切即將順利,怎料機師宣佈工程人員正在檢查,有待確認,連他自己也不知何時方能起飛。事情擾攘至六點二十分方能出發,比原定遲了兩小時多。

首次延期

麻雀石澗

日期︰2013-09-20
難度︰★★
路線︰麻雀嶺村→麻雀石澗→麻雀嶺→麻雀嶺村
編號︰112/130920+1:176

麻雀石澗,源起麻雀嶺,流入麻雀嶺村(蔴雀嶺村)。麻雀嶺並非高山,然而此澗卻崖瀑相扣,水量之多亦拜其集水區茂盛林帶所賜。其尾瀑在沙頭角公路石涌段亦能看見,往後就是藏在林中的平流段。雖有「紅花四瀑」之稱,然而就現場而見,剎那卻偏向「紅花八瀑」,也許扣除不算壯觀的其中四瀑,就是前輩口中的四瀑吧!

作為一三年澗季最後一擊兼小組,本以為上週日「老虎長連」一役之弱水嚇跑不少人,結果倒是一行十三人,亦有稀客捧場,實屬意料之外。麻雀嶺村起步,沿麻雀石澗下游旁之小徑走,途中會經過昔日已廢之沙頭角支線鐵路遺址,那是越過此澗之橋墩。除此之外,大部份遺址要麼失去,要麼沒入草叢之中(沙頭角公路會經過其中一個火車站遺址,遠看似荒廢的平房)。村民有心保護推廣,附近貼滿相關新聞及報導。來到麻雀嶺村之荷花池,眾人記憶中仍是那次風波未了的「蓮麻坑礦洞」。

麻雀嶺

老虎長連

日期︰2013-09-14
難度︰★★
路線︰大潭篤→引水道→老虎坑→長連坑→大潭篤
編號︰老虎坑 75.2/130914+1:174
   長連坑 94.4/130914+2:175

老虎坑源起老虎山,婉轉流入龜背灣,中下段有引水道收集雨水,流入大潭篤水塘。此澗主瀑極有氣勢,惟在引水道以下,只有開閘放水方有景可觀,而其餘澗道多崖瀑,開揚易行。查新界西亦有一澗稱老虎坑,流入藍地水塘,行友稱舊日未見老虎坑之名,作藍地坑更覺合適。
  --擇自《老虎坑、蓮花井山》

長連坑,源於長連山,流入大潭水塘,此澗上半段屬林澗,有短瀑數處,下半段寬敞開揚,瀑壁連連。由於此澗並無人為污染,水清程度可想而知,惟集水區偏細,如非暴雨後到訪,恐連一睹飛瀑連環。
  --擇自《長連坑、孖崗四號坑》

伸延閱讀︰參考本網誌《老虎坑、蓮花井山》、《長連坑(主源)》

雖已入秋,是日仍是相當炎熱,小眾六人,徐徐出發。此兩澗之組合是本年度一直想實行的路線,奈何長連山與蓮花井山之間的山徑頗混亂,花了數日於該帶摸索,終於趕及季末實行。於大潭篤起步,接龜山東南坡之引水道,此引水道與大部份路段不同之處,在其崖邊沒有欄杆,似乎亦非政府鼓勵行走的山徑。沿引水道南行,左方可見白筆山及龜背灣,而前方則見美國會所及遠方之赤柱正灘。至眼前見有深峽於右方,暗示接近老虎坑。

回望大潭篤水塘

大潭崗下坑、潭崗飛瀑、雙潭石澗

日期︰2013-09-08
難度︰★★
路線︰大潭篤水壩→大潭崗下坑→港島徑→潭崗飛瀑→港島徑→雙潭石澗→港島徑→大潭路
編號︰大潭崗下坑 109/130908+1:171
   潭崗石澗  110/130908+2:172
   雙潭石澗  111/130914+3:173

大潭崗下坑,源起大潭崗,流入大潭灣。上源已沒入水塘,大潭道以下乃引水道排放位置,澗域暢通好走,盡處有一扇形瀑布,值得一探。

潭崗石澗,源起柏架山南坡,流入大潭篤水塘。以澗以港島徑旁之潭崗飛瀑而聞名,雖上游亦屬可遊之地,遊人多只欣賞飛瀑作罷。雨後此瀑可謂不凡。

雙潭石澗,由大潭副水塘流入大潭篤水塘,屬天然水道,其老年澗床近乎完美的平滑石坡,展現境內少見的雄偉奔流。雨後排洪,不宜到訪。

出發前先訪大潭篤水塘主壩,各塘已滿,水壩排洪,雖不及早前雨中到訪般水花四濺,在藍天襯托下仍是相當美麗。這個水壩建於1907年,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關於水源背後之政治角力,仍持續上演。香港每年花費鉅額購買的東江毒水,被說成中國的恩賜,另一邊卻將上天的恩賜,白白倒進大海。撇除政治動機外,港人是否愚昧得過份?

大潭篤水壩

西徑長情

日期︰2013-09-01
難度︰★★
路線︰西徑村→西徑坑→218山→企嶺下新圍→長情坑→企嶺下老圍
編號︰西徑坑 107/130901+1:169
   長情坑 108/130901+2:170

西徑坑,源起馬鞍山東北部,流入企嶺下海。長情坑,源起馬鞍山東部黃竹洋及阿板田一帶,流入企嶺下海。兩澗倚在西沙公路旁邊,細心旅人每次經過皆能看見兩澗近路邊之飛瀑。西徑坑可遊部份甚短,只有下游飛瀑一小段,其後沒入山窩中;而長情坑飛水岩之上,乃引水道出口,瀑下之水略嫌混濁,而瀑後有集水槽,槽後水色近啡,原因乃來自黃竹洋村的污染。

自西徑村路口起步,往西貢方向走一會便到達西徑坑入澗位。翻過石壆,可選擇下走至澗中,或於右方山徑接至水堤處方始溯澗。山徑止於水池邊,池後有一短瀑。右方依隱密山徑走,很快便抵達主瀑。簡單直接的瀑布,擁全澗最大落差,右方山徑上攀,至近瀑頂橫移數步至瀑邊登上瀑頂。瀑頂可遠望企嶺下海眾漁排,及後方西貢半島最高峰之石屋山。

西徑村起步

苗笛竹坑、羗山東坑

日期︰2013-08-25
難度︰★★★
路線︰石壁→引水道→苗笛竹坑→羗山郊遊徑→羗山東坑→羗山郊遊徑→羗山道
編號︰苗笛竹坑 105/130825+1:167
   羗山東坑 106/130825+2:168

注意︰一、羗山郊遊徑於零八雨災後因嚴重損壞而遭封閉(羗山及觀音山山腰一段),今已作廢,無標距柱,山徑沒於叢林中,大浪坑一段更沖至地基盡毀,而觀音山山腰一段更有兩處山泥傾瀉住須渡險。如非必要,切勿前往。
   二、羗山飛瀑右崖最近全幅崩塌,不見石壁,只見泥壁,連月大雨,恐地基未穩,數年間探遊者宜小心。

苗笛竹坑,源起靈會山,流入荔枝岩。石壁起西向引水道邊,不乏可觀澗道,諸如大浪坑和靈白三澗,還有夾在兩者之間的苗笛竹坑。此澗精華在羗山郊遊徑以下,擁大澗風範之中型峽澗,每遇峽必有瀑,壯麗無比。

嶼西五澗,險奇秀宏雄,險者分流西坑、奇者牙鷹北坑、秀者羗山東坑、宏者狗嶺涌飛流、雄者水澇漕萬丈九曲。其中羗山東坑,擁嶼西水系中落差最大之羗山飛瀑,單在山徑邊之瀑布,足已叫人激賞。

於石壁起步,沿引水道走,路占大浪坑,流水聲響不絕耳,慶幸早兩日之雨水,令嶼西群澗未至於過份乾旱。回首大浪坑右源右支之巨峽,隱約可見其飛瀑。至苗笛竹坑入口,右轉至水閘,清澈見底的水,立即撲滅在炎夏走動的熱浪。

石壁起步

青龍石澗(下段)

日期︰2013-08-18
難度︰★★
路線︰䃟石灣→青龍石澗→引水道→貝澳
編號︰24.4/130818+1:166

大東水系數出龍澗,東涌五龍、梅窩五龍、內龍、龍東、龍南和龍西,有近三十條用「龍」來命名的澗道。其中龍南有謂「嶼南雙璧」的青龍石澗和雙龍石澗,亦屬名乎其實,甚有龍之霸氣的大澗。青龍石澗,源於大東山爛頭營之天池,流入䃟石灣。此澗可粗分為三段,下段止於嶼南引水道,是次行程正是此段。下段短而精彩,澗寬且多瀑多潭,乃半日休閒好地方。

伸延閱讀︰「青龍石澗」、「青龍壁」、「霧鎖青龍

䃟石灣村起步,於橋底入澗。前方有小幅塌了的泥坡,一個小右彎,已見面積頗大的深潭。潭後數步之遙,是本澗首瀑。此瀑乃一橫闊石坡,流水於左、中、右各自流下,展開的姿態簡單而亮麗。隨意上攀,瀑頂左方可望見䃟石灣村的村屋,而後方遠處就是芝麻灣半島的塔仔山。瀑後水流集中在一條坑槽中,然後再一次回到寬廣的石澗。

䃟石灣村公所,未知何解棄䃟用散

聶歌信山

日期︰2013-08-11
難度︰★★
路線︰黃泥涌水塘公園→聶歌信山北坡橫山引水道→聶歌信山西北脊→聶歌信山東脊→黃泥涌峽道

注︰相片水印錯寫成「聶信高山」

聶歌信山(Mount Nicholson,又譯作聶高信山),座落香港島中心,與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及紫羅蘭山(Violet Hill)形成天然屏障,夾在中間的黃泥涌峽成了掌握港島南北之要點。十八日香港保衛戰中,退守港島之英軍就在此地與日本皇軍火拼,寫下香港戰爭史中最慘烈的一頁。如今在黃泥涌峽道旁邊,仍留有戰時遺跡。

此山以北有一橫山徑,初時以為屬古道,但中段有去水渠,疑是水務工程開闢的施工路。於黃泥涌水塘出發,轉入此橫山徑,不久見左右分途,右方為正路,而左路是登上聶歌信山頂之東脊,我們將在此下山。橫山徑幾乎全程在林中推進,無景觀可言,途中路過數條乾澗,有兩、三處開揚位,皆有水從壁邊滲出,似水量比起澗谷還要多。山徑不久轉入內彎,見路邊有水渠,未知此工程所為何事。至北坡最大澗谷聶歌信北坑,有巨石填滿,谷底聽到水流聲,而此澗上半段極為陡峭,遠看是一塊外露岩壁,未知有否高手已開闢攀爬路線。山徑接上奇力道前,有一路口可登山頂,此仍西北脊。

起點

英仙座流星雨前奏

日期︰2013-08-10
地點︰萬宜水庫東壩

突如其來的雅興,決定前往東壩影星。此日乃英仙座流星雨起始日,觀察到為數不少的流星,可能較亮、較慢,甚至火流星,仍然無緣拍攝下來,手中只有一張毫不顯眼的流星照片。寧靜的夜空,沒有月光影響,只有城市的光害,還有漁船駕過的那些大光燈,劃破夜色,悶熱的深夜,是颱風將至的先兆。


田寮坑

日期︰2013-08-04
難度︰★★★
路線︰東涌→白芒→田寮→田寮坑→老虎頭郊遊徑→梅窩
編號︰104/130804+1:165

田寮坑,源起老虎頭、和尚峒及望渡坳一帶,流入田字灣。此澗可分左右兩源,左源為主源,有巨壁於中段,遠方能亦看見。自入澗起,前半段植被茂密平凡,後半段則有短瀑數個,出澗處就在巨壁頂處。左右兩源皆有巨壁,旅人合稱田寮雙壁。

於東涌出發,本想沿古道走至白芒,奈何防洪工程令此徑變得斷斷續續,沿水渠走了一段,離開東涌新市鎮範圍後,便回到翔東路步往白芒。此處可窺探具有淪陷意義的工程,手上的一批相片不久便成為歷史見證。

零八雨暴後的防洪工程

彌䃟石澗‧2013

日期︰2013-07-28
難度︰★★★★
路線︰東涌→䃟頭→彌䃟石澗→驢仔徑→東涌
編號︰14.2/130728+1:164

彌䃟石澗,舊九大石澗之一,源於彌勒山北面山谷,流入䃟頭(䃟石灣)。此澗以百呎高之摩天崖聞名,亦因而發生過數宗不幸的意外。欲登上摩天崖,有三線可取︰一是風險極高之沿壁正攀,筆者並不建議此線;二是沿崖底右方山徑登頂,所謂山徑,亦算手足並用;三是沿瀑槽而上,即崖左內槽主瀑處。摩天崖遠看似輕易可攀,然而經驗者多半會勸喻別被她的外表欺騙。筆者亦屬其中。首次上溯此澗,乃四年前,屬第十四條澗;回想起來,也為自己那僅有的十三條澗之經驗冒險上攀而冒冷汗,幸好當日天晴、岩壁乾爽、鞋底咬地、水量不大,詳情請參閱舊作《彌䃟石澗》。

東涌站起步,路過東涌小炮台,對出寧靜海灣將有大型工程,美景將告喪失。每次望見此情此景,總有種家破人亡的愁緒,百般滋味,久久不能平息。東涌小炮台下,有石砌圍場,轉角處有曲角,細看下跟秘魯 Cuzco 的 Sacsayhuaman 有幾分形似。步過東涌村,也許東涌西填海計劃不但令東涌灣消息,也毀滅了此古村。沿東大古道走至䃟頭,正是彌䃟石澗出海處,上次於韆鞦潭入澗,是次則沿山徑走至彌䃟石澗首條左源位入澗,那裏正是集水處。

東涌藍天,但見鳳凰有雲

大腦黃涌

日期︰2013-07-14
難度︰★★★
路線︰界咸→大腦古道→大腦飛瀑→黃涌石澗→麥徑→五聯達→大水井
編號︰大腦飛瀑 78.3/130714+1:162
   黃涌石澗 77.2/130714+2:163

大腦石澗,源起打瀉油坳,經大腦流入黃涌石澗,為其右源之一。此澗以大腦百呎飛瀑聞名,非乾爽時日上攀或下走皆有難度,切忌亂闖。
  ——改自《黃涌大腦(下)︰大腦飛瀑》

黃涌石澗,源起黃牛山西麓之石芽背,流入西貢蠔涌。下段澗容普通,無瀑有潭,林蔭處處;自大腦石澗分源後起,瀑崖連綿,令人振奮。惟上源有一橫徑消失,出澗處須至麥徑,此段回復沉悶,蛛網滿途。
  ——改自《黃涌大腦(上)︰黃涌石澗》

大腦飛瀑

由界咸起步,踏足沿黃涌澗谷邊建成之大腦古道走,經過竹林後來到大腦石澗澗邊,此處已是全澗最大落差點的頂部,也就是大腦飛瀑瀑頂。大腦石澗平平無奇,上源有數個斬樹蝗的住處,此地一帶所有眼見的土沉香全數被斬光,簡直是肆無忌大的滅絕式略奪,然社會上仍未形成有力的聲音,香港原生的土沉香恐怕快要絕種。這種與「香港」之名同存的樹木,有如香港普羅價值一樣快要沒入歷史之中。

大腦古道

禾梨坑

日期︰2013-07-07
難度︰★★
路線︰荃灣→城門水塘→引水道→禾梨坑→松樹徑→引水道→老圍
編號︰103/130707+1:161

禾梨坑,源起禾秧山南部,流入昔日的城門河,今建有梨木樹邨。此澗可遊者在引水道至松樹徑一段,屬短途澗道,全澗近乎沒於林中,短瀑深潭不絕,屬半日閒遊之列。

是日早上天色晴朗,惟下午天文台預測會有大雨,探遊禾梨坑,只消半日,剛好避開雨天下大帽水系的洶湧。至城門水塘菠蘿壩,左轉入引水道,此帶收集了大圓石澗、大曹石澗等水源,名列第三之澗道,已是禾梨坑。

城門水塘起步

曹溪、鳳東飛流、鳳大北坑

日期︰2013-06-30
難度︰★★★
路線︰石門甲→曹溪→地塘仔郊遊徑→鳳東石澗→鳳大北坑→林務站→石門甲→東涌
編號︰曹溪   102/130630+1:158
   鳳東石澗 4.2/130630+2:159
   鳳大北坑 3.2/130630+3:160

曹溪,源起北天門,流入石門甲;今之曹溪,多指地塘仔以下一段寬廣流域,又作地塘仔澗,而地塘仔之上的險域,則以北天門石澗喚之。曹溪寬廣好走,惟主瀑下之深潭最有難度,左方設有水管,可免泳渡。此澗與羅漢塔遙遙相對,背後又與青山連成一線,溯澗同享山之盛宴。

鳳東石澗,源起北峰嶂北坡,流入鳳大北坑。此澗另名鳳東飛流,指流入鳳大北坑前的一段企崖,此瀑崖遠在東涌道亦能看見,旅客乘車經過必然有所指點。飛流看似險惡,惟仍有一線可安全上落。務必與熟悉地形者同行,免困於危崖之風險。

鳳大北坑,匯流大東山之降龍石澗及西龍石澗,還有鳳凰山之鳳東石澗及鳳塘石澗等,由伯公坳流出至東涌灣,與鳳大南坑背道而馳。此澗無瀑有潭,水質頗清,是初心者可試之地。

是日天朗氣清,藍天高掛,是本年度澗線以來難得的好天色。週日嶼巴有名的搶錢,分段收費由東涌來到石門甲亦需十多元,車程才那十數分鐘。大家都高呼不值,至少此刻仍有着這個想法。石門甲起步,經過羅漢寺,很快便下切至曹溪澗邊。

右轉入石門甲

大圓石澗(第二段)

日期︰2013-06-23
難度︰★★
路線︰荃灣→圓玄學院→引水道→大圓石澗→甲龍郊遊徑→川龍
編號︰101/130623+1:157

大圓石澗,源起禾秧山西南坡,流入圓玄學苑。雖此澗與大城、大曹、大石、燕岩及梧桐合稱「帽山五澗」,但是次行程只遊引水道以上一段,要非雨後水豐,恐怕無甚驚喜。由圓玄學苑起至引水道為第一段;引水道至甲龍郊遊徑為第二段;再及至松樹徑為第三段,乃精華段;第四段則窮源至禾秧山。因擔心山頂下雨,及行友腳程問題,只走此頗為雞肋的一段,亦能理解。

由荃灣地鐵站啟步,至圓玄學苑小巴站即沿石階上山,很快便接上引水道。此處有涼亭,惟蚊患嚴重,不宜久留,遂右轉走至水壩,即大圓石澗第二段之入澗位。跨過水壩,隨即看見左右分源,查實乃澗道過寬,水流分成兩邊再匯流。

船廟

獨遊西南坑群瀑

日期︰2013-06-12
難度︰★★
路線︰大帽山軍閘→西南坑→大城石澗→肥佬麥→相思林徑→龍門郊遊徑→城門水塘
編號︰35.6/130612+1:156

大城石澗上源雙分,一曰大城北源,即西北坑,一曰西南坑,直指大帽之巔。西南坑,逕自大帽山山頂,與大城北坑匯合流入大城石澗,是大城石澗左源最大的一支,全澗瀑流連環,絕不比大城石澗遜色。相較北源,西南坑翠瀑連綿,比起北源更加精彩。

伸延閱讀︰《西南坑》、《大城雙源(西南坑、大城北源)》及《大城小澗(下)︰西南坑》

大城群澗,獨愛西南。是日獨遊,閒溯此澗,隨意停走,四處察看,全澗無人,獨我享受。

東龍石澗‧2013

日期︰2013-06-09
難度︰★★
路線︰東涌→黃龍坑→東龍石澗→觀龍台→黃龍坑郊遊徑→黃龍坑→東涌
編號︰22.4/130609+1:155

原定行程閒遊青龍石澗下段,但水閘截水,臨時改為東龍石澗。

東龍石澗集澗途短、瀑布密集、澗容寬廣於一身,悉達數日來的雨水,是日水量甚豐足,應是多次以來最精彩。此澗不再細述,詳情請參考《東龍石澗》、《東龍石澗‧2011》及《東龍石澗‧2011二》。

啟步一場雨,將人也淋得濕透,才一刻雨水,叫人放下不濕身的顧忌,盡情嬉水。溯澗可難可易,能捨難取易,方為勇者;能樂於山水,方為智者。若以挑戰之心態面對,不但有違自然規律,更使自身處於危機之中。面對考驗,是審視個人經驗、身手、勇氣、見識之時,沒有勝敗,只有合格與否。與山林相會,可懂得洞察其心情乎?

是日行程輕鬆愉快,惟注意至鷹頜瀑有三次落石,眾人在潭中貼崖拍照時,一塊石頭從空中掉進潭中,在我們隨即上水同時,第二塊再次掉下來。全員上水後正接山徑離開時,第三塊石於壁中彈射橫飛,幸而穿過人牆而無人受傷。早在伏虎潭下,見有數塊碎石於澗床上,未知是否因大雨沖刷所至。其後有行友懷感恩之心,以本隊名義向癌症基金捐獻,義舉謹記在心。

大腦石澗

日期︰2013-06-08
難度︰★
路線︰界咸→大腦古道→大腦石澗→萬里長城→打瀉油坳→茅平→昂平→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
編號︰78.2/130608+1:154

大腦石澗,源起打瀉油坳,經大腦流入黃涌石澗,為其右源之一。此澗以大腦飛瀑聞名,連在水牛古道(黃牛山南坡的一段麥徑,旅界稱「萬里長城」)亦能看見。大腦飛瀑高餘百呎,非乾爽時日上攀或下走皆有難度,切忌亂闖。

伸延閱讀︰《黃涌大腦(下)︰大腦飛瀑》及《大腦黃涌

此行只走大腦飛瀑以上一段。於界咸起步,才拍兩張照片,相機表示記憶卡出問題,身上的一機四鏡一燈通通作廢。沿大腦古道走,不一會便依澗邊而行,此為大腦石澗,用不着急於入澗。前方建有祠堂,從後方入澗,始見淙淙流水,還有極其密集的蜘蛛網。全澗平緩,無潭無瀑,於首個大彎位於左方石後見非法入境者或斬樹蝗蟲之舊竇,冷不防小心行走。往上兩邊全為石牆,是昔日大腦村之輋田,規劃可比黃涌石澗所見之石牆,疑兩澗之間石牆相通,沿途所見之土沉香皆被砍伐。至石牆消失,遇較陡之處,右方林後亦見一廢竇,石上有綿被狀物體。爾後澗容不改,水流漸收,至盡處有分源,隨「最開揚」之澗道穿梭,前方盡茂林,左方泥漿有丟棄之鞋,不遠處就是離澗山徑,接回大腦古道接萬里長城之脊徑。

銀龍石澗

日期︰2013-06-01
難度︰★★
路線︰梅窩→龍尾村→銀龍石澗左源→銀龍飛瀑→白銀鄉→梅窩
編號︰100/130602+1:153


銀龍石澗,又名銀礦坑,屬梅窩五龍之一(另有蒼龍、蓮龍、潛龍及龍尾坑)。源起黃公田複雜之丘陵地帶,流經白銀鄉,出銀礦灣。可遊之地,只有銀礦灣瀑布以上至水壩的一小段開揚流域,雨後之銀龍飛瀑,不失眾龍字石澗之霸氣。

本日原上溯銀龍,下溯田寮,直人兄深怕艷陽天駁澗之苦,故改線走龍尾坑,其後遷就早退行友,遂改下溯銀龍石澗精華段。

由梅窩碼頭起步,悉逢是日梅窩龍舟競賽,銀礦灣相當熱鬧。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連場大雨,這樣的天色實在叫人莫名興奮,可謂守得雲開終見日。經白銀鄉走到窩田,村後有山徑可走,在卅多度的天氣可不容易,但正正是這種天氣,才能看見極清晰的視野,梅窩對出的喜靈洲,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壯觀的東南坡和其複雜水系,還可審視梅窩五村如梅花五瓣這個美麗誤會的佈局。至看見山脊上的電站,我們橫移至指向銀龍石澗上源水壩的山嘴,由於並無路徑,只好向其左支下降。

霧鎖青龍

日期︰2013-05-26
難度︰★★★★
路線︰伯公坳→南大嶼郊遊徑→雙獅觀瀑→南大嶼郊遊徑→青龍石澗上段→天池→爛頭營→伯公坳
編號︰24.3/130526+1:151

青龍石澗,源於大東山爛頭營之天池,流入䃟石灣。此澗可粗分為三段,下段止於嶼南引水道,有大瀑深潭,開揚好走;中段勸於嶼南郊遊徑與嶼南引水道之間,路程最長但只有雙獅觀瀑一景,此瀑頂乃郊遊徑必經之地;上段源頭乃爛頭營之天池,為三段中最險,自分源位起,穿青龍峽、攀青龍壁,乃精華所在。全澗水量充足,惟並不易行,應有心理準備,須分兩日時間完成。

伸延閱讀︰《青龍壁》

昨日到港島大潭一帶溯澗,黑雨後的威力令澗道出現洪水,甚為壯觀,安全為由,只觀賞大潭篤水塘排洪;同時亦盤算此日行程應否取消,幸好是日並無下雨,惟鳳凰大東半山以上全被雲霧遮蔽。由於考慮到中下游匯多條支澗,水量奇大,於是改成只溯上游。由伯公坳起步,沿嶼南郊遊徑走,路過多條澗道,包括南龍石澗,水量大得叫人難以想像下游的景況。自起步以來,霧水籠罩四周,能見度極低,惟沿途隆隆水聲,打破此地之沉默。至接近青龍石澗澗谷,僅此地雲霧四散,視野變得極為消晰,見天狗石,亦即雙獅觀瀑之頂,見水量,已知是日行程殊不簡單。

郊遊徑起步

赤崖北坑

日期︰2013-05-19
路線︰北潭凹→赤徑→鹿赤溪→鹿湖北坑→赤徑→黃石碼頭
難度︰★★★
編號︰鹿赤溪  55.2/130519+1:149
   鹿湖北坑 81.2/130519+2:150


鹿湖高原流入赤徑者,以赤徑後方的金山尾為中心向北者,左右各有一條可遊之澗,右為鹿湖北坑,左為鹿赤坑。土名白水澗之鹿赤坑名字頗為混亂,有作赤坑,舊稱鹿赤溪,然鹿湖北坑亦別名鹿赤溪。曾到訪赤徑,必定會留意到後山有一幅巨崖流瀑,是為「赤崖」,亦是此澗精華所在。此澗重點不在瀑潭,而在其崖壁與坑峽。
  ——摘自《鹿赤溪》

鹿湖北坑,土名鹿赤溪(今鹿赤溪,土名白水岩,又叫赤崖,令人混淆),源起鹿湖高原,流入赤徑。昔日與雙鹿石澗及黃竹坑齊名。此坑有一景點曰「小巫峽」,澗道狹窄水急,瀑流層層,峽後兩源雙瀑注入深潭,實屬奇地。
  ——摘自《鹿湖北坑

雞公坑

日期︰2013-05-17
難度︰★★★
路線︰梧桐寨村→萬德苑→雞公坑→火界→嘉道理農場正門
編號︰99/130517+1:148

貴為九大石澗之一的梧桐石澗,其支流亦非泛泛之輩,左源作蕉坑,右源曰雞公坑。當中以雞公坑源頭最低,只有五百多米高,與嘉道理農場只有一脊之隔,水源來自大帽山北脊兩分支之間。此澗走勢清跪利落,幾乎無轉向、無大分源直指隔火帶,沿途寬敞好走、瀑布連環,屬半日遊幽澗之好選擇。

由萬德起步,門口旁邊的瀑布水池相信無人不曉,此乃雞公坑之入澗位。在萬德苑問前,抬頭亦能仰望此澗第二個瀑布。瀑邊山徑可走至瀑頂,瀑後又是一瀑。瀑右石脊可攀,惟今日異常濕滑,有一定危險性,故沿右方鐵絲網繞過,橫移至瀑頂。大雨過後,泥濘難以站穩,走過的路,盡是下滑的痕跡。

梧桐寨村

臺灣秀姑巒太魯閣 D10︰返港

日期︰2013-04-07
路線︰臺北→香港






準備回港的一個早晨,沒有特別安排行程,主要還是趁早上的些少時間買手信。早餐是有名的永和豆漿,與冷清的街道比對,這裏確是人山人海。

臺灣秀姑巒太魯閣 D9︰太魯閣

日期︰2013-04-06
路線︰天祥→太魯閣→臺北【宿】SK Stay







早上的太魯閣有此行罕見之藍天。猛烈的陽光照到停車場上,有幾分暑氣。將行李擺上車頂時,剛好遇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的升旗禮。不需要感動流淚、不需要高唱入雲,只須一份尊重,在播放中華民國國歌《三民主義》同時,大家停下手上工作、靜默,站着面看旗桿。國旗背後的意思隨每個人各自賦予各種意義,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奴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