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海岸

日期︰2016-12-26
難度︰★★★
路線︰黃竹角嘴→石仔灣→大王灣→塘瀝仔→大塘瀝→烏洲塘


火紅海岸,泛指黃竹角半島北岸整條海岸線,東起黃竹角嘴,西至烏洲塘,甚至連紅石門至三椏涌一段亦有所云。全段海岸線,以赤色粉砂岩、砂岩及礫岩為主,為中世代白堊紀中期火山活動停止後最早的沉積地層之八仙嶺組,形成距今約一億年左右,氧化的鐵質令岩層胭紅朱赤,視之異常。自黃竹角嘴起,石仔灣、大王灣、塘瀝仔、大塘瀝,還有數個無名小灘,景色秀麗,越近內灣,風浪越見平靜,惟來自北面國家之垃圾亦越來越多,大煞風景。黃竹角嘴自海面伸出,其形狹長,與船灣海岸線之曲折,相映成趣;陸路遠征,早已視為長途,完成環湖出嘴更叫人自豪。昔日縱走黃竹角半島,見彎彎相連,卻在地圖上僅見石仔灣一名,見四下為無人之地,道聽途說,竟信荒落致有地無名之說;回想船灣六村,未建淡水湖前為一優良漁區,何以無名?

紅石門‧2016

日期︰2016-12-18
難度︰★★
路線︰新娘潭→烏蛟騰→馬頭峰→赤馬頭→雞仔峒→大峒→觀音峒→紅石門坳→紅石門嘴→盪排頭→紅石門嘴→牛角涌→黃竹涌→下苗田→上苗田→九擔租→烏蛟騰→新娘潭


新界東北有一組岩層名八仙嶺組,乃約一億年前之砂岩及礫岩組成,富含鐵質,故氧化後呈胭紅色,範圍包括赤洲東部、黃竹角半島北部、往灣洲南岸、苗三石澗澗谷、八仙嶺、南涌、鹿頸及老龍田高原。黃竹角半島與往灣洲老沙田之間有一狹窄水道,兩岸胭紅,故名紅石門。昔日有村建於涌口,名紅石門村,已廢,日據三年間抗日有功,光復後港英政府出資修建石屎村路以答謝村民,正是今日出海大路。村後建有水庫,截牛角涌,集石芽頭水坑,建海底輸水管,儲水供吉澳居民所用。由於紅石門路途遙遠,近數年來因地質公園一度聲名大噪,不少經驗不足或不熟地形者依書直讀,雖勉強可達,但往往時間、體力、糧水不足,以致摸黑撤退,甚為危險。循山路抵達者有二,沿橫嶺於紅石門坳(大滘坳)前棄主徑往東北行,或於苗三古道接迷椏走廊抵達。前者路徑明顯,惟多上落,有捷徑於九擔租抵橫嶺坳,或下苗田接大峒,以避馬頭峰及赤馬頭一段陡峭山徑;後者不走山脊,沿牛角涌、黃竹涌及馬尿河澗谷兩岸推進,惟路況極為複雜,或跨涌口、或過澗道、或穿竹林、或鑽灌叢,迷失者尤如墜入迷官之中,故山界有名「迷椏走廊」,雖今日已比昔日明顯好走,惟乃不適合夜行或經驗不多之行友。建議無論從何路撤退,該以四點為限(一般會在日落前返回主山徑,並非天黑前返回有公共交通工具之地),未抵紅石門者亦需回頭,以策安全。

環大潭水塘群峰

日期︰2016-12-11
難度︰★★
路線︰淺水灣→紫羅蘭山徑→紫羅蘭山→陽明山莊→渣甸山→畢拿山→大風坳→野豬徑→大潭篤水塘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上水塘(1883-1889年內建成)、大潭副水塘(1904-1908年內建成)、大潭中水塘(1904-1908年內建成)及大潭篤水塘(1912-1917年內建成),前後共分三期興建,此百年水塘,今成法例規定下的一、二及三級歷史古蹟。圍繞此塘之山,或曰其水源,座北者有渣甸山(Jardine's Lookout)、畢拿山(Mount Butler)及柏架山(Mount Parker),靠南者有長連山、老虎山(Sugar Loaf)、馬坑山(Stone Hill)、蓮花井山(Bridge Hill)及龜山(Notting Hill),倚西者僅紫羅蘭山(Violet Hill),南側缺口,野豬徑(Boa Vista)及大潭崗(Tai Tam Mound)鎮守,直出大潭灣。本環線時有上落,串走山崗,景色怡人,視野遼闊,景觀多變,玩味十足,且撤退點多,惟紫羅蘭山西南脊及野豬徑屬原始山徑,宜與經驗者同行。

中狗南巖

日期︰2016-12-04
難度︰★★★
路線︰石壁→貝納奇徑→中狗牙嶺→閻王壁→鳳冠南巖→天窗脊→鳳頂→昂坪


余以為境內山勢至宏者,非狗牙嶺莫屬;山勢若龍爪,倚鳳凰之西,稜線起伏,壑淵深遂。風聲瀟瀟,土人奉為神仙居所,曰「神仙洞府」。中狗牙嶺與東狗牙嶺之間,謂中狗牙坑,源末有石河,兩崖對峙若門如虎,喚作「虎吼石河」。匯西狗牙嶺處,有棧道名「一線生機」,險而不危,此名非形容地勢,乃描述闢徑者心情,今遊人不求甚解,皆穿鑿附會,或人云亦云。至斬柴拗之「閻王壁」,陡峭狹窄,昔日視之畏途而今漸見易行。鳳冠南巖者,眾岩者為巖,鳳凰山山冠南面之列岩也;自昔日未建鳳凰徑前之登山路標「小鳥回頭」起,「刀片石」、「鳳啄臺」、「鳳喙峽」、「鼠尾石室」、「卡通鼠石」、「擎天峽」、「錦鼠觀天」、「積木崖」、「天窗石」、「南天門」,奇岩怪石者不能詳列。

九逕山

日期︰2016-11-20
難度︰★★
路線︰黃泥墩→楊家村→黃泥墩灌溉水塘→紅水山→九逕山→虎峽谷徑→藍地灌溉水塘→藍地


九逕山,名源於山上有九條路徑可通(因徑逕相通,有誤作「九徑山」,惟尊重原名,不予鼓勵),高507米,倚大欖涌水塘之西,元朗以南,屯門以東,屬一座龐大山體,惟地圖未有標示山名,以致名不經傳。此山地形複雜,最高點偏西北一隅,各處丘陵起伏如青山腹地,僅西北一山頭有名曰紅水山(洪水山)。地質以砂以主,惟植被相較青山茂密。北坡平緩而南坡陡峭,孕育不少沙澗。澗谷走向奇特,有三處呈南北走向,東起有黃泥墩灌溉水塘以下之黃棠石澗、洪水坑灌溉水塘以上之丹桂坑三源及藍地灌溉水塘之源老虎坑。九逕山各脊幾乎皆有路,既可說易於迷途,亦可說隨時可變,若對地形或讀圖未有信心,最簡易登山路,可沿屯門徑至山坳一涼亭,有石屎徑直指山頂,聞說梯級達九百級之多。

黃牛石城

日期︰2016-11-12
難度︰★★
路線︰黃泥頭→石芽背→黃牛山→水牛山→石芽山→牛凹→花心坑→黃泥頭


黃牛山(英文名稱作 West Buffalo Hill,意指西水牛山),標高604米,為標高606米的主山水牛山之副峰,亦可將整體視作雙峰山。山之南坡有三組露岩,遠望如列崖,近望如石牆,行山界美稱為「黃牛石城」。此石城最壯麗之角度,僅能身在其中方知其峻,而難於四方體會。以水牛山為首的水牛山脈,以石芽山北脊及西北脊之齒狀稜線最為精彩,境內僅次鳳凰山狗牙嶺。西向之集水區,匯集於花心坑,流出沙田海;集水區以外之坡面,皆陡峭難走。

東龍右澗、小藏龍

日期︰2016-10-30
難度︰東龍右澗 ★★★★
   小藏龍  ★★★
路線︰東涌→黃龍坑→東龍石澗→東龍右澗→觀龍臺→小藏龍→黃龍石澗→黃龍坑→東涌
編號︰東龍右澗 159/161030+1:262
   小藏龍  160/161030+2:263


東龍右澗,源起大東山北坡,流入東龍石澗。此澗屬東龍石澗一條平行支澗,水量不豐,然而澗勢巍峨險峻、惡壁連連,足以震懾旅人。自東龍石澗連環瀑底的分源,東龍右澗僅以一脊之隔,於同樣的高度出現不同形態的瀑布,是故此澗亦如東龍主澗一樣瀑壁不斷。主瀑高不能攀,繞瀑山徑亦難略險,難者石鬆多枯樹,險者外懸輕攀。離澗可沿龍獅古道,或接石獅子山,右經東龍主澗鷹頜瀑頂返回觀龍臺。本澗遊者稀少,惟景觀足以與「龍」字輩匹配,殊為可惜。

小藏龍,源起觀龍臺,流入黃龍石澗。本澗為大東水系可遊者源頭最低的一條石澗,與藏龍石澗右源平排;下半段中小型瀑布有數,水豐時應當可觀,上半段則如藏龍石澗,林蔭蔽天而無景,惟源末一幅企壁氣勢不凡,尤甚驚喜。

犁橫石澗(關爺坑)左源右支

日期︰2016-10-23
難度︰★★★
路線︰新娘潭→橫山腳上村→犁橫石澗左源→犁壁山→橫山腳上村→新娘潭
編號︰115.2/161023+1:261


犁橫石澗(多誤作「關爺坑」),源起犁壁山,經橫山腳,流入繞絲溪,為橫涌石澗水源較為充沛的一條支流。橫涌石澗止於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其左支匯八仙嶺群峰水流,名為竹坑,多作連遊;自然教育徑後一段曲折平流之橫山溪,美其名為繞絲溪,自橫山腳起直指犁壁山的一條中型溪澗,便是犁橫石澗所在。橫山腳上下兩村之間,有一山坳建有關帝廟(今已廢),故稱為關爺坳,背後高三百米左右之山崗則喚作關爺嶺。本澗初段廢田流域平淡冗長,不知前景者或有放棄念頭,自左右分源起,棄源自黃嶺之右源,取左源,連續不斷的翠瀑飛流與初段彷如兩個世界,遂接左源右支,可觀者有數,集中而精彩,源末平流區後須穿梭高及半身之草坡,方抵衛奕信徑大路。惟此澗路標奇少,避險山徑不明,土質鬆散,宜與有經驗者同遊。

元荃古道

日期︰2016-10-16
難度︰★
路線︰柴灣角→下花山→田夫仔→七渡河(吉慶橋)→油渣埔


元荃古道,乃昔日往來元朗十八鄉至荃灣的一條要道,始於大棠,終於柴灣角,翻越大欖腹地及蓮花山一帶之山嶺。古道雖存,卻大部份路段已遭石屎破壞,或建成馬路,只留下田夫仔至大棠一段尚有郊野氣息,而最古典者非南坑排古道一段莫屬,保留了昔日石砌古道的韻味。由於元荃古道易行而極具名氣,尤以下花山至石龍拱一段風景怡人,可賞藍巴勒海峽、汀九橋及青馬大橋、大嶼山,遠至香港島景色,惟行者甚多而覺吵雜,其中大部份皆於田夫仔棄古道,轉走清快塘至深井賦歸,是故田夫仔至七渡河一段反倒清幽;及至七渡河(即吉慶橋一帶)因匯多條山徑而又熱鬧起來,此地之遊者亦多抵大棠作歸程,故往南坑排者,亦謂少數。當中部份路段與越野單車徑重疊,優秀單車手眾,但仍需小心留意粗暴無禮者橫衝直撞。

金山、走私嶺、雙城峽

日期︰2016-10-09
難度︰★★
路線︰大埔道→石梨貝水塘→金山→孖指徑→菠蘿壩→雙城峽→下城門水塘→香粉寮(美田邨)


金山(Golden Hill),標高369米,山不高,勢磅礡;東接九龍山脈,其山坳今為九龍副水塘;北接金山,其山坳名菠蘿坳(Pineapple Pass),因昔日城門谷農民多種菠蘿而名,今只留下菠蘿壩(菠蘿坳則被主壩所截)一名。金山南端為荔枝角,南北走向,呈雙峰狀,北面以走私嶺(Smuggler's Ridge)伸入菠蘿坳作結。太平洋爭戰十八日香港保衛戰中,金山陣地及位處走私嶺的城門碉堡(Shing Mun Redoubt),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歷史始末請參閱本網誌之《城門碉堡舒弗貝利大街》)。

走私嶺,標高337米,又叫孖指徑,是將山徑名字作為山頭名字的罕見例子。與針山相夾的菠蘿坳,今築有城門水塘主壩,使城門谷變成水塘,及其後於下方建成之下城門水塘,昔日源遠流長的城門河,今截成多段,只剩下城門水塘以上的大城石澗,方能窺見其原始風貌。

談及峽谷,決不是沖溝之流,余以為香港有二︰大帽山城門谷下的雙城峽,及黃龍石澗的三龍峽。雙城峽者,昔日為城門河中游,尤以菠蘿坳一帶最為壯觀。今此河道已成為下城門水塘一部份,因水塘水位甚少高及河谷,故仍可欣賞其風貌。城門隧道建成,貫穿河峽兩岸,今從峽底仰望,饒富趣味。

嶼西小屏風

日期︰2016-10-01
難度︰★★★
路線︰大澳→二澳→根頭坳→小屏風→深坑瀝→分水坳→羗山郊遊徑→引水道→沙嘴(石壁)


行走由汾流至二澳的一段鳳凰徑,仰望東面山坡,會看見稜線下一列企崖,嚴如黃嶺旁邊的屏風山,挺立勢拔;所謂的嶼西小屏風,係大磡森副峰深坑瀝之西北脊,直指根頭坳(此地名不知何故在較新版的郊遊圖上刪除)。行走於小屏風山脊上,形勢甚有蚺蛇北脊之感,只是坡度較為平緩,可惜此線路徑近乎消失,路胚不明確,與路口繁多路標極不相襯。本線難度兩星,僅因小屏風需自行開路和路線稍長而追加一星。

禾蓮古道、新桂田右坑

日期︰2016-09-18
難度︰★★★
路線︰禾徑山路→長山古寺→禾徑山→石水古道→塘肚古道→蓮麻坑村→麥景陶碉堡(礦山)→新桂田右坑→紅花寨北脊→紅花寨→麻雀嶺村
編號︰158/160918+1:260


新桂田右坑,源起紅花嶺北脊及紅花寨北脊相夾形成之山谷,流入深圳河;另有一澗於紅花寨北脊以東,集三峒嶺(即伯公頂、二峒及三峒,又作小八仙)之支流流入深圳河;兩澗可謂境內最北的石澗。就集水區而言,左坑更廣更闊,澗勢卻不及右坑其筆直明朗、一氣呵成的澗道形成的高瀑深潭與巨型壺穴,尤以下段形勢奇險。由於其地理位置偏遠,溯遊者稀,入澗亦不外乎兩條主線︰翻越紅花嶺或取道禾蓮古道;惟前者須合共攀登兩次紅花嶺,後者則要穿越殘存於新界東北堆填區工程附近之石水古道,殊不簡單。

禾蓮古道,指連接禾徑山及蓮麻坑之間的古道,當中亦分為石水古道及塘肚古道,前者為連接石寨下及水牛槽短短一段,後者則指昂塘附近山坳闊可行車至塘肚山村的古道。塘肚古道途中有前禁區的警告牌,惟地圖所示,該處仍未抵達昔日的禁區界線,但足證此古道曾為要道,可惜只存在於戰前英軍地圖,翻查香港地政署首張地形圖,禾蓮古道彷似不曾存在一樣。

青大牛頭

日期︰2016-09-10
難度︰青大石澗 ★★ + ★★
   牛頭坑  ★★★
路線︰下白泥→大水坑→青大石澗→牛頭坑→良景坳→良景邨
編號︰青大石澗 19.2/160910+1:258
   牛頭坑  157/160910+2:259


青大石澗,源起青山,流經大水坑出稔灣,屬舊九大石澗之一員;查此澗幅員甚廣,流域深藏青山以西之腹地,錯綜複雜。臥龍潭後有三大分源,最大一源在右,名曰大冷水石澗,源遠流長,查看戰前地圖,曾有建築於兩源之間,大冷水石澗集大冷水廢村一帶之山丘及花香爐頂,全澗寬敞平坦,亦是「方包石」所在地;最小一源在左,謂牛頭坑,源發良景坳,屬小型坑澗,然而短短一途有淵有峽、有瀑有壁,主要兩源交匯之山坡,而遭非法開墾為瓜田菜田及荷塘,有陋居數間,甚為猖狂;中源乃青大石澗主源,有四潭四瀑之「四疊潭」勝景,惟同牛頭坑谷一樣淪為非法開墾的樂園;上源稱作雙清溪,直指青山山脊。

靈白右澗

日期︰2016-08-28
難度︰★★★
路線︰沙嘴(石壁)→引水道→狗嶺涌→狗嶺涌石澗→分水坳→靈白右澗→引水道→沙嘴(石壁)
編號︰156/160828+2:257


(承《狗嶺涌石澗》)

靈白石澗,源起靈會山東南坡,流入白角;查靈會山東南坡育有多條明朗溪澗,南部支脈沒入白角,盡集流水成靈白石澗。此澗值遊者可分三途,自引水道以上明朗廣闊綿長石坡起,右源指向山頂者為靈白右澗,屬三澗中難度最高且最為隱密;左源後明朗主澗道為靈白中澗,為水源最豐富者;其左源則為指向分水坳者,屬水源最少且最狹窄。三澗皆止於半廢的羗山郊遊徑(羗山山腰一段已遭棄置,路況可參考《苗笛竹坑、羗山東坑》一文),或可一日全遊三澗。

狗嶺涌石澗

日期︰2016-08-28
難度︰★★★ + ★
路線︰沙嘴(石壁)→引水道→狗嶺涌→狗嶺涌石澗→分水坳→靈白右澗→引水道→沙嘴(石壁)
編號︰155/160828+1:256


狗嶺涌石澗,源起大磡森以南,流入狗嶺涌;大磡森有兩大集水區,其一為與靈會山相擁形成的東谷,塑造出嶼西名澗萬丈九曲,其二為與靈會山相交的山脊與其支脈深坑瀝及分流頂形成的分水嶺(南谷),從三面而來的眾支流,形成這條一氣呵成的狗嶺涌石澗。引水道以上,有一雄偉斷崖,一瀉千仞,是為嶼西勝景「狗嶺涌飛流」;惜本澗偏遠而人跡稀,路跡不明,引路帶近乎無,故溯遊者必須熟知地形,多作資料搜集,宜讀懂地形,化險為夷。

老鼠田坑、牛坳左坑

日期︰2016-08-20
難度︰老鼠田坑 ★★
   牛坳左坑 ★★
路線︰黃泥頭→老鼠田坑→老鼠田→牛坳山→牛坳左坑→大老山隧道轉車站→小瀝源
編號︰老鼠田坑 153/160820+1:254
   牛坳左坑 154/160820+2:255


老鼠田坑,又作鸕鶿石澗(疑嫌老鼠二字令人不快而另改其名,故不建議使用),源起茂草岩及東洋山北部,匯石芽背及黃牛山西坡之支流,流經黃泥頭入昔日之沙田海;自引水道起至廢田區,雖無高瀑,惟清幽通暢,躍瀑擊泉,寫意非常。

牛坳左坑,源起牛坳山北坡,匯馬麗口坑流入沙田海,今匯流區以上有引水道截流,下有大老山隧道之入口;本澗屬小型坑澗,平時水流微弱,不甚可觀,惟雨後水豐之時,可觀之瀑者有數,叫人驚喜。尚有一澗曰牛坳右坑,在山西麓,有一高聳峽瀑,頗有特色。一般所謂的牛坳坑,若非彌勒水系者,多指牛坳左坑。

麻雀石澗‧2016

日期︰2016-07-31
難度︰★★★
路線︰上蔴雀嶺村→麻雀石澗→紅花寨→紅花嶺→禾徑山路→沙頭角公路
編號︰112.2/160731+1:252


麻雀石澗,源起紅花寨東南坡,流經麻雀嶺村,入沙頭角海。本澗為紅花嶺南部集水區中最大者,澗途短而瀑布密集,合計有八,統稱「麻雀八瀑」(前輩作「紅花四瀑」,或如舊文《麻雀石澗》中,稱為「紅花八瀑」)。自堤堰後的首瀑起,躍、飛、散、衝,瀑布連環、湍流相扣,至尾瀑僅短短一途;與山體相較,澗勢突出。雖此澗略帶險意,頗多碎石,惟其名氣不彰,有滄海遺珠之感,殊為可惜。

凌風石澗

日期︰2016-07-16
難度︰★★★
路線︰大澳道→凌風石澗→古道→能任亭→大澳
編號︰64.2/160716+1:251


凌風石澗,源起牙鷹山東面,流入三丫水,名字源於澗旁一個已拆毀的凌風亭。本澗可分三段︰下段者,三丫水至引水道,有輕流躍瀑、禪家摩崖石刻與石砌古壩,古意盎然;中段者,介乎引水步道與鳳凰徑之間,氣勢磅礡,翠月潭與頁岩飛絮皆見於本段;上段者,鳳凰徑至牙鷹山,離澗前有一高瀑,水豐期相當可觀。棄澗有石屎古道,可通萬丈布或大澳,可算是一條失落的古道。

蛇舌坑、圓墩北坑

日期︰2016-07-09
難度︰蛇舌坑  ★★★
   圓墩北坑 ★★
路線︰深井→深井沈澱塘→蛇舌坑→圓墩郊遊徑→圓墩北坑→大欖涌路→大欖涌
編號︰蛇舌坑  151/160709+1:249
   圓墩北坑 152/160709+2:250


談起大欖水系,以蓮花石澗最具名氣,諸如石龍飛瀑和鬼怒坑亦享負盛名;而圓墩四澗中,恐怕只有蛇舌坑(圓墩東坑)為人所熟知。源起圓墩東谷,匯鬼怒坑流入深井沉澱塘(大坑瀝水塘)的蛇舌坑,水質一般,但澗途暢通,瀑潭相接,不失為一條好澗;圓墩北坑,源起桃坑峒與圓墩相夾的山谷,流入大欖涌水塘,可遊的一段僅限於引水道以下,然澗床寬廣、澗勢明朗,有大澗風範,擁名瀑「圓墩飛瀑」,惜澗途極短,名氣不大,殊為可惜。

水澇漕萬丈九曲‧2016

日期︰2016-06-26
難度︰水澇漕萬丈布 ★★★
   萬丈九曲   ★★
路線︰大澳→二澳→水澇漕萬丈布→萬丈九曲→龍仔→大澳
編號︰水澇漕萬丈布 12.4/160626+1:247
   萬丈九曲   37.4/160626+2:248


論嶼西水系,萬丈布水澇漕當為首,亦屬新舊九大石澗之一員。源起下游水流奔騰吵耳,作水澇漕;上游瀑布一瀉而下,於二澳遠看如白布一匹,名萬丈布;而萬丈布水澇漕右源一支深入大磡森東谷,山嘴交互錯落,水道迂迴曲折,故有跳脫傳統命名方式,美其名萬丈九曲,集易行、寬闊、幽美於一身。

巴爾幹D16-17︰Zagreb

日期︰2016-06-04~05
路線︰Dubrovnik → Zagreb → Istanbul →香港


無論於克羅地亞由南玩到北,還是由北玩到南,很多遊客皆會選擇在 Dubrovnik 乘座飛機到 Zagreb(或相反方向),不用一個鐘的機程,抵消坐足一整日的巴士行程。往來兩城的內陸機,一般來說早晚皆有最少一班,奈何偏偏在我安排的這一日,唯二的兩班飛機,竟落在早上六點正和六點五十分起飛,而離開 Zagreb 前往 Istanbul 的飛機,則落在晚上八點十分。也就是說,我還有大半日時間逗留在 Zagreb 這個克羅地亞首都。

巴爾幹D15︰Dubrovnik

日期︰2016-06-03
路線︰Kotor → Dubrovnik


Dubrovnik,位處克羅地亞最南部,乃地中海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Dubrovnik 古稱 Ragusa,是拉古薩共和國(Dubrovačka Republika)的首都,後來亡於拿破崙。1991年,在克羅地亞宣佈獨立後,塞爾維亞對此城發動侵略,圍城達七個月之多。城內的古城,早已列為世界遺產,在戰火威脅下,一度成為瀕危遺產。Dubrovnik 人對南斯拉夫內戰一役記憶猶深,更於古城後的山頭——當年是戰略要地——的戰事遺址中建立博物館,詳細展示當年塞爾維亞軍如何炮轟古城。一個現代戰爭,且曾出現在小時候所看過的新聞中,看似遙不可及的戰事,如今卻何其接近,予人一種不可思議的沉重感。沒有人希望戰爭,但為了守衛自己的家園,不惜一戰,何其淒美。

巴爾幹D14︰Perast

日期︰2016-06-02
路線︰Kotor → Plagente → Dobrota → Donji Orahovac → Drazin Vrt → Perast → Kotor


是日本來參加本地團另一個行程,主打黑山北部較為偏門的地方,可是也許過於偏門,參加者只有我們倆,實在叫人氣餒,加上大晴天,深深覺得,昨日應該參加北部行程(而且成團!),今日才參加南部行程。不過,旅行正是如此,充滿快樂回憶和些許悔恨,於是我們決定改變行程︰沿 Bay of Kotor 的傍海公路,踏單車至沒有公共交通抵達的 Perast。她是黑山的一個舊城,離 Kotor 不過數公里,景點是對關海面的兩個島︰天然小島 Ostrvo Sveti Đorđe 和人工小島 Gospa od Škrpjela。

巴爾幹D13︰Southern Montenegro

日期︰2016-06-01
路線︰Kotor → Njeguši → Lovćen → Cetinje → Rijeka Crnojevića → Budva → Kotor


黑山面積雖然不大,但景點散亂,公共交通連接極為不便,自駕遊亦面對險峻的迂迴山徑,故參加本地旅行團方為最化算的做法。稱為「Great Montenegro」的這個團,主要遊走黑山南部,以 Kotor、Cetinje 及 Budva 三大城市串連而成的一個環形路線。Lovćen 是黑山西南部的一座山,亦是國家公園範圍,當中有兩座明顯的山峰,分別為1749米高的 Štirovnik 及1657米高的 Jezerski vrh;Jezerski vrh 山頂建有黑山最偉大的領袖 Petar II Petrović-Njegoš 的墓地。Cetinje 是黑山的舊首都,因土地不足以發展而遷都,今日她的身份是黑山的文化古城及第二首都。Budva 則是黑山的海邊城市,是最重要的渡假勝地,據說當地的樓價因而飛昇至當地人難以負擔的地步。

巴爾幹D12︰Kotor

日期︰2016-05-31
路線︰Dubrovnik → Kotor


黑山(臺灣音譯作蒙得哥內羅,黑山文︰Црна Гора、Crna Gora;英文︰Montenegro),monte- 解作山,-negro 解作黑色的,意即「黑色的山」,經歷過政體上多次變動,其國土領域可以說沒有任何變更。黑山境內主要是山脈與丘陵,只有沿海地區擁有較多平地,其中古城 Kotor,擁有歐洲最南的峽灣,是大部份黑山旅客對這個國家唯一的印像。

巴爾幹D11︰Split

日期︰2016-05-30
路線︰Split → Dubrovnik


Split 乃克羅地亞第二大城市,擁有達一千七百年的古城。與其他克羅地亞古城一樣,經歷希臘、羅馬、拜占庭及威尼斯的統治。Split 的建成,源於公元四世界,作為希臘殖民地所建造的羅馬帝國宮殿戴克里先宮(Dioklecijanova palača),是海邊的保壘和別墅;隨着西羅馬帝國滅亡及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份,約公元七世紀,當地人為逃避異族入侵,紛紛搬進宮殿生活,塔建房屋和市集,漸漸地 Split 的格局就以此為中心而成形,亦成為一個有大量平民居住的宮殿。1979年,Dioklecijanova palača 列入世界遺產;500KN 紙幣上亦印有其影像。

巴爾幹D10︰Nacionalni park Plitvička jezera 第二日

日期︰2016-05-29
路線︰Plitvička jezera → Split


Nacionalni park Plitvička jezera(十六湖國家公園)的下湖區,可謂集合十六湖喀斯特地形最壯麗的景色,地貌嶙峋、臺地錯落、瀑布交纏、流水隱現;觸目的大瀑布 Veliki Slap,成為該國家公園的標誌,而架設在瀑布群邊緣的木棧道,更成為旅者必定拍攝的經典畫面。碧綠的湖水上以最少的破壞建成與自然融合的木棧道,使得旅者可輕易親近十六湖,卻又不失自然風光。也許是這種人與自然的融洽相處,令十六湖國家公園的魅成長期穩奪克羅地亞之首。春臨花開、夏至水豐、秋色火紅、冬日白雪,四季的變化有四種不同的景致;惟須留意大水或大雪令部份路段臨時關閉。

巴爾幹D9︰Nacionalni park Plitvička jezera 第一日

日期︰2016-05-28
路線︰Zagreb → Plitvička jezera


Nacionalni park Plitvička jezera,即人所熟知的十六湖國家公園,成立於1949年,並於1979年登記為世界遺產,是克羅地亞最大的國家公園。位於多山的喀斯特地帶(karst area),與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接壤。十六湖國家公園乃克羅地亞最多遊客造訪之地,門票價格亦隨淡旺季而有所不同,當中以夏季至秋季為旺季,遊人多得水洩不通。由石灰岩溶解形成層層壘的結構,有點像超大型的梯田一樣,最終形成十六個湖泊,故有十六湖之稱。湖與湖之間,每每形成急流或瀑布,彷如人間仙境,亦是十六湖予人最深刻的印象。十六湖可粗分為上湖區及下湖區,前者優雅,後者壯觀。此地最觸目的兩個景點皆位於下湖區,分別為最高的瀑布 Veliki slap 及介乎 Gavanovac 及 Kaluđerovac 兩湖之間的S形木棧道。如要拍攝順光的風景照片,建議上午前往下湖區,下午前往上湖區。

巴爾幹D8︰Pula

日期︰2016-05-27
路線︰Pula → Zagreb


作為伊斯特拉(Istria)半島最大的城市,Pula 有着她自身獨特的歷史,自古羅馬時期已是伊斯特拉的中心。自公元前177年羅馬人入侵,這個城市開始羅馬化(Romanization)。後來經過不同政權易手,包括威尼斯人統治的十四至十八世紀、拿破崙入侵,還有奧匈帝國,仍然保留不少古羅馬建築。最為著名者,要數世上僅存六個的羅馬競技場,建於公元一世紀;還有同期興建的凱旋門(Slavoluk Sergijevaca)和羅馬奧古斯都神廟(Augustov hram)。此神廟於二戰時因作穀倉而被盟軍轟炸,戰後1947年重建至今日的面貌。

巴爾幹D7︰Rovinj

日期︰2016-05-26
路線︰Ljubljana → Trieste → Koper → Rovinj → Pula


伊斯特拉(Istria)是亞德里亞海東北面的一個半島,行政上屬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及克羅地亞三國。要感受地中海風情,必然會到訪克羅地亞的海岸城市,諸如 Koper、Rovinj 或 Pula。Rovinj 曾屬拜占庭帝國,一戰前屬奧匈帝國,戰後歸入意大利,二戰後則從南斯拉夫,解體後則歸克羅地亞。早期的 Rovinj 是海邊一個小島,隨着發展,將海道填平,形成今日所見的半島,是熱門的渡假勝地。Pula 則是伊斯特拉半島最大的城市,保留不少古羅馬時期的建築物。最為著名者,要數世上僅存六個的羅馬競技場,建於公元一世紀;還有同期興建的凱旋門(Arch of the Sergii)和羅馬奧古斯都神廟(temple of Rome and Augustus)。此神廟於二戰時因作穀倉而被盟軍轟炸,戰後1947年重建至今日的面貌。

巴爾幹D6︰Škocjanske Jame

日期︰2016-05-25
路線︰Divača → Škocjanske jame → Divača → Ljubljana


提及斯洛文尼亞的洞穴,必先想起昨日到訪的 Postojna jama,倒是列入世界遺產,且屬世界最大洞穴系統之一的 Škocjanske jame 卻不甚歡迎。1986年,Postojna jama 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自然及文化世界遺產,確立其洞穴系統的重要。與 Postojna jama 不同,此洞並不以鐘乳石聞名,而是其宏偉的地下河。由於最精彩部份並不能拍照,在網上的渲染力不及 Postojna jama,加上交通不便,也許是這個原因令 Škocjanske jame 的名堂並不響亮,但若嫌 Postojna jama 過於商業化,偏向保留原有景觀和歷史古蹟的 Škocjanske jame 倒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巴爾幹D5︰Postojna Jama、Predjamski Grad

日期︰2016-05-24
路線︰Blejsko Jezero → Postojna → Divača


Postojnska jama,是位於 Postojna 的一個長達廿四公里以上的喀斯特溶洞系統(Karst Cave System),於二百年前已成為旅遊景點。早於1872年,Postojnska jama 已舖設鐵路,讓遊人參觀;今日參觀 Postojnska jama,必須先乘坐火車進入洞穴,再以步行方式繞一圈,再乘坐火車返回洞口。雖然略嫌洞內設施過於人工化,其風光倒不應為此卻步;燈光採用黃燈或白燈,不會像中國那樣低俗的七彩燈光;而步道更可讓輪椅自由行程,是公園自豪之作。洞內可欣賞值見於第拿裏阿爾卑斯山脈(Dinaric Alps)的洞螈(又叫盲螈,學名 Proteus anguinus),斯洛文尼亞人稱之為 human fish,是歐洲唯一的洞螈科物種,亦是唯一一種棲於洞穴中的脊索動物。很早已識識喀斯特地形,亦參觀過不少的景點,但原來 Karst 這個字,是源自斯洛文尼亞的 Karst 平原,亦是首次提出「喀斯特地形」這個地理概念的發源地。

巴爾幹D4︰Soteska Vintgar、Blejsko Jezero

日期︰2016-05-23
路線︰Blejsko Jezero → Soteska Vintgar → Blejsko Jezero


Soteska Vintgar(雲加峽谷),屬 Triglavski 國家公園,位於碧湖之北,位於 Podham 小鎮附近。雲加峽谷全長1.6公里,設有木棧道深入峽谷之中,屬 Radovna 河其中一小段。峽谷深達100米,其斜面更高達250米,盡處的 Šum Falls,更屬斯洛文尼亞最大的瀑布。短短一途,集峽谷、急流、壺穴、瀑布於一身;如果略嫌碧湖過於平靜,想看看 Bled 粗獷的一面,雲加峽谷是不二之選。惟必須注意由碧湖前往雲加峽谷的交通甚為不便,甚至於部份日子更無公共交通,除了自駕遊外,可考慮步行來往。

巴爾幹D3︰Ljubljana、Blejsko Jezero

日期︰2016-05-22
路線︰Zagreb → Ljubljana → Blejsko Jezero


斯洛文尼亞首都 Ljubljana(盧布雅娜),一個令人完全不知如何發音的名字,對歐洲語言不太熟悉的我,只能憑空猜測;關鍵在於聲母J,該當成英文讀成Ja音、德文的Ya音,還是西班牙文的Ha音?憑地理狀況,決定從德音,結果猜中了,發音為「lu-bli-yana」。這個小巧古雅的首都,不用一日已足夠遊覽,最為有名、亦成為 Ljubljana 標記的飛龍橋(Zmajski most),其飛龍象徵勇氣、偉大和高尚。

斯洛文尼亞文的 Blejsko Jezero,英文叫作 Lake Bled,粵譯「碧湖」,滿洲話則譯作「布萊德湖」或「布雷德湖」,是斯洛文尼亞最有名氣的渡假地點。Blejsko Jezero 的形成源於冰河,湖心小島建有城堡,是這個國家唯一的島嶼。

巴爾幹D1-2︰Zagreb

日期︰2016-05-20~21
路線︰香港→ Istanbul → Zagreb


巴爾幹(Balkan),或稱巴爾幹半島,乃地緣政治上的名稱,並非地理名詞,用以描述歐洲東南部亞得里亞海及黑海之間的半島。由於此地處於歐、亞、非三地之間,南臨地中海,且扼黑海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且多有宗教、民族及領土上的衝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故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由早期的古希臘到古羅馬入侵,至斯拉夫人大舉遷入,至鄂圖曼崛起,巴爾幹經歷不同文化的洗禮與衝擊,更是基督教(泛稱,包含基督教派、天主教派、東正教派等)抵抗穆斯林的最前線。

南北大刀屻‧2016

日期︰2016-04-30
難度︰★★
路線︰嘉道理農場正門→南大刀屻→北大刀屻→箕勒仔→蝴蝶山→粉嶺


大刀屻,即南大刀屻,又名尖山峒,位處林村郊野公園,主峰標高566米,副峰作大頭羊,今名北大刀屻,高480米。主峰脊瘦稜窄,頗有天險味道;相對而言,副峰則顯得平平無奇。與大帽山相夾形成林村谷,大刀屻亦擁多條中小型季節性澗道,卻非名澗。大刀屻本身是一座獨立山,與相鄰同為獨立山的圭角山(或作掛角山、桂角山,官名雞公嶺)相映成趣。主峰山頂無樹所阻,盡覽錦田平原。

注︰「大刀屻」應作「大刀岃」;常有人稱「大刀岃」為「大羊頭」,原來屬錯上錯。大刀岃原名「剃刀岃」,英人繪圖以客家口音記下「Tai To Yan」,後人憑音返譯,除「大刀岃」外有「大頭羊」;未知幾時,「大頭羊」變「大羊頭」,更穿鑿附會指山形似羊頭云云,實令人啼笑皆非!

觀音石河

日期︰2016-04-09
難度︰★★★
路線︰上村→凌雲寺→觀音石河→觀音山→梧桐寨→梧桐寨村


香港有最少六座名觀音山的山頭,一係位於大嶼山西部,又名膝頭哥山之觀音山,二係本篇所提及的元朗上村觀音山,三係指港島大浪灣以南,四係屯門九逕山西北,五係沙田大老山以北,六係紅磡聖德山。觀音山屬大帽山其中一條支脈最高點,因古時山頂建有觀音廟而名,現今惜為嘉道理農場所佔(注意︰場方並不歡迎行山人士進入其私人地方,宜取繞道),山頂仍留有一尊魚籃觀音像,其旁邊亦有一穴名熱氣洞,亦即是溫泉眼。觀音石河,指觀音山以北崖下的碎石堆積區,大部份皆被林木所掩,外露者面積相當細。

鶴嘴

日期︰2016-04-04
難度︰★
路線︰大風坳→鶴嘴道→鶴嘴村→鶴嘴道→鶴嘴→鶴嘴道→大風坳


鶴嘴,因英文稱作 Cape D'Aguilar 而亦釋作德忌笠角,為紀念香港開埠軍官德忌笠而名。早於香港開埠時,地圖已見此地名字,惟不知何時將「嘴」誤作「咀」(「嘴」為名詞,「咀」為動詞,前者亦引伸為「伸出物」作地理名詞,如山嘴),一如尖沙嘴、大角嘴等地名,現已消失於官方地圖,只能見於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及舊文獻。1875年落成的鶴嘴燈塔和於1996年劃定至今仍然是惟一一個的鶴嘴海岸保護區,成為吸引遊人前往的景點,當然,還少不免去看看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外的鯨魚骨樣本。另外,鶴嘴為曾為軍事要塞,山上(非鶴嘴山)曾建有德忌立炮臺(D'Aguilar Battery,不譯作「德忌笠炮臺」)及博加拉炮臺(Bokhara Battery),海岸亦建有機槍堡,不過,幾乎在二戰未曾使用過之下,英軍已向日軍投降。

南巖雙峽︰擎天峽、天窗峽

日期︰2016-03-26
難度︰★★★
路線︰昂坪→鳳凰觀日→一樹坡→小鳥回頭→雙鼠棧道→擎天峽→鳳凰徑→天窗峽→南巖棧道→天窗脊→鳳凰徑→伯公坳


鳳凰山南面幅員甚廣,鳳塘石澗(土名黃泥瀝坑)藏於整片茂林澗谷中。實鳳塘石澗支源甚多,左源謂東狗牙坑者,指狗牙嶺以東、鳳啄峽、擎天峽與天窗峽以下一源;右源坐落屻石頂(長屻山)西坡,有長屻坑及牛塘石澗;而中源則直指南天門,曰南天門石澗,其左源稱茶壺嘴坑或鳳壺石澗。

  ——擇自本網誌《南天門石澗》(臨時)

是次行程穿越鳳冠南巖上半段跨越的兩條支澗,一如馬鞍山吊手岩小雁盪谷以上的坑澗,多被冠以「峽」之名。鳳塘石澗主源擎天峽,擁鳳凰山最深的坑峽,超過50米的落差,拱極有三澗匯流之瀑,名曰「擎天三瀑」,只限於連場大雨後方能窺之。另一條支流名天窗峽,乃著名的「天窗石」旁的寬廣澗谷,亦有三澗匯流,中支瀑布更呈流水岩板狀;此澗谷下部呈石河狀,荊棘(主要為鏽毛莓 Rubus reflexus)密佈。

難度定義

本網誌採用自行定義之難度分級,以助區分當日行程的風險,分級只考慮路線是否清楚可辨及有否高風險位置,並無考慮路程長短。當日天氣狀況及水量或會影響評級,讀者宜多作比較。又,山線與澗線及綑邊作獨立分級,一般來說,後者難度等於前者難度加一至兩星(即山線四星相當於澗線兩至三星),以作參考。本網誌並不會為因參考而引致任何包括但不限於損失、責任或傷害而負上任何形式之責任,敬希垂注。

【山線】
★☆☆☆☆ 路況簡單,以石屎路或泥徑為主;路徑清晰,多半有指示牌(beginner level)
★★☆☆☆ 路況多變;路徑尚算清晰(moderate level)
★★★☆☆ 路況崎嶇,或需以手輔助;路徑尚有跡可尋(advanced level)
★★★★☆ 路況甚崎嶇,需手腳並用及附帶少量攀爬;路徑不明,或需按地形自行判斷(experience level)
★★★★★ 路況艱難,大量攀爬;或無路,需按地形自行判斷(adventure level)

【澗線/綑邊】
★☆☆☆☆ (無此等級)
★★☆☆☆ 走線明暸,需翻越大石(moderate level)
★★★☆☆ 走線明暸,不乏險位或橫渡(advanced level)
★★★★☆ 走線不明,或需自行覓路及險攀(experience level)
★★★★★ 走線不明,需險攀,並不適合徒手攀爬(adventure level)

黃龍坑郊遊徑、南大嶼郊遊徑

日期︰2016-03-20
難度︰★★
路線︰東涌→黃龍坑→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南山→南大嶼郊遊徑→伯公坳


黃龍坑郊遊徑,長約4.5公里,由80米急升至670米接上鳳凰徑,梯級幾乎密佈整條郊遊徑,是比鳳凰山天梯更為痛苦的路,幸好梯級盡是石砌或用板推泥而成,沒有石屎梯級那樣無情;南大嶼郊遊徑則長約10公里,連接南山及塘福,於大東山及鳳凰山南坡橫行,落差相當微,且途經青龍石澗及雙龍石澗兩條大澗,可享瀑布之樂,有開揚長沙景致,亦有大東山澗谷的林木翠色,算得上是一條出色的郊遊徑。

油菜花海包裝下的沙螺洞

香港正流行拍攝鄉郊景色,諸如大東芒草、大棠紅葉、長洲櫻花、南生圍漁塘。這個現象正好喚起城市人欣賞鄉郊景色之情,提升對保育議題的關注。正值港共政府肆意破壞郊野,村落保育地或高生態價值地亦蜂擁「忽然」復耕,拍攝鄉郊本應是抗衡過度發展的啟蒙地。

近日又有「新景點」廣傳於網絡之間,那就是早已為資深人士所熟知,欣賞螢火蟲與有「蜻蜓天堂」之稱的沙螺洞,今日因油菜花海再次揚名。忽然想起,為何多年來從未聽過沙螺洞的油菜花海,卻一下子冒起成大熱?連日來多篇剎有介事的推廣,令我相當在意。

村口的「風調雨順」

鹿巢石林2016

日期︰2016-02-14
難度︰★★★
路線︰富安花園→梅大石澗→鹿巢山→鹿巢石林→石壟仔→富安花園


鹿巢石林,位處鹿巢山西南坡,在石芽山可清楚看見坡上深灰色的石林。因石林在石壟仔廢村之上,亦稱作石壟仔石林。關於鹿巢石林形成之說有二,其一指石林中1.4億年歷史的凝灰岩(火山岩的一種)乃附近一火山口噴發火山灰、火山碎屑物和礫石降落地面冷卻形成。因香港雨水在夏季多來自東南面,而石林亦處於南方,故較易受侵蝕。但我倒質疑火山噴出物為何只有鹿巢石林一帶,故以下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跟據土木工程署出版的《香港地質考察指引》,鹿巢石林覆蓋一至兩條山溝,粗略估計可深達三十米以上。推測石壟仔過去是一個高聳石崖,因構造運動向西南方倒塌及風化侵蝕,填滿山溝而形成。

此石林曾被建議列為地質公園一員,未知是甚麼原因致未能成事,逃過一劫。石林內全為天然堆砌的亂石,部份石下空間極深,投石聽聲也長達數秒才消失(而非停止)。石中無路,只有自由發揮想像出來的攀爬路線,探遊者宜跟從有經驗及熟悉石林各處人士前往。石河、石林並非地理學名詞,故沒有清晰定義,故以鹿巢石河稱之,亦無不妥。

  --修改自本網誌舊文《鹿巢石林2013》

國境之北︰沙嶺、大石磨、落馬洲


日期︰2016-02-09
難度︰★★
路線︰文錦渡路→沙嶺→河上鄉→大石磨→信義新村→蛇嶺→鐵坑山→落馬洲路


昔日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為防犯跨境犯罪及非法入境等問題,於新界北部設立約 2,800 公頃的禁區,包括沙頭角海、蓮麻坑、文錦渡、羅湖、落馬洲、米埔等地方,其後於瘋狂發展的時代保留了大量珍貴且甚少受干擾的原始風光及郊野濕地。

不過,自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五號第一階段縮減蓮麻坑至沙頭角段及米埔至落馬洲管制站,二零一三年六月十號第二階段縮減落馬洲管制站至梧桐河段,及至本年一月四號第三階段縮減梧桐河段至蓮麻坑段,基本上所謂禁區,除了關口外只剩下深圳河,象徵過於實用。縮減禁區騰出(非「釋出」)的土地,將來會面對何種運命,按今日社會狀況,可謂兇多吉少。暫且,趁農曆新年及禁區熱情減卻下,窺探前禁區的風光,細味村落、戰時古蹟等極具香港歷史價值的種種事物。

大浪四灣

日期︰2016-01-23
難度︰★★
路線︰西灣亭→西灣→鹹田灣→大灣→東灣→東灣山以北→東灣→大灣→大浪村→赤徑→北潭凹


西貢大浪灣,恐怕在魯連城事件和西灣村民封路之前,已是蜚聲國際的世界級景觀。四灣相連,挺拔的蚺蛇尖傲視四周,長嘴伸延入海,擁抱大浪,此景名為「一尖四灣」,是香港人極其珍貴的郊野公園且引以為傲的自然景色。

關西2016 D5︰京都洛西

日期︰2016-01-05
路線︰京都駅→金閣寺→平野神社→北野天満宮→京都→大阪→関西空港


雖說來過京都三次,洛西倒是甚少接觸(除了金閣寺)。是日陰雲密佈,失去了數日以來的藍天白雲。由京都驛乘巴士抵達金閣寺,開始是日的行程。鹿苑寺又名金閣寺,因佛寺寺身以金箔裝飾而名,今日戲稱更流行於遊客之間。入場卷彷如一張符,與八年前的樣子無異。環湖一周,可遠距離環視金閣寺各個樣貌。遊客雖多卻沒有造成大混亂。走過安民澤,是稍微登山的路,前往石不動明王的廟宇。

關西2016 D4︰京都八坂神社

日期︰2016-01-04
路線︰京都


上晝一直在拍攝不同服裝的照片,下午終於一償所願,穿起和服在京都的街道遊走。亞娜穿的是振袖,而我穿的則是紋付袴,是浴衣以外,港人鮮有提及的名字。由挑選到穿衣,前後花了近兩個鐘頭,穿衣服時更需由專人幫忙。由於服裝有多層布料,即使在室外走動亦不感寒冷。

關西2016 D3︰環球影城

日期︰2016-01-03
路線︰中津→西九条→ユニバーサルシティ→大阪→京都


是日前往環球影城,比起迪士尼的霸權,對環球影城不會產生抗拒感。各種機動遊戲,配合3D電影或特技,或背向玩過山車,令人相當盡興。環球影城名物火雞髀配生啤,亦屬必試的環節。

關西2016 D2︰天橋立、大阪心齋橋

日期︰2016-01-02
路線︰宮津→天橋立→大阪→中津


天橋立,屬日本三景之一,其餘還有松島和嚴島神社。於宮津灣中有一道細長沙堤,幾乎連接兩岸,於高空所見,猶如跨海大橋,是故有名天橋立。吃罷早餐,回到宮津驛,因行程上不順路而不得不放棄心儀的午餐地點富田屋。

關西2016 D1︰京都清水寺、宮津

日期︰2016-01-01
路線︰香港→関西空港→京都→宮津


廉航的班次時間總落在不受歡迎的時段,但對於流行「玩到盡」的我們來說,正好賺了足足大半日。凌晨一點前起飛,於機上補眠,抵達日本才不過早上五點幾。辦理入理手續後,進入關西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尋找接駛巴士前往一號客運大樓後,順道在巴士上觀看二零一六年第一個日出。乘坐特急はるか前往京都,抵達後第一時間購買接下來數日的車票。

獅頭木魚彌勒

日期︰2015-12-26
難度︰★★
路線︰昂坪→獅子頭山→木魚山→彌勒山→彌勒北脊→彌䃟石澗→䃟頭→東涌


彌勒山乃大嶼山第三高山,於昂平望,最獨目者,鳳凰以外,就是彌勒山。山高751米,山頂建有警察用的通訊設備,於1975年啟用,歷四十年;山頂仍有紀念牌,書有︰
皇家香港警務處
昂平轉發站
(一項自行營建工程)
由監獄署及皇家香港警務處建造,
並由皇家空軍及工務局協助完成。
此轉發站於一九七五年七月開始啟用。
此山山體龐大,孕育出彌䃟、彌沙、彌閘等漫長石澗,副峰黃茅嶺,西隅有蓮花山,東側有兩條美麗而險惡的石澗︰昂深石澗彌深石澗

昂坪屬香港三塊高地之一,其餘兩者為馬鞍山的昂平及西貢的鹿湖高原。自帶有政府喻意、向北望之天壇大佛建成後,加上昂坪纜車啟用,昔日的佛門清淨地化為今日以旅遊業及骨灰龕為主的塵世地,藏在大佛背後的一座小山頭仍舊保留原始氣息。獅子頭山仍石壁水塘後直崖頂的制高點,下有獅子頭坑及於零八雨災毀壞的獅壁石澗,是欣賞鳳凰山倒腕崖及鳳壁石澗簷崖四壁絕佳之地;而建有惡毒風水陣,喻意毒蛇咬鳳喉之心經簡林,則倚木魚山之下。木魚山是即坪另一座極不起點之山頭,其山下之木魚坑,同毀於零八雨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