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
路線︰文錦渡路→沙嶺→河上鄉→大石磨→信義新村→蛇嶺→鐵坑山→落馬洲路
昔日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為防犯跨境犯罪及非法入境等問題,於新界北部設立約 2,800 公頃的禁區,包括沙頭角海、蓮麻坑、文錦渡、羅湖、落馬洲、米埔等地方,其後於瘋狂發展的時代保留了大量珍貴且甚少受干擾的原始風光及郊野濕地。
不過,自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五號第一階段縮減蓮麻坑至沙頭角段及米埔至落馬洲管制站,二零一三年六月十號第二階段縮減落馬洲管制站至梧桐河段,及至本年一月四號第三階段縮減梧桐河段至蓮麻坑段,基本上所謂禁區,除了關口外只剩下深圳河,象徵過於實用。縮減禁區騰出(非「釋出」)的土地,將來會面對何種運命,按今日社會狀況,可謂兇多吉少。暫且,趁農曆新年及禁區熱情減卻下,窺探前禁區的風光,細味村落、戰時古蹟等極具香港歷史價值的種種事物。
沙嶺,山高不足140米,位於文錦渡與羅湖之間的一個小山崗,被政府劃為墳場,依山而建,當中有一墳場名為「沙嶺公墓」,是香港唯一的公墓,安葬無人認領的遺體,甚至可以看見名字也不知道,只能刻上編號的無名墓碑。二零一二年,政府宣佈於沙嶺建「超級殯葬城」,若然成事,屆時將會變得面目全非。沙嶺上有一個警崗,屬麥景陶教堂(又叫麥景陶碉堡)七座警崗之一,名曰南坑。當年興建的目的,在其監察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防南侵香港。
梧桐河(River Indus)與石上河(River Sutlej)匯流,將沙嶺與大石磨分隔,流入深圳河,河口位正正就是羅湖橋。大石磨,高 183 米,副峰突出的山頭尤為顯眼;西南面劃作羅湖分類靶場,於練靶時於山頂兩處頂點掛上紅旗示意,但近年已再無因應需要而揚旗,變成帶有大英遺風的「日不落紅旗」。大石磨南坡砌有用白色石頭組成的軍徽,是昔日駐港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2ND BATT SCOTS GUARDS)所砌。惟筆者所見,另一山坡亦有類似軍徽,但殘缺不全,難於辨認。
大石磨以東之山谷為馬草壟及信義新村,緊接便是兩座較少人認識的小山崗︰餘 140 米的蛇嶺及 134 米的鐵坑山,或籠統以落馬洲稱之。此山面對落馬洲河套,漁塘處處,與一河之隔的中國深圳高樓林立形成強烈對比,昔日盲目追求的發展,今日留下的原始風光,正正提醒我們反思大自然的存在價值。山崗被兩重鐵線圈分隔,疑昔日用作反偷渡之用,今日雖已殘破不堪,惟威力猶在,行山時需特別留神。此山亦有暫時唯一一個於日治時期所設立的三角測量點(三等三角點),為此山添上極強的歷史色彩。
沙嶺
於文錦道路出發,轉入沙嶺道,走過一棵巨大的木棉樹,坡道漸升,未幾風光綺麗,已望見邊界外的風光。山坡中遺下昔日梯田的痕跡,與另一邊的層層墳場相映成趣。未幾,已穿過山坳抵達南坑警崗,這是麥景陶碉堡建築群之一,由東至西,分別為伯公坳(沙頭角)、礦山(蓮麻坑)、白虎山(香園圍)、瓦窰(打鼓嶺)、南坑(文錦渡)、馬草壟(落馬洲)及擔竿洲(米埔)。警崗被鐵絲網重重包圍,難以一賭全貌,警崗望向的,是一覽無遺的深圳河風光,東至文錦渡管制站,西至羅湖管制站。不難看見,深圳河以南香港境內,留保留數片小濕地,相信已有百年未受發展威脅,如果剔出禁區,會否成為發展商的囊中物,則不得而知。
社稷大王之神位
木棉樹
食環公告
梯田
鐵圈
南坑警崗
鐵網之外
深圳河
今日禁區
大石磨
羅湖濕地
羅湖橋
離開南坑警崗,往沙嶺山脊走,驚見一定輛私家車於山徑奔馳。回望南坑警崗,這個高度可望見全貌,不受鐵絲網所阻。多半受山火影響,新界東北的山嶺多以草坡為主圭角山(雞公嶺)、麒麟山、沙嶺、大石磨、蛇嶺、鐵坑山等皆如斯面貌。留意山徑兩旁仍有不少戰壕或簡陋掩體,小心失足墜下,未知這些遺跡,是用作反偷渡還是於十八日香港保衛戰中的最前線。由於沙嶺西脊指向禁向,是故於副山頭南下,穿過墓場,經羅湖村接回羅湖路,再轉走文錦道路。
山脊驚見私家車
麥景陶碉堡南坑警崗
沙嶺山脊
麥景陶碉堡南坑警崗
掩體
三等測量墩
羅湖管制站
麥景陶碉堡南坑警崗
墳場
遠望中國深圳
南脊下降
福建墳場
大石磨
來到羅湖懲教所,臨近河上鄉排峰路附近,是大石磨登山口,有明顯山徑登山。身後漸看見河上鄉及其漁塘、羅湖騎術會,遠至上水市全景。南脊與西南脊,各有一電塔座落,兩脊之間的谷位便是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軍徽所在地。穿過電塔,來到兩脊交匯處,再下降西南脊,可清楚看見白色石頭砌成的軍徽。
羅湖懲教所
大石磨登山口
羅湖騎術會
河上鄉
大石磨與電塔
上水廣場
突出山頭
大石磨
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軍徽
大石磨副峰是突出的圓渾山頭,山頂掛有已失去標示作用的破爛紅旗,如香港政府一樣,失去信用。主峰位於副峰不遠,並不明顯,倒有一枝測量墩豎立。這個位置,可遠望大沙落——一處在料壆村以北的漁塘。回望身後的羅湖橋一帶,火車往來行駛,周遭依舊是村落與田野,若非看見貨櫃場與電氣化火車,差點以為回到半百年前的那個城鄉交錯的年代。往西走,山徑稍微茂密,是難得一見的灌木林,倚北降脊,山徑有一段與鐵線圓網重疊,須小心橫過,免得跌倒受傷。附近有些戰壕,長滿常綠蕨類植物,與變得啡黃的禾莎植物形成有趣對比。大石磨北麓料壆村,其東面有一名穴曰「雙孖鯉魚」。山徑邊有長長啡色的東西,初時以為是枯萎了的金橙菟絲子,細心一看,原來是倒在地上的鐵線圈,幾乎緊貼地面。
登山中
破爛的「日不落紅旗」
羅湖分類靶場
廢棄電波收發站
蠔殼圍
鐵線圈
料壆村與大沙落
戰壕
沿此山脊落山
漁塘
倒在地上的鐵線圈
落馬洲
山徑接回料壆路,接馬草壟路。經過信義新村,村口立有一四角錐形碑,記載由世界信義宗社會服務處於一九六二年十二月資助建村。不知何故,不少屋頂書有「發樂園」。走至漁塘邊,踏單車的人比步行的人還要多,幸好仍未看見災難般的熱潮。有一小路進入鷓鴣坑(村名),蛇嶺登山口亦在此處。撥開路口的長草,沒多久便可一覽無敵前禁區風光︰雙孖鯉魚、馬草壟、落馬洲河套,還有深圳河古河道,叫人心情舒暢無比。這座山崗名蛇嶺,未知與當年的人蛇有否關係。蛇嶺與鐵坑山之間各山坡滿佈鐵絲圈圍欄,至今仍保存良好,不難看見於山坡形成兩條平行的弧線。昔日我們極力阻止共產主義南下,今日卻大開方便之門,何等諷刺。
信義新村石碑
發樂園
渠
右起︰麥景陶碉堡馬草壟警崗、大沙落、蠔殼圍、落馬洲河套、落馬洲管制站
隨影
蛇嶺
舊河道
涼風送爽,一改數日前寒冷天氣。風吹莎輕搖,獨行山脊間。不消一會便來到鐵坑山山頂,有測量墩明確標示。此處與落馬洲管制站相當接近,因空氣乾淨,更可遠望元朗高樓、天水圍的石屎森林、被人刻意破壞的尖鼻嘴,還有遠在后海灣的強行融合工程之西部通道。令人驚訝的,是身在落馬洲,竟可看見馬鞍山,這兩個地方的關聯,在我心中還是首次。望見落馬洲驚署,也就是落山的方向,望着反射日落強光的漁塘,新田、三寶樹、石山、米埔等地名,不敢想像他日變成路名,而代表着香港漁業的漁塘,在名為發展的推土機下逐一消失。落山途中,留意地上有一圓環,書有「LMCS」,估計是「Lok Ma Chau Station」之意,還可看見一個石牌,刻有「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委員親至分界洲頭潘」,是洲頭與瀋屋兩村之分界石。沒多久,山徑突然右轉,於天色漸暗的光線下顯得零舍陰森,沒多久便鑽出落馬洲警署外的停車場。望見警署,未免叫人心寒,不敢久留。
回望蛇嶺
兩重鐵線圈陣
近望鐵線圈陣
它有着曾守衛香港的使命
麒麟山、大羅天及圭角山,左邊為大刀屻及大帽山
鐵坑山
鐵線圈陣
上水市
落馬洲警署
新田
尖鼻嘴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委員親至分界洲頭潘」
精彩山線
回覆刪除多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