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崖

日期︰2020-11-28
難度︰★★★
路線︰青山寺→青山東坑→白崖→青山→花香爐→龍鼓灘南朗

青山白崖,指青山北峰(海拔 539 米)東面一幅含有大量石英的橫崖;主壁如白璧,下臨無地,氣勢不凡,遠在屯門亦可觀之;下有青山寺,可視為登山起點。

陰山連壁

日期︰2020-11-21
難度︰★★★
路線︰索罟灣→陰山東北脊→陰山連壁→陰山→陰山東北脊→索罟灣

南丫島主峰山地塘,又名陰山,標高 353 米,其西一列長約 200 米的巍峨企壁,面向下尾灣,是為「陰山連壁」,有一棧道穿梭壁底,止於主峰西流的一條石澗。遠可觀遊,近可攀玩,為南丫島輕鬆郊遊與長征綑邊之間帶來中庸路線。

陰深石澗

日期︰2020-10-26
難度︰★★★
路線︰模達灣→榕樹下→東澳→深灣→陰深石澗→山地塘北脊→蘆鬚城→索罟灣
編號︰218/201026+1:386

陰深石澗,源起陰山(山地塘),流入深灣,乃南丫島最為知名的石澗;其東面之深灣石河常與此澗混淆,或名稱錯配,宜小心確認。本澗下段密佈露兜樹,上段亦難以通行,惟中段則擁有開揚瀑壁與巨石,對比奇大,離澗須於極密灌叢中覓路,乃探遊此偏遠荒澗的代價。注意深灣有部份日子列為禁區,可於半山繞過抵達海灘另一邊。

龍躍石澗

日期︰2020-10-17
難度︰★★★★
路線︰東涌坳管理站→龍躍石澗→大東山→伯公坳
編號︰217/201017+1:384

龍躍石澗,源起大東山西北,流入鳳大北坑。大東山西面三條石澗尚有人跡,皆承慣例冠以「龍」字,由南至北者有西龍石澗、降龍石澗及龍躍石澗。回逆此澗,初段飛藤密佈,不覺氣勢,惟中段「龍瞰峽」起至右源澗口的「千潯壁」及左源的「龍躍崖」,堂皇道出其「龍」的身份。

花香爐頂、青松紅壑、月牙谷

日期︰2020-10-11
難度︰★★★
路線︰龍鼓灘北朗→龍鼓上灘→花香爐頂→花香爐→五渡水→良田坳→良景邨

昔日青山腹地仍未成為打卡熱點、資訊尚未泛濫,眾多景點位置不易知悉,加上腹地景致雷同,每山每脊皆有路,有如迷跡地帶;惜今日諸如景點已廣為人知,「花朗古道—麵包石—良田坳」此線更成為熱門路線,腹地頓成人來人往之地。回說此域,水冷水麵包石、青山四谷(月牙谷、青松紅壑、大石墜谷靈虛谷)、十字星石室等石景及沖溝,為此帶引人入勝之地,腹地之中更曾經有花香爐村及大冷水村,伴有青大石澗牛頭坑、雙清溪、大冷水石澗(大冷溪)、水冷水石澗(小冷溪)及望后溪(望鱟溪)等富有特色的沙澗,實在不應局限於人有我有的景點。

花香爐頂,海拔 310 米,為青山腹地西縱走線(即疊石頂—花香爐頂—禾塘頭)的主峰,雖與傳統考牌路線的東縱走線「杯靈雙渡」(即青山—乾山—圓頭山)相比有如地與天,仍不諦是一條頗有新鮮感的路線。此行不走西縱走線,乃東行穿過腹地中心,經五渡水沿佚名古道接良田坳作半日行程。

石水澗

日期︰2020-09-19
難度︰★★
路線︰烏蛟騰→九擔租→石水澗→嶺尾墩→九擔租→烏蛟騰
編號︰128.2/200919+1:381

石水澗,土名麻竹坑,源起上塘峒(雞仔峒),流入涌尾石澗。澗名源自麻竹坑源頭窩谷處之石水澗廢村,此地倚上塘峒及赤馬頭以北,芙蓉嶺以南,據聞只有一戶;二戰期間,香港陷落於日軍手中,此地屬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其中一個通訊站,與老龍田一役有密切關係。回說本澗,全澗迂迴於竹林之中,唯一落差位有名潭「烏龜潭」及「石墜下瀑」,瀑後源遠流長於淺窩谷中,可覓路南出赤馬頭或北出芙蓉嶺。

西龍石澗

日期︰2020-09-06
難度︰★★
路線︰伯公坳→西龍石澗→大東山→伯公坳
編號︰216/200906+1:379

西龍石澗,源起大東山西面,流入鳳大北坑。凡源起大東之澗皆以「龍」命名,其中四個方位亦成為命名的源由(查實北龍與東龍並非相當準確);同為注入鳳大北坑者,大東水系者有西龍石澗、降龍石澗及龍躍石澗等,鳳凰水系者有牛塘北坑與鳳東飛流。回說西龍石澗,旅者由伯公坳登大東山,必定會留意到鳳凰徑左側的澗谷,水源豐沛時更可聽見水聲;此澗短而少潭瀑,惟後段兩源交匯之「飛簷峽」叫人激賞,離澗後山脊上「下飛簷石」與「上飛簷石」更錦上添花。

蝦公坑、草城右澗

日期︰2020-08-22
難度︰蝦公坑  ★★★
   草城右澗 ★★★
路線︰城門水塘小巴站→菠蘿壩→城門林道→蝦公坑→城門林道→陂頭肚→草城右澗→橫山徑→城門林道→城門水塘小巴站→主風小學
編號︰蝦公坑  214/200822+1:375
   草城右澗 215/200822+2:376

草山水系流入大城石澗(即今城門水塘)者有三︰草城石澗(及其右源)、草城右澗及蝦公坑。前者廣為熟知,且人蹤甚多,然而後兩者多被忽略。蝦公坑,源起草山與針山之間的針草坳,以西南偏西流向,注入大城石澗;全澗幾乎以淺灘澗床為主,或峽槽與深潭,中段有一深陷短峽,名「蝦公峽」,峽前有一石置於門前,相當特別,本澗缺高瀑,然而其中一右源入口有一高瀑,亦為景點之一。草城右澗,源起草山南部,流經城門八村之一的陂頭肚(碑頭肚),流入大城石澗;下段為陂頭肚廢村所在,澗道澤闊如渠,中小型瀑布頻現於中段,左源橫山徑以上仍可上溯窮源;此澗堪比草城石澗。

牛牯塱石澗左源左支

日期︰2020-07-25
難度︰★★★
路線︰白芒→牛牯塱→牛牯塱石澗→白芒坑→白芒
編號︰牛牯塱石澗 209/200725+1:366
   白芒坑   85.2/200725+2:367

牛牯塱石澗,源起三山台鴨腳瀝以北,經牛牯塱(村),流出大蠔灣。本澗幅員甚廣,主分兩源,探遊者多取左源左支,末段有崖略花技巧,隨後出澗並無正途。鴨腳瀝以北之山澗向來踏跡較少,當中以白芒坑(白芒石澗)及銀龍石澗最為有名,剩餘兩條大澗牛牯塱石澗及大蠔石澗則較為冷清,相較前者,後者雖然源遠流長,瀑布密度與可觀程度倒不如前者,無怪乎人氣不盛;然而喜幽靜者,倒不容錯過這條沉寂大澗。

崇山石澗、田夫仔左坑

日期︰2020-08-09
難度︰崇山石澗  ★★★
   田夫仔左坑 ★★
路線︰崇山新村→崇山石澗→四排石山→七渡河→田夫仔左坑→河背
編號︰崇山石澗  211/200809+1:371
   田夫仔左坑 212/200809+2:372

崇山石澗,或曰四排石西坑,乃四排石山水源最豐沛的一條石澗,約 60 米處有一大落差,美名「崇山飛瀑」。本澗源起四排石山與白水嶺相夾之山谷,流經大樹下,出元朗平原。與其餘大欖水系雷同,沙底為主,輔以光滑的石排與巨石;左源初段有一高瀑,為全澗之最,叫人激賞。論澗勢,以四排石山座小山來說,此澗實在充滿驚喜。

源出田夫仔有兩澗,皆為蓮花石澗左源之左右支,右支名田夫仔坑,源起田夫仔村,極受污染,澗勢雖闊,卻叫人卻步;左支名田夫仔左坑,澗形較狹,卻水清怡人,筆直澗道,初段清幽平坦,中段以後,潭槽瀑峽俱現。出澗位於連接田夫仔村與馬鞍崗坳之山腰橫路,今路況極差,草木茂盛,難以通行,臨近馬鞍崗坳一段,則開發成越野單車徑,為泱泱大道。

雙羊石澗右源

日期︰2020-07-26
難度︰★★★
路線︰打石湖橋頭→雙羊石澗→食水坑頂→北大刀岃→牛牯嶺郊遊徑→林村許願樹
編號︰210/200726+1:368

雙羊石澗,土名油柑坑,源起(南)大刀岃與北大刀岃相夾西向之山谷,上源分支極多,為大刀岃水系水源最豐的一條;靠近北大刀岃西脊之左源,及指向大刀岃山峰北面食水坑頂的右源,皆有人蹤。大刀岃之名來頭頗有趣,據說土名應為「剃刀岃」,英人音譯地名為「Tai To Yan」,其後翻譯者不知就裏,反譯為「大刀岃」及「大頭羊」,雙羊之名,皆出自南北「大頭羊」相夾的山谷。回說本澗,下游平坦,兩岸被攀藤植物所佔據,進入右源,澗勢漸起,瀑潭始現,澗道漸寬,源末澗谷闊平,有田壆遺跡。

九逕南坑

日期︰2020-07-18
難度︰★★
路線︰井頭村→引水道→九逕南坑→九逕山→屯門徑→井頭村
編號︰208/200718+1:364

九逕南坑,源起九逕山南面,流入青山灣,今有引水道所截。九逕水系的特色,皆走向筆直、沙底澗床、水量甚少、巨石為主、峽小而深;此澗亦不例外。早段岩澗床配以亂石,中段有巨石孔道頗有玩味,澗末以風光極佳的峽瀑石台作結尾。

大坑左源

日期︰2020-07-01
難度︰★★
路線︰大坑徑→大坑→左源→金督馳馬徑→畢拉山道→大坑徑
編號︰207/200701+1:362


大坑,源起渣甸山與小馬山相夾之山坳,流入銅鑼灣(今稱天后,即維多利亞公園一帶)。此坑曾供應大坑木屋區居民之食水,主澗道建有石屎水管與石砌水堤,澗邊林帶亦較原始,上溯其中,彷似走進歷史之中。此坑有一別緻左源,源起小馬山西面,澗道寬闊,以巨石與岩坡為主,與主源林澗風貌有別天淵,甚為妙趣。

柏鰂四澗(柏鰂石澗、畢鰂石澗、小馬東左坑、小馬東右坑)

日期︰2020-06-27
難度︰★★
路線︰鰂魚涌→柏架山道→小馬東左坑→柏鰂石澗→畢鰂石澗→小馬東右坑→柏架山道→鰂魚涌
編號︰柏鰂石澗  204/200627+2:359
   畢鰂石澗  205/200627+3:360
   小馬東左坑 203/200627+1:358
   小馬東右坑 206/200627+4:361


柏架山、畢拿山與小馬山相夾北向澗谷,孕育多條小型開揚澗道,匯流出鰂魚涌,可遊者約有五條,皆以康柏徑為止。源起柏架山北坡的柏鰂石澗,有數個小型瀑布,嘗心悅目,於 122 米的左源另作錦鯉坑,坑中有一巨石如錦鯉,故名;與柏鰂石澗一脊(柏架北脊)之隔的畢鰂石澗,源起畢拿山東南,約 150 米三源分岔,皆可通康柏徑,下游有若雙潭石澗「碧水灘」;小馬東雙坑,源起小馬山東面,左坑匯流於水渠上端盡處,右坑匯流於水渠中段,兩者中段皆擁石坡澗床。本四澗皆為路短簡易的特色細澗,一日串遊,極為滿足。

臥龍石澗‧2020

日期︰2020-05-31
難度︰★★★★
路線︰黃龍坑道→黃龍石澗→臥龍石澗→薄刀屻→小指峰→黃龍坑道
編號︰25.3/200531+1:352


香港山界有云「三大險澗」,分別指位於鳳凰山的鳳壁石澗、馬鞍山的東馬肚石澗與大東山的臥龍石澗,各有風采。臥龍石澗,源發三山台,由鴨腳瀝與 574 山相夾的分水嶺,匯多條險澗成獨立支流,流入黃龍石澗。以最高一源為主體,臥龍石澗有數條較為可取的支流,分別為臥龍左源(騰龍石澗)、龍顎石澗與懸龍石澗,除左源外皆屬險澗之列。回說臥龍,由平淡的「龍臥潭」起,經龍顎石澗分源的「龍爪潭」,到左源及懸龍石澗交匯的「觀鳳台」,乃屬一條看似親和的石澗,惟及至「絕龍谷」前的「一線瀑」,方見龍顏,有如臥龍一樣的氣勢。經典路線取右壁攀至谷頂右支再回主澗,瀑底仍有一條所謂「山路」沿谷左泥坡上攀,惟此線亦非簡單,渡險者需在近乎垂直的泥坡撲樹猿飛,方能抵達「絕龍谷」盡處的瀑頂,逃出險境。

九逕西坑、金沙坑

日期︰2020-05-24
難度︰九逕西坑 ★★★
   金沙坑  ★★
路線︰井頭村→九逕西坑→九逕山→金沙坑→掃管芴
編號︰九逕西坑 201/200524+1:350
   金沙坑  202/200524+2:351


九逕山山體龐大,孕育不少中型澗道,惟賞識者少,加上以巨石為主的沙底澗道並非資歷稍淺的澗友首選,是故遊者於眾多水系中恐怕多列末席。然而九逕水系值得探遊者多,雖潭瀑稍缺,澗道筆直,石廊石峽,皆為特色,偶爾改變口味,實為不錯的選擇。除去指向北面的老虎坑丹桂三坑,大部份的溪澗皆於約 80 米處截流,水流引向大欖涌水塘。

九逕西坑,源起九逕山西部約 400 米,流入青山灣。本澗據說為九逕山難度最高的一條石澗,入澗處狹窄而陡峭的坑峽叫人卻步,中段巨石高懸之「鸚鵡回眸」看似勢危,末段乃保持坑峽狀澗道,有始有終。澗道藏有三種平行岩層亦為本澗特色。

金沙坑,源起九逕山東部約 400 米,流入掃管芴。左源光滑岩床極富特色,中下源以寬廣岩床、巨石、石峽瀑、槽潭構成的異景,甚有大澗風韻。

茶壺嘴坑

日期︰2020-04-30
難度︰★★★
路線︰麻埔坪→南天門石澗→茶壺嘴坑→南巖棧道→南天門→鳳凰徑→北峰嶂→石門甲
編號︰199/200430+1:344


茶壺嘴坑,又名鳳壺石澗,源起茶壺嘴東北面,流入南天門石澗,實為南天門石澗最靠近的一條左支。查鳳塘澗谷幅員甚廣,涵蓋鳳凰山南部,狗牙嶺與長屻山之間流入塘福之所有流域,下游約海拔 100 米處有引水道截流,全數引至石壁水塘,以上可行者甚多,而且澗道或暢通明朗,或潭瀑企壁不絕,由東至西名字廣為流傳者,計有長屻山下的長屻坑、牛塘山下的牛塘右澗及牛塘石澗、南天門下的南天門石澗、茶壺嘴旁之茶壺嘴坑、夾於茶壺嘴與狗牙嶺之間的鳳塘石澗諸流,還有東狗牙旁的東狗牙東南坑。此澗因僅屬支流,澗程頗短,惟有全程共三壁,尤以臨近南巖棧道不可攀越之橫崖巨壁甚為壯觀。

鴨脷排、玉桂山西岸綑邊

日期︰2020-04-12
難度︰★★★
路線︰利東邨→玉桂山→鴨脷排東岸→鴨脷排西岸→玉桂山西岸→利南道


香港仔以南之鴨脷洲,島兩峰分別為標高 196 米之玉桂山及 142 米之假玉桂山,東南面有一連島沙洲名曰鴨脷排,最高點為 68 米,入海盡處建有一燈塔。自數年前於網絡上極力吹捧,此地今日無人不曉,遊人往來不絕,加上乘南港島線之便利,打卡者熙來攘往。玉桂山西岸與鴨脷排全島皆可綑邊,險位皆有前人搭建的木板棧道與麻繩,惟是否安全可靠則由己判斷,然而不靠人工物亦可順利綑邊,惟只宜膽大心細者。作為半日閒遊,不失為旺中帶靜的好選擇。

犁橫石澗(關爺坑)主源

日期︰2020-04-04
難度︰★★★
路線︰新娘潭→關爺坳→犁橫石澗主源→橫山頭→新娘潭
編號︰196/200404+1:334


犁橫石澗,多誤作「關爺坑」,源起犁壁山北面,流經關爺坳,以此為界,再接橫涌石澗,乃屬其中一條豐水左源。犁橫石澗澗谷之東為犁壁山東峰(約 526 米)北脊與西面橫山頭一列山峰相夾而成,數險峻者以橫山頭數條支澗為最。此澗下游乃昔日橫山腳上村平緩之田疇區,匯數四季不斷流之溪於一窩谷,相信屬佳良之址。田疇之盡,乃分源之始;以較大且可通者論,約 261 米處之右源,於約 380 處之高瀑進入至約 400 米處之峽長澗谷看似相當吸引;約 280 米處見左源之橫瀑,旅者幾乎遵從此源(右支),隨後瀑布連綿,於約 334 米處再分左右兩支,左支澗勢急速收歛,可沿山脊或碎坡接回山脊大路,而右支則繼續未完的瀑布群,突破後可抵橫山頭接回犁壁山之大路;而主源者,與右源同為須突破橫山頭東面急速落差,於約 442 米處再分兩源,以左支闊且水豐,引向黃嶺與犁壁山相夾之窩谷,看似漫長,而右支則於左折處變密,因鄰近山徑而便於離澗。犁橫石澗主源,涉足者稀而查無資訊;今興之所至,毅然一探,燃起久違的探究心。

大雷石澗右源

日期︰2020-03-01
難度︰★★
路線︰荃錦公路→大雷石澗→右源→軍閘→荃錦坳
編號︰195/200307+1:330


大雷石澗,源起大帽山以西,流入雷公田,中段有荃錦公路橫斷,以下亦為石崗軍營所污染,故探遊者皆以公路以上。大雷石澗最大的三條分支,由北至南,分別為大雷左澗,大雷石澗主源及大雷石澗右源,後兩者於公路以上匯流,前者則相當複雜地匯合大石石澗及觀石坑後,至石崗村方匯合大雷主源。大雷右澗源起大帽山道軍閘處,全澗坡道均一,幾近無瀑無潭,全為大石堆積的淺谷,中段曾有過崩塌,新石與枯樹堆積,為全澗唯一難關。

石澳坑、鶴嘴北坑

日期︰2020-02-15
難度︰★★
路線︰大風坳→石澳坑→鶴嘴北坑→鶴嘴北脊→石澳灘
編號︰石澳坑  50.2/200215+1:324
   鶴嘴北坑 192/200215+2:325


鶴嘴山,標高 315 米,為香港島最東面的一支南延山嘴最後的高點。已廣為熟知的澗有三條,分別以其方向命名︰鶴嘴東坑、鶴嘴西坑及本澗鶴嘴北坑,皆短而可通。鶴嘴北坑,源起鶴嘴山北面,於約 146 米處之山崗突然左折後流入石澳坑(鶴石坑)。全澗可通者於 146 山崗處以下,皆石板與石階狀澗床,寬敞易行。離澗處有新闢山徑貫穿叢林,接回北脊大路。

日本八岳連峰縱走、白山登山 D9︰白山 D2

日期︰2019-09-29
路線︰室堂→御前峰→七倉山→長倉山→ハライ谷登山口→一里野温泉


瞬間成永恆,霧氣再次由山谷湧至,美麗的景色刻進腦海之中。

白山主峰御前峰及副峰劍峰(剣ヶ岳),海拔分別為 2,702 米及 2,677 米,主峰旁建有白山奧宮,為白山信仰的中心。山冠範圍,主峰與海拔 2,684 米的大汝峰之間有多個淺池,諸如「油池」、「血池」、「千蛇池」、「紺屋池」及「翠池」等等,相當動人。北縱走線指其東北脊,即中宮道接「念佛尾根」(念仏尾根)至白川鄉,而「中宮道」則抵中宮溫泉;北面有兩線,「岩間道」接「樂樂新道」(楽々新道)抵一里野溫泉,或沿「加賀禪定道」接「檜新宮參道」抵一里野溫泉。所有路線皆以十個鐘參考步程為基本,是故踏足者甚少。

日本八岳連峰縱走、白山登山 D8︰白山 D1

日期︰2019-09-28
路線︰名古屋→別当出合→室堂


也許有過御嶽山爆發做成死亡事件的教訓,所有登山人士強制遞交登山計劃書。

白山,日本百名山之一,主峰御前峰海拔 2,702 米,自 1659 年爆發後再無火山活動,但依舊是一座活火山。白山與富士山立山並列為日本「三靈山」,乃登山信仰中重要的場所。環繞山頂三座山峰:御前峰(2,702 米)、劍峰(2,677 米)及大汝峰(2,684 米)合稱為「白山三峰」,外加別山及三之峰,合稱為「白山五峰」,或更廣為人知的「白山連峰」。白山亦有超過廿種冠名植物,是自然界的寶庫。

日本八岳連峰縱走、白山登山 D7︰金澤

日期︰2019-09-27
路線︰女神湖→佐久平→金沢


歷四日縱走,昨夜在女神湖放肆地休息。早晨再一次浸泡溫泉,吃過早餐,酒店有專車載我們到最近的 JR 佐久平站。佐久平可遠望一座大山,是日本著名火山之一員,名淺間山(浅間山),也許是將來有機會踏足其背上。在站內買一杯輕井澤的芝士蛋糕,走進車廂,不用九十分鐘便抵達金澤市。

日本八岳連峰縱走、白山登山 D6︰八岳連峰縱走 D4

日期︰2019-09-26
路線︰雨池峠→北橫岳→双子山→大河原峠→将軍平→蓼科山→将軍平→白樺高原


但我就是喜歡登山,登上海拔很高的山,呼吸稀薄的空氣、看高地的植物、讓自己遠離多如垃圾的資訊,洗滌心靈、放慢生活節奏,與不可預計的大自然融為一體,經歷不可預計的山上緣份。

北八岳餘脈以海拔 2,480 米高的北橫岳為首,於山頂極其平坦的雙子山後漸沒入地面。其東面相鄰,海拔 2,530 米的蓼科山,被劃分為獨立峰,並且收錄為百岳一員。是故完成八岳南北縱走後,蓼科山總是成為行程最後的一座高山;其山頂壯麗風光與獨特圓錐形山體亦為此山增添不少趣味。兩山之間的大河原峠有公路連接,如只為輕登蓼科山,時間僅需半日。蓼科山西北面山腳之蓼科牧場與女神湖,乃國內度假勝地,作為完走八岳的慶功之地,相當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