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石澗

日期︰2014-04-27
難度︰★★
路線︰上村→雷公田→甲龍石澗→甲龍郊遊徑→雷公田→上村
編號︰123/140427+1:199

甲龍石澗,與清潭石澗合稱「轆牛雙澗」,源起轆牛嶺東部,流入石崗。主澗倚右,有數支左支均距地匯流。此澗易走多瀑,尤在豐水時更為可觀;澗道短,可與清潭石澗連遊。

原定行程先上甲龍石澗,後落甲龍左澗,但有新行友加入,初次行程,還是不要那麼進取。對於新界東人來說,前往雷公田頗麻煩,既不想由元朗出發,亦不欲於荃灣出發,於是決定在大埔出發,於林錦公路及荃錦公路交界處起步(即淪陷紀念碑處),才不過十五分鐘便來到雷公田。

觀音山

聶歌信山石天門

日期︰2014-04-20
難度︰★★★
路線︰黃泥涌峽→布力徑→聶歌信山南脊→石天門→聶歌信山山頂→聶歌信山西脊→布力徑→黃泥涌峽

聶歌信山(Mount Nicholson,又譯作聶高信山),座落香港島中心,南北兩邊分別為黃竹坑及跑馬地,東西則有渣甸山及金馬倫山。此山山頂有訊號站,南坡有布力徑於山腰橫過。倚南脊之石塔,亦是南脊山徑路經之地,然而若穿越此石塔,會發現藏有石天門,為此夾在城市間的小山頭帶來幾分冒險色彩。

由黃泥涌峽出發,沿馬路走至布力徑,很快便進入香港仔郊野公園範圍。回望紫羅蘭山西隅,高樓大廈錯落在山腰各處,試圖想像沒有這些建築物的景致,會是何等優美。來到南脊入口,是過度沖刷的劣地,小心尋找較易落腳的路線,不久會進入灌木叢之中。前方有一突出如鳥喙之岩石,回首可見南塱山、黃竹坑及深水灣等地,多走一會,來到石塔底部。此刻上望,只覺是重重巨石疊成的石崖。

黃泥涌峽

大圓石澗精華段

日期︰2014-04-18
難度︰★★★
路線︰川龍→龍門郊遊徑→大圓石澗→相思林徑→響石墳場→川龍
編號︰101.2/140419+1:198

大圓石澗,源起大帽山南面之妙高臺與禾秧山之間,經圓玄學院流入昔日的荃灣,今有城門引水道截流。此澗可分三段,下段由圓玄學院至引水道;中段由引水道至龍門郊遊徑;上段則由龍門郊遊徑至山頂。精華段者,上段止於相思林徑;其銀花潭、九龍吐珠、飛絮瀑、白龍躍水瀑及飛猿崖散佈於各處,可謂精彩絕倫。此澗乃舊九大石澗之一,屬相山五澗一員,支澗而有名者依西至東為大圓左澗、小丑坑、大圓右澗等。

罕有的一行十二人小組,於川龍出發,沿龍門郊遊徑穿過大圓澗谷,經過大圓左澗,很快便來到二號橋,也就是大圓石澗的入澗位。離大雨已經兩個禮拜,幸帽山水源豐沛,未見乾旱,流水作響,已覺滿足。

川龍小巴站

青龍石澗上段‧2014

日期︰2014-04-13
難度︰★★★
路線︰伯公坳→雙獅觀瀑→青龍壁→天池→黃龍坑郊遊徑→東涌
編號︰24.5/140413+1:197

青龍石澗,源於大東山爛頭營之天池,流入䃟石灣。此澗可粗分為三段,下段止於嶼南引水道,有大瀑深潭,開揚好走;中段勸於嶼南郊遊徑與嶼南引水道之間,路程最長但只有雙獅觀瀑一景,此瀑頂乃郊遊徑必經之地;上段源頭乃爛頭營之天池,為三段中最險,自分源位起,穿青龍峽、攀青龍壁,乃精華所在。全澗水量充足,惟並不易行,應有心理準備,須分兩日時間完成。

  ──節錄自《霧鎖青龍

多次走訪青龍峽(青龍石澗上段),皆遇上濃霧而未能欣賞其真實面貌,是次趁天色尚清,決定一闖。臨近青龍峽,再度遇上由山腳湧至之霧氣,幸最終沒有積聚,盡享青龍峽之險峻。由入溯至出澗才不過三句鐘,更於天池「曬鹹魚」,少有快速又悠閒的行程。

由伯公坳起步至青龍石澗澗口,先下降至雙獅觀瀑,暴雨已去近兩星期,水量變少,惟氣勢不減。原路回到郊遊徑,開始上溯。澗口首兩個瀑布仍算可觀,在慢快門下也有不錯的水量,不算誇張也不會失色。在林蔭下的亂石間躍進,絕佳的陽光穿透樹冠射在水流上。天氣始熱,澗水仍寒,使得我們充滿着既想玩水亦不敢玩水這種矛盾感。良久,澗道止於一幅企壁,壁左有巨石卡在半空形成洞穴,此乃龍窟瀑,其賣點不止龍窟,亦在其右邊極其狹窄的切面,一條銀線般的流水藏於深處。

遠望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