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髻西坑(低埔坑)、下薄刀屻北坑

日期︰2021-10-16
難度︰婆髻西坑   ★★★
   下薄刀屻北坑 ★★★★
路線︰富東邨→翔東路→婆髻西坑→北龍天書壁→圓石峒→下薄刀屻北坑→翔東路→富東邨
編號︰婆髻西坑   236.2/211016+1:496
   下薄刀屻北坑 237.2/211016+2:497


圓石峒(地圖誤名為薄刀屻)北坡與婆髻山阿婆髻)西面相夾之山谷,有數條陡峭石澗,此流域匯合於翔東路之前,編號為 8 號。主源婆髻西坑,又作低埔坑,但澗口之低埔村已不存在,源起婆髻山圓石峒之間山坳,全澗短瀑坡流不斷,澗水清晰媲美北龍石澗,中段一幅高長瀑崖為全澗最精彩之處,此瀑遠在東涌亦可看見。此澗有兩條左源,源起棟心屻頂,皆作薄刀屻北坑(或更正為棟心屻北坑),因兩澗皆有人跡,為免混淆,故 74 米分源者作下薄刀屻北坑,104 米分源者作上薄刀屻北坑下薄刀屻北坑,崖瀑不斷,中段有藏於林中之瀑布,上承連串開揚草崖瀑流,源末出澗處,石鬆倒木多,亟宜小心。上薄刀屻北坑,亦有大量崖瀑,比者規模較少及較多植被,源末不能通,須於右方鬆散泥石脊穿疏林返回棟心屻頂

多石坑、牛坳右坑

日期︰2021-09-05
難度︰多石坑  ★★★
   牛坳右坑 ★★★
路線︰博康邨→水泉澳邨→多石坑→割草坳古道→觀坪路→大老山隧道口→牛坳右坑→芙蓉泌→大老山隧道口
編號︰多石坑  260/210905+2:482
   牛坳右坑 261/210905+3:483


多石坑,源起吊草岩(即割草坳),經觀音山村流入多石村,出沙田海;全澗寬廣,水量充足,可遊澗段在水壩以後,精華段僅介乎海拔約 100 米至約 168 米之間短短 250 米長之澗道,止於「割草坳古道」,以上漫長幽深,遊者甚稀;精華段雖短,然而石大瀑險,崎嶇壯觀,每遇瀑皆需迂迴翻越,石面長滿綠油油苔蘚之景色亦頗具特色。回說此澗有作「水泉澳坑」,惟不旦多石坑早出現且更準確,而出水泉澳者有二,乃本澗與作壆坑(或曰慈沙石澗);奉喻參與開源地圖制作之有心人士,盡量比對資訊,減少自創地名,免得引起更多誤會。

牛坳右坑,源起牛坳山以西,流入馬麗口坑,出沙田海,與牛坳左坑平行,同為馬麗口坑左源。本澗以下游連串石坡為賣點,於大老山隧道出口旁之引水道亦可見。惟相對牛坳左坑,水量少且人跡亦少,出澗需穿越牛坳山西面之密林,宜向芙蓉泌尋覓脫出之路。

攀龍附鳳、癲鳳狂龍

日期︰2021-10-10
難度︰★★★
路線︰水浪窩→榕樹澳引水道→飛龍石澗→龍鳳走廊→飛鳳石澗→榕樹澳引水道→水浪窩
編號︰飛龍石澗 198.2/211010+1:494
   飛鳳石澗 83.3/211010+2:495

「西貢西水系」(祈公稱為「西貢中水系」),相對而言名氣較低,大澗者不列「九大石澗」、靚瀑靚潭者不如大帽大東出名、論險要不敵「三大險澗」(鳳壁石澗臥龍石澗東馬肚坑),然而喜清幽者,有「花潭五澗」(花潭石澗牛耳石西坑畫眉東坑雷花石澗蛇地坑隨意組合串遊;至為險奇者要數源發雞公山之坑流:雞榕三澗、馬夾崙坑飛龍石澗飛鳳石澗隱龍三源等等,皆為不好跟從網上行程推介者可考慮之地。此澗群以崖直瀑飛而聞名,石碎壁險而畏懼,短而精之澗途亦可一日串遊,實屬遠離煩囂之選。

飛龍石澗,又名癲鳳坑(石澗),土名南蛇塘(蚺蛇塘?),源起雞公山主峰金山仔馬夾頂,流入企嶺下海,入海處稱為白沙田。此澗由引水道觀看,見瀑崖兩幅,低處在左,高處左右,乃本澗兩段瀑崖,中間澗道蛇彎如蟠龍。上源主雙分,左源乾坑可登馬夾崙,主源則依最右支接橫山徑(或可稱之為「龍鳳走廊」)於飛鳳石澗源末,或沿舊麥徑下降至隱龍石澗澗口,或接今日之麥徑第三段。

飛鳳石澗,又叫狂龍坑(石澗),土名白芴水,源起雞公山主峰金山仔以西,流入企嶺下海,入海處稱為白芴口。從引水道遠觀此澗,必定會被如天塹一樣的直壁所震撼,或於林中窺看,更添神秘。 瀑壁櫛比鱗次,錯落有序,分層而下,連綿不絕,其磅礡氣勢與宏大好比水澇漕萬丈布昂深石澗千層瀑;主源以外,尚有一左源,亦見瀑壁,猶可一探。

北果洲縱走•2021

日期︰2021-08-15
難度︰★★★★
路線︰旋梯岩→袈裟石→拿騎壁→洲背頂→洲肚坳→月球崖→銀瓶頸→200 號燈塔→碼頭

果洲群島,位處香港海域東南一隅,本地旅行家通稱西貢外海為「東海」。由於風高浪急,孤立於「東海」之果洲群島,侵蝕得巖巖巉巉,在歸入糧船灣組六角柱狀節理酸性流紋岩組成之岩基加乘下,塑造出獨特風光,尤以北果洲「月球崖」及南果洲「虎口大洞」(「穿窿門」)最為突出,惹人一探究竟。十數年前幾度登島探遊,隨着地質公園魔爪伸向此地,商業旅行團與潛在破壞景色之工程盡毀雅興與幽靜,從此遠避,直到近年方再重燃登島想法。 

夾萬坑右源

日期︰2021-08-14
難度︰★★★
路線︰西灣亭→雙鹿石澗→夾萬坑右源→門西走廊→鹿赤走廊→鹿湖郊遊徑→鰂魚湖
編號︰256/210814+1:475

夾萬坑,源起大門山,又名大坳門山桔仔樹山,地圖誤名「大蚊山」,故有行山隊亦稱作「大蚊坑」。此澗流域幅員甚廣,流入雙鹿石澗,出大浪西灣,屬雙鹿石澗最大一條右源。主分兩源於海拔 46 米處,左源源起「門西走廊」近「鹿赤走廊」之出口,右源則源起大門山南坡,通常於大浪荒田之左支接「門西走廊」出澗。自別過雙鹿石澗起,冗長平流段予人放棄之感,分源後為其精華,甚有大澗風貌;至荒田分源,細澗卻藏長瀑與高瀑,驚喜連綿。至「門西走廊」,歸途任展,東經門西坳南降西灣,北登大門山,西接「鹿赤走廊」,可抵赤徑鹿湖,可謂四通八達。

弦琴撥神秀

日期︰2021-08-29
難度︰七弦琴坑 ★★★
   神秀坑  ★★★
路線︰美松苑→白田二區→七弦琴坑→針山→神秀坑→白田二區→美松苑
編號︰七弦琴坑 259/210829+1:479
   神秀坑  89.2/210829+2:480


草山水系,粗略可細分為六個流域:城門谷、大埔滘、大埔河谷、火炭谷、針山及金山。除火炭谷流域之坳背灣坑及城門谷流域之草城石澗較為熱門,惜諸如城門谷流域之蝦公坑、大埔滘流域之猛鬼坑鹿山飛瀑、大埔河谷之打鐵屻左坑、火炭谷之狗肚南坑等等頗為冷清。回說針山流域,東至西者大概有排頭坑萬佛寺坑)、友愛坑七弦琴坑神秀坑神秀左坑香粉寮坑針山南坑。云云石澗中水量最豐沛者,要數七弦琴坑;若遇最宏奇者,非神秀坑莫屬。

七弦琴坑,或曰白田坑,源起針山東北,流入城門河。以右源為主源,全澗大部份路段皆穿過白田寮屋區,水壩以上雖然頗多廢置寮屋,仍有少數尚有常住人口,是故此澗滿佈水喉,大大破壞景觀,幸而污染出奇地少,不會令人反感。據說此澗流水躍於石排似輕撥弦琴故名,至於何解「七」就不得而知,若數瀑布,可辨者十數個之多。

神秀坑,源起針山峰尖,流入城門河。此澗水量甚少,澗容平平無奇,惟約 200 米處有一橫崖高近半百米,流水集中飛躍而下,彷若世界最高瀑布天使瀑布 Angel Falls 之縮影。主源漫長且離澗路陡峭,人跡甚少;右源另有一短壁如北龍石澗「天書壁」,名為「小天書壁」,為大部份旅者選取離澗之途。

橫山口東坑、赤崖白水岩

日期︰2021-07-31
難度︰橫山口東坑 ★★★
   鹿赤溪   ★★★
路線︰北潭坳→赤徑→鹿赤走廊→鹿湖北坑→橫山口東坑→鹿赤溪→赤徑→北潭坳
編號︰橫山口東坑 253/210731+1:467
   鹿赤溪   55.4/210731+2:468

橫山口東坑,源起牌額山金山尾相夾之橫山口,流入鹿湖北坑,乃其右源之一。查北坑可遊之源流甚多,主流以「小巫峽」之左源最為人所共知,隨後再分左右支各抵「鹿赤走廊」及鹿湖郊遊徑,坊間作「北坑右源」則主要計有二:金山尾東坑及本澗。此澗實際屬北坑右源右支主源,其左支也有遊蹤,左右支分源以下,崖瀑有數,形態各異;右支以上,仍似中型澗道,中小型瀑潭不斷,其中一條右支,澗口瀑流極為出色。全澗驚喜連連,叫人激賞。

赤徑(舊作赤逕)後方有一企崖飛瀑,土名白水岩,或曰流水岩赤崖,其澗則稱為鹿赤溪赤坑,然而上述之北坑土名亦作鹿赤溪,頗為混亂,惟今通指赤崖,宜留意。鹿赤溪,源起牌額山西北,流入赤徑口,與北坑左右門神之姿勢擁抱赤徑。此澗以白水界廢田以下之開揚澗道至為精彩,白水界處則有山徑東至横山口十字路口,西抵燈芯塱鹿湖高原,可與北坑連遊。

花心坑左源

日期︰2021-07-24
難度︰★★★
路線︰黃泥頭→花心坑村→花心坑→石芽山→花心坑村→黃泥頭
編號︰250/210724+1:462

花心坑,源起水牛山石芽山相夾之山谷,流經花心坑(村),流入小瀝源。源出水牛山西坡之右源,乃祈公介紹之花心坑,潭瀑欠奉且水枯;源出石芽山西坡之左源,瀑布錯落有序,賞心悅目,走來通暢,惟源末大型山泥傾瀉,令出澗之路頗為驚險困足。此澗特色為瀑下沒有深潭而為沖積層之淺灘,疑似源末之山泥沖至深潭填滿形成。資歷尚淺者切忌亂闖。此澗舊作「花深坑」,此名除了可見於澗初之石屎堰外,亦可見於《新界九約竹枝歌》(節錄):「大輋禾麥實婆娑,崗板田連割最多,頻向花深坑處落,牧童牛凹唱山歌。」

大朗坑(紅禾坑)

日期︰2021-08-08
難度︰★★★★
路線︰蔴雀嶺村→大朗坑→紅花嶺→廟徑→萊洞
編號︰255/210808+1:474

大朗坑,亦作紅禾坑,源起紅花嶺南坡,流經禾坑大朗禾塘崗,出沙頭角海。自入澗起,一段暢快流域後即進入奇密無比之藤蔓地帶,荊棘滿途,亟需毅力與勇氣;海拔 80 餘米處三分,以中源為主源,約 200 米處澗勢陡峭,瀑崖連綿,旅者只能沿瀑上攀,一洗頹風,危而不險,境內少見;離澗後需突破紅花嶺南坡茂密草坡至稜線主徑。本澗走線極不明瞭,枯水期則嫌無景,故只能於植被最茂盛時期探遊方能一睹其氣勢。本澗計有瀑布八個,可合稱「大朗八瀑」,與同為八數之紅花嶺水系麻雀石澗「紅花八瀑」可媲美矣。

大地塘坑、雙龍右澗

日期︰2021-07-11
難度︰大地塘坑 ★★
   雙龍右澗 ★★★
路線︰梅窩→大地塘→大地塘坑→二東山東坡→雙龍右澗→南大嶼郊遊徑→南山
編號︰大地塘坑 247/210711+1:458
   雙龍右澗 248/210711+2:459

大地塘坑,源起二東山(官方地圖誤作蓮花山)東南,流入大地塘,本澗因集水區細,水量偏弱,除中段有多塊瀑壁外,全澗澗貌普通。

雙龍右澗,源起二東山以南,與雙龍石澗主源平行,匯流於 105 米處;通常只遊南大嶼郊遊徑以上一段,澗道大部份皆為岩坡,大有一瀉而下之勢,下溯時之高度感堪比鳳東飛流,其特色可謂別樹一幟,惜為資深旅澗者忽略。

猛鬼坑

日期︰2021-01-29/2021-07-17
難度︰★★
路線︰松仔園→猛鬼坑→啡黃路
編號︰226/210129+1:406
   226.2/210717+1:460


猛鬼坑,源起草山東北,流經大埔滘出吐露港。本澗集水區倚鹿山之西,大部份皆納入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範圍。澗名源自松仔園猛鬼橋:事緣 1955 年 8 月 28 日一場山洪沖走於橋下避雨的 28 名遊人,其後此橋易名為「怒水橋」,今有記念碑立於松仔園;其後本橋附近之大埔公路經常發生交通意外,更有不少屬離奇之事,「怒水橋」亦漸改稱為「猛鬼橋」至今。祈公指出,本澗可分三段,以界為名,天地人三界:「人界」者,水壩至藍路,澗床寬廣平坦,時與山徑相鄰而人聲若近漸遠,僅有一橫瀑,尾段與山徑齊行,有舊鐵軌橫跨;「地界」者,藍路至啡黃路,乃指右源,澗道漸窄,陰暗如地府,初時省藤阻路,極不暢通,隨後連串急流短瀑,為全澗之精華,已故行澗前輩陳伯稱之為「閻王溝」;「天界」者,啡黃路至植林徑,屬平靜之源末。

西灣角海岸、蜈蚣北坑(風琴坑)

日期︰2021-07-01
難度︰蜈蚣北坑  ★★
   西灣角海岸 ★★★★
路線︰西灣亭→西灣→西灣角→風琴崖→風琴坑→百足地→吹筒坳→西灣亭
編號︰245/210701+1:455

蜈蚣北坑,源起西灣山百足地,流入西灣角南面,入海前有一瀑崖,其崖中六角柱角狀如風琴,故亦作「風琴坑」,其名字名氣更甚於原名。全澗除「風琴崖」外無甚特色,惟澗道暢道,頗開揚,澗床岩層紋理錯落有序,一如西貢東水系之特色,尤其源出西灣山之小澗,諸如蜈蚣南坑西灣山西坑蠄蟝坑螺地墩南坑等等。此澗最大難度不在澗本身,而在綑西灣角海岸︰高繞海蝕隙及臨近海灣前的陡峭崖壁。

長洲白鰽石城、火炬海岸、花瓶海岸

日期︰2021-06-12
難度︰★★★
路線︰長洲碼頭→西園→白鰽灣→白鰽石城→火炬海岸→東堤→花瓶石→花瓶海岸→玉璽石→長洲碼頭

長洲本為一個連島沙洲,南北兩島相連成為今日之東西兩堤。長洲最高點不過百多米,論行山,長洲可謂毫不入流;若論綑邊,倒有多條路線可選。白鰽灣旁有一山嘴,為長洲最南點,即南角嘴,此嘴海岸巨石高崖林立,稱為「白鰽石城」;爾後一段至九宮塘之海岸,因有一奇石如火炬(或有作「魚翅石」),故稱為「火炬海岸」,有兩條海蝕隙有待旅人突破。位於「小長城」之下的「花瓶石」與「玉璽石」之間,則稱為「花瓶海岸」,與前者一樣,集勇氣與技巧於一身的短程綑邊路線。

閻王坑

日期︰2021-05-19
難度︰閻王坑  ★★★
   閻王右壁 ★★★★
路線︰石壁引水道通道→石壁水塘→閻王坑→貝納祺徑→閻王坑→閻王壁→斬柴坳→天梯→昂坪
編號︰241/210519+1:445

閻王坑,源起鳳凰山西南,一樹坡脊與西狗牙脊相夾之深谷,流入石壁水塘。本澗特色為全澗深藏林中,幾乎缺潭無瀑,由水塘至出澗位置,落差達 600 米,卻以平均坡度上升。出澗位置處土名「穿窿搭橋」,即狗牙嶺主峰與閻王壁底之間的山坳,然而撇除眾左源引至之壁底危攀,主源亦可於閻王壁右方上攀一段,感受閻王壁之氣勢。本澗可分兩段,以貝納祺徑(即石壁郊遊徑)為界,通常旅者只走上段;此澗只適合喜尋幽之人士。

攀龜南山下

日期︰2021-02-16
難度︰★★★
路線︰南涌→海背嶺→大瀝嶺→平頂坳→南山→東山下→鶴藪

黃嶺以北有一山體名大瀝嶺,海拔 486 米,官方誤植為「龜頭嶺」,查其主峰以西高約 301 米之小山崗方為其名。大瀝嶺北面餘脈伸入沙頭角海,有一長形山體名海背嶺與吊燈籠西北脊相夾,形成南涌與鹿頸臨海沖積地,以南涌河為主,匯屏南石澗黃嘉石澗兩條豐水大澗。回說海背嶺,沿脊可登大瀝嶺,初段風光明媚,縱覽沙頭角海和南涌魚塘風光,隨後轉為林路,登主峰之途略崎嶇,臨頂回望沙頭角海風光,又是另一種體會。

黃嶺西隅有兩座岩石山頭,南者曰白燕岩,北者曰南山,兩山之谷為白鶴石澗所在。南山西北脊陡峭而石碎,然而有一路可急降東山下返回鶴藪,為資深山友提供另一條可取的落山路線。

西灣山西坑

日期︰2021-01-30
難度︰★★★
路線︰上窰→西貢西灣路→蜈蚣地→蜈蚣南坑→萬宜水庫→西灣山西坑→獨孤山→東壩→西貢萬宜路→鰂魚湖
編號︰227/210130+2:408

西灣山西坑,源起西灣山,流入萬宜水庫。西灣山西坡有兩個相較大的集水區,一為源自蜈蚣地的蜈蚣南坑,二為其主源擁有雄奇深峽,雕飾自六角柱石的垂直弱線,枯水期淒冷,與附近的蠄蟝坑蜈蚣南坑如出一轍,又各具特色。

新塘坑主源

日期︰2021-01-24
難度︰★★★
路線︰林村新村→新塘坑→南大刀屻→磚窰
編號︰225/210124+1:405

新塘坑,源起南大刀屻東南坡,流入林村谷近沙壩(對岸為新塘);大刀屻水系向來遊者較稀,澗名更出現多種命名方式,包括以大刀屻為主體,或南北大刀屻為主體,或以流入之村落為主體,本澗亦有旅者命名為「刀屻南坑」或「南屻東坑」,本誌採用第三個命名法則。新塘坑入澗路線相當迂迴不明,澗容初期以大刀屻水系來說並不算茂密,自進入 179 米之主源起,有深峽、瀑壁與不能翻越之石峽靜待旅者突破,窮源可出大刀屻主山徑。

睇魚岩頂、罾棚角嘴

日期︰2021-01-16
難度︰★★
路線︰西灣亭→吹筒坳→西灣山→睇魚岩頂→長岩頂→罾棚角頂→罾棚角嘴→浪茄仔→浪茄→東壩→西貢萬宜路→鰂魚湖

睇魚岩頂,標高 233 米,列「西貢三尖」之一,倚西灣山西面,下有奇岩「燕子岩」,其南有山嘴伸延入海,南行依次為 136 米高的長岩頂與 141 米高的罾棚角頂。罾棚乃古時捕魚用具,地名以其命名,必然與漁業相關,睇魚岩頂更道出昔日之用處。

雲鶴石澗

日期︰2020-12-13
難度︰★★★
路線︰鳳園→沙螺洞→雲鶴石澗→九龍坑山→九龍坑
編號︰220/201213+1:391

雲鶴石澗,源起九龍坑山(即雲山)北面的雞仔峒,可能喚作「雞鶴石澗」更貼切且有趣,與黃鶴石澗合流,流入鶴藪;「雲沙古道」以下一小段為寬廣中型澗道,有「半壁廊」與大潭,暢通易行,古道以上,澗口貌不祥,省藤封路,後半段則變得暢通,有數漫可賞,引向雞仔峒之左源流勢極弱,取道右源,旋即接上古道,再接發自鶴藪水塘登九龍坑山的北脊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