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潭石澗

日期︰2019-08-04
難度︰★★★
路線︰鯽魚湖→北潭村→龍坑→花潭石澗→龍坑→北潭村→鯽魚湖
編號︰191/190804+1:319


花潭石澗,土名龍坑,源起畫眉山(即花苗山)以東,於鯽魚湖與正坑、鯽魚湖石澗、秋楓石澗及牌額西坑等匯合,流出北潭涌。此澗藏於太墩、雷打石山、畫眉山、岩頭山(牛頭山)及牛耳石山四山相夾之幽谷,匯眾多支流,諸如雷花石澗、畫眉坑、牛耳石坑、蛇地坑等,合稱「花潭五澗」。花潭石澗為五澗之首,北潭村以上分源前為平坦緩流域,無潭無瀑,分源後起,潭瀑相接,於一處九十度右折之澗道冒出中型峽瀑,是為「隱瀑」,隨後坑峽狀澗勢不斷,始見險要。

數日前的八號風球為香港帶來兩日雨水,乘塔巴士路過西徑坑與長情坑,見水量令人滿意,意味是次行程不會像上星期的屯門老虎坑般乾旱。鯽魚湖起步,橋下不已是蛇地坑分源處,入澗位當然不在此地。經過鯽魚湖村,沿石屎村徑向西北方向行,右側河谷對岸便是麥理浩夫人渡假村所在。來到北潭村,有指示牌指引行山人士方向,免得誤闖村地,惟依龍坑的隱密小徑則不在列中,宜依地圖選擇正確的路。在一白色建築後方有一塊空草地,有引路絲帶在前。四個月前完溯雙牛左坑後經北潭石落山途經此地,夏日雨水令草莽叢生,路況差天共地。經過北潭壩「大陂頭陂」(難道北潭二字為陂頭之音轉?),在此已可入溯花潭石澗之中段,但澗途漫漫,變化甚少,宜續走傍澗山徑。良久,穿過一閘,澗對岸便是北潭石脊的入口,或沿澗邊直登嶂上,惟水豐時期,必須涉水過澗,而我們則棄徑,在此入澗。

鯽魚湖村

舊橋

北潭村

北潭壩「大陂頭陂」

遠望北潭石脊

過閘

仍屬花潭石澗中段的範圍,澗床寬而多巨石,水淺而缺潭瀑,石面出奇地滑,澗床凹凸不平,走起來比想像中困足。翻過巨石,小心選擇淺灘處前行,終遇一深潭阻路。約 68 米處之分源,左為畫眉坑,右為花潭石澗。往前多走一會,約 73 米處,右源為牛耳石坑,左為花潭石澗。由此起,再沒有易錯入的分源;很快,便遇上一個扇形短瀑。在潭左攀上瀑邊,即見另一道簡單直接的短瀑注入深潭。左邊有沿崖邊林邊避險,隨後再有兩疊瀑布,下有深潭。在此,隆隆水聲響徹林澗,未幾,一個右彎,一道洪流似的峽瀑出現眼前。

入澗

仍有小亞馬遜的感覺

若非石滑,相當寫意

始見白流

有驚喜

扇形瀑布

一瀉而下

瀑左上攀

兩疊瀑

此瀑之所以稱為「隠瀑」,皆因在一彎之前不見其貌,隨後所見,氣勢如虹。「隠瀑」可粗分四層,跌水潭後的第一層可沿潭右橫移於瀑邊,有平台可立在瀑布前面;第二層沿瀑右濕壁處攀至上方頸位,亦算簡單;惟第三層乃一近垂直的瀑布,只能取道右方之石崖上攀,然而近瀑頂處仍不能入澗,須在壁中往上再攀數步方能橫移回澗中,此數步能回望瀑底,懸空感甚強且無令人安心之手位,為全澗最難之處;第四層乃一長扇形瀑布,其跌水潭如天池一樣。

隱瀑

另一角度

上攀第二層

第三層近險位

第四層的瀑布

第四層頂

回望第四層瀑布下跌水潭

別過「隱瀑」,澗道稍見平緩,有一左支呈濕壁狀,有不少新落下的碎石。爾後澗道再次提升,巨石邊一道曲流帶來不平凡的景致,石面飛瀉流水之後再見明顯分源。取左源續行,出現半壁廊的風貌。一道形如新月的急流沖刷,人可沿水流上攀,玩味十足。潭後一道樹根瀑布,在其右方上攀;再抵圓形深潭,後方的瀑布如線,沿其右壁可攀至瀑頂。最後在一道優雅的瀑布,我們沿右岸之山脊鏟林至麥徑,據說繼續沿澗上溯亦無不可。抵麥徑,有山徑斜落龍坑,雨後極滑,其中近牛耳石坑處更是難以站立。接回龍坑側之古道,返回鯽魚湖,結束是日行程。

塌石

巨石曲流

石面飛流

左右分源

半壁廊

新月曲流

新月曲流

樹根瀑

如碗的深潭

瀑右可攀

此瀑右邊山脊鏟林

近麥徑,遠方為雷打石

山徑回走龍坑

爛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