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碉堡舒弗貝利大街 Shaftesbury Avenue, Shing Mun Redoubt
城門碉堡完工於1937年,乃二戰前英軍於香港築成的醉酒灣防線(於1934興建,1938完工),亦係一戰後遠東領土最大型的防禦工事,被喻為「東方馬奇諾防線」,此概念早見於1913年安達臣少將(Maj. Gen. Charles Anderson)提出興建九龍防線以防中國軍隊,並於一戰落實部份計劃;1935年巴倫少將(Maj. Gen. Frederick Barron)提交的《香港防禦設施報告》(Report on the Defence of Hong Kong)中完善這條防線;但防線並非固若湯金,一直被認為難以讓大型部隊穿越的天險城門谷,仍需築建碉堡以封鎖防線漏洞,並由四個機槍堡(編號400、401、402及403)用地道連接所構成,這正是城門碉堡之由來。
鶴嘴西坑
日期︰2015-07-26/08-02
難度︰★★
路線︰鶴嘴道→鶴嘴西坑→鶴嘴山→鶴嘴道
編號︰145/150726+1:238 | 145.2/150802+1:239
鶴嘴西坑,源起鶴嘴山西坡,流入大潭灣。本澗屬季節性溪流,一般雨後亦只見少許流水,但澗床異常乾淨,是港島水系的特色——相信遭食環署清理碎石與草木以絕蚊患。此澗主分兩源,左源左支為探遊路線,奇短,左源右支密不可通,與左支之間有一列露壁,於左支出澗時可見;右源入口頗隱蔽,無水,景象亦屬藤蔓交加之流。查鶴嘴西坑無景可觀,不值探遊。
難度︰★★
路線︰鶴嘴道→鶴嘴西坑→鶴嘴山→鶴嘴道
編號︰145/150726+1:238 | 145.2/150802+1:239
鶴嘴西坑,源起鶴嘴山西坡,流入大潭灣。本澗屬季節性溪流,一般雨後亦只見少許流水,但澗床異常乾淨,是港島水系的特色——相信遭食環署清理碎石與草木以絕蚊患。此澗主分兩源,左源左支為探遊路線,奇短,左源右支密不可通,與左支之間有一列露壁,於左支出澗時可見;右源入口頗隱蔽,無水,景象亦屬藤蔓交加之流。查鶴嘴西坑無景可觀,不值探遊。
石荔坑左源、猴塘溪
日期︰2015-07-19
難度︰★★
路線︰白沙澳→石荔坑→石屋山→嶂上→猴塘溪→海下路
編號︰石荔坑左源 63.2/150717+1:236
猴塘溪 41.2/150717+2:237
石荔坑,土名擔水坑,源起石屋山北部,乃最大河谷,流入荔枝莊。本澗可分兩段,下段指荔枝莊至山徑,平坦易走;上段則由山徑起至山頂,內藏兩源,右源為主源,景色平淡,左源反倒較為險要,有高聳瀑壁。猴塘溪,源起石屋山東部,流入大灘,海下路一段已被截流,而水壩以上至嶂上一段,則喻為嬉水樂園,中段有古道相連,全段以巨石為主,臨近嶂上,有形態優美的短瀑相連。
談起石屋山,翻查二戰前英軍地圖,此山標名 Peak A,未知是否名出如同 K2 一樣。
難度︰★★
路線︰白沙澳→石荔坑→石屋山→嶂上→猴塘溪→海下路
編號︰石荔坑左源 63.2/150717+1:236
猴塘溪 41.2/150717+2:237
石荔坑,土名擔水坑,源起石屋山北部,乃最大河谷,流入荔枝莊。本澗可分兩段,下段指荔枝莊至山徑,平坦易走;上段則由山徑起至山頂,內藏兩源,右源為主源,景色平淡,左源反倒較為險要,有高聳瀑壁。猴塘溪,源起石屋山東部,流入大灘,海下路一段已被截流,而水壩以上至嶂上一段,則喻為嬉水樂園,中段有古道相連,全段以巨石為主,臨近嶂上,有形態優美的短瀑相連。
談起石屋山,翻查二戰前英軍地圖,此山標名 Peak A,未知是否名出如同 K2 一樣。
西旅指揮部 West Brigade Headquarter
二戰時期,英軍為防日軍入侵,於黃泥涌峽設立西旅指揮部,由港島旅司令加拿大羅遜(John K. Lawson,1887-1941)准將為指揮。1941年12月,日軍南下香港,新界及九龍失守,英軍退守香港島;同月19日,攻打黃泥涌峽;蘇格蘭營A連於司徒拔道受日軍重創,仍堅持前往支援西旅指揮部,至西旅指揮部外圍,僅餘十五人,三名排長、連士官長均告陣亡;自香港仔而來的皇家海軍,則於黃泥涌警署遭日軍伏擊,傷亡慘重;早上10點左右,於日軍包圍數小時下,羅遜准將決定突圍,留下一句「I am going outside to fight it out」,破壞西旅指揮部所有通訊系統,帶領指揮部成員撤離,隨即遭受日軍東海林俊帶領的第230聯隊猛烈攻擊,幾乎全數陣亡。而羅遜准將右大腿中彈,致動脈斷裂,失血過多而死,係十八日香港保衛戰中陣亡軍階最高一人。是日戰事,亦係香港保衛戰中單日死亡數字最高的一日,大部份皆戰死在黃泥涌峽。其後日軍打掃戰場時,東海林俊下令用毛毯包裹羅遜遺體,就地安葬。
大城西南
日期︰2015-07-21
難度︰★★★
路線︰菠蘿壩→灰橋→大城石澗→西南坑→大帽山道→荃錦公路
編號︰大城石澗 8.2/150712+1:234
西南坑 35.7/150712+2:235
大城石澗,新舊九大石澗一員,帽山五澗之首,源起大帽山東南麓至四方山及猴岩頂南麓,昔日經城門谷及瀝源,流入沙田海,今成為銀禧水塘(城門水塘)主要的集水區,下游舊河道經拉直成城門河。大城石澗之大,憑其三數支流各有名字可略知一二,分別為西南坑(左源)、北坑(主源)及王母石澗(右源,又名一條龍石澗)。自城門水塘灰橋起,翠綠清潭,大小深淺各異,至龍泉谷,人氣鼎盛,為第一離澗點;過一條龍,為第二離澗點;抵楓葉潭,至肥佬麥,為第三離澗點;以上源道雙分,左西南坑右北坑,兩者皆須溯至大帽山道方能離澗。若由城門水塘起窮源,必須預留足夠體能和時間,幸本澗離澗處多,惟當心雨後洪流,非一般澗道可比疑。
難度︰★★★
路線︰菠蘿壩→灰橋→大城石澗→西南坑→大帽山道→荃錦公路
編號︰大城石澗 8.2/150712+1:234
西南坑 35.7/150712+2:235
大城石澗,新舊九大石澗一員,帽山五澗之首,源起大帽山東南麓至四方山及猴岩頂南麓,昔日經城門谷及瀝源,流入沙田海,今成為銀禧水塘(城門水塘)主要的集水區,下游舊河道經拉直成城門河。大城石澗之大,憑其三數支流各有名字可略知一二,分別為西南坑(左源)、北坑(主源)及王母石澗(右源,又名一條龍石澗)。自城門水塘灰橋起,翠綠清潭,大小深淺各異,至龍泉谷,人氣鼎盛,為第一離澗點;過一條龍,為第二離澗點;抵楓葉潭,至肥佬麥,為第三離澗點;以上源道雙分,左西南坑右北坑,兩者皆須溯至大帽山道方能離澗。若由城門水塘起窮源,必須預留足夠體能和時間,幸本澗離澗處多,惟當心雨後洪流,非一般澗道可比疑。
北婆羅洲(砂勞越、沙巴)D8-9︰瓜拉彭尤
日期︰2015-07-04~5
路線︰亞庇→瓜拉彭尤→亞庇→香港
瓜拉彭尤(Kuala Penyu),位處沙巴東隅,與汶萊比鄰。此地不為港人熟知,唯一景點迪加島國家公園(Pulau Tiga National Park)始為人所問津。此國家公園因某電視節目而聞名,以「生還島」一字為人所知,杳國家公園範圍涵蓋三島,分別 Tiga(迪加島,即生還島)、Kalampunian Besar(白沙島)及 Kalampunian Damit(蛇島)。典型行程皆於迪加島附近浮潛,有島上玩火山泥,於白沙島拍照,還有在蛇島尋找毒蛇,即使次序有變,大體上都是這樣的活動。
路線︰亞庇→瓜拉彭尤→亞庇→香港
瓜拉彭尤(Kuala Penyu),位處沙巴東隅,與汶萊比鄰。此地不為港人熟知,唯一景點迪加島國家公園(Pulau Tiga National Park)始為人所問津。此國家公園因某電視節目而聞名,以「生還島」一字為人所知,杳國家公園範圍涵蓋三島,分別 Tiga(迪加島,即生還島)、Kalampunian Besar(白沙島)及 Kalampunian Damit(蛇島)。典型行程皆於迪加島附近浮潛,有島上玩火山泥,於白沙島拍照,還有在蛇島尋找毒蛇,即使次序有變,大體上都是這樣的活動。
北婆羅洲(砂勞越、沙巴)D7︰姆祿國家公園第四日
日期︰2015-07-03
路線︰姆祿→亞庇
是日行程由 camp 5 撤出至姆祿國定公園總部,然後乘坐飛機至沙巴洲的亞庇,休息半日。昨晚跟 Nick 商討過今日聲機的安排,廚房大姐亦在場,五點幾起床梳洗,她已在廚房準備早餐。為了能趕上班次改早的飛機,我們準備妥當,隨時出發,就等待時鐘踏正六點,就連事不關已的 Sonia 亦坐在餐廳等待出發。六點零五分,我們五日呆坐,其他的住客亦相繼起床,就是不見 Nick 的蹤影。我走進廚房向大姐查詢 Nick 已床了沒。不出所料,Nick 仍在睡覺中,他懶洋洋的起床,叫我們先行出發。
路線︰姆祿→亞庇
是日行程由 camp 5 撤出至姆祿國定公園總部,然後乘坐飛機至沙巴洲的亞庇,休息半日。昨晚跟 Nick 商討過今日聲機的安排,廚房大姐亦在場,五點幾起床梳洗,她已在廚房準備早餐。為了能趕上班次改早的飛機,我們準備妥當,隨時出發,就等待時鐘踏正六點,就連事不關已的 Sonia 亦坐在餐廳等待出發。六點零五分,我們五日呆坐,其他的住客亦相繼起床,就是不見 Nick 的蹤影。我走進廚房向大姐查詢 Nick 已床了沒。不出所料,Nick 仍在睡覺中,他懶洋洋的起床,叫我們先行出發。
北婆羅洲(砂勞越、沙巴)D6︰姆祿國家公園第三日
日期︰2015-07-02
路線︰Camp 5 → Gunung Api → Camp 5
Gunung Api,意即「火山」,或音譯「亞比山」,高1750米,是一座石灰岩山。位處姆祿國家公園,此山以石灰岩的喀斯特地形(karst formations)而聞名,統稱刀峰石林(the pinnacles)。Gunung Api 有一洞廳曰 Api Chamber,僅細過砂勞越廳,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除了石灰岩,此山亦以豬籠草聞名,山上可見最少八種。
路線︰Camp 5 → Gunung Api → Camp 5
Gunung Api,意即「火山」,或音譯「亞比山」,高1750米,是一座石灰岩山。位處姆祿國家公園,此山以石灰岩的喀斯特地形(karst formations)而聞名,統稱刀峰石林(the pinnacles)。Gunung Api 有一洞廳曰 Api Chamber,僅細過砂勞越廳,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除了石灰岩,此山亦以豬籠草聞名,山上可見最少八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