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之北‧2019︰沙嶺、大石磨、落馬洲

日期︰2019-01-27
難度︰★★
路線︰文錦渡路→沙嶺→羅湖路→虎地坳→排頭路→得月樓→大石磨→信義新村→蛇嶺→鐵坑山→潘屋村→落馬洲路


昔日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為防犯跨境犯罪及非法入境等問題,於新界北部設立約 2,800 公頃的禁區,包括沙頭角海、蓮麻坑、文錦渡、羅湖、落馬洲、米埔等地方,其後於瘋狂發展的時代保留了大量珍貴且甚少受干擾的原始風光及郊野濕地。

不過,自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五號第一階段縮減蓮麻坑至沙頭角段及米埔至落馬洲管制站,二零一三年六月十號第二階段縮減落馬洲管制站至梧桐河段,及至本年一月四號第三階段縮減梧桐河段至蓮麻坑段,基本上所謂禁區,除了關口外只剩下深圳河,象徵過於實用。縮減禁區騰出(非「釋出」)的土地,將來會面對何種運命,按今日社會狀況,可謂兇多吉少。襯景物猶在,窺探前禁區的風光,細味村落、戰時古蹟等極具香港歷史價值的種種事物。

沙嶺,位於文錦渡與羅湖之間的一個小山崗,標高 129 米,被政府劃為墳場,依山而建,當中有一墳場名為「沙嶺公墓」,是香港唯一的公墓,安葬無人認領的遺體,甚至可以看見名字也不知道,只能刻上編號的無名墓碑。沙嶺上有一個警崗,屬麥景陶教堂(又叫麥景陶碉堡)七座警崗之一,名曰南坑。當年興建的目的,在其監察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防南侵香港。二零一二年,政府宣佈於沙嶺建「超級殯葬城」;一六年風光如舊,今日(一九年)再訪,沙嶺通過之山坳、沙嶺東峰北脊全毀,變成黃沙滾滾的地盤;隨着邊境禁區縮減,推土機可預期地大量進駐時光如封鎖百年之地,莫論生態,單純風光不再,足叫人婉惜。

梧桐河(River Indus)與石上河(River Sutlej)匯流,將沙嶺與大石磨分隔,流入深圳河,河口位正正就是羅湖橋。大石磨,高 183 米,副峰突出的山頭尤為顯眼;西南面劃作羅湖分類靶場,於練靶時於山頂兩處頂點掛上紅旗示意,但近年已再無因應需要而揚旗,變成帶有大英遺風的「日不落紅旗」。大石磨南坡砌有用白色石頭組成的軍徽,是昔日駐港蘇格蘭近衛隊第二營(2ND BATT SCOTS GUARDS)所砌。惟筆者所見,另一山坡亦有類似軍徽,但殘缺不全,難於辨認。

大石磨以東之山谷為馬草壟及信義新村,據說政府已開始收地以發展東北;緊接便是兩座較少人認識的小山崗︰標高 143 米的蛇嶺及標高 134 米的鐵坑山,或籠統以舊稱勒馬洲的落馬洲稱之。此山面對落馬洲河套,腳下魚塘處處,與一河之隔的中國深圳高樓林立形成強烈對比,昔日盲目追求的發展,今日留下的原始風光,正正提醒我們反思大自然的存在價值。被喻為模糊港中邊界的河套區發展工程經已展開,周遭魚塘恐面臨極大的發展威脅。山崗被兩重鐵線圈分隔,疑昔日用作反偷渡之用,今日雖已殘破不堪,惟威力猶在,行山時需特別留神。此山亦有暫時唯一一個於日治時期所設立的三角測量點(三等三角點),為此山添上極強的歷史色彩。

牛烏石澗

日期︰2019-01-13
難度︰★★★★
路線︰錦英苑→牛烏小水塘→牛烏石澗→雁谷迷徑→馬尾脊→利安邨
編號︰185/190113+1:311


牛烏石澗,源起牛押山,流入烏溪沙。本澗下段平緩而谷深,澗床多呈碗形峽槽而難於沿澗上溯,幸有不少繩索慰藉心靈;上段澗勢急升,絕壁連綿,皆危不可攀,險不能越,得從左右迴避,似攀難多過溯澗。高度 266 米處之三源交匯處,其左源為主源,臨近雁谷迷徑為一橫亙絕壁,需沿壁底左移至可攀登處接山徑離澗;雁谷迷徑以上仍可溯遊,澗勢更險,可接馬尾脊。本澗之難度在其碎石奇多且鬆散,路標老舊不明或斷續而失引導作用,行者必須擁有豐富的覓路經驗。

牛烏石澗曾於 2012 年及 2015 年發生致命意外,全因迴避落石或因被落石擊中而墜崖身亡,是故前行者必須與隊友有充足默契,在落石時更須即時大聲叫喊「落石」,以警示後方的隊友。本線極宜與有經驗者同行。

桂角東坑

日期︰2019-01-06
難度︰★★
路線︰打石湖→桂角東坑→龍潭山→大羅天→大江埔→錦田市中心
編號︰184/190106+1:310


桂角東坑(圭角東坑,雞公東坑),土名對面坑,源起桂角山東峰龍潭山,藏於蕉林山與尖石峒之間的山谷,流入打石湖。全澗基本上暢通,惜大量山泥傾瀉與塌樹阻路,偶須穿過藤林,冬日仍見流水,中段仍精華,有一幅十米落差的瀑壁,為其主瀑。桂角山諸澗值得探遊者不多,幅員甚廣的大江浦坑,水源甚豐的下輋坑與上輋坑,再來就是這條谷深源淺的桂角東坑。雞公嶺一名乃政府誤植,本名桂角山或曰掛角山,主峰 585 米者為羅天頂,東峰 555 米者為龍潭山,其下有龍潭寺,相連之石澗為極密之龍潭石澗,西峰 572 米者為大羅天,而稱為雞公山者,則在更西面的以 374 米高的雞公頭為主峰的一列山峰。

東馬肚坑

日期︰2018-12-29
難度︰★★★★
路線︰馬牯纜→東馬肚坑→彌天棧道→大洞脊→大洞禾寮
編號︰183/181229+1:309


東馬肚者,指官坑脊與大洞脊相夾、馬鞍脊東面一列絕壁,氣勢磅礡,煙滅千仞,冷酷無情,莫敢侵犯,「企嶺」之名,亦從此而來;馬大石澗源頭的西馬肚與之相比,實在不足為道。查祁公《香港山澗叢集》,「企嶺」只有「斷鳶壁」一名,其後經過旅人冒險探索,漸將「斷鳶壁」分割,今有「彌天壁」、「斷鳶壁」、「螺旋壁」、「馬吭峽」等名字,分屬不同支源。東馬肚坑,源起馬鞍山東面,流入企嶺下海,為香港三大險澗之一;自入澗起,深入蠻荒前平淡的疏林澗途「蟬鳴峽」,到橫亙阻途巨壁「撲樹崖」,此乃激攀的熱身,然後有六連瀑布的「翠瀑連環」,美景過後,澗途分支甚多,先左再左後右抵「螺旋壁」,其壁右有絕處逢生的陡峭隱脊可通「彌天棧道」。

白顎上下棧道

日期︰2018-12-26
難度︰★★★★
路線︰伯公坳→舊東涌道→地塘仔郊遊徑→北峰嶂→牛塘山→白顎下棧道→白顎上棧道→鳳頂→鳳髻→鳳尾脊→昂坪


鳳凰山馬蹄峽以東,一列絕崖與鳳髻(副峰)構成北天門險境,其崖壁作「白顎」,分隔北天門石澗左右兩源。由北天門石澗主源起,棧道東行,於一個兩米落差位分岔,上攀者為上棧道,下行者為下棧道,多次經過此處,卻未有為意為一個重要的分叉口。白顎上棧道者,在攀上兩米落差後接一幅鬆散碎石坡,其落石會擊中下棧道的途人,宜小心行,其出口約在鳳凰徑高度 845 米處;白顎下棧道,會先遇上一幅落差約五米的崖壁,越過後會經過北天門石澗左源,依澗下溯一小段,再度橫移至鳳凰徑高度 710 米處,即南天門口,沿途頗多分支,有一線高繞左源而不用下溯,但整體上向東南偏東方向水平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