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10:Sukamade 海龜灘

日期︰2024-09-28
路線︰Sukamade Turtle Conservation → Rajegwesi → Surabaya

Meru Betiri National Park  位處東爪哇之隅,面積達 580 平方公里,其中一細小部份涵蓋海洋,乃 Sukamade Turtle Beach(海龜灘),用以保護在此出沒之海龜,包括梭皮龜(leatherback sea turtle,Dermochelys coriacea,梭皮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易危)、玳瑁(hawksbill sea turtle ,Eretmochelys imbricata,海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極危)、綠蠵龜(即綠海龜,green sea turtle,Chelonia mydas,海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為瀕危)及欖蠵龜(即太平洋麗龜,olive ridley sea turtle,Lepidochelys olivacea,蠵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易危)。雖然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2 年,在此的海龜保育工作卻早於 1972 年已經展開。到訪者有幸可觀賞海龜生蛋與將誕生的小海龜放回海洋,是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體驗。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9:Mount Ijen 與 Sukamade 海龜灘

日期︰2024-09-27
路線︰Banyuwangi → Mount Ijen → Rajegwesi → Sukamade Turtle Conservation

伊真火山(Mount Ijen),海拔 2,769 米,屬複合火山;其火山湖水色碧藍,以「藍火」(blue fire)聞名,並擁有世上少數的人手開採硫磺業。今日的火山口座落於直徑達 20 米的同名古火山口,最高點為海拔 2,803 米的 Gunung Merapi;火山湖乃世上海拔最高之酸性火山湖。2023 年,伊真火山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之一員。登山口起為一段坡度較高之石屎路,後段則為普通山徑,與布莫羅火山(Mount Bromo)同為旅遊路線,輕鬆可達;火山口邊緣有不少形狀奇特之枯木,為遊客打卡勝地;然而今年四月,一名中國遊客打卡時因穿着不合適衣服而絆倒掉進崖底身亡,意外位置之枯木遭圍封。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8:Tumpak Sewu 與 Goa Tetes

日期︰2024-09-26
路線︰Sidomulyo → Goa Tetes → Tumpak Sewu → Banyuwangi

有一說指 Tumpak Sewu 乃印尼最精彩的瀑布,雖然並非最大,卻是叫人印象深刻。在爪哇文中,Tumpak Sewu 可以解作「千瀑」,意簡言賅地表達出這個瀑布的最大特徵。此瀑源自 Glidik River,其源頭來自塞梅魯火山(Mount Semeru)。然而「千瀑」之中,只有在河床斷裂處那條瀑布方為河水,其餘從地層間冒出來的瀑布,皆為地下水。在瀑布以下,有一連串充滿鐘乳石(stalactites)與石筍(stalagmites)的鐘乳洞藏在瀑布之下,叫作 Goa Tetes,解佢作「滴水洞」。異樣的景觀與 Tumpal Sewu 分廷抗禮,惜有部份遊人錯過此地。而 Goa Tetes 最誘人之處,正是遊人如行澗一樣,走過瀑流,淺探洞穴,一洗風塵撲撲之風。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7:Mount Bromo

日期︰2024-09-25
路線︰Bromo → Sidomulyo


布羅莫火山(Mount Bromo),海拔 2,329 米,屬外輪山火山(somma volcano),即火山口內被新的中央錐體部份填充,成形火山口中有火山口的格局。這個超巨型外輪火山口稱為 Tengger,直徑 10 公里,成於 80 萬年前,後來在火山口內出現三座新的火山,分別為海拔 3,676 米的塞梅魯火山(Gunung Semeru)、海拔 2,440 米的 Mount Batok 與布羅莫火山。這個盆地為沙所填平,故有「沙海」(Sea of Sand)之稱,這座依然活躍的火山之所以成為知名景點,恐怕就是沙海中冒起火山,還有那山中有山、山後有山的奇異地理景觀。於 2010 及 2011 年,布羅莫火山爆發引致機場短暫關閉,混雜火山灰的大雨破壞日常生活,豪雨引起火山泥流(lahar)摧毀村莊,火山灰則噴至 5,500 米高空,達 370 公里遠。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6:East Java

日期︰2024-09-24
路線︰Lombok → East Java

攀登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的起始村落 Senaru,與龍目島國際機場相距甚遠,車程需三至四個鐘,而即使來到東爪哇(East Java),景點散落島各處,車程亦以數個鐘作起始,更甚者可達七至八個鐘。這恐怕是當初代理公司不建議我們將龍目島行程與東爪哇行程合而為一的原因:車程長、日出前出發、黃昏方抵達下塌地方,以致睡眠時間斷斷續續而不長久。然而習慣勞碌者,也許算不上大問題。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5:Mount Rinjani 第三日

日期︰2024-09-23
路線︰Segara Anak Lake → Torean → Senaru

令一座山在旅者回憶中刻劃出怎樣的印像,多半是其風土人情、與當地人的交流,還有當下的天氣

一般來說,登上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有三條路線:Sambalun 路線、Senaru 路線和 Torean 路線。首日登上火山口邊緣,正是 Sambalun 路線,而一般旅者會在欣賞過林賈利火山與「新山」Gunung Baru Jari 並排的經典角度後沿 Senaru 路線落山,兩者路況相似,皆走在山體的斜坡上;然而一條較新、近年才開放與旅者的 Torean 路線,因走在河谷之中,景緻大為不同,雖然比起 Senaru 路線較長,而且崎嶇,然而其熱帶雨林、瀑布,還有地熱溫泉,與單調的山坡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Torean 路線由 Segara Anak Lake 起計,長約 12 公里,需下降 1,420 米,途中偶有攀升;旅者稀疏,幾乎獨享,與萬頭鑽動的 Sambalun 路線有雲泥之別。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4:Mount Rinjani 第二日

日期︰2024-09-22
路線︰Base Camp → Mount Rinjani → Base Camp → Segara Anak Lake


過着悠閒的時光,仰望這座伸手可及,卻似踏進異世界一樣的山峰…山果然不在高

欲登海拔 3,742 米高之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旅者會在海拔約 2,600 米處作息,並於凌晨出發登頂,攀升 1,142 米。若論登頂日,千多米高度差乃等閒事,然而此山表土極度鬆散,踏腳即下沉,甚於富士山「大砂走」,相當耗費腳力與意志。然而山巔可俯瞰海拔 2,000 米的火山湖 Segara Anak,與後出之火山「新山」Gunung Baru Jari,加上日出時分林賈利火山投影到地平線的影子,還有巴里島的美麗圓錐體阿貢火山(Mount Agung),叫人讚嘆火山活動之壯麗。登頂返回營地後,兩日行程者會隨即原路落山,三日行程者則會繼續前往 Segara Anak Lake,延續未完旅程。體會過無登山杖時需在不穩定斜坡上平衡之苦,登山杖是必須之物;當然,還有腳套,否則落山時砂石會跑進鞋裏,不少旅者脫鞋倒砂,襪更染成灰黑色,頗為狼狽。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3:Mount Rinjani 第一日

日期︰2024-09-21
路線︰Senaru → Sembalun → Pos 2 → Base Camp

雨水未停,雲層卻漸漸上升,在雲底與山稜之間,正上映着火紅的日落

林賈利山(Mount Rinjani)乃龍目島最高峰,海拔 3,726 米,是一座活火山,名列印尼第二高火山。其火山湖 Lake Segara Anak 便是昔日造成小冰河期的撒拉瑪斯火山(Mount Salamas)產物。此山至今仍然相當活躍,是信史時代最具破壞力火山之一。1994 年至 1995 年間,Gunung Baru Jari(意指「新山」)在 Lake Segara Anak 隆起,溶岩流入湖中;最近於 2010 年再次有火山活動,塑造出今日的 Gunung Baru Jari。此山標高 2,300 米。1994 年 11 月 3 日,火山泥流(lahar)由林賈利山沿 Kokok Jenggak River 流至山腳村莊,導致卅人死亡。火山爆發紀錄至 2016 年,稍作平靜。

林賈利山國家公園(Gunung Rinjani National Park)成立於 1997 年,由於可登上火山最高點而漸受歡迎,期間曾因為火山活動活躍而停止登山,所幸至今未有傷亡紀錄。登山行程由兩日至四日皆有,分別在其是否登頂或止於接近 3,000 米的火山口邊緣、原路(Sembalun Route)落山或是前往 Senaru;近年一條新線稱為 Torean Route,乃沿 Kokok Jengvak River 之河谷落山,比起傳統之 Senaru Route 風景更好,惟路沿較崎嶇且失去欣賞 Mount Ranjani 與 Gunung Baru Jari 並列之經典構圖。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2:Lombok

日期︰2024-09-20
路線︰Surabaya → Lombok → Senaru

龍目島(Lombok)屬小𢁉他群島(Lesser Sunda Islands),位處爪哇以東之印度洋帝汶海之間,與其東面之巴里(Bali)以龍目海峽(Lombok Strait)分隔,正正是生物地理學中,分隔着東洋區與澳大拉西亞區之「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所在,亦即是雖然兩島相距僅 30 公里,界線以西接近東南亞生物相,界線以東則為新畿內亞生物相。1257 年撒瑪拉斯火山爆發(1257 Samalas eruption),此島首見於史料之中,其破壞力導致全球氣溫短暫下降:龍目王國首都 Pamatan 毀於一旦、龍目巴里兩島人口劇減、小冰河期令波利尼西亞人進駐紐西蘭中東歐洲北非農作物失收、英國倫敦有饑荒紀錄、日本稻田因氣候轉變失收引發飢荒、吳哥窟人口大減、降水增加令蒙古入侵敘利亞及隨後氣候復常令其國力減弱而退至中國地區、中亞流行黑死病等等。火山爆發後形成今日的 Lake Segara Anak,火山口最高點稱為林賈利山(Mount Rinjani),海拔 3,742 米,為全島最高點。首府馬搭蘭(Mataram)位於島之西隅,有一機場,惟由泗水出發之內陸機不在馬搭蘭,而在東南面的龍目國際機場。由此出發,需順時針方向繞島半圈,方抵登山口,車程超過三個鐘。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1︰起始

日期︰2024-09-19
路線︰香港→泗水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係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橫跨南北半球,同時處於東南亞大洋洲。擁有超過 17,000 個島嶼,主要包括蘇門塔臘(Sumatra)、爪哇(Java)、婆羅洲(Borneo)大部份土地、蘇拉威西(Sulawesi)與新畿內亞(New Guinea)。13 世紀由蘇門塔臘開始,至 16 世紀於爪哇完成伊斯蘭化,至今成為絕大部份人口之宗教信仰。1512 年葡萄牙人率先登陸,160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島上之歐洲強權達二百年之多,至 1799 年破產,荷蘭宣佈印尼成為荷屬東印度,納入為殖民地。至二戰,日本入侵與佔領,結束荷蘭殖民統治,並鼓勵其獨立運動;戰後荷蘭再度實行統治,引發「印尼獨立革命」,於 1949 年十二月,荷蘭最終受國際輿論壓力下方承認印尼為獨立國家。

印尼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之上,除了婆羅洲,幾乎都有活躍火山。1815 年坦博拉(Tambora)火山爆發與 1883 年喀拉喀托(Krakatoa)火山爆發皆為有紀錄以來最大型火山爆發,前者使北半球於翌年夏天消失,後者造成大海嘯,兩者皆對全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火山帶來肥沃土壤外,更成為今日印尼旅遊重要的一部份。是次行程,我們將會登上印尼第二高火山,位於龍目島(Lombok)海拔 3,742 米的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還有位於東爪哇(East Java)的布羅莫火山(Mount Bromo)與伊真火山(Mount I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