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5:Mount Rinjani 第三日

日期︰2024-09-23
路線︰Segara Anak Lake → Torean → Senaru

令一座山在旅者回憶中刻劃出怎樣的印像,多半是其風土人情、與當地人的交流,還有當下的天氣

一般來說,登上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有三條路線:Sambalun 路線、Senaru 路線和 Torean 路線。首日登上火山口邊緣,正是 Sambalun 路線,而一般旅者會在欣賞過林賈利火山與「新山」Gunung Baru Jari 並排的經典角度後沿 Senaru 路線落山,兩者路況相似,皆走在山體的斜坡上;然而一條較新、近年才開放與旅者的 Torean 路線,因走在河谷之中,景緻大為不同,雖然比起 Senaru 路線較長,而且崎嶇,然而其熱帶雨林、瀑布,還有地熱溫泉,與單調的山坡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Torean 路線由 Segara Anak Lake 起計,長約 12 公里,需下降 1,420 米,途中偶有攀升;旅者稀疏,幾乎獨享,與萬頭鑽動的 Sambalun 路線有雲泥之別。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4:Mount Rinjani 第二日

日期︰2024-09-22
路線︰Base Camp → Mount Rinjani → Base Camp → Segara Anak Lake


過着悠閒的時光,仰望這座伸手可及,卻似踏進異世界一樣的山峰…山果然不在高

欲登海拔 3,742 米高之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旅者會在海拔約 2,600 米處作息,並於凌晨出發登頂,攀升 1,142 米。若論登頂日,千多米高度差乃等閒事,然而此山表土極度鬆散,踏腳即下沉,甚於富士山「大砂走」,相當耗費腳力與意志。然而山巔可俯瞰海拔 2,000 米的火山湖 Segara Anak,與後出之火山「新山」Gunung Baru Jari,加上日出時分林賈利火山投影到地平線的影子,還有巴里島的美麗圓錐體阿貢火山(Mount Agung),叫人讚嘆火山活動之壯麗。登頂返回營地後,兩日行程者會隨即原路落山,三日行程者則會繼續前往 Segara Anak Lake,延續未完旅程。體會過無登山杖時需在不穩定斜坡上平衡之苦,登山杖是必須之物;當然,還有腳套,否則落山時砂石會跑進鞋裏,不少旅者脫鞋倒砂,襪更染成灰黑色,頗為狼狽。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3:Mount Rinjani 第一日

日期︰2024-09-21
路線︰Senaru → Sembalun → Pos 2 → Base Camp

雨水未停,雲層卻漸漸上升,在雲底與山稜之間,正上映着火紅的日落

林賈利山(Mount Rinjani)乃龍目島最高峰,海拔 3,726 米,是一座活火山,名列印尼第二高火山。其火山湖 Lake Segara Anak 便是昔日造成小冰河期的撒拉瑪斯火山(Mount Salamas)產物。此山至今仍然相當活躍,是信史時代最具破壞力火山之一。1994 年至 1995 年間,Gunung Baru Jari(意指「新山」)在 Lake Segara Anak 隆起,溶岩流入湖中;最近於 2010 年再次有火山活動,塑造出今日的 Gunung Baru Jari。此山標高 2,300 米。1994 年 11 月 3 日,火山泥流(lahar)由林賈利山沿 Kokok Jenggak River 流至山腳村莊,導致卅人死亡。火山爆發紀錄至 2016 年,稍作平靜。

林賈利山國家公園(Gunung Rinjani National Park)成立於 1997 年,由於可登上火山最高點而漸受歡迎,期間曾因為火山活動活躍而停止登山,所幸至今未有傷亡紀錄。登山行程由兩日至四日皆有,分別在其是否登頂或止於接近 3,000 米的火山口邊緣、原路(Sembalun Route)落山或是前往 Senaru;近年一條新線稱為 Torean Route,乃沿 Kokok Jengvak River 之河谷落山,比起傳統之 Senaru Route 風景更好,惟路沿較崎嶇且失去欣賞 Mount Ranjani 與 Gunung Baru Jari 並列之經典構圖。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2:Lombok

日期︰2024-09-20
路線︰Surabaya → Lombok → Senaru

龍目島(Lombok)屬小𢁉他群島(Lesser Sunda Islands),位處爪哇以東之印度洋帝汶海之間,與其東面之巴里(Bali)以龍目海峽(Lombok Strait)分隔,正正是生物地理學中,分隔着東洋區與澳大拉西亞區之「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所在,亦即是雖然兩島相距僅 30 公里,界線以西接近東南亞生物相,界線以東則為新畿內亞生物相。1257 年撒瑪拉斯火山爆發(1257 Samalas eruption),此島首見於史料之中,其破壞力導致全球氣溫短暫下降:龍目王國首都 Pamatan 毀於一旦、龍目巴里兩島人口劇減、小冰河期令波利尼西亞人進駐紐西蘭中東歐洲北非農作物失收、英國倫敦有饑荒紀錄、日本稻田因氣候轉變失收引發飢荒、吳哥窟人口大減、降水增加令蒙古入侵敘利亞及隨後氣候復常令其國力減弱而退至中國地區、中亞流行黑死病等等。火山爆發後形成今日的 Lake Segara Anak,火山口最高點稱為林賈利山(Mount Rinjani),海拔 3,742 米,為全島最高點。首府馬搭蘭(Mataram)位於島之西隅,有一機場,惟由泗水出發之內陸機不在馬搭蘭,而在東南面的龍目國際機場。由此出發,需順時針方向繞島半圈,方抵登山口,車程超過三個鐘。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1︰起始

日期︰2024-09-19
路線︰香港→泗水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係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橫跨南北半球,同時處於東南亞大洋洲。擁有超過 17,000 個島嶼,主要包括蘇門塔臘(Sumatra)、爪哇(Java)、婆羅洲(Borneo)大部份土地、蘇拉威西(Sulawesi)與新畿內亞(New Guinea)。13 世紀由蘇門塔臘開始,至 16 世紀於爪哇完成伊斯蘭化,至今成為絕大部份人口之宗教信仰。1512 年葡萄牙人率先登陸,160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島上之歐洲強權達二百年之多,至 1799 年破產,荷蘭宣佈印尼成為荷屬東印度,納入為殖民地。至二戰,日本入侵與佔領,結束荷蘭殖民統治,並鼓勵其獨立運動;戰後荷蘭再度實行統治,引發「印尼獨立革命」,於 1949 年十二月,荷蘭最終受國際輿論壓力下方承認印尼為獨立國家。

印尼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之上,除了婆羅洲,幾乎都有活躍火山。1815 年坦博拉(Tambora)火山爆發與 1883 年喀拉喀托(Krakatoa)火山爆發皆為有紀錄以來最大型火山爆發,前者使北半球於翌年夏天消失,後者造成大海嘯,兩者皆對全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然而火山帶來肥沃土壤外,更成為今日印尼旅遊重要的一部份。是次行程,我們將會登上印尼第二高火山,位於龍目島(Lombok)海拔 3,742 米的林賈利火山(Mount Rinjani),還有位於東爪哇(East Java)的布羅莫火山(Mount Bromo)與伊真火山(Mount Ijen)。

頂罌西坑、河背坑

日期︰2024-09-01
難度︰頂罌西坑 ★★★
   河背坑  ★★★
路線︰沙螺灣→彌沙石澗→右源→老鴉嘴→救援徑→東涌
編號︰頂罌西坑 375/240901+1:689
   河背坑  294.2/240901+2:690


荃錦坳以西、蓮花山為首的丘陵地帶,有兩條水源充沛的溪流流入八鄉平原,皆築有水塘作灌溉之用,見證昔日農業昌盛的時代。東面有源起紅輋嶺鱷魚朝天清潭石澗,西面則有源起坳背山河背坑

河背坑,源起坳背山,流域廣,故集水量豐富,上段即水塘以上,不乏精彩瀑潭,未段迴避之連綿瀑流更有牛烏石澗中段之風;中段築有河背灌溉水塘,沒入塘底,水壩以下,更有大澗之姿,引水道旁之深潭更是嬉水勝地,惟受農場污染,殊為可惜;下段是一幅大型石坡,水散如紗,不成澗形,也算一奇。

頂罌西坑(有曰「河背右坑」),源起河背村南面高 245 米之頂罌山(有網友指從舊地圖與墓碑所見,應為頂庵山河背坑入塘處土名鄧庵,即鄧氏居所,會否「頂罌」、「頂庵」皆為「鄧庵」音轉?),有引水道欄截,渠化後流入河背馬鞍崗之間,再於港鐵八鄉車廠河背坑匯流。此坑澗短而精彩,勢若中澗;「越野單車徑」以上,尚有一塊開揚瀑壁,待窮源者突破。

彌沙石澗右源

日期︰2024-08-25
難度︰★★★
路線︰沙螺灣→彌沙石澗→右源→老鴉嘴→救援徑→東涌
編號︰374/240825+1:688

「彌勒水系」眾澗皆源流甚長或富其特色,以「摩天崖」(不是後來用道德綁架強加之「捨身崖」)聞名的彌䃟石澗為首,昂深石澗震撼的「千層瀑」、難度更高的彌深石澗,雨後汨汨的彌東坑,再來就是彌閘彌沙兩個漫長的流域。彌沙石澗,源起彌勒山以北標高 585 米之蓮花山,流入沙螺灣。澗分三源,左右源分於 66 米處,左源再於 176 米處再分成兩支,《百澗》提及乃源遠流長之右源。自 23 米處入澗,至接上山脊之 548 米,爬升達 525 米,相當耗費體力;自分源起,瀑布漸次出現,各式其式,相當精彩;離澗須鏟林攀升 80 米左右,令不少旅者視為畏途。

五肚坑(中源、右源)

日期︰2024-08-11
難度︰★★
路線︰鹿頸→谷埔→五肚→右源→中源→桅尾嶺→烏蛟騰
編號︰五肚坑右源 371/240811+1:682
   五肚坑中源 372/240811+2:683

「船灣水系」,因乏崇山峻嶺,缺深山大澤,亦欠險奇谿壑,素來聞其澗名者,不出苗三石澗黃竹涌牛角涌馬尿河花籃坑鳳凰溪石水澗等地,然而吊燈籠亦孕育出不少值得一遊之山澗,其餘脈減龍嶺,便藏有一條北向之中型澗道五肚坑。本澗源起標高 300 米之桅尾嶺與 259 米之減龍嶺北坡,匯流四肚坑,流入谷埔,出沙頭角海。澗分三源,75 米處左、中源分家,88 米處乃中、右源合流處。右源者,減龍嶺北脊以下,有短峽躍瀑,主瀑高餘十米,略帶險意;中源者,雖無大落差,瀑流相接而形態各異,至廢田區即可棄澗;左源雖源流最高,卻是三源中最為平凡。

隱龍石澗三源

日期︰2024-07-07
難度︰★★★
路線︰橫台山→橫台山坑→坳門→林村坳
編號︰隱龍右源  85.2/240707+1:677
   隱龍左主源 369/240707+2:678
   隱龍左左  370/240707+3:679


雞公山北坡有三條險奇精彩的澗流,東起者飛鳳石澗飛龍石澗隱龍石澗。前兩者相當突出,遠處可見,而隱龍石澗則如其名,藏於澗谷之中,風格亦異於他者,缺少連綿巨壁。隱龍石澗,源起雞公山雞公尾,流入企嶺下海。澗分三源,以右源為主源,主瀑「飛花瀑」至為精彩,後有數瀑可嘗;左主源(右支,又作中源)瀑流不斷而優美,媲美右源,其左支(左源左支,又作左源)分源處乃高瀑雙注之橫壁,可惜景色受水喉所破壞;左支短而澗容普通,惟塌樹短峽與滑石壺穴也富特色。

橫台山坑

日期︰2024-06-30
難度︰★★★★
路線︰橫台山→橫台山坑→坳門→林村坳
編號︰368/240630+1:676

横台山坑,源起南大刀岃孖仔峒北峰南面坳門,流經上村,匯入錦田河。此澗實際上並不流經橫台山,於金寶地後轉向南流,遭「橫台山脊」相隔。「刀屻水系」向來泥鬆石碎,為其特,本澗亦不例外;澗短,時有短瀑,暢通無阻;主瀑落差估計達 40 米,媲美號稱香港最高瀑布梧桐寨長瀑,惟欲登上此瀑,絕不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