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雪峰紀行 D5:西穂独標 D1

日期︰2025-03-26
路線︰松本→平湯温泉→新穂高口→丸山→西穂独標→西穂山荘

北阿爾卑斯山脈可算是日本最為著名的山脈,海拔 3,190 米的穗高岳為其主峰,當中可細分為奧穗高岳前穗高岳北穗高岳西穗高岳。前三者早已踏足,獨缺後者,踏上那險要的奥穗高岳西穗高岳岩稜計劃,遲遲未實行;然而西穗高岳之延稜有一岩峰名西穗獨標,海拔 2,701 米,立於峗峨岩稜之前,可飽覽穗高群峰、龐大的笠岳燒岳,還有乘鞍岳等百名山;本作測量之用而稱之為「獨標」。冬日攀登者通常乘搭「新穗高纜車」由新穗高口起步,以西穗獨標作結,初嘗臨頂一段進階的雪岩混合地形,或僅止步於峰前亦無不可。山麓有全年營業的西穗山莊,令行程安排更有彈性。

完成計劃中的兩座山,令我信心大增;最初安排是日在西穗山莊休息一晚,明早出發登頂,但時間實在太充裕,一度考慮是否延遲半日出發,又或者改成即日來回,可是當時卻擔心自己的速度難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倒不如輕鬆一點,增加登頂成功率。前往高山的高速巴士準時於七點四十分於松本開出,抵達熟悉的平湯溫泉已是九點十八分。此處可謂攀登北阿爾卑斯、遊覽上高地等交通樞紐,甚至有往來新宿大阪京都等特別班次。在此等候車程半個鐘左右的巴士前往「新穗高纜車」,皚皚雪山已能在纜車站望見。相比起假日的谷川岳與平日的木曾駒岳,今日完全沒有遇上同為登山的人。穿着防水褲與雪靴,背着行山杖、冰斧與頭盔的我顯得格格不入。無論身處香港或是外國,登山時夾雜在一群旅遊心態的人總使我煩燥不安,故盡快購買車票,立即排隊登上纜車。

高速巴士

新穗高纜車

纜車分成兩段,第一段抵達鍋平,然後走一小段路到白樺平(しらかば平)再接第二段很長的纜車。隨着海拔上升,周圍雪稜漸漸冒起,環看四周,竟可如數家珍地道出各個冤上白雪的山峰:槍岳南岳西穗高岳笠岳雙六岳燒岳,留下過多少足跡,又有幾多還未踏足?抵達西穗高口,已是海拔 2,156 米之高,室外的觀景台跟剛才所見的一樣。回到室內,填妥「登山計劃書」(登山届),保留一張「登山計劃書遞交證明」(登山届届出済証),在落山後投入信箱以確認安全。離開車站,幾米高的雪牆迎面而來,遊人都在雪廊間拍照、滑冰,而我則花了些時間在遊人通道之間尋找那並不顯眼的登山路。

填妥「登山計劃書」

燒岳

西穗高岳

槍岳、大喰岳、中岳及南岳

吉祥物

西穗 12 峰

是日天色晴朗,陽光照耀,是體感最溫暖的一日。踏進山徑,讓開遊客區,隨風而來的是寧靜,時間極度充裕,刻意放慢腳步前行。網上冰爪,拿出一對行山杖;樹影婆娑,在雪原中微上微落,偶爾西穗高岳在疏林上方浮現。一處開揚處,笠岳雙六岳稜線一覽無遺,這段稜線也是我將來計劃踏足之地。細看西穗高岳稜線,見一建築,那是西穗山莊,是今晚住宿的地點。前往山屋的路景觀相當單一;由最後坳位起計是急登 230 米的斜坡。雪質相當硬,走起來像是踏在碎冰之上。45° 的雪坡,要踢出踏位絕不輕鬆,只好在兩邊鬆軟一點的雪開出一條新路。隨着高度漸升,燒岳後方的乘鞍岳堂堂出現,一座對我來說最輕鬆的百名山,卻又是最無耐的百名山。除了中途遇到幾個落山的旅者,直到抵達西穗山莊方再遇到登山旅人。

遠望西穗山莊

冬季路線

坡度參考

漫長林中攀升

西穗山莊

享受雪山

西穗山莊建在林界之上,背靠丸山,前方是震撼的笠岳燒岳乘鞍岳的無敵風景。時間不過一點鐘。查實往西穗獨標的路並不遙遠,按一直以來的步速,絕對有可能四點前返回山屋。天清氣朗,風和日麗,這是三日山上以來天色最佳的一日,而明日天氣預測則有雲。內心鼓動着,在想是否改成今日登頂,又或者今日失敗,明日仍有一次機會。一名女生跟着教練起步登山,隨後又有一名男生(後來知道是不懂日語台灣人)起步;既然有先驅者,我不必擔心最後雪岩混合地形選錯路線,毅然起步。將行山杖換成冰斧,戴上頭盔,下午一點半,出發。

乘鞍岳

守護登山者安全的西穗山莊吉祥物まもちゃん

丸山只是山屋後的小山崗,緩緩踏上雪坡,西穗高岳巖巉的山稜映入眼簾;據說岩峰計有十一個,而獨標則是最後一個。由於離開林界,原來溫和的涼風,瞬間變成強勁的寒風。雖然未達木曾駒岳那種狂暴,風速也達 16 m/s 之高,立即戴上防風面罩,感覺舒服得多。東面的前穗高岳明神岳亦漸漸冒起。那名台灣人似乎上氣不接下氣,爬頭後抵達丸山。遍地啡黃色石頭如今只看見木樁旁的幾塊石,其他都壓在冰雪之下。

笠岳、雙六岳及西穗高岳

右起第一個岩峰為獨標,中間雪峰為ピラミッドピーク,最左邊雪峰則是チャンピオンピーク

前穗高岳

丸山

緊接的上坡路,在碎石堰松之間迂迴而上,一直延續至獨標前的一個山頭 12 峰。下望眾雪稜長滿落葉的樹,我尤愛這種蒼涼景觀;冰封的上高地對一般觀光客來說是禁地,卻是為目睹那雪之穗高岳且願意走入漫長行車隧道的有心人士的天堂。本來打算在登山行程之後一訪此地,然而望見眼前的景色,上高地瞬間比下去,已無一訪之欲望。橫風持續的吹,多日的錘煉已漸無感覺,只要不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推力,已視之為尋常不過的稜線特色。前方男女已經登上獨標,我也來到最後的山頭,仰望那一小段雪岩混合的攀爬路線。在雪稜上前進,走過填滿雪的小山坳後,來到雪岩混合地形的路段。驟眼看上去,最後登頂路坡度大約只有 45°,沒有描述般可怕,而那男女組合亦正在下降:看見那個女的在雪坡中動彈不得,調整數次姿勢後方能成功下降,就知道實際走起來沒有想像中簡單。待他們離開這條攀爬路線,我便小心翼翼地展開攀登。

往獨標的山坡

蒼涼景觀

丸山、燒岳與乘鞍岳

大木場之辻與有名的錫杖岳

上高地

最右為獨標

前方兩人正走向獨標頂峰

雪岩混合地形

沿着最左方的雪上攀,一直斜移穿過一列雪岩混合之地。雪蓋在岩崖中,極薄,冰爪直接與平滑的岩石接觸,雪不能成為制動物,磨擦力也不及鞋底,偶爾滑動還會發出刺耳的金屬磨擦聲,感覺極差!憑空無依,冰斧也變得毫無用處,此刻與平常攀崖無異,雙手是唯一帶來安全感的工具。跨過最後的石脊,拋身轉向另一坡面,最後也是最斜的一段路就在眼前。雪量比剛才多,看上去只係普通的一條路,才剛踏足,便感受到那種暴露的不安感。雪鬆,步階很容易便踢爛,而且底層還是岩石。冰斧僅能插在岩隙之間,雙手模着手位上攀,然後拔出冰斧,再找下一個制動點。最終,踏足狹小的山頂。站在西穗獨標之上,眼前是極有壓迫感的西穗高岳,眼前一個雪峰,為第 8 峰,名為金字塔峰(ピラミッドピーク),若非險攀西穗高岳,這座山峰是最後的頂點(由獨標西穗共計 12 個岩峰,獨標屬 11 峰,4 峰為勝利峰)。由西穗高岳起,奧穗高岳前穗高岳明神岳這列山峰形成的屏障叫人目不轉睛,躲在明神岳背後是中央阿爾卑斯山脈木曾駒岳空木岳清晰可辨。由於沙塵暴於今日侵襲日本,空氣難以澄明,無緣一睹極目遠方的富士山。另一邊廂,大木場之辻後方是白山別山,實在精彩。那名台灣男生止步於最後的山頭,同時間我亦準備下降。

回望 12 峰

橫移過石脊

最後的雪岩路

獨標頂

可見登上金字塔峰的雪痕,最右方為西穗主峰

被明神岳、燒岳及乘鞍岳包圍的 12 峰

也許是原路回頭,失去未知的不安,下降時確實少了幾分猶豫。雪依然的鬆,重用上攀時踢出的雪階,偶爾的下沉令人有滑落的錯覺。小心地橫過外拗位,再次跨過石脊返回岩崖處,此時掛在背囊肩帶上的相機突然從相機扣飛出來!沒有作聲,我目定口呆看着相機從崖中飛彈,然後掉進雪坡高速滑落,不奢求相機能正常運作,只求能拿回我所有的相片。雪坡盡頭是急斜的雪崖,若相機越過這條界線,一切將化為烏有。相機在雪坡中加速,眼見快要絕望之際,半部相機沉到粉雪之中,在無法回頭的界線前停止滑落。小心地應付眼前的岩石,一點都不能急燥地離開雪岩混合地形,然後在雪坡中橫移至相機停止的位置,將冰斧確確實實地插入雪中,方彎腰抬起這可憐的相機。奇蹟似的,相機只有輕微的金屬刮痕,螢幕無痕,遮光罩壯烈犧牲保護了鏡頭前玉,唯獨鏡頭接口斷裂、光軸偏移,相片拍攝起來半邊模糊。這實在是不幸中之大幸。返回主徑,帶着完全所有目標的滿足心感輕鬆落山,還能一睹南阿爾卑斯甲斐駒岳北岳。查看手表,才不過三點九個字,如期四點前回到山屋。

明神岳,最後方為白山

遠後方,左為甲斐駒岳,右為北岳

令人心情平靜的雪坡

今晚入住人數不過十人。在負責人說明山屋概況和注意事項之後,回到房間整理一下裝備。因應行程改變,明日早餐後可以直接落山,此刻心情有如已經完成行程一樣。買了些紀念品,吃過晚飯後,夕陽開始西下;遙望冠雪的八岳,想起上年的初體驗;太陽降落在遠方白山右方,白雪變得金黃。沒有戴上手套,雙手瞬間變得僵硬。時間尚早,明日也不用急着落山,拿出帶來的一包牛肉乾,配上一罐黑啤,坐在飯堂優哉悠哉地享用,直到山屋關燈。山屋的晚上,令人緬懷早年那些長程縱走,清單中仍有兩、三條縱走路線,不知何日實踐。檢查一下防水褲和腳套,冰爪插穿恐怕是必經的階段;連同相機在內,還有腳踭的傷口,今次行程似乎多災多難。

八岳

白山

日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