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山旅 D3:九重連山 D1

日期︰2025-06-30
路線︰熊本→豊後中村→くじゅう登山口→タデ原→雨ヶ池越→坊ガツル→法華院温泉山荘


雖然都不是崇山峻嶺,也不是日本中部那種連綿稜線與無植被覆蓋的高山地帶或岩稜,但其群峰相擁的重重山峰,亦擁有其魔力

九重山,或更廣泛地指整體火山群的「九重連山」,乃「日本百名山」之一員。最高峰中岳,海拔 1,971 米,為九州本土最高峰(屋久島宮之浦岳中岳更高)。以溶岩圓頂(lava dome)形成為主,九重連山可分成東西兩個山系:西面的「久住山系」包括主峰久住山中岳稻星山星生山三俁山等,東面的「大船山系」包括黑岳大船山北大船山平治岳,其中大船山平治岳係成層火山,北大船山係火山碎屑錐(pyroclastic cone),其餘皆為溶岩圓頂(lava dome),海拔皆落在 1,700 米左右的高度。數萬年前不斷的火山活動形成九重連山的雛形,黑岳則形成於 1,600 年前,當今活躍的火山,則位於星生山以東,位於北千里濱上方的硫磺山。近幾千年來持續的火山活動,並有紀錄下於 1662 年、1675 年及 1738 年爆發,隨後相隔 257 年於 1995 年再度爆發。

關於這座山的名字也有着一個有趣故事:明明叫九重山,主峰卻是久住山,兩者讀音一樣,為何出現兩種寫法?昔日山下舊竹田領地,有九重山白水寺法華院),舊肥後領地,則有久住山豬鹿寺,人們依山號命名地名,故出現「九重」與「久住」兩種寫法。在國家公園成立並命名之際,為避免爭議,採用「阿蘇くじゅう国立公園」這個名字,而山域則以「九重山」稱呼,主峰則寫作「久住山」。

天氣預報由出發前於中午後有微雨,到今早預計於下午四點後才落雨,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由熊本乘坐「JR 新幹線櫻」(さくら)前往久留米,再轉「JR 特急由布」(ゆふ)抵達豐後中村。這個寧靜的小鄉鎮是九重連山的登山口,有「九重町社區巴士」可前往登山口。坐在巴士站旁等候,時間已過,仍未見有巴士抵達。有疑似職員遠距離拍照並談電話,我正疑惑是否催促巴士司機。未幾,巴士抵達,已經比預定時間遲十分鐘,由於前往登山口需在「飯田交流中心」轉搭另一架巴士,有點擔心未能趕上。巴士司機毫無緊張感地駕駛,超過預定抵達「飯田交流中心」的時間仍未到達,我們只能祈求接駁巴士會等待着。司機的電話響起,估計是接駁巴士司機打來。來到「飯田交流中心」,接駁巴士司機非常緊張,連車也不用換,直接跳上司機位開車,以極快速度希望追回時間表中的時間。最後順利地抵達登山口,但經此一役,我們得修改落山日的行程,預早一班巴士,免得因遲到而令接着的交通全數錯失。


JR 特急由布

豐後中村站

九重登山口

タデ原︰長者原~タデ原~雨ヶ池越

「くじゅう登山口」巴士站旁有 mont-bell,出發前隨便逛一逛,店長極力推薦我們九重的溫泉;我也很期待。登山口就在長者原停車場後方,一條漂亮的木棧道引領遊人前往拉姆薩爾濕地蓼原(タデ原)。這片在每年火燒除草管理的濕地,養份豐富,濕地植物生長茂盛,物種多樣。 才剛抵埗,隨即遇上一隻紅灰蝶日本亞種(Lycaena phlaeas daimio,灰蝶科),本亞種產日本列島及樺太。踏上與環境融合的木棧道,跨越一片青綠的濕地,萬綠叢中一點白的日本白絲草Chamaelirium japonicum,黑藥花科)不時出現。從蓼原濕地,可以望見三俁山星生山,山冠被雲霧纏繞,有種快要落雨的氣氛。踏入中午天氣轉差,基本上是登山常識。一種攀藤草本開着或黃或紫的花,是名為日本白前Vincetoxicum nipponicum,蘿藦科)的溫帶植物。長草中混雜紫色花的大薊Cirsium japonicum,菊科),相當顯眼;還有細梗溲疏Deutzia gracilis,鏽球花科),一種開白花的可愛灌木。

くじゅう登山口旁的 mont-bell

九重登山口

過橋就是蓼原濕地

蓼原濕地與三俁山(左)

Lycaena phlaeas daimio 紅灰蝶日本亞種

Vincetoxicum nipponicum 日本白前

Deutzia gracilis 細梗溲疏

沿「長者原自然研究路」登山,在林緣間遇上一隻正在吸水的白斑嫵琉灰蝶Udara albocaerulea,灰蝶科)。往後的路不再是人工木棧道,山徑進入山谷之中,踏在疏林下漆黑的半濕泥濘路。路邊長滿尖被藜蘆Veratrum oxysepalum,黑藥花科),石上也長滿翠綠的青苔。路況比想像中差,亂石散佈,有如走在乾旱澗床;彳亍前行,林中濕氣重,氣溫亦高,空氣沒有流動,汗如雨下。漸漸靠近一條乾旱石澗,澗中盡是巨石,如山崩後的泥石流。坡度漸升,一棵開着大白花的樹引人注目,那是天女木蘭Magnolia sieboldii,木蘭科),是北韓的國花,雖然日本環境省未有列入紅色名錄,但各都道府縣皆有列作瀕危。往後還有假升麻Aruncus dioicus,薔薇科)與細齒南星Arisaema serratum,天南星科),使得這段路不敢過於沉悶。

往雨池越

Udara albocaerulea 白斑嫵琉灰蝶

Veratrum oxysepalum 尖被藜蘆

路況

山崩痕跡

山徑如澗

Magnolia sieboldii 天女木蘭

過澗

Aruncus dioicus 假升麻

攀升結束,山徑變成水平移動,在林中窺見平治岳與今日的終點坊ガツル濕地。錦帶花Weigela hortensis,忍冬科)花開滿途,這種日本特有種只見於日本列島面向日本海一側之山地斜面,因其美麗外貌常用於庭園之中。未幾來到雨池越(雨ヶ池越),一個位於三俁山東北坡的山坳,也是窪地。雨後此處聚積雨水成為平靜淺池,故建有木棧道供旅人使用,在乾旱期亦不用踏進幼細火山灰形成的泥濘。前方除了平治山大船山北大船山也並列在前,構成美麗的風景。

路見平緩

Arisaema serratum 細齒南星

依然不好走

下望起點

火山灰形成的泥濘路

Weigela hortensis帶花

雨池

Spiraea japonica 粉花鏽線菊

Chamaelirium japonicum 日本白絲草

坊ガツル:雨ヶ池越~坊ガツル~法華院温泉山荘

雨池越之後是依山腰漸降的路,重回泥濘與亂石的路況,林中偶爾可望見下方廣闊的坊ガツル濕地。最終與北來「吉部登山口」的碎石路相交,這段暗上的碎石路,似乎也是山莊對外的唯一行車路。意想不到的藍天白雲,眼前被群山擁抱的濕地一片翠綠,圍繞我們的,是平治岳大船山白口岳中岳九州本土最高峰)與久住岳,雖然都不是崇山峻嶺,也不是日本中部那種連綿稜線與無植被覆蓋的高山地帶或岩稜,但其群峰相擁的重重山峰,亦擁有其魔力。

坊鶴濕地

泥濘與亂石

左大船山系,右久住山系

法華院溫泉山莊

終點就在路盡頭標高 1,303 米的法華院溫泉山莊;始於文明 4 年(1470 年)的法華院白水寺,歷戰爭的毀滅與重建,最後於明治 15 年(1882 年)年火災付諸一炬,因應當時登山風氣興起,故重建成山屋予人入住。屈指一算,此山莊已有超過 700 年歷史,不但是九州少有的有人經營山屋,也擁有九州海拔最高的溫泉。入住此山莊必須事前預約,由於我們在這裏住上兩晚,故選擇有鎖的獨立房間,方便存放不用帶上山的物資。即日天氣預報出奇地準確,下午四點幾,三俁山後方積聚大量黑雲,雷聲隆隆,然而山體擋着雨雲,雨水在稍後的時間方落在山屋周邊。山莊職員說我們相當幸運,昨日這個時間正下着大雨。是日入住的人數不過五人,可以獨享溫泉。連日登山行程結束後泡浸溫泉是一種享受,卻沒想到原來在山中也可以這樣。山莊掛着幾幅漫畫《山と食慾と私》的畫作,全都是以九重連山作為背景,這種連動看得叫人既興奮又覺親切。雨水洗去浮塵,晚上星空乍現,隨眼一看,天蠍座、北斗七星懸掛在山莊上方,微風送爽,雖然日間濕熱得如香港,晚上卻是有別於香港的悶熱。

山と食慾と私

夜星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