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山旅 D4:九重連山 D2

日期︰2025-07-01
路線︰法華院温泉山荘→坊ガツル→段原→大船山→北大船山→大戸越→大船林道→吉部登山口→坊ガツル→法華院温泉山荘

淙淙水聲,整晚洗滌心靈,對比瀟淅風雨的啪嗒聲與背脊接近冰點的寒冷,實在是相當幸福的山間睡眠

九重連山有兩塊濕地:三俁山東面的坊鶴(坊ガツル)與三俁山西北面的蓼原(タデ原),合稱「九重坊鶴•蓼原濕原」(くじゅう坊ガツル・タデ原湿原)並登錄為《拉姆薩爾濕地公約》之濕地(香港有米埔濕地)。古時畜牧業繁盛,作為畜生食用草地,牧者會放火燒地以維持其濕地狀態;及後畜牧業衰落,濕地漸漸乾旱並灌木化,故當地志願團體為了維持景觀及文化傳承,每年會定期燒地、去除外來植物,以維持濕地獨有生態(不限於這兩塊濕地)。這種進步思維顛覆香港某些視野草為「無價值雜草」的「保育團體」,固步自封地以為凡事皆植林,諸如桂角山的山火,毫無見識將山地草坡生境視之為惡,欲以植林毀滅;若套上日本管理濕地的思維,即使他日原居民不再燒山,也必須定期放火燒山以維持香港絕無僅有的山地草坡。

九重連山東隅的大船山,列「日本三百名山」,海拔 1,786.4 米,只比久住山矮 20 cm,比九州本土最高峰之中岳矮 4.6 米。北面副峰北大船山實為一座火山,其舊火山口成為一片季節性濕地,稱為米漥,最後一次爆發在 1,600 年前;連同段原御池大船山合共擁有三個火山口。由於大船山仍有爆發風險,加上火山口位置難以預測,是故一般只能以米漥爆發模擬可能情況。山上長滿九州杜鵑Rhododendron kiusianum,杜鵑花科),花期時花團錦簇,山間染成一片粉紫色,亦成為九重連山最廣為人知的景觀。

房間面對平治岳大船山,擁有絕佳的風景,早上溫暖的太陽照射被窩,伴隨着由北千里濱流下來的淙淙水聲,整晚洗滌心靈,對比瀟淅風雨的啪嗒聲與背脊接近冰點的寒冷,實在是相當幸福的山間睡眠。早餐中的一隻溫泉蛋,蛋殼上印了一個溫泉笑臉,叫人會心一笑。

早餐

晴朗的天色僅限中午前,是日天氣預報指中午後會起雲;是故行程安排上先以登頂為上半行程,下半方在溪谷中遊走。離開山莊,職員提醒我們回來的話告之一聲。往露營場走,踏上木棧道,穿過坊鶴濕地,回望山莊方向,後方是聳立的久住山系群峰(可見的山峰有白口岳中岳久住岳三俁山)。營地盡處有一個隱閉路口,此處有兩個登山口,左沿山谷往平治山大船山之間的大戶越,右走山脊直登大船山北面的段原。選右路,隨即進入林中。山路盡是散亂的火山碎屑,其餘的就是火山灰形成的黑色泥濘,在雨水沖刷形成略低於坡面的溝槽,想必香港某個要聲稱「保育山徑」的「保育團體」一定看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招募義工建一條「手作步道」。在這條充滿野趣的山徑上走,遇上一種擁有粗鋸齒葉緣的朝鮮白檀Symplocos coreana,山礬科);氣溫不如昨日般濕熱,林中沒有陽光的直射,溫度稍微下降,加上涼風輕拂,使得這段約 530 米的攀升不太辛苦。

法華院溫泉山莊及三俁山南峰

坊鶴濕地

九住山系︰右起三俁山、中岳及白口岳

右上大船山

亂石滿途

雨水沖刷形成的溝槽

林中忽然出現一處孔洞,可以窺看林外的世界,久住山系一覽無遺。中岳久住山形如反轉的馬鞍山,在其左方是星生山,山下沒有植被,堆滿岩石的小山崗就是硫磺山所在。身後是正綻放的錦帶花Weigela hortensis,忍冬科),白色與粉紅色的配搭相當可愛;還有一種乍看以為是杜英科的日本特有種白滿天星Enkianthus cernuus f. cernuus,杜鵑花科)。漸漸地,植被已轉為以灌叢為主,抬頭望見前方挺拔的岩峰,就是大船山之巔。再多走一會,抵達段原久住山系盡收眼底,北大船山亦漸漸露面。段原是一個十字路口,除了剛才西來的路,往東經米漥黑岳,南登大船山,北經大戶越平治岳。先經過用石屎建造的大船山避難小屋,登大船山的路偶須輕攀,查實走在米窪火山口邊緣。少量九州杜鵑仍在開花,小巧的葉配上相對碩大的花;日本特有種紅滿天星Enkianthus cernuus f. rubens,杜鵑花科)也在開着相同色系的花。越過臨頂前一小段輕攀,來到 1,786 米的大船山山頂。

久住山

Symplocos coreana 朝鮮白檀

Weigela hortensis 錦帶花


Enkianthus cernuus f. cernuus 白滿天星

火山石

大船山

右方無植被處就是硫磺山

段原

Enkianthus cernuus f. rubens 紅滿天星

此段開始多小量攀爬

北大船山

Rhododendron kiusianum 九州杜鵑

北大船山及後方的火山口

大船山山頂

站在山頂石台上,下望一組組岩崖,花期尾聲的九州杜鵑點綴這處險要的地勢。稜線伸延至眼前的北大船山,綠油油的錐形山體與些微下陷的火山口,宛如綠茶布甸。霧氣漸漸進佔,在我們回頭返回段原之時幾乎遮去所有風景。前往北大船山這段平坦的路,茂盛的九州杜鵑令旅者左閃右避,右方那片火山口中的草原,有如世外桃園一樣。突然間,一隻動物(疑似黑熊)高速在草原間跑過,未看清其貌已經消失在灌叢之中。

這處叫人駐足

再影


回望大船山

北大船山山頂

米窪

米窪、大船山與北大船山

Rhododendron kiusianum 九州杜鵑

Drosera rotundifolia 圓葉茅膏菜

Lycopodium japonicum 日本石松

下降北大船山的路同樣是火山灰形成的黑色泥濘,在谷中一條泥石流形成的石河間穿插,有時又走在乾旱澗道之中,頗易迷路。抵達大戶越,此地可續登平治岳,或往男池;而我們則往坊鶴濕地方向。若一直落山,則會回到今早上山的分岔處,而途中轉向北,在無數小澗流過的丘陵地帶如裙帶般水平橫行,大樹林立,上上落落的越過一個又一個的小澗谷,最終抵達大船林道,一條可行車的馬路。

澗道

大戶越望平治山

Hydrangea serrata 澤八繡球

過澗

水平橫行

大船林道

緩降的馬路未幾右轉遠離河谷,進入植林區以砍伐木材。旁邊一條山徑依河谷下降,這條名為鳴子川的溪澗源自坊鶴濕地,中段一處名為九醉溪,建有日本最高的橋九重夢大吊橋。依澗邊山徑下行,陡峭地形加上鬆散坡面並不好走,鳴子川隆隆水聲有重望梅止渴的錯覺,令濕熱的身體覺得有點涼快。正處於果期的草芍藥Paeonia obovata,毛莨科),其果如蕉,又似倒置的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錦葵科)果實。山徑漸漸模糊,交錯在寬廣澗道亂石之中,順勢前行,再一次接回大船林道的閘口。

棄林道

沿澗邊行

Paeonia obovata 草芍藥

隨影

再接大船林道

閘口前有洗車軚的小水池,盡可能避免車輛帶來外面的泥土、細菌和種子。回走林道一小段,來到「吉部登山口」,從這裏沿鳴子川上走可抵達坊鶴濕地。與剛才天然林不同,這邊河岸以植林為主,路況相當宜人。然而為避開近河谷的陡峭地形,中段沿暗脊攀升,此段以樹根為主的路段,坡度甚高,相當吃力。踏在木質化的樹根之上,並不會踩死樹木,木質化樹根亦失去吸水功能,只留下支撐作用,故對這種山徑恨之入骨的某個「保育團體」,聲稱會踩死樹木是無稽之談,只用作欺騙大眾;香港也有不少這樣的山徑,亦不見得有樹木因而死亡。完成這段急升,路轉平緩,未幾已望見有瀑布出現。此瀑布名作暮雨瀑(暮雨の滝)落差約 7 米,闊餘 15 米,切開的澗床是層層疊疊的石片,仿如人工堆砌出來的石牆。用水拭去身上的汗水,繼續上路。雖然鳴子川西岸為植林區,但在暮雨瀑一帶則畫為「林木遺存資源保存林」,即用以保留原生樹種基因,並不會因種植木材而砍伐清光。很快便回到坊鶴濕地那段碎石路,帶點灰濛的天空,望向群山不及昨日般美。幸運地全日無雨,返回山屋跟職員報到,趁晚飯前的空檔泡一下溫泉,實在有點奢華。本以為晚餐餐單跟昨晚一樣,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然而是晚晚餐跟昨晚完全不同,實在是意料之外。

洗軚池

吉部登山口

樹根山脊

暮雨の滝

暮雨の滝

林木遺存資源保存林

回到坊鶴濕地

水氣甚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