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宮崎→肥後大津→一ノ峯→二ノ峯→下布田→肥後大津→宮崎
一之峰(一ノ峯),海拔 858 米,屬於阿蘇山南外輪山向西伸延其中一條山脈,峰頂多石而突出,與海拔 870 米的二之峰形成馬鞍狀。周邊為牧場採草地(即採集野草作飼料之用),故每年都會燒山以維持其草地生境。圍繞一之峰的山皆有大規模植林作木材來源,是故此山展望良好,亦孕育不少草地植物。
山坡草地與燒山,令人不期然聯想起香港的桂角山。火燒一之峰不似蓼原濕地與坊鶴濕地因保育原因而放火,卻無獨有偶維持着山坡草地的生境;酷愛陽光的草本植物在此繁盛綻放,當地人都視之為賞花勝地。若果套在香港情景,一定會有「保育團體」指「野草沒有價值」或是某個生態知識貧乏的、曝光率高的跑山人指「草要十年才長回來」之類的反智言論,一邊愚民式妖魔化火燒山,繼而在不合適的地方種植不合適的樹,毀掉珍貴的草地生境,建立低生態價值的植林區。前車可鑑,香港某地因大量植林令原生珍稀物種於當地消失,作案者亦懵然不知。
早餐是熱狗與咖啡,然後乘搭「JR 豐肥本線」前往肥後大津。與雙石山一樣,一之峰也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登山口,故原打算在車站出口乘搭的士前往,怎料的士站一輛的士也看不見。車站另一邊也有的士站,剛好停泊着僅有的一輛的士;毫不猶豫便走進車廂。可是這次不如昨日般順利,一來司機同樣不懂「一之峰二之峰登山口」的位置,二來這輛的士配備的是舊式導航系統,數據庫中沒有這個地點,也沒有前往這個地點的馬路顯示於地圖上,我們只能說明大概位置,然後在附近開始人肉導航;然而日本的士司機相當敬業,我們看着地圖引導司機,走錯的路,回頭的時候也會停錶不計算車費。最終來到目的地,司機帶着無奈與看似不滿的表情,付錢的一刻,跟他說一句「お疲れ様でした」,他瞬間露出意外的表情,然後展露微笑。的士駛離之時,更加向我揮手,一解那段氣氛崩緊的車程。
登山口就在一之峰南坡山腰的馬路,起步處已是開揚的山地草坡,一直延伸至山頂。綠草如茵,烈日下尚有微風輕撫。目標明確,山頂在起步一刻已經清晰可見,在草坡中突起的岩石山頭。是日乃相當輕鬆的閒遊,可漫步其中。路邊一種開着大朵白花的光葉薔薇(Rosa lucieae,薔薇科),伴有成串啡花的芒蘭(Metanarthecium luteoviride,沼金花科)。下方廣闊平原,視野的確上佳,但看慣香港那種城山,只會覺得太過平淡。一條又一條白色尾巴在風中搖曳的,叫作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報春花科),還有稱為粗毛小米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菊科)的小白花。
沿山脊走,大量岩石出現在前方山頭上,那是臨近頂峰前的環境。在岩石間迂迴前進,有時有分岔路避開石上的小攀爬。石間與草坡中長滿一種日本特有,卻是極度普通的大葉擬寶珠(Hosta sieboldiana,百合科),它的存在有如香港山野的野百合(Lilium brownii,百合科),點綴青蔥大地。每年燒過的山坡,灰燼成為養份,滋潤表土下不會因山火而死的植物根部,翌年再次破土重生,缺乏灌木與樹的阻礙,矮短的草被陽光充足,每年都能燦爛開花結果,延續生命。這是與山火共存的植物的生存技巧,放諸世界亦然。再往上多走一會,來到一之峰山頂。
清風送爽,在此休息。俯瞰不遠的二之峰,同樣的山勢,宛如在草地突立的岩峰,雖非異類,卻頗具特色。這段馬鞍形的山脊,也有不少登峰蝶到訪:黃鳳蝶日本亞種(Papilio machaon hippocrates,鳳蝶科),本種世界廣泛分佈,亞種卻是日本特有;隱穀弄蝶(Pelopidas mathias oberthueri,弄蝶科),這種香港也有;還有黑端豹斑蝶(Argynnis hyperbius hyperbius,蛺蝶科)。登上二之峰的路相較平緩且不用翻越大石,山頂比一之峰高出 15 米。回望一之峰,似岩頭突出,圍繞此山,盡是海拔更高的山頭,諸如俵山與冠岳,盡數被杉木所佔領,而砍伐過的地方則如癩痢。
回頭落山,山腹南面有一條橫移的路不用登頂,最後接回登山口那條馬路。由於回程沒有的士,只能步行至最近、位於下布田的巴士站。遙望一之峰,穿過阡陌與民居,面對夕陽身體如像火爐。搭上巴士,本以為可以安睡至肥後大津。怎料上車時,手上的交通卡不能使用,此巴士只接受熊本的交通卡,司機突然勃然大怒,我聽不懂他在說的疑似方言。未及反應,車已經開動;在香港這是尋常事,但在日本可不尋常:我們仍站在車門旁。司機着我們拿整理卷,沒問題,拿了便坐下來。過了一會,司機問我到哪裏去,我答他車站,他卻重覆幾次,而對我的回答沒有反應,然後大叫「怎麼聽不懂日本語!」隨後司機又叫我付錢,心想我手拿整理卷,不是落車方付車資?既然這個情緒不穩的司機問道,我便問他該付多少錢,佢竟然回答怎知道我在哪裏落車。接着司機不停狂拍找換機叫我兌硬幣,我好奇他如何知道我有否足夠的硬幣同時,他繼續大叫,為免他繼續發狂,便按他意思兌換;然後他又喝罵我巴士行駛時不要站起來,當下實在忍無可忍,但還是沉着氣吞下怒火。巴士停下來,我趕緊兌換,在硬幣掉下來同時,司機指着硬幣跟我說「Japanese Yen!!」(對,英文,之前全是日文)難道會掉出港幣或者美元嗎?司機沒有再發瘋,差不多到站時,司機問我準備好足夠車資沒有、知不知道多少錢,我舉起手上的硬幣、說出了正確車資和人數、沒帶敬語,司機沒有再說甚麼。這一刻,他又不覺得我不懂日本語。抵達肥後大津,回到熊本。晚餐再一次光臨「菅乃屋」,不過這次是 JR 站那家,菜單相對櫻町的簡單,這是短期內最後一次品嚐馬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