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口東坑、赤崖白水岩

日期︰2021-07-31
難度︰橫山口東坑 ★★★
   鹿赤溪   ★★★
路線︰北潭坳→赤徑→鹿赤走廊→鹿湖北坑→橫山口東坑→鹿赤溪→赤徑→北潭坳
編號︰橫山口東坑 253/210731+1:467
   鹿赤溪   55.4/210731+2:468

橫山口東坑,源起牌額山金山尾相夾之橫山口,流入鹿湖北坑,乃其右源之一。查北坑可遊之源流甚多,主流以「小巫峽」之左源最為人所共知,隨後再分左右支各抵「鹿赤走廊」及鹿湖郊遊徑,坊間作「北坑右源」則主要計有二:金山尾東坑及本澗。此澗實際屬北坑右源右支主源,其左支也有遊蹤,左右支分源以下,崖瀑有數,形態各異;右支以上,仍似中型澗道,中小型瀑潭不斷,其中一條右支,澗口瀑流極為出色。全澗驚喜連連,叫人激賞。

赤徑(舊作赤逕)後方有一企崖飛瀑,土名白水岩,或曰流水岩赤崖,其澗則稱為鹿赤溪赤坑,然而上述之北坑土名亦作鹿赤溪,頗為混亂,惟今通指赤崖,宜留意。鹿赤溪,源起牌額山西北,流入赤徑口,與北坑左右門神之姿勢擁抱赤徑。此澗以白水界廢田以下之開揚澗道至為精彩,白水界處則有山徑東至横山口十字路口,西抵燈芯塱鹿湖高原,可與北坑連遊。

北坑小巫峽

連日為西貢帶來大量雨水,難得放晴,決定一探這條甚少人提及的澗道。北潭坳出發,意外地沒有遇上任何人,難以想像秋冬打卡旺季遊人如鯽。 沿麥理浩徑往赤徑下行,路過土瓜坪坑,澗水溢出路面,心中暗喜,想必有壯觀瀑布可賞。抵赤徑,轉入「鹿赤走廊」,經過北坑堤堰,忽然落起暴雨,稍作迴避,不過十數分鐘,又再放晴。未幾一彎之右,有小徑抵「小巫峽」頂,亦是北坑左源左右支交匯處。左右各有一瀑,以對撞姿勢共匯深潭;右支流域比左支稍為廣闊,左支瀑布卻比較壯觀。小心沿加4方石崖,可下降至潭邊。下溯不過十步,有兩崖相夾,流水如湧在峽槽中俯衝,此地正是「小巫峽」, 前人喻彷若中國長江巫峽。雖然可沿「小巫峽」下溯,但水量太大,不宜冒險,右方有小徑繞過,此舉不會令人失望,站在開揚石台上,望見不遠處山谷出現兩道飛瀑,為右源其中兩條支流,之後還會再次與之相遇。「小巫峽」之下有一道雙瀑,瀑下為溢滿之水池,上溯北坑者,會在避雨之堤堰沿澗至此,再攀「小巫峽」結束行程,而我則左轉右源,開始行程。

土瓜坪坑溢滿

北坑兩源交匯處

北坑兩源交匯處

小巫峽

遠望北坑右源左右支瀑布

小巫峽下的堤堰

橫山口東坑

在穿過這個隱閉的澗口前,絕對不會想到內裏竟藏了一條靚澗。數步之遙之分源位,取右進入。一彎之後爬上石排,一道簡單雙瀑,下面是淺水石灘,引人入勝。走過不明顯之左支,典型西貢澗貌,聽見前方傳來隆隆水聲。一級瀑布後,竟藏有一道高約米之飛瀑,壁直而齊整,流水工整地散落,於中間小台階橫散,呈絲狀流下。水花飄浮於半空,將鏡頭濺濕,欲用慢快門捕捉瀑姿變得頗有難度。從右上攀,不得了,原來剛才經過之左支,亦有一崖中飛瀑形成,短短深峽竟藏兩個飛瀑,遠在「小巫峽」亦可觀之。

橫山口東坑入口

30 米分源

雙瀑

主瀑

上攀主瀑

重回澗道,一列棋崖阻路,右邊是一道洶湧瀑布,左邊則是一道三流平排的瀑布。此地乃左右分源,左源直指牌額山,右源直指橫山口。沿右源瀑布左方之石脊上攀,隨即返回澗道之中。明快通暢之岩床澗道,石排間急流輕快流竄,淺水潭穿插其中,使人暢意。接着一道橫瀑圓潭,隨後又有一道短瀑,此瀑簡單直接,毫無花巧形態,就是由一段落差所形成。

58 米分源

右源瀑布

左源瀑布

曲流

橫瀑

簡單的瀑布

爾後澗道收窄,狀似源末之貌,強弩之末。然而只是錯覺。走過一級雙瀑之後,遇上分源,取右源,見石瀑深潭,走過少許塌樹後,有一道三角形石瀑在前,瀑右格狀裂痕之石塊頗有特色。至海拔約 103 米,再現明顯分源,左源方為正途,然而此時應輕探右源。甫入右源,即見一道直角形瀑峽出現,工整如人切割,實屬奇景。重返左源,隱約可見另一左支於林後出現一道小瀑布,於分源位取右源繼續上溯。本以為已近源末,怎料再出現一兩米高之瀑布,凌亂的雙瀑意味水量漸少,以此澗瀑之海拔來算,已是不錯的水量。隨後澗道如山徑,除去少量露兜草,便抵橫山口十字路口。

89 米分源

石瀑深潭

三角形石瀑

103 米分源

右源奇瀑

106 米分源

最後瀑布

赤崖白水岩

橫山口東坑另一邊正是鹿赤溪左源,傍澗山徑遊走於澗道兩邊,很快便來到昔日耕地白水界。此處有隱徑登牌額山,或橫走至牛麻瀝。離開白水界,進入鹿赤溪精華段。此刻可謂洪水滔滔,橫流拋出,於嫣紅色澗床間蕩漾。數層級瀑之下,有一雙層瀑布中間有未被水流淹沒之石台。然後瀑中潭如「中」字,緊接一注瀑布大力沖擦下方跌水潭,記得以前來過,此潭奇深,此刻水力可想而知。走過另一道大瀑布後,流線水於斜坡中散開,昔日上溯此澗,乃沿中間石脊上攀,今石脊濕滑非常,而且下溯,恐有難度。小心沿瀑邊流水沖擦處,濕而不滑,下降一半方橫移至較多突石處,即可安全抵達瀑底。瀑底查實乃大型峽瀑之頂,再往下一個瀑布便是主瀑白水岩。然而跟據過往幾次上溯經驗,今日不宜繼續下溯,只好於瀑邊右方石台隱徑離開。此石台乃峽瀑上攀時左線之出口。沿隱徑走,初段尚可辨別,明顯有舊路沿石砌田乪邊走(地圖未有標示此路及田地),越過三條不明顯支澗後隱徑消失,斜鏟至山脊,有昔日赤徑居民之墳墓數個,全數廢棄,途中見一水箱,有喉橫過,可能可以通往白水岩底。向赤徑方向走,越過金山尾北面一條坑,竟重現隱徑,最終脫出返回麥理浩徑。

鹿赤溪左源

橫流拋出

嫣紅色澗床

隨影

石台置中

中字

遠望赤徑口

深潭

又一瀑

今日下降此瀑有難度

峽瀑頂

隱徑

水箱

橫額書有「天水流芳」

西行轉入通往白水岩大路,如斯鍥而不捨,只為一睹澎湃一面。赤崖形容此崖赤色,白水岩則形容此崖水豐,遠看如白水(另一例子便是西灣山流白水清水灣半島白水碗),兩者皆貼切。瀑如洪流,衝擊每一塊岩石,動搖每一棵樹木。水花飛濺,要拍下壯麗景色,只能保持距離。審視上攀路線,此刻是絕不可能,是故即使剛才能夠下攀峽瀑,也無法下攀白水岩,亦是當時另一個考慮。別過白水岩,天色漸昏暗,除了幾近日落,亦有另一場雨將至。滿足地離開,沿麥理浩徑登上北潭坳,登上巴士,雨水及至,完美地結束這日瀑布盛宴。

白水岩

白水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