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坑左源

日期︰2021-07-24
難度︰★★★
路線︰黃泥頭→花心坑村→花心坑→石芽山→花心坑村→黃泥頭
編號︰250/210724+1:462

花心坑,源起水牛山石芽山相夾之山谷,流經花心坑(村),流入小瀝源。源出水牛山西坡之右源,乃祈公介紹之花心坑,潭瀑欠奉且水枯;源出石芽山西坡之左源,瀑布錯落有序,賞心悅目,走來通暢,惟源末大型山泥傾瀉,令出澗之路頗為驚險困足。此澗特色為瀑下沒有深潭而為沖積層之淺灘,疑似源末之山泥沖至深潭填滿形成。資歷尚淺者切忌亂闖。此澗舊作「花深坑」,此名除了可見於澗初之石屎堰外,亦可見於《新界九約竹枝歌》(節錄):「大輋禾麥實婆娑,崗板田連割最多,頻向花深坑處落,牧童牛凹唱山歌。」

黃泥頭(舊作黃坭頭)起步,經大輋花心坑(村),來到「梅子林至小瀝源郊野徑」前之石屎橋,此為花心坑之入澗處,食環處編號 6b。入澗初段水喉貫穿其中,兩岸有用鐵皮圍封之田地。連場雨水,為此澗帶來清澈且澎湃的流水,走來使人愜意。澗右有一段地圖沒有標示之石砌古道,疑似可通西脊。走過一道石屎堰後,有幾道石級瀑流,未幾來到另一道堤堰,上面刻有「花深坑 FSH 1」,字體與格式跟其他堤堰有所不同,陰刻字體髹上紅色。

往花心坑途中

澗口

入澗一個小瀑布

第一個堤堰

一水清潭

惜水喉遍佈

第二個堤堰

「花深坑 FSH 1」

爾後再沒有人工物。澗道寬闊,樹影婆娑,淙淙流水,彷如隔世。遇一石瀑,慢快門下猶如深山大澤。大石置於瀑流前,澗旁樹冠形如隧道,陽光隱隱穿透樹冠,一幅醉人畫面就此形成。說穿了只是水量充沛造成的景象,比比皆是。至 178 米分源處,右源乃祈公所指之花心坑,水量少得叫人詫異,而左源,則為是次行程探遊之地。

石瀑

石瀑

石瀑

石瀑

右源

左源

分源後澗道始進入石芽山西面深陷陡峭之山谷,澗道迅速收窄,才不過一會,忽然變得寬敞,腳下是剛好沒入水中之沖積平地,後有亂石組成之瀑布。瀑後亦有一層沖積淺灘,遠方銀光閃閃,初時看不出細節,走近一點,眼前景色讓我駐足良久。此應為花心坑主瀑,分三層,最底一層藏在樹蔭之下,中層與上層暴露於陽光之下,形成極大反差,三層各有平臺相接:底層瀑散如絮,相當優美;中層橫出直接,底有一石點綴;上層雙分,中間斜連,如反轉之「N」字。沿瀑左方,可攀至瀑頂。

澗道收窄

淺灘始現

填深淺潭的淺灘

主瀑底層

主瀑中層與上層

左繞望主瀑

主瀑後再接副瀑,下有兩級小瀑布,副瀑下方亦無深潭,坭石形成如剛才遇見之沖積層。此瀑形態優雅,一石分流,瀑如秀髮,頗有梧桐寨「散髮瀑」之影子,也是醉人。瀑右繞上,重回澗道,精彩瀑布暫時告一段落,換來是平靜,伴有少許倒木的澗道。偶爾有清澈淺潭,清得讓人毫不猶豫便涉水而行。澗道收窄,雙瀑流輕注淺長潭,亂石間白流亂竄,淺灘後流水輕躍於石排。未幾一道扇形短瀑,接上級狀坑槽急流,澗道依然通暢。然而兩旁之倒木、澗中之斷枝,還有塞滿石隙間之碎砂細石,還有平滑的泥岩岩床,暗示前方曾有過山泥傾瀉。

副瀑

副瀑

悄見平靜

短瀑淺潭

隨影

石排

扇形短瀑

級狀坑槽急流

漸見收歛

有種零亂感

山泥傾瀉

不出所料,在越過一道短瀑後,左岸出現混有石礫之山泥傾瀉,幾乎將澗道淹沒,踏過仍覺砂泥鬆軟,尚未穩定。再遇一道曲折的瀑布,瀑下有大量碎石,再接兩道短瀑,情況如一,也就是說上方會有另一處山泥傾瀉。此澗奇妙之處在於臨近源末,仍有精緻的瀑布出現。連續兩道短崖瀑,形態各異,前者瀑流合一,後者橫散於一幅平滑直壁。澗勢變得不再親民,兩面收窄之餘,地形更見困足,碎石坡充斥兩岸,前方出現一道幾米高的瀑布,必須沿瀑上攀。一條橫生之樹根粗如巨蟒,碎石堰塞成一個小潭,相當有趣。之後澗道再次變得闊大,水流漸少,石排上仍見輕快的坡流。澗道收窄後,再攀過幾道急坡弱流,澗中亂石漸多,倒木枯枝令澗容略見凌亂。攀上一道輕微倒拗之峽瀑,再攀沒甚麼手腳位之砂岩瀑壁,已近源末,卻見寬闊。澗中大量岩石,抬頭一望原來已身在山泥傾瀉現場下方,幅員甚廣。越過山泥傾瀉,已是石芽山稜線,然而最接近之山坳在其左邊,欲橫移至山坳方向,每步走過的黃泥皆下陷,泥下灰白色之岩基亦一碰即碎,幾乎沒有一處隱定的落腳點。除了擔心失足,更擔心引發小幅度坡面下滑,即使離樹林不過數步之遙,仍沒有勇氣賭上那數步,只好往上直線攀登,離開山泥傾瀉範圍。

曲折瀑布

兩道短瀑

雅致的兩個瀑布之一

雅致的兩個瀑布之二

沿瀑上攀

樹根潭

石坡急流

不尋常的亂石

零亂感再現

亂七八糟

沿瀑上攀

攀此倒拗位要細心

山泥傾瀉

回望

於山脊上殺出重圍,抵達稜線,酷熱無風的天氣,將剛才溯澗之暢快感完全抹殺。往北走,未幾即轉西經墓地返回黃泥頭,途中遠望大帽山方向,見雷雨急速迫近,快步跑至墓地盡處之涼亭迴避,讓雷雨帶離去,方拾級而下,結束半日精彩獨行。本澗為 250 澗紀念。

石芽山望山泥傾瀉位

雨降大帽山

雨水抵達小瀝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