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石坑、牛坳右坑

日期︰2021-09-05
難度︰多石坑  ★★★
   牛坳右坑 ★★★
路線︰博康邨→水泉澳邨→多石坑→割草坳古道→觀坪路→大老山隧道口→牛坳右坑→芙蓉泌→大老山隧道口
編號︰多石坑  260/210905+2:482
   牛坳右坑 261/210905+3:483


多石坑,源起吊草岩(即割草坳),經觀音山村流入多石村,出沙田海;全澗寬廣,水量充足,可遊澗段在水壩以後,精華段僅介乎海拔約 100 米至約 168 米之間短短 250 米長之澗道,止於「割草坳古道」,以上漫長幽深,遊者甚稀;精華段雖短,然而石大瀑險,崎嶇壯觀,每遇瀑皆需迂迴翻越,石面長滿綠油油苔蘚之景色亦頗具特色。回說此澗有作「水泉澳坑」,惟不旦多石坑早出現且更準確,而出水泉澳者有二,乃本澗與作壆坑(或曰慈沙石澗);奉喻參與開源地圖制作之有心人士,盡量比對資訊,減少自創地名,免得引起更多誤會。

牛坳右坑,源起牛坳山以西,流入馬麗口坑,出沙田海,與牛坳左坑平行,同為馬麗口坑左源。本澗以下游連串石坡為賣點,於大老山隧道出口旁之引水道亦可見。惟相對牛坳左坑,水量少且人跡亦少,出澗需穿越牛坳山西面之密林,宜向芙蓉泌尋覓脫出之路。

由博康邨起步,穿過首次進入之水泉澳邨,經過商場轉入博泉徑,經過盡被邨民佔據之山邊僭建物及農地,於盡處之水壩後入澗。

多石坑

入澗不過數步,已聽見水聲𠾐𠾐,一個深潭在前,右側有級狀淺峽外懸於壁邊,彷似一條引水道一樣,堪稱奇景。然而要翻越此瀑,已算難關。小心於潭右橫過,於瀑右之石脊攀上石脊,或於更右之石壁扶根上攀。來到瀑流邊石脊,可見瀑頂有巨石卡在峽頂,瀑布於右方飛瀉,甚有壓迫感。欲攀上瀑頂,須下降左方石壁一層,走至盡處之石峽,扶壁中之樹根攀上瀑頂。重回澗道,右方有一束樹根置於雙瀑之間,從左上攀,有巨石對峙形成拱門,瀑流穿過直墮深潭。此刻已覺澗形之複雜,更戲謔此澗不單可稱為多石坑,亦可呼作「巨石坑」。

水泉澳邨

往水壩途中

水壩

澗口

相當有特色的瀑布

橫攀

瀑頂的峽瀑

巨石側瀑布

巨石

樹根雙瀑

巨石對峙成拱門

石大且濕滑,左邊有小瀑布流過,難以翻越,右邊則石太大而無法攀爬,於更右方林中可勉強上攀,惟有一步較為鬆軟。於瀑頂下望,洞口清晰可見,巨石層層相疊令地勢變得複雜無比。上承一道雅緻瀑布,然後有流水刻成之圓滑石坑。澗道右轉,有幾疊石瀑串流,水流之大令石面滑不可踏足,只能從左邊藤林間繞過。

石瀑

覓路登拱門瀑布

拱門瀑布頂的瀑布

下望洞口

繼續上溯

短峽

石瀑串流

重回澗道,經過一道小瀑布,於大石與藤蔓底穿過,竟遇上一道飛瀑阻路。此瀑壁光滑無痕,瀑布直灑,毫無破綻,只能於瀑底左方壁底棧道繞過,臨頭再攀樹根壁,方能重回澗道。此時澗勢漸見溫和,輕躍於長滿苔蘚之大石間,幾個水豐方見之石瀑穿梭其中。前方見一墳墓,暗示精華段將盡。在下方之巨石前進,一道婀娜多姿的瀑布出現眼前,在其左方踏過三塊大石,爬上濕而不滑之坡面後,終抵瀑頂。澗道平靜得如不懂發聲一樣。前方有一石橋,乃「割草坳古道」,由此可以出澗。

小瀑布

穿藤蔓

主瀑

壁底棧道

借樹根而上

石瀑

出澗前最後一個瀑布

穿梭其中

橫過多石坑之石屎橋

沿「古道」上行,經過崗背頂南面山腰,可眺望沙田谷大廈林立,未幾路過廢田與尚有人聲之寮屋,小心選擇繼續上山之黃泥路,穿過眾山墳後接上拜山之石屎路,很快便接回觀坪路。路過草堆下,沿曾通往沙田之舊馬路急降回大老山隧道口後方之馬麗口坑水壩。

沙田谷

吊草岩,亦即割草坳所在

觀坪路

遠望黃牛山

舊馬路,今日不通沙田,又是另一個故事

豎起手指公

大老山隧道

牛坳右坑

牛坳右坑入澗位在排氣建築物後方。沒想到此澗水量奇少,與多石坑相比可謂差天共地。先攀上最下方之瀑布,眼前一氣呵成之石坑連綿不斷。沿石坑或旁邊之石崖上攀,遇上陡峭位置則成線瀑。越上澗道越闊,更成寬廣石坡,流水在坡面深刻出一道陡峽,濕滑難攀,只能於右側石坡攀登,有點像九逕水系之風格。

水壩上看澗口

上澗

峽瀑

正面突破

繼續峽瀑

澗中不乏石脊可攀

澗道變得寬敞

或攝石隙

回望牛皮沙頂

濕坡

當坡度不再陡峭,澗床轉為平滑石坡,流水變少,乃強弩之末。澗道極速收窄,幾乎變得密不能通,由此起,便要於茂密灌木林中尋找出路。東行於密林中游走,牛坳山一條橫山舊路已經消失,只好繼續上行,至 290 米許,坡度漸緩,有田乪藏於林中,此刻可南行橫移至 295 米小山崗,乃一平坦之大頭茶(Polyspora axillaris,山茶科)疏林,可接不明顯山徑至芙蓉泌,再走古道返回馬麗口坑水壩。至此,可沿馬路抵大老山隧道轉車站,選擇歸途。

入林

遠眺大老山

林中穿梭,見大頭茶林即近主路

大頭茶林之闊脊

芙蓉泌村

接閘口

馬麗口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