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萬坑右源

日期︰2021-08-14
難度︰★★★
路線︰西灣亭→雙鹿石澗→夾萬坑右源→門西走廊→鹿赤走廊→鹿湖郊遊徑→鰂魚湖
編號︰256/210814+1:475

夾萬坑,源起大門山,又名大坳門山桔仔樹山,地圖誤名「大蚊山」,故有行山隊亦稱作「大蚊坑」。此澗流域幅員甚廣,流入雙鹿石澗,出大浪西灣,屬雙鹿石澗最大一條右源。主分兩源於海拔 46 米處,左源源起「門西走廊」近「鹿赤走廊」之出口,右源則源起大門山南坡,通常於大浪荒田之左支接「門西走廊」出澗。自別過雙鹿石澗起,冗長平流段予人放棄之感,分源後為其精華,甚有大澗風貌;至荒田分源,細澗卻藏長瀑與高瀑,驚喜連綿。至「門西走廊」,歸途任展,東經門西坳南降西灣,北登大門山,西接「鹿赤走廊」,可抵赤徑鹿湖,可謂四通八達。

天色灰暗,獨自由西灣亭起步。通往夾萬坑最快的方法,便是由「鹿湖郊遊徑」作起點,於分岔路口右行向東北偏北方向抵達雙鹿石澗「千絲瀑」上的水壩。早前大雨令澗水混濁,壩後盡是泥黃色潭水。小心橫越水壩至對岸,循「千絲瀑」左邊淺坑徐徐下降,並不困難,澗道極寬而流水不多。走過研船坑澗口後不久,便來到夾萬坑澗口。此澗口路過者甚多,然溯游者稀,亦不適合打卡,一眾 KOL 亦不會介紹,故知遊者,僅資深澗友或好尋幽探勝者,方欲一探。還說此澗,相傳乃數年前「結界四日遊」事發地點,涉事者迷路誤闖夾萬坑,以怪力亂神之說左右而言他;此乃撇除鬼神色彩之其一解釋。

遠望大門山

雙鹿石澗

千絲瀑以上

千絲瀑以下乾涸

千絲瀑

夾萬坑澗口是一條明快流水於石排邊槽,撥開橫枝進入收窄之頸位後,一條平坦水道出現。左支出現一道小瀑布,主澗道持續筆直向前。有點似鹿湖北坑下游之「小亞馬遜」,水深及膝,沒有絲毫起伏,加上澗道長期處於陽光下,水流亦不急速,澗底長滿水藻,滑溜難行。此等悶途持續約 400 米至左右分源。

夾萬坑澗口

似「小亞馬遜」

尚有急流

小潭小瀑

至澗中見有一企壁,此為左右分源處,從右,未幾遇上小瀑潭。平坦澗道漸漸被大石所取代,水量尚足,石澗流竄之水流頓時叫人感到愉快。來到一個大水潭,從旁繞過,接着出現首個瀑布:一個略呈漏斗狀,分成上下兩層,極富西貢澗道特色之級狀瀑崖。一彎之後,澗道變得更加開揚,前方右岸有不完整之六角柱狀短崖,澗床則是平坦石澗,為下游平淡的澗容添上獨有之特色。可惜流水偏弱,水藻令水色黃黃綠綠,美中不足。壁盡有一段斜瀑,後方澗床呈現矮層狀結構,亦算特色。隨後又遇一潭,後方有巨岩,瀑流於左方石間流出。輕攀瀑頂後,澗道又變回平坦樣貌。此地回望,與研船坑相對。

分源

小潭小瀑

石瀑

隨影

又見石瀑

深潭

漏斗形瀑布

六角柱狀短崖

佳景

此瀑之後又見分源

未幾有山泥傾瀉於左岸,亦是左右分源之處。此地昔日為一處面積細小之田地,東面山脊曾有小徑來往鹹田灣,北亦曾有小徑沿山脊抵達「門西走廊」,今兩路皆廢。右源看似水較豐,然後左源方為正途。越過阻路之大石,澗道明顯收窄,卻有白流連串,走起來竟較舒暢。再遇分源,選右源,竟見如小水壩一樣流水雙分之橫瀑。然而驚喜未止,其上承一道十數米之長瀑,而且水量不算少,一氣呵成之感難以想像此處已是多之分源後的支流。長瀑只能沿壁上攀,最後一層有潭,上承一道三米高之崖瀑,宜於左邊繞至瀑頂。從旁觀之,白水飛瀉,沒想到精華竟在右源左支。坐在瀑頂休息,與螺地墩對望,竟有清風送爽。續上,又一橫瀑有瀑流微彎撫壁流下。澗道再次沒入林中,依次遇上啡黃色斜級短瀑、平滑小橫瀑,還有巨石圍繞之兩層小瀑布,可謂驚喜連連。流水漸消退,云云亂石中宜留意與「門西走廊」交錯,此刻即可離澗。

山泥傾瀉

左右分源

大石阻路

如小水壩

長瀑

長瀑頂層

左繞回望

瀑頂回望

瀑布三連發

瀑布三連發

瀑布三連發

離澗

門西走廊

「門西走廊」為一條連接鹿湖西灣之山徑,於大門山南麓,途經門西坳,也許曾是兩村居民來往的一條路徑。西行,初時可遠離西灣山睇魚岩頂,隨後轉為林徑,輕風吹過愜意非常。途中有一立於一九五七年之古墓,隨後遇上右分岔,疑似沿山腰通往北坑「小巫峽」或抵赤徑;續左路,漸登小山崗,與橫山口東坑對望,更有趣的角度,是擔柴山後有中國深圳梧桐山。接上「鹿赤走廊」尾段,很快來到「鹿湖郊遊徑」攀升最急之一段。抵達牌額山下之鹿湖高原,便是不足四公里熟悉且暢快的歸程。

左面見西灣山及睇魚岩頂

橫山口東坑

最後方見梧桐山

極目黃竹角嘴及梅沙尖

大門山

田鹿坑

秋楓石澗一線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