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石澗右源

日期︰2018-12-15
難度︰★★★
路線︰塘福→嶼南引水道→南天門石澗→牛塘石澗→右源→牛塘山→北峰嶂→地塘仔郊遊徑→羅漢寺→石門甲→東涌
編號︰182/181215+1:308


鳳凰山東南面之集水區,分水嶺以狗牙嶺、牛塘山及屻石頂包圍,收窄至塘福,當中有兩大澗谷︰鳳塘澗谷及牛塘澗谷。後者主要包括茶壺嘴坑、南天門石澗、牛塘雙源及長屻坑。現說之牛塘石澗,則源起牛塘山南坡,故又作牛塘南坑,匯長屻坑後與南天門石澗匯流,再接鳳塘石澗(即東狗牙坑)流出塘福;此澗與長屻坑分別後於約 148 米處分成兩源,左面主源及右源。左源者為「牛塘飛瀑」所在,在嶼南引水道可見其橫臥瀑壁,而右源者末端則有一瀑崖,爾後迅速收窄,左支再分兩源,中間之山嘴為「青蛙石」所在,是離澗於荊棘海中的引路明燈。

塘福起步,涼亭後有捷徑登上嶼南引水道。往西行,未幾時有大量單車放置於草地上,原來是日有越野比賽,工作人員正為單車綁上廣告商的名牌。秋日天空未免瀰漫一層灰塵,但藍天之下仍可仰望鳳冠南巖壯麗崖壁,南天門便是那赫然下陷的深淵,其右方 740 山頭之南脊,乃分隔南天門澗谷及牛塘澗谷的分水嶺,隨之而來的首條澗便是牛塘石澗主源,一幅橫臥瀑崖便是牛塘飛瀑所在。再往右之山谷,亦見有一岩壁比「牛塘飛瀑」高,此為牛塘石澗右源左支,其右方之山脊近稜線處有一疊石,便是「青蛙石」。未幾,來到南天門石澗入澗處。

嶼南引水道

鳳冠南巖與南天門

牛塘雙源

南天門石澗澗口

旱季幾乎不見流水,瀝瀝水聲教人心神寧靜。下游澗床幾乎都是大石,為免濕腳便須花點技巧在石上翻越。澗右出現一塊外懸突石,有點像黃龍石澗的「臥龍長嘯」迷你版,爾後有一分源,見石上書有「南天門」三字,便知此為南天門石澗的分源位,高度約 132 米。沿右支上溯,乃牛塘雙源與長屻坑之合流,有一淺潭陳前,據說是本澗最大的一個潭。潭右繞過,隨後是相當平緩的岩石澗床,高度約 148 米是牛塘石澗及長屻坑分源,左支乃是次行程目標。左方仍可望見鳳凰山及其南面山冠(鳳冠南巖),還有南天門雄姿。

入澗

「臥龍長嘯」迷你版

南天門石澗由此上溯

牛塘石澗唯一的潭

仍可望鳳凰山

經過不顯眼,高度約 157 米的主右分源,續走明顯澗道的右源,漸入林中,偶有小潭阻路,成熟的山橙(Melodinus suaveolens)掛在明鏡之上。澗道忽然收窄如槽,兩面脆石長滿綠蘚,之後再次寬廣,坡度漸升,有點像進入南天門石澗那種林中石澗的感覺。良久,澗床突然轉為巨石排,流水迫往左邊,石排面有水在林緣滲水,最安全就是倚林緣上攀,但小心有刺植物。於石排頂重回澗中,見右方有一疊石如菇。緊接是輕鬆的連續石排,盡處有瀑壁如梯級狀,惟近頂處濕滑,可於其左邊林中開路繞過。至此,「青蛙石」已能仰望。

澗道收窄

各施各法

壁底

下層

下層頂

壁右覓路

重回澗道

狀似菇

繼續攀

壁上層

無水並不困難

青蛙石

連續的石排瀑壁後,便是牛塘石澗右源之末,隨後雖再分兩源,惟其植被茂密,難以窮源,宜於澗左右山嘴覓路上山。若以「青蛙石」為目標,應靠左面鏟林,而是次我們則避荊棘而靠右鏟。越過一群巨型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os)後,荊棘使人極度困身,主要以金櫻子(Rosa laevigata)組成,其刺如魚鈎倒拗。穿過金櫻子草坡後抵達極碎的石河區,上面覆有成熟的羽葉金合歡(Acacia pennata),要一面應付鬆散石河,一面避開香港黃檀的刺,必須少少為營。左側山脊便是「青蛙石」所在,而身處的山脊,變成一系列的石脊。脫離棘海,只消攀爬巨石,最後踏青緩登,抵達鳳凰徑,剛在落在北峰嶂的入口不遠處。

離澗無路

巨型海芋 Alocasia macrorrhizos

羽葉金合歡 Acacia pennata

時岩時灌

青蛙石在對面脊

山稜已是鳳徑所在

兩路上攀

屻石頂

北峰嶂,為牛塘山以北的一個高 400 米山崗,兩者之間亦有一山崗標高 424 米,切忌張冠李戴。此山徑乃逃離鳳凰山落伯公坳樓梯地獄的捷徑,直搗地塘仔郊遊徑,行來暢快惜無景。太陽已降至山脊之後,曙暮暉在山脊線上出現。於地塘仔轉走地塘仔古道,沿地塘仔坑左岸的石屎路急降石門甲,再走行回東涌用餐,結束是日大嶼山南北橫貫之旅。

北峰嶂

曙暮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