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石澗

日期︰2021-11-06
   2021-11-13
難度︰柴大石澗 ★★
路線︰大潭港→主源→左源→水管路→右源→歌連臣角道
編號︰柴大石澗左源 271/211106+1:501
   柴大石澗右源 276/211113+3:506


柴大石澗,源起大潭坳,流入大潭灣;夠字卻來自分水嶺另一邊之柴灣。 匯野豬徑風門山之水,水量豐沛,四季不斷。細分三段,下段者引水道以下,呈河廊狀,寬闊平坦而甚少起伏;中段者引水道至左右分源,澗貌與下段大致雷同,惟漸收窄且有寬潭短瀑出現;上段者乃精華所在,左右源皆富特色,左源乃長峽狀,止於大潭坳下之渠口,形成一道懸瀑,右源呈中型澗道風貌,瀑布有數,源末接去水渠。

大潭港紅樹林後澗口入澗,冬日枯水呈乾灘狀,未幾有水管橫貫兩岸。走過已失去作用之堤堰,有短石排,豐水季節必定清幽非常。隨後為筆直河廊,中段有峽如渠,夏日必須澗水而過。一彎之轉,下有短瀑,前方乃一小型水壩,閘去本澗大部份的水。

淺灘

水管橫過

斷堤

河廊狀

闊渠

彎前瀑布

水壩

壩後有有引水道經過野豬徑流入大潭篤水塘,其右源為歌大 22 號澗,可通石澳道風門山歌連臣山)。由於大量汙泥積於壩後,此刻不宜入澗,應循「水管路」第二個澗口接入中段。甫入澗又見舊堤堰,後乃一長峽潭,可沿左邊山徑繞過。澗道呈淺峽狀,有短瀑數,隨後有一深潭。澗道復見平坦,左岸出現田乪遺跡。再後上溯,見一石屎斷橋,疑為古道一部份。不足一百米距離,已是左右分源處,皆見平坦且可通。

壩後堆積處

水管路

又見斷堤

長潭

短潭

深潭

見平坦

田乪

斷橋

左右分源

先溯左源,澗道漸現淺峽,有白流穿過,其後峽漸深,甚有大澤深淵之味道。尤以峽中長潭後之長石排瀑布至為吸引,峽右有一天然棧道予人親近。沿峽右攀上一道長瀑布後,人如進入井底,窮途末路,只有一道懸空瀑布,乃去水渠之出口,長年削去石屎下方之泥石,造成半人工之景象,也算一奇。資料示右方藤林間有一路可通石澳道,惟是日不見通暢,邃回頭一探右源。

左源

白流

隨影

深峽

瀑右棧道

澗盡之懸瀑

右源澗道比左源更寬大,入澗已遇一瀑,瀑頂有一潭承接一瀑,再重覆,可算「三疊潭」,後止於一道挺直之雙馬尾瀑。從左上攀,越過三角瀑布後,有一淺潭與長潭,隨後遇上一道短峽瀑布。而後方瀑布散於起初,匯於結末,叫人期望夏日本色。澗道重現與左源類似之坑峽,止於一道斜瀑,後方已見雨水渠之出口。沿渠往往上走,穿過石澳道下方,可於歌連臣角道躍出。

右源首瀑,為第一疊

第二疊

第三疊

雙馬尾瀑

三角瀑

淺潭

短瀑

散於起初,匯於結末

開揚坑峽

天然澗道盡

接雨水渠

當樓梯行

歌連臣角道

離開時可順訪西灣國殤墳場,紀念為自由而戰、保衛香港之先烈。

下望柴灣

西灣國殤墳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