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
路線︰石門甲→閘門頭→彌閘右澗→彌勒郊遊徑→昂坪
編號︰144/150620+1:233
彌勒山為大嶼山第三高山,僅次鳳凰山及大東山,孕育出數條源遠流長之大澗,最具盛名者如彌䃟石澗,新九大石澗之一的昂深石澗及匯鳳凰彌勒二山之鳳彌石澗等。東涌舊名曰東西涌,指的是東西各有一涌,東者黃龍坑,西者正是今日澗友所指的鳳彌石澗。鳳彌石澗有一澗流複雜之右源,源起彌勒山西坡,流入閘門頭,統稱彌閘石澗(下稱「彌閘水系」以便說明)。此澗名字稍微混亂,俗稱彌閘石澗,為彌閘水系左源中支,是謂主源,而彌閘石澗左支及右支亦可探索;彌閘水系右源,則叫作彌閘右澗,此澗中段開揚好走,全澗只有中下段一瀑及上段一段瀑流可觀,近郊遊徑一段支流繁多,皆無景卻可通。
三週以來幾乎未曾落雨,山中水滅蘊藏量可想所知如何地少,適逢遇上最熱的一日,可謂難受。由石門甲出發,沿馬路走至鳳彌石澗水壩前,途中看見林中有開墾工程,地上有多卷鐵絲網準備圍地。右轉至莫家村,隨即於橋邊入澗。初段極不通順,有令人錯以為入錯澗之感,隨後開揚好走,惟水流幾乎停止,只見水氹處長滿水藻。澗道中可遠望大東山,大東北脊走線盡收眼底;另一處,鳳凰山北崖之鳳凰北巖亦一覽無遺,算是酷熱天氣走乾澗的安慰。
彌閘諸澗
此橋入澗
初段
遠望鳳冠北巖
地圖所見,彌閘右澗下源頗有趣,匯流之後竟再次分離,形成交叉形的澗途。當我們聽到淙淙水聲,便知來到這個十字路口,大喜。水流偏向左澗而非入澗的右澗,但並不表示此澗有充足水源,只是相對靜水而言,有些許會流動的水源而已。澗道變得更加開揚寬闊,依舊是大石纍纍。至一道於石排流下的多層瀑布,有幾乎沒有水流下只有那瀑下的水潭顯得出色,亦是誘人的解暑地。
一源雙分位
大木林蜘蛛
石排上的瀑流
可浸之潭
過後,經過一處山泥傾瀉之地,左轉後有一道小懸瀑輕掛。往上溯多一會,見澗中有巨石片橫仰於澗中,後方有瀑流於石排上,緊接是一個可泡浸的潭。隨後澗道稍見收窄,水流消失,林蔭蔽天,嚴如石河。至澗中有巨石阻路,或於石隙上攀,或於左邊繞過。水流再次出現,經過左邊土沉重砍伐現場,有藤蔓阻路,須彎身而過。澗途止於一個淺潭,潭後是一列斜坡瀑流,人須沿瀑流處往上攀,算是本澗的主瀑。延綿數層的瀑流,最終止於峽槽中,可於左邊石脊登上瀑頂。
懸瀑
鳳凰大東
另一個懸瀑
狩獵
巨石片
短瀑
隨影
澗容
隙石位
土沉香
主瀑
主瀑
瀑槽
瀑後是寬廣的斜板澗床,後方左右分源,右支瀑流普通,左支則有橫瀑仿如人工切割之圍牆,倘若有可觀水流,必屬異境。於兩源之間上攀,爾後的路難辨,大致上沿兩澗間上走,後切入左澗,於乾澗上溯多一會,便接回彌勒山郊遊徑。逆走郊遊徑,遠看沉淪的東涌、塗鴉於石牆上的佛像、鳳凰山山頂的雲霧,不知不覺便來到昂坪。斜陽側照北望之大佛,映襯預示香港國難之斷腳「回歸寶鼎」;鳳凰身後烏雲密佈,翌日即狂風暴雨。
左右分源
左源之瀑壁
乾坑
彌勒郊遊徑
佛塗鴉
東涌
鳳凰山
大佛北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