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石澗全溯

日期︰2015-08-30
難度︰★★★★
路線︰黃龍坑→黃龍石澗→新黃龍三險→右源→雙東坳→黃龍坑郊遊徑→黃龍坑
編號︰5.6/150830+1:243


黃龍石澗,為「東涌五龍」之首,餘者有東龍、藏龍、臥龍及北龍,源起雙東坳,流入東涌灣。本澗所有支流,源出三山臺、蓮花山及大東山,皆冠以「龍」字,各有精彩、各具特色,是境內名澗。自東涌灣起,右支首出東龍石澗,精華以短急多瀑而聞名;隨後左支臥龍三澗(臥龍、懸龍及龍顎)為香港三大險澗,莫敢侵犯;緊接右支藏龍石澗,深藏飛瀑深潭,澗末有巨壁名「藏天瀑」;進入異境三龍峽,左匯左龍石澗,右聚右龍石澗,是為「雙龍爭珠」,加上龍尾瀑,故名三龍。爾後源分左右,左支者曰龍嚎,澗末亦有巨壁名「龍嘯崖」,與「藏天瀑」合稱「大東陰陽壁」;右支者為主源,直指雙東坳。

踏足黃龍石澗次數已不計其數,但還是首次全溯主源之念頭。近日雨多稍多,作為大澗,或多或少對其水量有所期待。自黃龍坑道遠望龍顎石澗,見「鶴飄龍顎」之景,水量應該不差。水壩後入澗,此段較為平淡,我們決定快速推進。雨水持續落下,未有停雨之勢,亦無增加之意,判斷此澗不會出現洪流。別過臥龍澗口,來到藏龍澗口,可遠望氣勢不凡的「天梯瀑」與遙不可及的「藏天瀑」,今日白水連連,不難發現。藏龍澗口之後,見澗道兩邊變得陡峭,一個輕彎,來到黃龍石澗主瀑「黃龍瀑」。此瀑今日聲名大噪,不少非溯澗之人亦趁夏日入澗玩水,止於此瀑,然後回頭。然而,此瀑之後,才是黃龍石澗真正的容貌。

龍顎石澗

入溯黃龍

早段澗道

飛躍

過潭

藏龍石澗天梯瀑

石排

黃龍瀑
(此相片遭東方報業於此報導無恥盜用,裁去水印據為己用,赤裸裸侵犯版權)

瀑左有山徑可攀至瀑頂,惟途中亦有輕攀之處,今日雨點連綿,加添幾分危險。瀑頂後仰望,異景初現。一條白水天上來,此瀑正是「左龍瀑」。澗勢漸見崎嶇,沿槽瀑上溯,來到一個深潭,潭右有瀑,中間有一淺窟,我習慣喚作「龍窟潭」。今「龍窟潭」四周被遊人砌出數座迷你石堆,但可預見洪水來時必將毀之。

瀑右山徑

仰望左龍

坑槽

小石塔

龍窟潭

碧綠透徹

越過「龍窟瀑」,很快便進入境內唯一的異境「三龍峽」。此峽之名,源於此峽深窄狹長,卻匯聚三道瀑布︰左龍瀑、右龍瀑和龍尾瀑。左龍石澗自左壁飛墜,壁中有一道天塹,改變瀑布流向。峽右壁長滿鮮橙色苔蘚,後方就是右龍石澗的飛流碎瀑。峽之盡處急速收窄,僅有一石卡在中央,瀑流凶湧而下,就是不可能翻越的「龍尾瀑」。

左龍

左龍爭珠

左右兩龍

左龍瀑

瀑底留影

橙壁

右龍

右龍爭珠

龍尾瀑

此刻身處「三龍峽」,必有困於井底之感,然而卻有一條險道,可抵「龍尾瀑」之頂。回走些許,右方(背向「龍尾瀑」)有一塌坡,正是旅界稱之為「新黃龍三險」之入口。若然攀登「黃龍瀑」已感吃力,請切勿嘗試翻越「新黃龍三險」。舊三險的「藤梯崖」今已不存,但今日所見,竟有妄者於樹上釘上支架,圖建木梯,未知不敵風雨還是人為拆卸,只剩下一堆垃圾。此壁多了繩索攀登,但安全起見,還是依傳統新三險的路吧。沿壁底左行,稱為「懸崖棧道」的第一險,當中帶有暗險,宜小心橫越。於崖中之字型往上攀,最終止於一列碎崖,要上攀上崖,必須於崖中裂縫往外攀,雖然繫有繩索,卻不能失手,此段為第二險「懸空棧道」。棧道之終點,為兩壁相拱之峽門,有一石臺屹立於崖邊,站在石臺上,可下望「三龍峽」、左右兩龍,稱為「觀龍臺」。路徑稍微向下,前方是一個缺口,可通峽底,若然失足,必死無疑,前方僅有一副斜壁,相當平滑,此地稱為「蛇倒退」,又叫「擘口崖」,是為第三險,亦是唯一保留的舊三險。此壁之繩索已斷了一半,並不可靠,剋服者方法有二︰一是沿壁中淺裂作腳踏直線上攀,二是沿孤形裂隙繞過。

藤梯崖前

藤梯崖

懸崖棧道

懸崖棧道

懸空棧道

懸空棧道之峽門

下望擘口崖

蛇倒退,即擘口崖

上攀蛇倒退

三險已過,此刻左邊有山徑離澗,那是一條蓮花山下的山脊,直接蓮花山橫山徑,漫長但安全的路;然而辛苦越過三險,不為他的,只為繼續上溯,可不接山徑而於右邊再次入澗。剛才三險的攀爬,原只僅僅登上龍尾瀑頂。這裏左右源,近者瀑壁,為龍嚎石澗澗口,此澗已於數年前沖毀,遠者林蔭下的澗容,就是黃龍石澗主源。甫入澗,已見有如人工雕琢的瀑布,其瀑淺藏於巨壁之中,層次有序流下。此瀑不能攀,只能於瀑右繞過。緊接再次分源,右源又是另一道形態相似,卻是直刻而非橫刻的瀑布,此瀑亦不能攀,只能沿左源上攀,是連綿的石坡澗床,其後穿林接回右源。

龍嚎石澗

龍尾瀑頂

黃龍主源

第一個分源

右支上攀

此處穿林折回左支

接回左支途中

澗道變得凌亂,礫石處處,似有收歛之意,但卻在不久豁然開朗,一列斜壁出現眼前。瀑中仍見瀑布,只是流水變得頗弱。沿壁上攀,會困在瀑布流水處,有繩索借力攀上窘迫的一步,緊隔又是石坡澗床。本以為澗道變得平平無奇之隙,繼續出現數條小瀑布,然後澗道再次雙分,左支有一道小懸瀑,可上溯出澗,右支則有形態頗有趣的短瀑,令我想起苗笛竹坑其中一個瀑布。攀上此瀑,再接淺峽連瀑,不久又是分源,左支藏於矮竹之中,右支方為正途。此時有一巨型橫壁阻路,壁頂又是左右雙分,據道左支亦可出澗,我們亦沿右支繼續上溯。不久已難沿澗上溯,右方有山徑離澗,小心留意遠處有一白色路牌,似漁護署豎立之「此路不通」,然而附近不但無路,亦無相近的主徑,也許是幾十年前的舊路也說不定。離澗山路漸見消失,只好自行鏟林,約往上升約二百,即可接回雙東坳之鳳凰徑。此刻雨雲壓至山谷,似有雲海之勢,回望蓮花山與雙東坳,錯以為身在臺灣的八通關。此時天色將黑,沿黃龍坑郊遊徑下走至東涌,滿途泥漿,想快也不行。

左支上溯

石河後見巨壁

巨壁

瀑布在左

壁中怪位

石坡澗床

水流仍豐

第二個分源

右支瀑布

短瀑連環

攀壁仍不斷

第四個分源

遠方白色為警告牌

鏟林

三山臺及蓮花山

雙東坳

東涌灣

黃龍坑郊遊徑


如果你喜歡,請給予一個 like 以示支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