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龍巖石澗 ★★★
虎山海岸 ★★
路線︰大澳→龍巖寺→龍巖石澗→象山(382米)→嶼北界碑→新基大橋→石仔埗→將軍石→虎山→狗伸地→大澳巴士站
編號︰161/170226+1:264
長度︰約8公里
龍巖石澗,土名禾叉坑,源起麒麟嶺[1]南部,流入坑尾,因澗口建有龍巖寺,故名龍巖石澗。象山水系(麒麟嶺水系),諸如象榕坑(土名白石坑)及象鹿坑(獅鹿石澗),均因土質難以儲水而多為乾坑,故以冬日攀遊最為合適。本澗中段斜壁連綿,尚可攀遊,其中有一疊石突出而勢危,名為「龍首巖」,傲視大澳。源末平流處有不明顯小徑經象山(382米)抵麒麟嶺西稜主徑。
[1] 據黃垤華《香港山川備攷》,大澳以東449米高之山嶺為名麒麟嶺,其嶺以西之382米山頭方為象山;本網誌採用黃氏觀點,惟澗名則沿用慣用名稱
虎山為大澳四聖山(四聖獸)之一,高點91米,建有發射站;以西之山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所佔據,凡人等不能進入;倚東北高點有測量墩,標高75米,多作為虎山之高度,惟其東面往關帝古廟之山徑,尚有一崗高達104米,為全島最高點。島之西北岸,以石仔埗碼頭為起點,至狗伸地一段,面對風浪,岩岸巖巉,石質多變,成色甚美,雖不及白角海岸,仍饒富特色。西角附近有石拱門名「將軍石」,形如將軍倚石休息而名,英文稱作老人石(Old Man Rock)。
由大澳龍田邨起步,過橋後便是橫坑村,村邊有寺名龍巖。此寺建於1929年,供奉神祇甚多,以朱大仙為主,亦有經營骨灰龕。穿過龍巖寺,負責人熱心介紹牆上的油彩。寺旁進入龍巖石澗,有一石砌高臺建於澗邊,初段林澗,卻通暢易行,惟昨日雨後,石面濕滑。良久遇上首塊岩坡,延伸頗遠。避開長滿青苔石面,攀爬不算困難,石坡稍為收窄,有亂石陳前,稍微花點技巧攀過,又見狹長石坡。身後已見大澳鹽田,虎山鎮守之勢一目了然。石坡止於馬蹄口,足見水的威力。馬蹄口後有巨壁阻路,宜靠左邊林界斜攀,於壁頂缺口處離開。缺口左側之石有如綿羊,俯視大澳。
獅山南稜
福德祠
龍巖寺
入澗
首幅長岩坡
好玩
稍有難位
繼續攀
繼續攀
俯瞰大澳
馬蹄峽
穿馬蹄峽
高壁阻路
左繞
回壁頂中間
綿羊石
壁頂後石坡依然,亦始見巨石散佈,左坡頂有三角形疊石,氣勢不凡,此為「龍首巖」,亦形似而僅僅附會於「龍巖」這個名字。「龍首巖」疊石頂可登上龍頭,下臨無地,風足而步屐不穩,勢危。繼溯,澗床多大石,澗床露出處,不時出現大小不一或連環壺穴,也許這裏曾有豐水日子。沒多久即遇上山泥傾瀉處,多石而少泥,零八雨災造成的破壞影響深遠。稍後澗道再度收窄,澗勢平坦,灌木包圍,此處乃龍巖石澗240米兩大分源交匯處以下的位置,至分源前左邊山路即可離澗。
龍首巖在左上方
龍首巖
龍首巖乃觀景石臺
留影
繼攀
連環壺穴
山泥傾瀉
出澗前
隱徑上象山
離澗山徑沿象山(382米)南稜登頂,惟山徑始見消失,憑地勢及山頂露岩作指引,不難踏出正確路徑。立於象山頂,除可欣賞象榕坑(或正確地用「麒榕坑」,麒麟山流入榕樹仔),還有由麒麟頂(449米)伸延至獅山的長形高地,平坦且被眾峰環抱,令我想起稱為日本最後秘境雲ノ平的地形。離開象山,接上麒麟嶺西稜主徑,與年初四大澳神獸群山遊部份路段重疊。荒蕪大地,頑石零散;尚有先民痕跡和風水古墳。西稜急降,「海狗石」存在突兀,獨守大澳,內子表示似地鼠,我笑言認識海狗者要比地鼠多。西稜末乃大澳墳場,不似香港其他陰宅群,此處的密度相對低得多。與東澳古道(東大古道)相交處為嶼北界碑,與汾流與狗嶺流之間的嶼南界碑組成香港歷史遘進新一頁的重要古蹟。
象山南稜
合照
彷如日本雲ノ平
遠望鳳凰山及狗牙嶺
荒蕪之地
下望虎山
海狗石
寶珠潭
楊侯古廟
抵寶珠潭,重提四獸爭珠的故事,走過新基大橋,新年裝飾已經拆除。沿石仔埗街走,行山裝與遊客的衣着格格不入。臭到陣陣鹹香,原來是蝦醬廠正在曬蝦膏球、蝦膏磚。抵石仔埗碼頭,舊大澳警署的保育成為商業項目,但至少下場比起尖沙嘴前水警總部來得欣慰(建成於1884年,卻命名為1881)。
水道
遇舞獅
隨影
蝦膏磚
石仔埗碼頭
遊人止步於石仔埗碼頭,探勝者卻起步於石仔埗碼頭。碼頭外的嶙峋岩岸,便是虎山海岸起點。起步不遠有一崩壁,中間有如鷹喙般突出;岩岸上各式石頭,彷如合成一樣,有着截然不同的紋理與顏色,卻組合在一塊石頭上。潮水不算低(約1.5米),仍有大量未有水掩之地可行。海面幾艏舢舨巡迴,尋找或等待中華白海豚的出現,但自赤鱲角機場完工後中華白海豚漸漸回復生機不過十數年,不必要且浪費公帑的人工島、港珠澳大橋及將來東涌西的填海工程,令海床翻天覆地、汙泥混濁,還有工程上的出錯,令人工島面臨崩解,趕絕瀕危牠們;反智的當權者更謔稱海豚懂得搬家。曾在岩岸看見海豚躍出水面,卻已是兩、三年前的大嶼海峽。面向珠江口,大量垃圾沖上岩岸,使得有如走在垃圾灘上一樣。未幾,岩面奶白中帶橙黃,平行赭紅入侵岩脈錦上添花,遠處有鐵鏽色的石拱門斜傾岸邊,此乃「將軍石」。今海面出現港珠澳大橋,由此角度看,如一箭穿心,將軍命不久矣。穿過拱門,岩岸仍不難綑,有處岩壁崩落,沙石遍地。至一斜坡,下半部黑色,上半部泥黃色,似不能過,倒是上接虎山出路的地標。
虎山海岸
鷹喙
奇石
奇石
綑岩岸
黃白赤帶
將軍石
繼續綑
過海蝕隙
登虎山
山脊草帶
於疏林中的浮沙碎石中奮力上攀,沒多久已抵廢棄良久的海豚擺設,俗不可耐。虎山山脊上用石屎舖路,有欄桿建於兩旁,對行山人士來說絕不好受。虎山地形與丫髻山極為相似,山腰亦絕是墳墓。涼亭後石屎路止,重踏碎石路,此路似刻意擴闊,其出口卻在去水渠之上。再次踏足狗伸地,兩隻惡狗早已遭主人安撫,換來向我們兜售樹上熟木瓜。行程完成,一圓虎山夢,再次光顧蓮香酒家,結束是日溯澗綑邊行。
海豚擺設
下望石仔埗
山坡墳地
虎山山脊
狗伸地
出口在去水渠旁
返回大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