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左澗、小丑坑

日期︰2017-06-17
難度︰大圓左澗 ★★★★
   小丑坑  ★★★★
路線︰川龍→響石脊→相思林徑→大圓左澗→大圓左澗左源右脊→小丑坑→相思林徑→響石脊→川龍
編號︰大圓左澗 166/170625+1:272
   小丑坑  167/170625+2:273


大圓左澗與小丑坑,源起妙高臺,流入大圓石澗,兩者皆屬大圓石澗左源;自大圓石澗約250米處分源,其左源於龍門郊遊徑以上三分︰其左源左支乃大圓左澗在地,源末澗勢急升、崖壁四起而止於相思林徑,自響石脊登山遙望,極其吸引;越過中支,左源右支乃左源最高之發源地,因有一石名曰「小丑石」在其右側,故名小丑坑,坑內群瀑相接,主瀑巨壁雙層,及至相思林徑,水絕而沒入石河底。

自川龍起步,沿川龍林道轉上響石墳場,未幾已望見大圓石澗飛絮瀑。穿過眾陰宅,回望山下,九龍群峰皆入目,飛鵝山與獅子山相夾處之大山托旁,竟能望見釣魚翁。至此,大圓澗谷盡收眼底,而近處之連崖瀑布更見精彩,此乃大圓左澗,妙高臺及其石林就在正上方。

大圓澗谷

遠望九龍群山

荃灣

大帽山至禾秧山之流域

大圓左澗瀑群

進入相思林徑,未幾左有木梯向上,此為正路,然而沿水平繼續橫移,可直接抵達大圓左澗主瀑瀑頂之小水池。山徑之上仍有梯級狀瀑布,可通相思林徑,我們在此沿瀑下降,雨後瀑壁尤其濕滑,下望甚有氣勢,故皆被震懾。左右皆可下攀,惟右線相對安全。抵此層瀑底回望,查瀑壁乾爽時並不困難,但是日濕滑,只能小心行事。再有一層瀑布,略呈佛肚狀,於右側攀落,即可抵達。撥開澗中叢林,瀑布忽然飛瀉,原來是主瀑底層最大落差處。此刻已抵絕路,聞澗右(下溯方向)有一線可繞降至瀑底,惟未幾覓得正路,加上地勢險要,坡面盡是碎石;有隊友心脅,無謂犯險,故直鏟碎坡,返回林徑,冀覓得其他路線入澗。其後於大圓左澗及中澗之間山脊,有路沿脊下降,途中或可橫移入澗,但最終一直走至兩澗交匯處方能再次入澗,全程濕滑難走,路多爛泥,心中對此山徑之走線感到費解。後來友人告之,乃某幾隊以退休人士為主的行山隊,逢脊皆開路,是近數年方存在之山徑。

入澗

相思林徑以下之瀑布

逐層下降

又一層瀑布

相當陡峭

再低一層

以下直不可攀

山脊降至匯流處

經歷一輪折騰,已花掉半日時間。抵大圓左澗及中澗合流處,往下溯一小段,又見合流處,上溯方向望,右支一氣呵成,奔騰於石排間,此乃小丑坑,亦即大圓左澗右源(或曰大圓石澗左源右支)。沿澗上溯,石排急流後一外彎見泥牆;隨涕亂石散落於澗道,此澗一如大曹石澗,石面尤其滑,加上是日大水,攀爬其中可謂極花氣力。至一瀑流於石排,中間有兩石置於其中,穿過一段藤林澗途後,便是瀑流不斷之地。

石瀑

小丑坑澗口

左為大圓左澗中源,右為小丑坑

短瀑相接

石下瀑布

小坑短瀑

過藤林

首遇第一個瀑布,短而略寬,於其右攀爬;第二瀑於石排突出處靠左流下,相信僅水豐時方於溢出坑道之右;第三瀑是一道於中間輕折的長形瀑布,流水集中如,瀑形穩定。未幾,又有一短瀑出現,瀑頂有長草略掩,未幾需沿澗右前進,至有輕瀑流入淺潭之中。遠方有白光於澗道盡處,走近一望,瀑分兩層,上層於陽光照耀處,下層如輕紗掛於黑崖中。身處瀑頂上望,如坐井觀天,氣氛相當有趣。瀑左有山徑指引旅人至第一層瀑頂,此時身處第二層瀑布左側,須正攀瀑邊。由陰暗林底,攀至開揚瀑頂,甚有逃出生天之感;手腳位剛好,惟其身處懸空地勢,瀑流隆隆於耳邊,一瀉而下,讓人非屏息靜氣攀登不可。

第一瀑

第二瀑

第三瀑

短瀑

主瀑分兩層

林後上層

瀑左攀登

中途外望

瀑頂

瀑頂後,接一道槽瀑,瀑後有三折瀑流,可沿瀑上溯,相當清涼。再接一瀑,瀑中細層分流,構成密集細膩的圖案,頗為優雅。至此,水量明顯減弱,但仍有不少可觀的瀑流。亂石間產生的小瀑布、澗床上石排瀑流、孖瀑等不同形態皆見。有瀑壁於前,瀑流落下斜走再落下,此為出澗前最後一個瀑布,於其右方可輕鬆登上瀑頂。隨後石排成階或亂石成峽,水豐令不少聚水處出現白流。澗谷漸見寬廣,如漏斗聚石,水流消失於石面,不知不覺間,已抵相思林徑。小丑石在其右方,而我們則往左行,跨過倒下的大雨,未幾再次來到大圓左澗瀑頂。在此小休一會,便沿響石脊落山,返抵川龍,結束是日行程。

槽瀑

瀑流三折

沿瀑上攀

石瀑

流水漸弱

短瀑連連

留影

持續出現的瀑布

水豐時仍有瀑可見

最後的白流

寬廣澗谷

相思林徑

塌樹

返川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