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婆羅洲(砂勞越、沙巴)D5︰姆祿國家公園第二日

日期︰2015-07-01
路線︰Wind Cave → Clear Water Cave → Camp 5


清水洞(Clear Water Cave)乃亞洲最長洞穴,已勘探者達107公里,稱為砂勞越廳(Sarawak Camber)的洞室更是世界最大。本洞擁有複雜的地下河系統,是姆祿典型洞穴,寬廣的空間感恍若不在洞中;而風洞(Wind Cave)則屬清水洞系統之一,因通風涼爽而名,鐘乳石雖不及蘭洞多變,倒有大量石柱,構成異樣的空間。

住在所謂森林酒店的長屋中,房間雖然設有冷氣,我們倒沒有使用。晚上及清晨的溫度相當怡人,陽光於木較簾隙間透進房內,喚醒睡得香甜的我。是日除了參觀清水洞及風洞之外,更加要深入熱帶雨林,前往 camp 5,為明日攀登 Gunung Api 作準備。

森林酒店

吃過早餐,立即乘長船(longboat)出發。沿 Melinau River 往上游去,途中於 Penan longhouse market 停頓,該處是原住民向遊客展示售賣手工藝品之地,亦有展版介紹該部族的文化及歷史。過後繼續逆流而上,Melinau River 有不少淺灘,水位稍高可順利航行,若遇上像我們這次般低的水位,加上沉重的背囊,使得長船擱淺,我們得落水推船。逆水推舟,實在不易,加上河床石春甚滑,不易站穩。沒甚麼野外經驗的弟弟,寸步難行,莫講推舟。好不容易,終於抵達碼頭。沿木棧道走一會,已是風洞洞口。

餐廳外的碼頭

Melinau River

中途站

Penan longhouse market 外,可遠望 Gunung Api

河道

推船

推船

前往風洞的碼頭

Cave of the Winds 風洞

風洞洞口頗寬廣,往內行走一會,漸見收窄,洞穴通道急轉直下,通過較窄位置,突如其來的涼風叫人精神為之一振。原來風洞的另一端連接着清水洞,洞中的地下河帶來溫度較低的空氣,故在風洞不時感受到涼風送爽。來到一個大型洞室,洞頂崩塌,可看見洞外的森林,這個喚作 Skyline 的天井,是洞頂受不住壓力而崩塌的結果。風洞步道有如鎖匙圈,於盡處的皇帝廳(King's Camber)圍繞眾多的石柱走一圈後,可原路出洞,此時 Nick 表示他留在此處,我們則自己繞圈。比對其他導遊皆同行兼作解說,這個人未免太過懶散。粗獷的鐘乳石未有如蘭洞般精緻,但石柱的密度卻過之而無不及,石柱的粗幼直接受流下的水量所影響,水流越慢,石柱越粗。而這裏的石柱,粗幼兼備,盡顯多變的造型。部份石柱或石筍,更被幻想成皇帝、佇鷹等等,待看倌自行發掘和想像。

風洞洞口

此處開始感受到風

一把利刃

天井 Skyline

石柱群

皇帝

佇鷹

離開風洞


Clear Water Cave 清水洞

離開風洞,沿崖下棧道進入 Melinau River 的一條支流旁的空間,簡單的數個涼亭,名為 Clearwater Summer Hut,是各到訪者休息及用謄之地。旁邊的河道止於崖下,水流源於清水洞的地下水,於崖底湧出。這裏亦是天然泳池,悠閒者可暢泳一番。

崖邊棧道

Clearwater Summer Hut

天然泳池

在吃午飯之前,我們先參觀行程最後一個洞︰清水洞。先攀上二百幾級的樓梯,方能抵達洞口。Nick 跟我們說這段樓梯可作明日攀登 Gunung Api 的熱身。樓梯雖然陡峭,卻僅僅只有二百幾級,對我們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從洞口往內望,彷似是無盡的空間,單從外面已感受到清水洞之巨大。近洞口處石壁上有些橫向硬而鋒利的刀片狀紋理,任誰看見摸過,皆會認為是岩石,實情卻是稱為植物喀斯特(phytokarsts)的一種生物︰藍綠藻(Cyanobacteria,藍菌門,曾誤作藻類,但今日已歸納至細菌;不說不知,與我們常食用的髮菜是同門物種)。牠們產生二氧化炭與水溶解石炭石,從而形成這些刀片狀紋理。

先攀樓梯

清水洞外的石鐘乳

清水洞

回望心形洞口

植物喀斯特

洞穴寬度得連迴音都聽不見,只有地下河淙淙的流水聲響遍四周。清水洞亦有天井,洞口處青翠的綠色,從而得知植物能接受的環境去到哪裏。陽光照射處亦見細長而鋒利的針狀紋理,這次不是植物喀斯特,而是真真正正風化而成的岩石。據說明日攀登 Gunung Api 的時候,亦會遇上如斯鋒利的岩石,稍有不慎,傷及全身。石筍不一定盡是尖端,有些石筍中間凹陷,盛載着沿石鐘乳滴下的地下水,這裏有個典型的樣板可看。洞內洞外的光影交離處,予人夢幻又離奇的感覺,即使如香港的海蝕洞亦未有給我如斯震撼,可惜大部份的攝影器材皆留在船上,只因 Nick 極力阻止我背着沉重的背囊走來走去。當時他未知道背囊中載有甚麼,只是他似乎認為我的體能不能長時間背着這樣重的東西,甚至乎,拿着單鏡反光鏡相機是一件不適合出現在這裏(和明日的登山行程)的事。雖然我不須向他表明這個背囊重量比起在香港每週登山的來得輕,更無須讓他知道這部沉甸甸的相機陪着我登上多少座高山、走過多長的日子、經歷過多少惡劣的天氣,就讓他繼續無知下去,但我確信他眼中的世界,只有行裝輕便的遊客,而不是登山客,更不會是熱愛攝影的登山客。

地下河

天井

鋒利如刀的針狀石

天井

石筍

石柱

回望巨大的洞口

離開清水洞,拾級降回河邊的 Clearwater Summer Hut,是我們的午餐時間。話雖如此,我對那地下河湧出的天然泳池更感興趣。清徹見底冰冷的地下水和柔軟的沙底河床,剛才在洞中又濕又熱的感覺全消。餐盒只有炒飯和煎蛋,由於玩水花了些許時間,只好五分鐘內將整盒午餐倒進肚中。緊接便出發前往 camp 5,為明日登上火山(Gunung Api),欣賞刀峰石林(The Pinnacles)的基地營。

下降至 Clearwater Summer Hut

午餐

Camp 5

與我們同行的,還有一名來自捷克的紅髮女生 Sonia。也許是獨遊背囊友的性格,她極力與我們打開話題,可是父母不諳英語,弟弟懂而不談,結果港捷交流落在不善交談的我一人身上。將背囊疊好放到長船船尾,換上涼鞋,將相機收起,沿 Melinau River 逆流而上。由於水位奇低,基本上推船的時間比坐船的時間還要長,坐到船上不過十數秒,便落水推船幾分鐘,落水後的弟弟老是走不動,莫講推說,作為導遊的 Nick 不欲理會,每當等候時就在河中游水,反倒是船家主動攙扶。Sonia 好奇的問我和弟弟的年齡,恐怕誰也沒想到他的表現是如何丟人現眼吧。

繼續向上游進發

原以為只花不到一個鐘頭的行程,歷近兩句鐘,終於抵達船程的終點 Kuala Litut。馬來文 Kuala 解作涌口(例如 Kuala Lumpur 吉隆坡,即名為隆坡的涌口),這個 Litut 涌口並非甚麼城鎮或村落,周遭是深入姆祿熱帶雨林腹地的一處荒蕪之地。攀上河岸,便須步行九公里,方抵達 camp 5。九公里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完全沒有升降的平坦山徑前進,只花兩個半鐘,走過兩條吊橋,第二次遇上舞花薑 Globba racemosa 的朋友(第一次在沙巴山打根的 Kinabatangan)。

Kuala Litut

前往 camp 5

吊橋

薑科植物

雨季時應該是一片沼澤

巨型板根狀樹

Camp 5

抵達 camp 5,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營地後方一幅灰白色的石灰岩崖壁,斜陽照耀下顯得有些金黃,那是本那拉山(Gunung Benarat)的西壁,附近有一個頗為出名的洞穴︰月亮洞(Moon Cave)。Camp 5 只是一個簡陋的營地,每人獲發一個床位,無被無枕頭,若需要者必須自備。Nick 在抵達 camp 5 之後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眼見其他隊伍獲發蚊帳,我們得尋找 Nick 問個究竟,結果在廚房看見他在玩電話,多番催促下才拿來兩個兩人用蚊帳。滿身大汗,在整理好睡覺得環境(當成山屋就好了)後,立即去洗個澡。沒有熱水是預期之內,倒沒想到浴室出奇乾淨。洗過澡後便去洗衫,小腿遭蚊滋瘋狂襲擊,低頭一看,令我吃驚的不是那煩人的蚊滋,而是左腳腳掌踏在血海之中。那些血源自腳趾之間,忽然想起離開浴室時看見地上有一隻在逃的吸血蟲,牠應該就是元兇。這個晚上,血流不止,只好用紙巾包好,時間會令傷口癒合,不是甚麼大問題,就是一直流血頗為煩人。

餐廳

晚飯之後,Nick 跟我們解說明日登山的守則,這些守則是國家公園列明︰

  • 最遲早上七點必須出發
  • 出發時落形或出發前數小時內曾下過大雨,因石滑危險,不准登山
  • 未滿十六歲不准登山
  • 首段山徑上升四百米,長九百米,必須於四十五分鐘內完成
  • 次段山徑上升六百米,長一千一百米,必須於一個半鐘頭內完成
  • 尾段山徑上升二百米,長四百米,是繼續不斷的攀爬路段,包括十七段梯,導遊有權禁止攀爬表現欠佳的人回頭
  • 任何一段不能依時完成,必須回頭

Nick 不認為我們當中任何一人可以有能力登山,強調他可以不讓表現不濟的人繼續上山,若強行登山或因登山受傷而需救援,每小時兩百馬幣直至安全落山。他問我有否行過山,我以最簡單的用詞回答有,他似乎不服,說我必須尊重山(意思指冒險登山會受傷,山不是挑戰的對象),我回應知道。無可奈何之下,他表示明日必須帶上三公升水,穿着短褲,一臉不屑兼無奈的離去。查實不善捱苦的弟弟一如神山一役,早已決定不登山,而家母則會陪伴他,故最後結論是他們倆只會上行至 Mini Pinnacles 便回頭,家父與我雙雙登頂。告知 Nick,他沒甚意見,只強調他共不會負上家母與弟弟的安全責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