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
早有計劃前往這條偏遠石澗,奈何正想動身之時,此地忽然聲名大噪,為免有所牽連,延後至今。十一點,由北潭凹起步,沿麥理浩徑下走赤徑,迎面而來都是來自同一國家的露營人士。經過不堪入目的三不管營地,棄麥徑,轉往沙頭。在此露營人士對我投以奇怪眼光,接着消失在他們營帳後方。越過沙頭坑下游,山徑在廢田間拾級而上,疏林中發現用帆布搭建的簡單建築。沿山脊上走,隨後依水平橫行,來到東龍頭輋與蚺蛇坳之間稱為二坳的山坳。此乃十字路口,東往蚺蛇坑,南至蚺蛇坳,西抵赤徑,北達東龍二輋。往東走,蚺蛇西崖清晰可見,漸降至蚺蛇坑水壩處。集水處早已被沙石填滿,失去供應蜑家灣與高流灣淡水之作用。於廢田邊小徑往北走,未幾切入蚺蛇坑一條闊落左支,此乃蚺蛇西坑,由此上溯。
蚺蛇西脊
一棵大刺葵(Phoenix loureiroi,棕櫚科)長在澗口旁邊,隨後攀上寬橫瀑壁,一個既圓又大的壺穴叫人眼前一亮。壺穴之上,就是往蚺蛇西脊或西崖的入口。沿山脊上走,未幾已能望見蚺蛇灣,還有剛才由二坳而來的山徑;然而此脊並非西脊,山徑未幾便向東修正,稍降至蚺蛇西脊第一條右支中段之小濕地。此位置有點迷離,路段彷似消失,慎選方向登上眼前山脊,小徑再現,此山脊便是西脊所在。爾後的路與蚺蛇西坑平行,中段有一分岔通往蚺蛇西崖,若山徑偏離山脊,就是誤進該路。忽然傳來落石聲音,望向聲音方向,見有最少兩人正覓路疑似攀登蚺蛇西崖。天色灰暗,冷風漸起,極目遠方,雲層已觸及中國深圳的梧桐山山頂,也就是雲底在海拔約 900 米處。臨近蚺蛇南脊大路,有一處塌坡,繞過短崖之旁,來到人來人往之主徑。
棄登頂,隨即進入蚺蛇尖山腰的橫移路,也就是蚺蛇東坑源頭,迅速來到通往米粉頂的稜線。在米粉頂後的分岔,左行往米粉嘴的路,途中再右轉,此時眼前見有深陷山谷,那就是沉船坑至為勢危之地。山徑沿澗谷左方下走,接上沉船坑一個開揚橫瀑。此處查乃十字路口,澗兩岸各有兩路,北往米粉嘴,東去短嘴,南抵東灣坳(深灣坳?),西登米粉頂,可謂四通八達。有幾名行山人士在此迷路,指引過後,便匆匆上路。在往短嘴的山徑中途可右降沉船灣,一艘擱淺爛船為沿岸風高浪急的危崖加添幾分蒼涼。小心下降極碎的小徑,沉船坑下游的深谷叫人讚嘆。來到澗口,一塊倒三角石置於瀑頂,阻礙欲於此上溯遊人的路,此瀑稱為「船頭瀑」。
沉船坑
天險令偏遠的此澗再添神秘色彩。此時須攀上澗左的山嘴。記得曾在此沿小徑下降石灘,在未有小徑之前,前輩皆從左邊的露岩處上攀;是日則取此道。立於山嘴之上,俯瞰主澗道深峽地勢,叫人屏息靜氣。此時須小心覓路下降其左源分源處,惟此路視乎近日有否他人通過,否則須自己開路,避開陡峭位置。
踏足其左源,竹林密佈,惟澗中通暢,下降繞過幾塊置澗大石,很快便來到主澗道。眼前有一清潭,潭中有壺穴。前方是一幅外斜的崖,澗道明朗。在此休息,竟同時天降微雨,立即躲到崖底避雨,未幾雨水止,似乎虛驚一場,然而天色漸見不穩。續溯,潭後接上石排瀑布,在右岸橫移,回望發現該潭竟是半個壺穴。石排瀑頂之後不再開揚。走過大石小瀑之後,一個深峽出現眼前。雖然通暢,兩岸絕壁彷彿身處井底,無法逃脫。澗中亂石似是從右崖剝落而至。
往前走一小段,換成左崖大規模崩塌,石塊填滿澗道,塑造着沉船坑的面貌。別過亂石,攀過懸石小瀑,竟然出現深峽深潭,潭後是不能攀越的短瀑,其後方再有一道直壁瀑布。此窮山惡水甚有火炭蚊坑之一景。唯一路徑,乃於右岸小心越過第一道瀑布,可以重返澗中仰望第二道瀑布「船尾瀑」。然而此時已不能繼續上溯,只能於右岸極碎之陡坡上攀。回望澗谷,再一次讚嘆這鬼斧神工之作。
接回剛才過澗的十字路口,南行往東灣坳。入澗前四周依然人影處處,出澗後已是渺無人煙,彷如隔世。時值四點半,開展漫長的回程路。橫移路途中應上山抵東灣坳,否則會走至前往長嘴的路。至東灣坳,有直昇機盤旋於蚺蛇尖與米粉頂之間,未知所為何事。沿山脊快速下降至東灣,露營者亦好奇望向直昇機處。續向大灣前進,該處有兩條平行的橫山路,上者乃自蚺東石澗取水的水管路,與下路者匯於下降大灣前的草地。此時終於下起綿密細雨,未有雨具的我,只能馬不停蹄,在浪濤拍打的沙灘上冒雨急走,經龍尾頭出大浪村,沿麥徑快速前行,以保溫暖。赤徑以後,雨水方停,經土瓜坪前往黃石碼頭,剛好晚上六點半,完成行程。唯二的蚺蛇西脊行程有趣地巧合不以北潭凹為終點,而是唯二的黃石碼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