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婆東坑(大水版)

日期︰2025-08-09
難度︰★★★
路線︰富安花園→梅子林路→女婆東坑→女婆山→怡欣山莊
編號︰408.2/250809+1:752


女婆東坑,源起女婆山東面,流入梅大石澗梅子林大水坑,上游稱為茅坪坑),女婆山東坡群澗眾多,多在雨後間歇成流,論最豐沛者,當數此澗,惹來駕車人士在梅子林路交匯的澗口處洗車。曾在乾旱期下溯,是次水豐期上溯,不息流水令此澗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短瀑相接、銀珠飛瀉、滔滔白流填滿坑峽石隙,是一條必然親而近之、踏流而溯的別緻石澗。

日本九州山旅 D9:曲終

日期︰2025-07-06
路線︰熊本→香港

昨日七月五號,據說是人害怕大地震的日子,甚麼也沒有發生,要不是日本新聞報導人入境人數大減,才驚覺自己「大步𨂾過」。意料之外的航班取消、意料未及的梅雨季節繼續大晴天、新奇的的士體驗,還有莫明奇妙被呼喝的巴士歷奇,充滿變數的旅行之中,還見識到日本如何保育濕地,狠狠重擊「植林就是硬道理」這個神聖天條。

日本九州山旅 D8:一ノ峯

日期︰2025-07-05
路線︰宮崎→肥後大津→一ノ峯→二ノ峯→下布田→肥後大津→宮崎→熊本

一之峰(一ノ峯),海拔 858 米,屬於阿蘇山南外輪山向西伸延其中一條山脈,峰頂多石而突出,與海拔 870 米的二之峰形成馬鞍狀。周邊為牧場採草地(即採集野草作飼料之用),故每年都會燒山以維持其草地生境。圍繞一之峰的山皆有大規模植林作木材來源,是故此山展望良好,亦孕育不少草地植物。

日本九州山旅 D7:双石山、加江田渓谷

日期︰2025-07-04
路線︰宮崎→小谷登山口→双石山→加江田渓谷→木花→宮崎

雙石山(双石山)海拔僅 509 米,位處宮崎市南部,屬「鵜戶山地」一部份。夾加江田川鏡洲川,西側急斜而東側平緩,形成單斜山(cuesta)地形。脊線呈小狗牙狀,極多上落。山頂周邊以照葉林為主,雖然並非原生林,自 1910 年起已無人為干擾,超過百年養護,今已近天然林狀態。其東面之砂礫岩因崩落狀態而叫作「ボロボロ」,一字之轉變成「双石」這個名字,來源與黑部五郎岳很相似。此山路徑甚多而少標識,加上東面地形複雜,小心迷路;夏日梅雨季節前後,飛蟲極多,不堪煩擾者應備防蟲頭套。加江田溪谷雖缺落差地形,然而開揚寬闊之河道不乏淵(水深之石峽),鋪設好的山徑與粗獷的雙石山呈極大對比。

日本九州山旅 D6:猪八重渓谷

日期︰2025-07-03
路線︰宮崎→北郷→猪八重→北郷→宮崎

豬八重溪谷(猪八重渓谷),位於宮南面日南市之「北鄉森林治療基地」(北郷森林セラピー基地),乃日本少數原生照葉林(laurilignosa,又叫副熱帶常綠闊葉林)之一。漫步豬八重川畔,享受森林浴,還有盡處的三個瀑布:五重之瀑(五重の滝)、流合之瀑(流合の滝)及岩壺瀑(岩つぼ滝)。江戶時代此地出產造船用杉木,有謂「飫肥杉」;戰後,建造小規模水力發電設施,以及沿溪谷建造約五公里的小火車以便運輸木材,一直運作至昭和 40 年(1965 年)左右。今全數廢棄,剩下修繕過的郊遊徑,以供後人回憶。

日本九州山旅 D5:九重連山 D3

日期︰2025-07-02
路線︰法華院温泉山荘→白口岳→中岳→久住山→北千里ヶ浜→タデ原→くじゅう登山口→豊後中村→大分→宮崎

這些山峰全為溶岩圓頂,顯示這裏地面曾經連續大幅隆起推升,是超越人類可以理解的力量

九重連山最高峰中岳,海拔 1,791 米,為九州本土最高峰,之所以強調本土,乃屋久島宮之浦岳方為九州最高。主峰久住山,海拔 1,787 米,與中岳相鄰,不但被深田久彌選定為「日本百名山」,亦入選山與溪谷社的「九州百名山」及日本山岳會的「大分百名山」。據說曾經久住山大船山中岳還高,因登山者過多導致山頂崩落,在最近一次測量發現比中岳還要矮。與成層火山的大船山不同,久住山為溶岩圓頂,即粘度甚高的溶岩湧出形成圓頂。作為名峰,登臨者竟多於最高峰中岳;無論從長者原牧之戶峠(牧ノ戸峠)或赤川溫泉,皆可即日登頂。全個山域最活躍的火山活動就在星生山東面的硫磺山,噴出之砂礫填平形成廣闊的平原稱北千里濱(北千里ヶ浜),附近曾是硫磺開採地,早於江戶時代開始,直至 1972 年方休。

日本九州山旅 D4:九重連山 D2

日期︰2025-07-01
路線︰法華院温泉山荘→坊ガツル→段原→大船山→北大船山→大戸越→大船林道→吉部登山口→坊ガツル→法華院温泉山荘

淙淙水聲,整晚洗滌心靈,對比瀟淅風雨的啪嗒聲與背脊接近冰點的寒冷,實在是相當幸福的山間睡眠

九重連山有兩塊濕地:三俁山東面的坊鶴(坊ガツル)與三俁山西北面的蓼原(タデ原),合稱「九重坊鶴•蓼原濕原」(くじゅう坊ガツル・タデ原湿原)並登錄為《拉姆薩爾濕地公約》之濕地(香港有米埔濕地)。古時畜牧業繁盛,作為畜生食用草地,牧者會放火燒地以維持其濕地狀態;及後畜牧業衰落,濕地漸漸乾旱並灌木化,故當地志願團體為了維持景觀及文化傳承,每年會定期燒地、去除外來植物,以維持濕地獨有生態(不限於這兩塊濕地)。這種進步思維顛覆香港某些視野草為「無價值雜草」的「保育團體」,固步自封地以為凡事皆植林,諸如桂角山的山火,毫無見識將山地草坡生境視之為惡,欲以植林毀滅;若套上日本管理濕地的思維,即使他日原居民不再燒山,也必須定期放火燒山以維持香港絕無僅有的山地草坡。

九重連山東隅的大船山,列「日本三百名山」,海拔 1,786.4 米,只比久住山矮 20 cm,比九州本土最高峰之中岳矮 4.6 米。北面副峰北大船山實為一座火山,其舊火山口成為一片季節性濕地,稱為米漥,最後一次爆發在 1,600 年前;連同段原御池大船山合共擁有三個火山口。由於大船山仍有爆發風險,加上火山口位置難以預測,是故一般只能以米漥爆發模擬可能情況。山上長滿九州杜鵑Rhododendron kiusianum,杜鵑花科),花期時花團錦簇,山間染成一片粉紫色,亦成為九重連山最廣為人知的景觀。

日本九州山旅 D3:九重連山 D1

日期︰2025-06-30
路線︰熊本→豊後中村→くじゅう登山口→タデ原→雨ヶ池越→坊ガツル→法華院温泉山荘


雖然都不是崇山峻嶺,也不是日本中部那種連綿稜線與無植被覆蓋的高山地帶或岩稜,但其群峰相擁的重重山峰,亦擁有其魔力

九重山,或更廣泛地指整體火山群的「九重連山」,乃「日本百名山」之一員。最高峰中岳,海拔 1,971 米,為九州本土最高峰(屋久島宮之浦岳中岳更高)。以溶岩圓頂(lava dome)形成為主,九重連山可分成東西兩個山系:西面的「久住山系」包括主峰久住山中岳稻星山星生山三俁山等,東面的「大船山系」包括黑岳大船山北大船山平治岳,其中大船山平治岳係成層火山,北大船山係火山碎屑錐(pyroclastic cone),其餘皆為溶岩圓頂(lava dome),海拔皆落在 1,700 米左右的高度。數萬年前不斷的火山活動形成九重連山的雛形,黑岳則形成於 1,600 年前,當今活躍的火山,則位於星生山以東,位於北千里濱上方的硫磺山。近幾千年來持續的火山活動,並有紀錄下於 1662 年、1675 年及 1738 年爆發,隨後相隔 257 年於 1995 年再度爆發。

關於這座山的名字也有着一個有趣故事:明明叫九重山,主峰卻是久住山,兩者讀音一樣,為何出現兩種寫法?昔日山下舊竹田領地,有九重山白水寺法華院),舊肥後領地,則有久住山豬鹿寺,人們依山號命名地名,故出現「九重」與「久住」兩種寫法。在國家公園成立並命名之際,為避免爭議,採用「阿蘇くじゅう国立公園」這個名字,而山域則以「九重山」稱呼,主峰則寫作「久住山」。

日本九州山旅 D2:阿蘇山

日期︰2025-06-29
路線︰熊本→阿蘇→阿蘇火口→中岳→仙酔峽→火口東展望所→阿蘇山上ターミナル→阿蘇→熊本

遠處有豎立的纜車石屎墩,仿如末世般的情景,在荒蕪的山間留下一群碩大的人類建築

阿蘇山,位處九州中部的活火山,屬複式火山(stratovolcano),外輪火山口成於 25 萬至 9 萬年前四次大規模爆發,東西長達 18 公里,南北長達 25 公里,而中央火山口則是現今景點所在,當中高岳中岳根子岳烏帽子岳杵島岳合稱「阿蘇五岳」。阿蘇山素以活躍聞名,使得熊本縣有「火之國」之稱謂;在火山活動平靜時間,遊人可近距離觀看,但若有火山活動,噴出有毒火山氣體,則會禁止接近。主火山口由七個火山口逐次爆發組成,最高點為標高 1,506 米的中岳,鄰近阿蘇山最高點高岳,標高 1,592 米,則為鷲峰火山上的一個成層火山。

日本九州山旅 D1:陰霾

日期︰2025-06-28
路線︰香港→福岡→熊本

以文學家與登山家深田久彌為基準之名峰百座,即「日本百名山」,九州佔有六座,分別為九重山祖母山阿蘇山霧島山開聞岳宮之浦岳,名氣、難度、景觀或不及近年突然變成打卡之地的中部數座名山,遠離相似或重覆的密集資訊不啻是一件樂事,也是享受寧靜的其中一個選擇。六座名峰之中,僅有屋久島宮之浦岳並非成於火山,而當中九重山阿蘇山霧島山開聞岳則屬於活火山或仍有火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