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雪峰紀行 D4:木曽駒ヶ岳

日期︰2025-03-25
路線︰駒ケ根→千畳敷→木曽駒ヶ岳→千畳敷→駒ケ根→松本

木曾駒岳(木曽駒ヶ岳)海拔 2,956 米,乃中央阿爾卑斯之首,為「日本百名山」之一員;與南阿爾卑斯山甲斐駒岳(甲斐駒ヶ岳)相對,故有分別稱為西駒岳東駒岳的叫法。南面岩峰寶劍岳之下,是名為千疊敷(千畳敷)的冰河圈谷。秋日的千疊敷,紅黃交雜,是欣賞紅葉的熱門地方;到了冬日,積雪填滿圈谷,達三米之深,亦深受雪登者歡迎。臨近稜線的八丁坂上部頗為陡峭,時有不慎滑落者,加上左谷(即寶劍岳下)易有雪崩,上攀時必須慎重留意。稜線以上受強風影響,加上殘雪時期偶有降雨,雪溶化再結成冰,也是滑落的原因之一。在日本登雪山,即使處於殘雪時期的高山,會強調「完全入山裝備」是最低要求,即備有硬殼(hardshell)防水外套、冰斧、十齒或以上之冰爪及頭盔。

日本雪峰紀行 D3:駒ヶ根

日期︰2025-03-24
路線︰熊谷→長野→松本→駒ケ根

對常踏足日本三條阿爾卑斯山脈的岳人來說,松本可謂絕不陌生。接連着各大登山口的交通,亦是以此地為主。登上過群馬縣新潟縣谷川岳後,下一座目標雪峰就是位於長野縣中央阿爾卑斯(中央アルプス)的木曾駒岳。以松本為中轉站,最後來到駒根。晚上一場大雨,到底對明日的登山行程有多大影響?

日本雪峰紀行 D2:谷川岳

日期︰2025-03-23
路線︰熊谷→上毛高原→谷川岳→上毛高原→熊谷

位於群馬縣新潟縣之間有一山嶽名谷川岳,乃一雙耳峰,主峰オキノ耳,海拔 1,977 米,副峰トマノ耳,海拔 1,963 米。副峰古稱藥師岳,山頂有藥師瑠璃光如來像;主峰則有別名谷川富士,傳說富士山淺間菩薩降臨之地。本來谷川岳谷川本谷北面一列岩稜,稱為俎嵓(まないたぐら),因日本陸地測量部錯將藥師岳當成谷川岳而沿用至今。除了號稱「最接近首都圈之高山」之外,其岩場亦屬國內數一數二,與劍岳穗高岳合稱「日本三大岩場」。與周邊的仙之倉山萬太郎山一之倉山茂倉岳合稱「谷川連峰」,又叫「國境稜線」。有着交通便利與景色多變的雙重吸引力,攀登谷川岳人數相當多,然而其險地之多與激烈變化的天氣影響下,此山亦以山難聞名。

日本雪峰紀行 D1:權輿

日期︰2025-03-22
路線︰香港→名古屋→熊谷


自昨年首次踏入雪山這個領域,一直對雪山念念不忘。學要有所用,自然要有所行動。添置裝備、大量閱讀相關書藉與雜誌,對各條路線的難度有所了解,選定日子,毅然起行。本來與友人相約同行,奈何突發事情太多,環環緊扣,最終只能獨行。手執冰斧,獨自在雪稜上登向頂峰;自仰慕雪山那一刻起,已是夢寐以求的一幕。熱誠戰勝滿滿的不安感,在籌備計劃時過於周詳,往往糾結在不太重要的細節,令自己增加無謂的顧慮;行程以一個鐘為單位建構出多個安排,以滿足比預定時間走得更快或更慢對應的行程。在這個背景下,行程最終定案,只等待出發與實踐。

石壟仔坑

日期︰2024-12-07
難度︰★★
路線︰富安花園→梅子林→石壟仔坑→古道→梅子林
編號︰380/241124+1:698


石壟仔坑,源起大金鐘西南面之昂坪濕地,西流至石壟仔廢村,南折流入茅坪坑。其流域縱長,冬日亦有充沛水量;全澗精華盡在石壟仔以下,當中寬廣宏偉之石坡瀑布,遠在「梅花古道」近梅子林亦可望見。澗短而通暢,乃半日閒遊之選。

蚺蛇西脊、沉船坑

日期︰2025-01-31
難度︰★★★
路線︰北潭凹→赤徑→沙頭→二坳→蚺蛇西崖→米粉頂→沉船灣→沉船坑→東灣坳→大灣→龍尾頭→大浪村→赤徑→黃石碼頭
編號︰388/250131+1:719


偏遠的短嘴兩邊,各藏冠有名字之澗,分別為北面流入蚊灣蚊坑,還有南面溯遊者較多之沉船坑沉船坑,土名黃竹瀝,水文呈扇狀,匯米粉頂西坡及東灣山東北坡眾支流,流入沉船灣,最大主源乃屬前者。其澗深藏直峽之中,加上位置偏遠,予人神秘之感;首瀑「船頭瀑」與尾瀑「船尾瀑」乃屬難關,出入澗皆迂迴。沉船灣南面一艘沉船,令此地增添妙趣。

鏡蓉坑(龜禾坑)

日期︰2024-11-24
難度︰★★★
路線︰上禾坑→134山→鏡蓉坑→大瀝嶺鹿湖→平頂坳→新屋仔
編號︰380/241124+1:698


鏡蓉坑,土名大瀝,源起 486 米高之大瀝嶺(地圖誤植為龜頭嶺,然而此峰應為其西面倚獅頭嶺坑左岸之 301 米山頭,後來雅化作獅頭嶺;因此誤會,本澗亦作龜禾坑;而大禾坑則取其正名,惟「大」字頭可廣泛配對香港眾山,故倡議取「鏡蓉」一名),流入上禾坑鏡蓉書院旁,出沙頭角海。此澗有瀑四個,中段呈大開大合之勢,上游有一通天石室,水沛之時別有一番奇景,下游大片廢田,欲迴避卻須採取另類入澗方式。

滘西坑、大嶺二嶺

日期︰2024-10-20
難度︰滘西坑 ★★★
路線︰滘西村→滘西灣→滘西坑→二嶺→大嶺→滘西村
編號︰377/241020+1:694

滘西洲廣為人知之澗,由北起逆時針數,計有泥涌坑神仙井坑狗仔坑滘西坑滘東坑。由於東北部已開發成公眾哥爾夫球場,以上澗道皆集中在島之西南。滘西坑,源起神仙井山,東流折入滘西灣;本澗下半乃典型西貢開揚石澗之貌,石排為床,節理傾角近乎垂直,形成層層連續階梯狀澗床,有數瀑,至近 100 米分源處轉密,宜覓路接回神仙井山東來之隱徑。

標高 217 米之神仙井山滘西洲最高峰,僅次者為 210 米之大嶺及 205 米之二嶺,山上有露岩幾組,有命名石景「清音石塔」及「大炮石」;山頂風景綺麗,因島居內海中央,盡情飽覽西貢半島、馬鞍群峰、清水灣半島及東海群島。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11-12:Surabaya

日期︰2024-09-29~30
路線︰Surabaya

泗水印尼(Surabaya)第二大城市,僅次首都雅加達(Jakarta),名字有鯊魚與鱷魚之意,乃指以前為荒涼沼澤;近年泗水的新坑渠蓋亦鑄有這兩種動物。由於臨近赤道,全年平均氣溫皆接近卅度,十一月至六月為雨季,尤以一至三月雨量最高。泗水並非旅遊城市,即使在酒店區亦不覺有以遊客為目標的設施或商鋪。由於我們並不打算參觀市郊的神廟等景點,此日只能在商場蹓躂,努力想辦法將剩下的印尼盾花光花淨。

印尼龍目島、東爪哇火山旅 D10:Sukamade 海龜灘

日期︰2024-09-28
路線︰Sukamade Turtle Conservation → Rajegwesi → Surabaya

Meru Betiri National Park  位處東爪哇之隅,面積達 580 平方公里,其中一細小部份涵蓋海洋,乃 Sukamade Turtle Beach(海龜灘),用以保護在此出沒之海龜,包括梭皮龜(leatherback sea turtle,Dermochelys coriacea,梭皮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易危)、玳瑁(hawksbill sea turtle ,Eretmochelys imbricata,海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極危)、綠蠵龜(即綠海龜,green sea turtle,Chelonia mydas,海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為瀕危)及欖蠵龜(即太平洋麗龜,olive ridley sea turtle,Lepidochelys olivacea,蠵龜科;IUCN 紅色名錄列作易危)。雖然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2 年,在此的海龜保育工作卻早於 1972 年已經展開。到訪者有幸可觀賞海龜生蛋與將誕生的小海龜放回海洋,是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