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5-23
路線︰Blejsko Jezero → Soteska Vintgar → Blejsko Jezero
Soteska Vintgar(雲加峽谷),屬 Triglavski 國家公園,位於碧湖之北,位於 Podham 小鎮附近。雲加峽谷全長1.6公里,設有木棧道深入峽谷之中,屬 Radovna 河其中一小段。峽谷深達100米,其斜面更高達250米,盡處的 Šum Falls,更屬斯洛文尼亞最大的瀑布。短短一途,集峽谷、急流、壺穴、瀑布於一身;如果略嫌碧湖過於平靜,想看看 Bled 粗獷的一面,雲加峽谷是不二之選。惟必須注意由碧湖前往雲加峽谷的交通甚為不便,甚至於部份日子更無公共交通,除了自駕遊外,可考慮步行來往。
巴爾幹D3︰Ljubljana、Blejsko Jezero
日期︰2016-05-22
路線︰Zagreb → Ljubljana → Blejsko Jezero
斯洛文尼亞首都 Ljubljana(盧布雅娜),一個令人完全不知如何發音的名字,對歐洲語言不太熟悉的我,只能憑空猜測;關鍵在於聲母J,該當成英文讀成Ja音、德文的Ya音,還是西班牙文的Ha音?憑地理狀況,決定從德音,結果猜中了,發音為「lu-bli-yana」。這個小巧古雅的首都,不用一日已足夠遊覽,最為有名、亦成為 Ljubljana 標記的飛龍橋(Zmajski most),其飛龍象徵勇氣、偉大和高尚。
斯洛文尼亞文的 Blejsko Jezero,英文叫作 Lake Bled,粵譯「碧湖」,滿洲話則譯作「布萊德湖」或「布雷德湖」,是斯洛文尼亞最有名氣的渡假地點。Blejsko Jezero 的形成源於冰河,湖心小島建有城堡,是這個國家唯一的島嶼。
路線︰Zagreb → Ljubljana → Blejsko Jezero
斯洛文尼亞首都 Ljubljana(盧布雅娜),一個令人完全不知如何發音的名字,對歐洲語言不太熟悉的我,只能憑空猜測;關鍵在於聲母J,該當成英文讀成Ja音、德文的Ya音,還是西班牙文的Ha音?憑地理狀況,決定從德音,結果猜中了,發音為「lu-bli-yana」。這個小巧古雅的首都,不用一日已足夠遊覽,最為有名、亦成為 Ljubljana 標記的飛龍橋(Zmajski most),其飛龍象徵勇氣、偉大和高尚。
斯洛文尼亞文的 Blejsko Jezero,英文叫作 Lake Bled,粵譯「碧湖」,滿洲話則譯作「布萊德湖」或「布雷德湖」,是斯洛文尼亞最有名氣的渡假地點。Blejsko Jezero 的形成源於冰河,湖心小島建有城堡,是這個國家唯一的島嶼。
巴爾幹D1-2︰Zagreb
日期︰2016-05-20~21
路線︰香港→ Istanbul → Zagreb
巴爾幹(Balkan),或稱巴爾幹半島,乃地緣政治上的名稱,並非地理名詞,用以描述歐洲東南部亞得里亞海及黑海之間的半島。由於此地處於歐、亞、非三地之間,南臨地中海,且扼黑海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且多有宗教、民族及領土上的衝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故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由早期的古希臘到古羅馬入侵,至斯拉夫人大舉遷入,至鄂圖曼崛起,巴爾幹經歷不同文化的洗禮與衝擊,更是基督教(泛稱,包含基督教派、天主教派、東正教派等)抵抗穆斯林的最前線。
路線︰香港→ Istanbul → Zagreb
巴爾幹(Balkan),或稱巴爾幹半島,乃地緣政治上的名稱,並非地理名詞,用以描述歐洲東南部亞得里亞海及黑海之間的半島。由於此地處於歐、亞、非三地之間,南臨地中海,且扼黑海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且多有宗教、民族及領土上的衝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故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由早期的古希臘到古羅馬入侵,至斯拉夫人大舉遷入,至鄂圖曼崛起,巴爾幹經歷不同文化的洗禮與衝擊,更是基督教(泛稱,包含基督教派、天主教派、東正教派等)抵抗穆斯林的最前線。
南北大刀屻‧2016
日期︰2016-04-30
難度︰★★
路線︰嘉道理農場正門→南大刀屻→北大刀屻→箕勒仔→蝴蝶山→粉嶺
大刀屻,即南大刀屻,又名尖山峒,位處林村郊野公園,主峰標高566米,副峰作大頭羊,今名北大刀屻,高480米。主峰脊瘦稜窄,頗有天險味道;相對而言,副峰則顯得平平無奇。與大帽山相夾形成林村谷,大刀屻亦擁多條中小型季節性澗道,卻非名澗。大刀屻本身是一座獨立山,與相鄰同為獨立山的圭角山(或作掛角山、桂角山,官名雞公嶺)相映成趣。主峰山頂無樹所阻,盡覽錦田平原。
注︰「大刀屻」應作「大刀岃」;常有人稱「大刀岃」為「大羊頭」,原來屬錯上錯。大刀岃原名「剃刀岃」,英人繪圖以客家口音記下「Tai To Yan」,後人憑音返譯,除「大刀岃」外有「大頭羊」;未知幾時,「大頭羊」變「大羊頭」,更穿鑿附會指山形似羊頭云云,實令人啼笑皆非!
難度︰★★
路線︰嘉道理農場正門→南大刀屻→北大刀屻→箕勒仔→蝴蝶山→粉嶺
大刀屻,即南大刀屻,又名尖山峒,位處林村郊野公園,主峰標高566米,副峰作大頭羊,今名北大刀屻,高480米。主峰脊瘦稜窄,頗有天險味道;相對而言,副峰則顯得平平無奇。與大帽山相夾形成林村谷,大刀屻亦擁多條中小型季節性澗道,卻非名澗。大刀屻本身是一座獨立山,與相鄰同為獨立山的圭角山(或作掛角山、桂角山,官名雞公嶺)相映成趣。主峰山頂無樹所阻,盡覽錦田平原。
注︰「大刀屻」應作「大刀岃」;常有人稱「大刀岃」為「大羊頭」,原來屬錯上錯。大刀岃原名「剃刀岃」,英人繪圖以客家口音記下「Tai To Yan」,後人憑音返譯,除「大刀岃」外有「大頭羊」;未知幾時,「大頭羊」變「大羊頭」,更穿鑿附會指山形似羊頭云云,實令人啼笑皆非!
觀音石河
日期︰2016-04-09
難度︰★★★
路線︰上村→凌雲寺→觀音石河→觀音山→梧桐寨→梧桐寨村
香港有最少六座名觀音山的山頭,一係位於大嶼山西部,又名膝頭哥山之觀音山,二係本篇所提及的元朗上村觀音山,三係指港島大浪灣以南,四係屯門九逕山西北,五係沙田大老山以北,六係紅磡聖德山。觀音山屬大帽山其中一條支脈最高點,因古時山頂建有觀音廟而名,現今惜為嘉道理農場所佔(注意︰場方並不歡迎行山人士進入其私人地方,宜取繞道),山頂仍留有一尊魚籃觀音像,其旁邊亦有一穴名熱氣洞,亦即是溫泉眼。觀音石河,指觀音山以北崖下的碎石堆積區,大部份皆被林木所掩,外露者面積相當細。
難度︰★★★
路線︰上村→凌雲寺→觀音石河→觀音山→梧桐寨→梧桐寨村
香港有最少六座名觀音山的山頭,一係位於大嶼山西部,又名膝頭哥山之觀音山,二係本篇所提及的元朗上村觀音山,三係指港島大浪灣以南,四係屯門九逕山西北,五係沙田大老山以北,六係紅磡聖德山。觀音山屬大帽山其中一條支脈最高點,因古時山頂建有觀音廟而名,現今惜為嘉道理農場所佔(注意︰場方並不歡迎行山人士進入其私人地方,宜取繞道),山頂仍留有一尊魚籃觀音像,其旁邊亦有一穴名熱氣洞,亦即是溫泉眼。觀音石河,指觀音山以北崖下的碎石堆積區,大部份皆被林木所掩,外露者面積相當細。
鶴嘴
日期︰2016-04-04
難度︰★
路線︰大風坳→鶴嘴道→鶴嘴村→鶴嘴道→鶴嘴→鶴嘴道→大風坳
鶴嘴,因英文稱作 Cape D'Aguilar 而亦釋作德忌笠角,為紀念香港開埠軍官德忌笠而名。早於香港開埠時,地圖已見此地名字,惟不知何時將「嘴」誤作「咀」(「嘴」為名詞,「咀」為動詞,前者亦引伸為「伸出物」作地理名詞,如山嘴),一如尖沙嘴、大角嘴等地名,現已消失於官方地圖,只能見於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及舊文獻。1875年落成的鶴嘴燈塔和於1996年劃定至今仍然是惟一一個的鶴嘴海岸保護區,成為吸引遊人前往的景點,當然,還少不免去看看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外的鯨魚骨樣本。另外,鶴嘴為曾為軍事要塞,山上(非鶴嘴山)曾建有德忌立炮臺(D'Aguilar Battery,不譯作「德忌笠炮臺」)及博加拉炮臺(Bokhara Battery),海岸亦建有機槍堡,不過,幾乎在二戰未曾使用過之下,英軍已向日軍投降。
難度︰★
路線︰大風坳→鶴嘴道→鶴嘴村→鶴嘴道→鶴嘴→鶴嘴道→大風坳
鶴嘴,因英文稱作 Cape D'Aguilar 而亦釋作德忌笠角,為紀念香港開埠軍官德忌笠而名。早於香港開埠時,地圖已見此地名字,惟不知何時將「嘴」誤作「咀」(「嘴」為名詞,「咀」為動詞,前者亦引伸為「伸出物」作地理名詞,如山嘴),一如尖沙嘴、大角嘴等地名,現已消失於官方地圖,只能見於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及舊文獻。1875年落成的鶴嘴燈塔和於1996年劃定至今仍然是惟一一個的鶴嘴海岸保護區,成為吸引遊人前往的景點,當然,還少不免去看看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外的鯨魚骨樣本。另外,鶴嘴為曾為軍事要塞,山上(非鶴嘴山)曾建有德忌立炮臺(D'Aguilar Battery,不譯作「德忌笠炮臺」)及博加拉炮臺(Bokhara Battery),海岸亦建有機槍堡,不過,幾乎在二戰未曾使用過之下,英軍已向日軍投降。
南巖雙峽︰擎天峽、天窗峽
日期︰2016-03-26
難度︰★★★
路線︰昂坪→鳳凰觀日→一樹坡→小鳥回頭→雙鼠棧道→擎天峽→鳳凰徑→天窗峽→南巖棧道→天窗脊→鳳凰徑→伯公坳
鳳凰山南面幅員甚廣,鳳塘石澗(土名黃泥瀝坑)藏於整片茂林澗谷中。實鳳塘石澗支源甚多,左源謂東狗牙坑者,指狗牙嶺以東、鳳啄峽、擎天峽與天窗峽以下一源;右源坐落屻石頂(長屻山)西坡,有長屻坑及牛塘石澗;而中源則直指南天門,曰南天門石澗,其左源稱茶壺嘴坑或鳳壺石澗。
——擇自本網誌《南天門石澗》(臨時)
是次行程穿越鳳冠南巖上半段跨越的兩條支澗,一如馬鞍山吊手岩小雁盪谷以上的坑澗,多被冠以「峽」之名。鳳塘石澗主源擎天峽,擁鳳凰山最深的坑峽,超過50米的落差,拱極有三澗匯流之瀑,名曰「擎天三瀑」,只限於連場大雨後方能窺之。另一條支流名天窗峽,乃著名的「天窗石」旁的寬廣澗谷,亦有三澗匯流,中支瀑布更呈流水岩板狀;此澗谷下部呈石河狀,荊棘(主要為鏽毛莓 Rubus reflexus)密佈。
難度︰★★★
路線︰昂坪→鳳凰觀日→一樹坡→小鳥回頭→雙鼠棧道→擎天峽→鳳凰徑→天窗峽→南巖棧道→天窗脊→鳳凰徑→伯公坳
鳳凰山南面幅員甚廣,鳳塘石澗(土名黃泥瀝坑)藏於整片茂林澗谷中。實鳳塘石澗支源甚多,左源謂東狗牙坑者,指狗牙嶺以東、鳳啄峽、擎天峽與天窗峽以下一源;右源坐落屻石頂(長屻山)西坡,有長屻坑及牛塘石澗;而中源則直指南天門,曰南天門石澗,其左源稱茶壺嘴坑或鳳壺石澗。
——擇自本網誌《南天門石澗》(臨時)
是次行程穿越鳳冠南巖上半段跨越的兩條支澗,一如馬鞍山吊手岩小雁盪谷以上的坑澗,多被冠以「峽」之名。鳳塘石澗主源擎天峽,擁鳳凰山最深的坑峽,超過50米的落差,拱極有三澗匯流之瀑,名曰「擎天三瀑」,只限於連場大雨後方能窺之。另一條支流名天窗峽,乃著名的「天窗石」旁的寬廣澗谷,亦有三澗匯流,中支瀑布更呈流水岩板狀;此澗谷下部呈石河狀,荊棘(主要為鏽毛莓 Rubus reflexus)密佈。
難度定義
本網誌採用自行定義之難度分級,以助區分當日行程的風險,分級只考慮路線是否清楚可辨及有否高風險位置,並無考慮路程長短。當日天氣狀況及水量或會影響評級,讀者宜多作比較。又,山線與澗線及綑邊作獨立分級,一般來說,後者難度等於前者難度加一至兩星(即山線四星相當於澗線兩至三星),以作參考。本網誌並不會為因參考而引致任何包括但不限於損失、責任或傷害而負上任何形式之責任,敬希垂注。
【山線】
★☆☆☆☆ 路況簡單,以石屎路或泥徑為主;路徑清晰,多半有指示牌(beginner level)
★★☆☆☆ 路況多變;路徑尚算清晰(moderate level)
★★★☆☆ 路況崎嶇,或需以手輔助;路徑尚有跡可尋(advanced level)
★★★★☆ 路況甚崎嶇,需手腳並用及附帶少量攀爬;路徑不明,或需按地形自行判斷(experience level)
★★★★★ 路況艱難,大量攀爬;或無路,需按地形自行判斷(adventure level)
【澗線/綑邊】
★☆☆☆☆ (無此等級)
★★☆☆☆ 走線明暸,需翻越大石(moderate level)
★★★☆☆ 走線明暸,不乏險位或橫渡(advanced level)
★★★★☆ 走線不明,或需自行覓路及險攀(experience level)
★★★★★ 走線不明,需險攀,並不適合徒手攀爬(adventure level)
【山線】
★☆☆☆☆ 路況簡單,以石屎路或泥徑為主;路徑清晰,多半有指示牌(beginner level)
★★☆☆☆ 路況多變;路徑尚算清晰(moderate level)
★★★☆☆ 路況崎嶇,或需以手輔助;路徑尚有跡可尋(advanced level)
★★★★☆ 路況甚崎嶇,需手腳並用及附帶少量攀爬;路徑不明,或需按地形自行判斷(experience level)
★★★★★ 路況艱難,大量攀爬;或無路,需按地形自行判斷(adventure level)
【澗線/綑邊】
★☆☆☆☆ (無此等級)
★★☆☆☆ 走線明暸,需翻越大石(moderate level)
★★★☆☆ 走線明暸,不乏險位或橫渡(advanced level)
★★★★☆ 走線不明,或需自行覓路及險攀(experience level)
★★★★★ 走線不明,需險攀,並不適合徒手攀爬(adventure level)
黃龍坑郊遊徑、南大嶼郊遊徑
日期︰2016-03-20
難度︰★★
路線︰東涌→黃龍坑→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南山→南大嶼郊遊徑→伯公坳
黃龍坑郊遊徑,長約4.5公里,由80米急升至670米接上鳳凰徑,梯級幾乎密佈整條郊遊徑,是比鳳凰山天梯更為痛苦的路,幸好梯級盡是石砌或用板推泥而成,沒有石屎梯級那樣無情;南大嶼郊遊徑則長約10公里,連接南山及塘福,於大東山及鳳凰山南坡橫行,落差相當微,且途經青龍石澗及雙龍石澗兩條大澗,可享瀑布之樂,有開揚長沙景致,亦有大東山澗谷的林木翠色,算得上是一條出色的郊遊徑。
難度︰★★
路線︰東涌→黃龍坑→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南山→南大嶼郊遊徑→伯公坳
黃龍坑郊遊徑,長約4.5公里,由80米急升至670米接上鳳凰徑,梯級幾乎密佈整條郊遊徑,是比鳳凰山天梯更為痛苦的路,幸好梯級盡是石砌或用板推泥而成,沒有石屎梯級那樣無情;南大嶼郊遊徑則長約10公里,連接南山及塘福,於大東山及鳳凰山南坡橫行,落差相當微,且途經青龍石澗及雙龍石澗兩條大澗,可享瀑布之樂,有開揚長沙景致,亦有大東山澗谷的林木翠色,算得上是一條出色的郊遊徑。
油菜花海包裝下的沙螺洞
香港正流行拍攝鄉郊景色,諸如大東芒草、大棠紅葉、長洲櫻花、南生圍漁塘。這個現象正好喚起城市人欣賞鄉郊景色之情,提升對保育議題的關注。正值港共政府肆意破壞郊野,村落保育地或高生態價值地亦蜂擁「忽然」復耕,拍攝鄉郊本應是抗衡過度發展的啟蒙地。
近日又有「新景點」廣傳於網絡之間,那就是早已為資深人士所熟知,欣賞螢火蟲與有「蜻蜓天堂」之稱的沙螺洞,今日因油菜花海再次揚名。忽然想起,為何多年來從未聽過沙螺洞的油菜花海,卻一下子冒起成大熱?連日來多篇剎有介事的推廣,令我相當在意。
近日又有「新景點」廣傳於網絡之間,那就是早已為資深人士所熟知,欣賞螢火蟲與有「蜻蜓天堂」之稱的沙螺洞,今日因油菜花海再次揚名。忽然想起,為何多年來從未聽過沙螺洞的油菜花海,卻一下子冒起成大熱?連日來多篇剎有介事的推廣,令我相當在意。
村口的「風調雨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