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曲馬頷大金鐘(彎曲坑左源、馬頜峽)

日期︰2018-04-22
難度︰★★★★
路線︰沙角尾→隔坑墩→彎曲坑左源→麥理浩徑→馬鞍坳→荊棘石河→馬頜峽→馬鞍坳→大金鐘→昂坪→大水井→西貢


彎曲坑,源起彎曲山馬騮頭,匯巨壩石澗、金鐘坑,再與坑槽水(即馬西石澗)合流出西貢海。彎曲山,指馬鞍坳至大鐘鐘之間,麥理浩徑以東的山頭,其東面崖壁處處,藏有三條以石河及岩壁為主要景觀的石澗,由北至南分別為彎曲東坑、巨壩石澗及彎曲坑;主峰標高592米,其東南方有一山頭,隨後急瀉,有石台兩層,為「仙人點將台」及「仙人石河」所在,東為彎曲坑左源右支,其東崖側看如馬騮側面,故名「馬騮頭」;西為左源中支,有一瀑崖需突破,窮源接回麥理浩徑大彎位處;一稜之隔,為新出現的左源左支,二零一五年連場暴雨,其源頭崩塌,形成新的石河區,遠至西貢市中心亦能望見痕跡;右源入口位隱蔽而鮮有人跡,有一瀑崖及「雨滴崖」,「香蕉蘭石河」隨後,直指「馬騮頭」。

馬頷峽,為馬鞍山主峰南陲淺峽,為大洞坑荊棘石河之源頭,倚馬鞍山南壁,可通彌天棧道末段之樹帶棧道。此峽路程甚短,除崖中一橫棧位頗考功夫外,近距離欣賞宏偉壯觀之馬鞍山南壁,為其賣點。

上星期半日雷雨,使得行程取消,隔週重賽。西貢沙角尾翕和亭起步,經今成沙角尾村村公所之育賢學校,沿隔坑墩古道抵隔坑墩村。涼亭後進入舊軍路,遇上跑山比賽的選手。經過金鐘坑澗口,未幾便抵彎曲坑澗口。

翕和亭

隔坑墩古道

彎曲坑入澗位

初段林木茂盛,林蔭蔽天,今日一場雨水,令澗道亂石濕滑難行。漸行漸見寬闊,遇見濕壁,澗中亂石亦漸大。遇一石排,右邊坑槽,中間石脊,再走過石排,澗中飛藤阻路,宜於澗右枯葉坡繞過。澗床始有石河之狀態,靠右上行,未幾穿林底亂石坑,已進入彎曲坑右源。左源主線仍遁此路,石河長滿植物,惟橫移回左源之路盡顯石河地形。此石河乃「企板石河」,即左右源交匯之處。回望左源下半部之石河,由於鮮有人跡,依舊極為鬆散,反而上半部因行者多而變得較為穩定。

上溯彎曲坑

濕壁

石脊

再攀濕壁

澗右繞過

此刻身在右源

折回左源之企板石河

企板石河

離開「企板石河」,左方見有崖壁,乃彎曲山南隅的一條山脊。此刻再次入林,攀過短瀑壁後,有一高壁阻路。攀登此壁,可沿右側石脊上攀,但見跟隨先鋒上攀之隊員敗退;而正壁中間亦有一線可攀,崖中有不少細小踏腳位可作安全攀登。抵崖頂,山徑極碎且陡,只有亂草依靠,小心走過,再次重回澗中,走過零混石埋後,見澗谷相當平緩,草坡底依舊是石河。沿谷上行,見有行者路過,原來已抵麥理浩徑彎曲山以南的大彎位。我們的出現,引來行者好奇,卻未聞我們所走的路。

繼續上

分隔左源左支及中支之崖壁

石河中小心上攀

源末澗中有樹

即將迎來尾瀑

攀此壁宜膽大心細

尾段石澗

出谷前的林底

左源中支澗末

窮源

遠望仙人點將台

沿麥理浩徑走至馬鞍坳,經小徑橫移至荊棘石河。此刻眼前是馬鞍山主峰南壁,巖巉巍峨,叫人屏息細賞。橫過外露的石河區,望見樹帶棧道,然後再次進入林帶,此時直去接彌天棧道,左上則屬馬頜峽範圍。此峽為大洞坑源頭,中間有一瀑壁不可攀,必須於澗左覓路突破,然而此繞過,卻是企壁中的一條狹窄石棧道。依樹藤攀上外斜的石台,然後下走一級橫移,下臨無地使得心理壓大高於所需技巧,前人留下的一條黑色扁帶,僅作引路,因其另一端繫在枯樹上,決不可倚靠。橫移後折上崖頂,是一段極陡且碎的泥徑,奮地上攀,終於有令人充滿信心的灌叢圍繞。此刻身處瀑頂左邊,南壁飛瀉千仞的絕景近在眼前。沿澗谷上行,亦是石河在底,峽頂霧氣氤氳,為此境帶來幾分夢幻。

麥徑

馬鞍山及企嶺下海

馬頭峰與馬頜峽

樹帶棧道

荊棘石河

進入馬頜峽底

全峽最難的棧道

留意右下方之黑扁帶

身在馬頜峽左崖

為的就是繞過此瀑崖

險位已過

又是U形石河谷

接回馬頭峰南降的主山徑,沿麥理浩徑向大金鐘方向走。雲霧未散而剛好及頂,全程登山與落山皆無景可觀,然而踏足昂平,清勁的風將低處的雲霧驅散。也許是日天氣欠佳,昂坪不及往日熱鬧,而最熱鬧者,就是不斷升降的滑翔傘玩家。欠留一會,我們向大水井路口前進,沿主山徑急降至西貢市中心,才不過半日光陰。

回望馬頜峽

返回麥徑

大金鐘

北脊登頂

隨影

山頂

昂坪沒入雲中

昂坪

觀滑翔傘

往大水井

出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