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雪峰紀行 D4:木曽駒ヶ岳

日期︰2025-03-25
路線︰駒ケ根→千畳敷→木曽駒ヶ岳→千畳敷→駒ケ根→松本

木曾駒岳(木曽駒ヶ岳)海拔 2,956 米,乃中央阿爾卑斯之首,為「日本百名山」之一員;與南阿爾卑斯山甲斐駒岳(甲斐駒ヶ岳)相對,故有分別稱為西駒岳東駒岳的叫法。南面岩峰寶劍岳之下,是名為千疊敷(千畳敷)的冰河圈谷。秋日的千疊敷,紅黃交雜,是欣賞紅葉的熱門地方;到了冬日,積雪填滿圈谷,達三米之深,亦深受雪登者歡迎。臨近稜線的八丁坂上部頗為陡峭,時有不慎滑落者,加上左谷(即寶劍岳下)易有雪崩,上攀時必須慎重留意。稜線以上受強風影響,加上殘雪時期偶有降雨,雪溶化再結成冰,也是滑落的原因之一。在日本登雪山,即使處於殘雪時期的高山,會強調「完全入山裝備」是最低要求,即備有硬殼(hardshell)防水外套、冰斧、十齒或以上之冰爪及頭盔。

日本雪峰紀行 D3:駒ヶ根

日期︰2025-03-24
路線︰熊谷→長野→松本→駒ケ根

對常踏足日本三條阿爾卑斯山脈的岳人來說,松本可謂絕不陌生。接連着各大登山口的交通,亦是以此地為主。登上過群馬縣新潟縣谷川岳後,下一座目標雪峰就是位於長野縣中央阿爾卑斯(中央アルプス)的木曾駒岳。以松本為中轉站,最後來到駒根。晚上一場大雨,到底對明日的登山行程有多大影響?

日本雪峰紀行 D2:谷川岳

日期︰2025-03-23
路線︰熊谷→上毛高原→谷川岳→上毛高原→熊谷

位於群馬縣新潟縣之間有一山嶽名谷川岳,乃一雙耳峰,主峰オキノ耳,海拔 1,977 米,副峰トマノ耳,海拔 1,963 米。副峰古稱藥師岳,山頂有藥師瑠璃光如來像;主峰則有別名谷川富士,傳說富士山淺間菩薩降臨之地。本來谷川岳谷川本谷北面一列岩稜,稱為俎嵓(まないたぐら),因日本陸地測量部錯將藥師岳當成谷川岳而沿用至今。除了號稱「最接近首都圈之高山」之外,其岩場亦屬國內數一數二,與劍岳穗高岳合稱「日本三大岩場」。與周邊的仙之倉山萬太郎山一之倉山茂倉岳合稱「谷川連峰」,又叫「國境稜線」。有着交通便利與景色多變的雙重吸引力,攀登谷川岳人數相當多,然而其險地之多與激烈變化的天氣影響下,此山亦以山難聞名。

日本雪峰紀行 D1:權輿

日期︰2025-03-22
路線︰香港→名古屋→熊谷


自昨年首次踏入雪山這個領域,一直對雪山念念不忘。學要有所用,自然要有所行動。添置裝備、大量閱讀相關書藉與雜誌,對各條路線的難度有所了解,選定日子,毅然起行。本來與友人相約同行,奈何突發事情太多,環環緊扣,最終只能獨行。手執冰斧,獨自在雪稜上登向頂峰;自仰慕雪山那一刻起,已是夢寐以求的一幕。熱誠戰勝滿滿的不安感,在籌備計劃時過於周詳,往往糾結在不太重要的細節,令自己增加無謂的顧慮;行程以一個鐘為單位建構出多個安排,以滿足比預定時間走得更快或更慢對應的行程。在這個背景下,行程最終定案,只等待出發與實踐。

石壟仔坑

日期︰2024-12-07
難度︰★★
路線︰富安花園→梅子林→石壟仔坑→古道→梅子林
編號︰380/241124+1:698


石壟仔坑,源起大金鐘西南面之昂坪濕地,西流至石壟仔廢村,南折流入茅坪坑。其流域縱長,冬日亦有充沛水量;全澗精華盡在石壟仔以下,當中寬廣宏偉之石坡瀑布,遠在「梅花古道」近梅子林亦可望見。澗短而通暢,乃半日閒遊之選。

蚺蛇西脊、沉船坑

日期︰2025-01-31
難度︰★★★
路線︰北潭凹→赤徑→沙頭→二坳→蚺蛇西崖→米粉頂→沉船灣→沉船坑→東灣坳→大灣→龍尾頭→大浪村→赤徑→黃石碼頭
編號︰388/250131+1:719


偏遠的短嘴兩邊,各藏冠有名字之澗,分別為北面流入蚊灣蚊坑,還有南面溯遊者較多之沉船坑沉船坑,土名黃竹瀝,水文呈扇狀,匯米粉頂西坡及東灣山東北坡眾支流,流入沉船灣,最大主源乃屬前者。其澗深藏直峽之中,加上位置偏遠,予人神秘之感;首瀑「船頭瀑」與尾瀑「船尾瀑」乃屬難關,出入澗皆迂迴。沉船灣南面一艘沉船,令此地增添妙趣。